分享

中国书法史话(清)

 凛凛犹在 2011-08-07

中国书法史话(清)

来源:中国美术网    时间:2008-09-23   【浏览字号:

二、清

 

  清王朝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对传统书法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从整个清代书法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清仁宗嘉庆时代为分界点,这之前以帖学为主,这之后碑学兴起,篆隶重新有所发展。

 

  清代初年,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许多文人学士为了讨统治者的欢心,为了获取官职,一致推崇董书,由董其昌刊刻的《《戏鸿堂法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于是兴起了一股重帖学的风气。但是整个书坛,越来越被一种纤弱无力的书法风格所笼罩。到了乾隆时期,由于新皇帝爱好赵孟頫书法,书风又有了转变,由崇尚董书改为崇尚“赵体”,并在这一时期,刊刻了一部大型丛帖——《三希堂法帖》 ,它收入了从魏晋一直到南朝、隋、唐、宋、元、明间的130多位书法家的800多件作品,其中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最多,因此,在推崇赵书时朝野上下又掀起了一次规模更大的帖学高潮。这一时期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一批书法家主要饿张照、梁诗正、刘墉、王文治、钱沣等。另外,在明代“台阁体”书体的基础上,清代进一步形成了“馆阁体”书法,笔画一致,结体呆板,没有变化,毫无生气。

 

  清代前期也有少数书法家具有与当时帖学书风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们摆脱帖学的束缚,以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开辟了另一片天地,主要有明末遗老,如傅山、朱耷(八大山人,如图 )等,以及“扬州八怪”等著名书画家,其中,郑板桥的字融合了楷、隶、篆、草四体,被称为“六分半书” ,金农自创了隶书新体“漆书”。

 

  清雍正、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许多学者只能闭门读书,又正好这一时期有大量珍贵的金石文物出土,所以他们中很多人便进行金石考据研究,这为清代后期碑学的兴起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清代后期(嘉庆、道光以后),这些过去一直埋在地下的古代器物的铭刻文字,以及清代之前各个朝代的刻石文字等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书法家们从中看到了新的奇异的东西,与当时帖学影响下死板单一书风相比,显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于是他们从唐代碑刻入手,开始临摹和研究唐碑、六朝碑版,以及先秦三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各种金石文字,碑学兴盛,尤其是沉寂了很长时间的篆、隶书体重新得到发展,使得清代书法具有了崭新的面貌。这一时期,个人风格突出、有成就的书法家很多,最著名的有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包世臣、何绍基、昊熙载、吴昌硕等。

 

  正当清代自乾、嘉朴学考据风以来书家们言必篆隶,言必北碑之际,赵之谦向我们提示的却是一种较有海派风味、对表层形式的华美较为重视的审美趣味。在同一个崇尚北碑生辣雄强以救唐法靡弱板滞的时代风尚统领下,赵之谦一反他的前辈如邓石如、丁敬身、桂馥、伊秉绶乃至晚近的吴大徵的古朴、质实的金石家口味,特地指出流美作为自己的风格基础。因此,说赵之谦是清代北碑风的殿军,我以为是皮相之论,他取北碑为形骸,而内在追求却是与北碑背道而驰的圆熟与媚趣;这为现代书法带来了如下的好处:(一)使现代书家们在上承清代碑学风时不至自囿于太过狭窄的审美范围:古朴的追求与秀美的追求具有同等的位置,那么推而广之,现代书家当然也未必专注篆、隶书而不旁顾--既然赵之谦可以从生硬的魏碑中引出如此华美的风格,后人为什么不可以从篆、隶书中引出流畅的行草新体式、以与传统的二王行草相抗衡?(二)赵之谦对书法:尤其是篆刻的全面汲收标明了他的聪敏绝顶,他的综合各门艺术的能力也使后代书法家们为之景仰不已。诗、书、画、印一体化的“文人”格局,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仍然是民初艺术领域里得天独厚的骄子。不管后人对他是褒是贬,作为一个参照系,他的存在是不可动摇的。在这方面,功底并不逊于他的同辈人吴大澈显然不能望其项背。

