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重文轻商 2011-08-10
 
按年份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前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章程 历年十大考古发现名单
 
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
  2011年6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协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经过一天半紧张的现场演示和评委评议投票,评选结果揭晓。当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评选结果。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如下:

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
发掘领队:李裕群

简介:

  吐峪沟石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佛教石窟。据发掘与调查,吐峪沟两侧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地面佛寺遗址,是集洞窟与地面寺院于一体的大型石窟寺院遗址群。
    新发现两座绘有壁画的早期中心柱窟(约5世纪前后)、附汉文榜题的早期壁画和一处僧房窟后壁满壁墨书的回鹘文,还发现了由沟底通向沟东、沟西北部两区石窟的道路系统,以及多处洞窟改建、维修、封闭等迹象。这对解决石窟开创和使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壁画题材新颖,前所未见。出土的近万件多种语言文书残片(包括佛教写经、世俗文书等),还有绢画、木器、雕塑等,对于重新认识土鲁番的历史文化及各民族、各宗教和谐共存的社会背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专家点评:

  影响吐鲁番历史的佛教遗址
    新疆吐峪沟石窟既是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重要的佛教地点,更是联系南疆地区与内陆佛教遗迹的重要纽带。不过,吐峪沟石窟保存状况不好,窟前建筑早成残垣断壁,窟体大多坍塌或为沙土掩埋,洞窟外观及内涵大多不清。
    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出十分丰富的寺院遗迹,出土遗物的种类及数量庞大,是中国佛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既对深入探讨吐峪沟石窟的创建年代、原始外观、洞窟组合、题材布局、造像特征及塑绘技法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佛教艺术从南向北、自西而东的传播,尤其是高昌石窟寺与龟兹石窟寺和内陆石窟寺之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物化资料;此外,它们对重新认识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各民族、各宗教和谐共存的社会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崇峰 点评)

 

 

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发掘领队:张蕴

简介:

    北宋吕氏家族墓园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五里头村,系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忠、大防、大钧等家族成员墓莹,也是迄今已发掘的最完整的古代家族墓园。
    墓园由墓园北沟、墓葬群、家庙遗址、神道