 

  清代在篆、隶大大发展的同时,草书书法也有一定成就,如王铎、傅山、朱耷、黄慎等人都有优秀的草书作品。

 

  清代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有卓著的成绩,著作丰富,研究范围广阔而且深入,有关于各种书体的源流、书写的要领、临摹与创作、碑帖研究、书家评论等。清代书论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书法基本理论做了大量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阮元《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包世臣《艺舟双楫》、刘熙载《艺概。书概》、周星莲《临池管见》、朱和羹《临池心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等。

 

  王铎

 

  王铎(15921652) 河南孟津人。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 王铎曾于明末官至东阁大学士。入清后,他降清,顺治年间又授以礼部尚书。他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是书法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极有功力的。

 

  王铎《草书诗卷》

 

  清王铎草书,属大胆写意一派。与明末的董其昌背道而驰。他的《草书诗卷》较之他五十五岁前后所写的杜诗手卷用笔更加浑厚奇伟,细观其笔划线条,以“折钗股”、“屋漏痕”比之不为过。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傅山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别号真主、浊翁、石道人等,山西阳曲人。傅山可以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传奇式人物,早年即博学多才,集学者、思想家、医学家、书画家于一身,为人刚正。明朝灭亡后,他坚决不投靠清王朝,穿着朱红衣衫,居住在土穴里,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真山,以侍养老母为最大乐趣,所以又称“朱衣道人”。少年时他学习晋唐楷书,自认为不能掌握它们的妙处,等看见赵孟頫、董其昌的墨迹后,便被它们的圆转流丽所吸引,于是进行临写,很快就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久他惭愧地认识到,晋唐书如同正人君子,所以很难一下子接近,而赵书、董书虽然便于亲近,实际上却如同浅俗之辈,所以他又转向学习“颜体”。他对赵孟頫贬斥得很利害,甚至苛求。 傅书是极力反对媚俗风气的,对明清两代争相学习赵体、董体的现象非常不满,于是,他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四宁四毋”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一大批人的书法观念。他提倡自由书写,写出个性,宁可字写得外貌粗拙、丑陋些,也不要过于纤巧、软媚,不要斤斤计较于点画的安排,傅山的书法传统功底深厚,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大楷如《七言联》雄强浑厚,行书如《丹枫阁记》苍劲有力而秀逸多姿,看得出魏晋书法及唐代颜、柳的笔法气韵,而草书诗轴、诗卷等用圆笔藏锋,刚柔结合,气势连绵磅礴。其实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且深通医道的名医和出色的思想家。更兼他“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倍加珍视了。 

 

  傅山《青羊庵七言色句三首之一》行草轴

 

  清初傅山以笔势连绵、气息烂熳、气势磅礴的行草书为自己赢得了书法史上大家地位。傅山传世作品很多,而且多数是大幅行草诗轴,《青羊庵七言绝句三首之一》行草轴 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运笔圆转中富有筋力,显得灵活劲健、柔中见刚;转折处往往施以圆转之笔,很少有晚明张瑞图、倪无璐、黄道周的方笔翻转法,但也不像董其昌、王铎那样理解和发扬正宗的二王帖学传统,而是大胆张扬个性,老笔纷披,满纸繁芜中充满着个性化的率意书写,通过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笔势、线条的反复盘旋缠绵,结构体的攲侧夸张,全作布局巧妙,“虚”与“实”、“黑”与“白”相间。在“中和美”的传统形式之外,构成了别有情致的“生拙美”,堪称明末清初崇尚“性灵”的典范。

 

  傅山《草书七绝书轴》 

 

  清傅山草书。为其代表作,诗云:”右军大醉舞蒸豪,颠倒青蓠白锦袍。满眼师宜欺老辈,遥遥何 处落鸿毛。“其流畅的用笔中仿佛有着某种生拙的气息,然而其用笔又在法度之中。缠绕游丝的强调,使字与字, 笔划与笔划间的疏密空间对比格外鲜明。其间欹斜反正、 相避揖让、纵敛开合等艺术手法,在傅山的手下运用得十分娴熟,仿佛均在不经意中,真率的情感、大起大落的章法,充分表现了他博大精深的胸怀。

 

  金农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别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科举考试时受挫折,于是四处游历,后半生居住在扬州, 以卖字画为生,居于扬州八怪之首。诗文书画金石皆精。他在书法上以隶书成就最高,曾临写了大量汉碑,受《华山碑》、《天发神谶碑》影响最大。他的隶书以方笔为主,方中见圆,结构略扁,字体微倾斜,跟近代出土的汉代竹简以及帛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金农还独创了“漆书”这种书体,只保留隶书的大致姿态,而改变了隶书笔法,全用方笔书写,横画粗长,竖画细短,字形长的更加拉长,字形扁的又故意压扁,古怪奇崛,如同用漆刷写成。金农在帖学盛行、尊崇二王的清代能有这样的独创是很可贵的,传世墨迹有《隶书轴》、《隶书册》等。

 

  朱耷

 

  张照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梧囱、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是清代大臣,曾任刑部尚书一职。擅长音乐、书法,是清代前期深受皇帝赏识的书法家之一。书法从学“董书”入书,然后转向学颜真卿、米芾。康熙皇帝曾称赞他的书法有米书的雄壮,而没有米书的粗略;有董书的端整,而没有董书的纤弱。张照的字雄劲,圆健浑厚,受颜真卿的影响较明显 。根据清代阮元《石渠随笔》中所说,张照临写的颜真卿《争座位帖》与皇宫内府收藏的董其昌所临《争座位帖》相比,更胜一筹。张照的书迹有《天瓶斋帖》等。另外,他还写有书论《天瓶斋题跋》。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书画力求创新。他所画的兰花、竹子等作品,雅俗共赏,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书法,楷书学《瘗鹤铭》、黄山谷、二王,写得清新亮丽;后来参以隶书的波磔、篆书的结构、行草的用笔,创造了一种称“六分半书”的新书体,以楷、隶为主,把楷、草、隶、篆四体融为一体,并且用作画的方法去写,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大胆独创。他的字用笔方法多样,线条类似他所画的竹子;在结体上进行夸张,使长窄的字更加长窄,宽的更宽,斜的更斜;章法布局上,大小错落,上下左右互相响应,疏密相间,富有节奏韵律感。郑板桥的书法出现在推崇帖学的清代书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众多对联、条幅、条屏等墨迹传世。

 

  郑燮《满江红》行书轴

 

  满江红》行书轴 是“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号板桥)的行草代表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郑板桥因为善画半竹,笔致飘逸,超越当时流行的媚俗风气之上,再加上他的书法往往汇合了篆、隶、楷、行、草五体,从而开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貌,自称“六分半书”。此幅是他晚年的作品,书写的是他的老师陆震(号种园)所作的《满江红》词一阙。全轴以行、草为主,兼参以篆、隶、楷的用笔、结体、行笔或拙实,或秀润,或凝厚,或飘逸,奔放阔达,堪称佳作。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青原得岩、日观峰人,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吏部尚书,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号“文豪”。以书法闻名天下,尤其擅长小楷。书法最初学赵孟頫,中年以后自成一家,笔力雄健,用墨浓重 。他的书法同翁方纲、王文治齐名,清代许多大书法家,评论家对他的书法给与很高的评价。清代康有为称赞他是“集帖学之大成”,继承优秀的书法传统。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 ,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 另外,他的《石庵诗集》中有《学书偶》三十首,对历来的书法发展状况作了简洁的评述。

 

  刘墉《七言古诗》行书轴

 

  刘墉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以学习颜真卿书法而又能化出自己面目的杰出书法家,与梁同书、翁方纲、王文治一起并称“清四家”。《七言古诗》行书轴 现藏于江苏省常州市博物馆。欣赏此轴书法,可以看出刘墉学习颜体,并不一味死学,也没有后来的何绍基等人那样流于一种习气,使得自己行草书在浑厚一路的传统上,仍然写得中规中矩。他的字墨色厚重,运笔酣沉浑健,精气内敛;线条含蓄,如绵裹铁;结字体壮肉肥,拙中含姿。全作浑然天成,从中不难看出刘墉作为清代在帖学传统中最富成就的大家风姿。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天姿聪慧,12岁时就擅长写诗和书法,书法主要受董其昌影响。他非常喜爱董书,据说他曾偶然得到董其昌题写的一块旧匾额“快雨堂”,就把它悬挂在厅堂里,整日临写,沉浸其中,忘记了白天黑夜。他写字喜欢用淡墨,秀逸柔媚,当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说法,“浓墨宰相”指的是喜欢用浓墨的书法家刘墉(因为刘塘官至大学士,权力相当于宰相),而“淡墨探花”指的就是王文治(王文治在乾隆二十五年考中探花)。

 

  王文治《五言律诗》行书轴

 

  后世评论书法的人往往以“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一句来概述刘墉、王文治两人书法的不同面貌。刘墉、王文治二人确实是清代中前期在帖学传统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们在书法创作上的显著区别是:刘墉往往用墨浓厚凝重,而王文治用笔轻灵淡丽。此幅《五言律诗》行书轴 ,现藏于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全轴字法秀洁严整,风格清妙纤丽,气息纵逸天成,在妍媚平淡的格局中,有一种风姿高雅的俊秀美。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曾官至内阁学士。他精于金石考据,家中收藏有丰富的图书资料,是乾隆嘉庆年间倡导金石学家进行鉴赏考据的先锋人物。他的书法,行、楷初学颜真卿,继而学欧阳询,雍容端庄 ,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隶书学《史晨》、《礼器》等著名汉碑。因为他一生临书不断,所以功力深厚,到了晚年仍是身体健康,还能写蝇头小楷,与刘墉并称为当时书坛的两大高手,撰有《两汉金石记》等著名金石学著作。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号完自由人,安徽怀宁人。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在篆书、隶书和篆刻艺术上了突出成就。邓石如学习书法非常刻苦年喜爱刻石,临摹篆,后来,得到南赏识,将家中收藏的秦汉以来的书家墨石佳作取出供他,于中邓石如发愤,苦练八年,李斯碑》、《泰山刻石》、水《三坟记》、《城隍》、皇象《天发神谶》、等都各临百遍,《解字》半年里就写了几十本。邓如石以篆落了数百年之后,重放光彩。他用隶意写篆书,又能以笔意写隶书,融篆隶为一体,写得体方笔遒劲峭拔,雄厚沉敛,悦尽前人篆书板纤细习气,他又将篆隶笔法融入楷书里,书中,改变了圆润流美的风气,具有开创清代碑字。他的作品中篆、隶、楷、行、草均有不少佳作。

 

  邓石如〈〈游王氏性园诗〉〉

 

  这是邓石如书于嘉庆六年(1801年)的〈〈四体书诗屏〉〉中的篆书条幅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这幅篆书共有4行,每行10个字,内容是邓石如自己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幅作品比他早年写的〈〈谦卦〉〉篆书轴等更显得成熟,而且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具有了自己的风格。邓石如的篆书主要学李斯和李阳冰,还受《石鼓文》等的影响,但他能突破秦篆比较单一的笔法,融进了隶书笔法,丰富了篆书的用笔,使线条更具有变化。这幅篆书轴是邓石如书法的代表作之一,用笔遒健而富有变化,粗细不同;线条圆中有方,转折的地方不像秦篆那样圆润婉转,而是显得比较方折劲挺;字体偏方,在端严中显出灵活。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邓石如的篆书写出了自己的新意,使篆书这种古老的书体又重新放射出奇异的光彩。

 

  邓石如《海为龙世界》五言草书联

 

  “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五言联是邓石如的草书代表作 ,也是一件广为人知的书法名作。书于公元1804年,两年后,邓石如即离开人世。原作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这件名作的产生有一段轶事:嘉庆九年,岁在甲子之夏,一个偶然的机会邓石如遇见了灵隐寺见初禅师,两人往来数日,邓石如见禅师修行高洁,而且对书法颇感兴趣,有先辈智永禅师的遗风,就在相游之后书写了这一副对联送给禅师,作为临别赠送的礼物,全作以“龙”、“鹤”为中心,狂而有神,草而不怪,一种自然、神奇、超脱、神妙的情感跃然于纸上,气势宏大,蔚为壮观。人们普遍认为邓石如的楷、行、草作品中常参入篆隶笔意,欣赏此联就可体味到这一点,完足的神气、凌厉的用笔、郁勃的气势,使得全作有了一种异军突起的情致,一扫乾嘉年间帖学低媚的姿态和风气。

 

  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人称“伊汀州”。出身于书香门第,学习条件非常优越, 曾得到刘墉的亲自传授,并结交了一批著名学者、书法家,如桂馥、王文治、孙星衍等,他还擅长诗文、书画。他的书法以篆、隶成就最大,篆书能从不为人所注意的汉篆、汉隶碑额中吸取养料为己独特的风格:结体宽博充实,笔画平直,分布均匀,方圆相间,凝重而不刻板。他与邓石如一起,将清朝的碑学推向了高潮。传世书迹主要以对联、横幅和直幅为主,以隶书和行草 居多。

 

  包世臣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因泾县古时候称为安吴,所以人称“包安吴”。他是邓石如的学生,崇尚碑学,他在《倦翁自评》中说,曾学过《画赞》以及《琅琊台》、《甫阁颂》、《乙瑛》、《孔羡》、《般若经》、《瘗鹤铭》、《 龙颜》、《张猛龙》等碑刻书法。他对自己的书法也很得意。包世臣写有《艺舟双楫》一书,是中国书法理论中最重要的著作之 ,这本书论著作主要是贬低帖学、提倡碑学,清代后期碑派书风的盛行,跟这本书中的理论倡导有很大关系,并且《艺舟双楫》直接导致了碑派书法理论大师康有为的理论形成,康有为将自己的著作就定名为《广艺舟双楫》。

 

  吴熙载

 

  吴熙载(17991870),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包世臣的学生。原名廷扬,字熙载,后改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是清末著名的书画篆刻家他的行楷书与包世臣的非常相像,受到一定束缚;篆书学邓石如,笔画圆匀、工稳,受汉代碑额上和篆书文字影响很大。他与赵之谦两人的篆刻在中、日印坛都很有影响。著作有《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先生书画集》等。吴让之善作四体书与写意花卉,他的篆刻学邓石如而能自成面目,为后世所宗法。在书法方面成就最大的是篆书。吴昌硕说过:”余常与人学完白不若取经于让翁。“此语代表了当时人们崇敬吴让之的心情。他的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又加以自己的理解,使之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吴熙载《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吴熙载是清代晚期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篆书师法邓石如,能自出新意,挥毫落墨之间,舒卷自如,形体飘逸多姿,形成自己在清代诸多风格、流派中独树一帜的清新书风。《吴均与朱元思书》四条屏 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原作于杭州西泠印社。全作用笔画遒劲、流畅,线条有筋骨而具有弹性,粗细变化丰富;结体上较秦代刻石更为修长而显得飘逸,是上紧下松、内密外疏,颇有“吴带当风”的意境。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道光十六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何氏是晚清书坛中坚人物。在道光、咸丰年间居南京,对南京书坛影响甚大。他的书法渊源深远,早年学颜真卿,上溯周秦两汉篆隶,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卓然成家。所书《金陵杂述》(三十二首绝句),是他在同治甲子年冬月写呈“涤生节相年大人粲正”的诗册,“涤生”即清大臣、湘军首领曾国藩。何绍基于诗推崇宋代苏(东坡)、黄(山谷),所作诗词,歌行奇崛纵横,近体诗尤俊逸。一般多写个人日常感受。这三十二首绝句为其晚年作品,不仅书艺精湛,且具史料文献价值。近现代一些南京诗词选本均未选录,殊为可惜。诗中所咏皆居金陵时所思所感,诗则龚自珍纪行体,书法一片神行,诗情与书艺互为映衬。诗中写道:“衰颓休笑老蝯翁,岁晏犹能意气雄。风雪一天山两岸,高吟直送大江东。”可见他老骥伏枥,仍然奋发。“当年雨叟(指陈作霖)重儒林,讲艺钟山与惜阴,(“钟山”与“惜阴”皆当时南京书院),横舍荒余无寸瓦,回思绪论怆人琴”,诗人附注,“王寅居此与潘少白、胡竹两先生谭艺最密。”诗人看到当年聚集莘莘学子的两处书院,现已“横舍荒余无寸瓦”,难免不胜人琴之感了。“夫子宫墙无处攀,秦淮仍作泮池环。何年礼殿重修复,两庑颓垣夕照谈。”附注:“文庙仅余两庑红墙半壁。”可见晚清国势衰颓,在秦淮河畔夫子庙也反映其一侧影。绍基此册,融篆隶笔法于行草,悬锋落笔,精气内蕴,一任自然。《清稗类钞》说他“行书尤于恣肆中见逸气”,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史》中,称他是“开辟书苑新天地的英雄”。

 

  何绍基《论张旭草书语》行书轴

 

  《论张旭草书语》行书轴 是晚清书法家何绍基的作品,现藏于江苏扬州市博物馆。作品书写的内容是苏轼有头唐代草书家张旭“醉中作草”的一段论述。从作品听风格来看,此仍何绍基中年时代的作品,因为何氏行书早年专学唐代颜真卿,而这一书轴完全是颜书风范,与何绍基晚年行草书作裹锋颤笔、恣肆奇诡、融碑帖于一炉的书风不同,全作笔意圆活遒劲,结体外实内空,外紧内松,显示了鲜明的颜体风格特征,可谓深得《争座位帖》之神韵。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年)字益甫、撝叔,号冷君、无闷等,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学识渊博,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篆刻家。他刻印取法于秦汉的金石文字,有《二金蝶堂印谱》,受到后人重视。他用二王和颜真卿的笔法去写篆、隶、行、草,不论哪种书体,他都写得活泼流动,灵巧妍润。尤其是他用写碑的手法来写行草书,神骨俊朗,令人耳目一新,极大地影响了近现代的许多书法家。

 

  清代中期,由于当时金石资料的大量出土,中国书法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沉寂了许多年的篆隶书法有了拓展,而且也表现在后来的赵之谦、沈曾植、康有为、吴昌硕、于右任、齐白石等人别具一格的“以碑入草”的行草书创作上,这些变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之谦可以说是这一路子的最成功的先行者,他的“魏碑体行草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一种创造。《张雪林绝句三首》行书四条屏 ,是他的行书代表作,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全作在四张四尺对开的宣纸上书写了三首五言绝句,书法融北碑、行草于一炉,取北碑的刚健雄强,再掺入颜字的结体宽博,用他那功夫精湛沉厚的篆隶笔法来自由挥写,表现得十分洒脱,既很好地保留了篆隶乃至北碑书法的凝重美,又发挥了行草的纵逸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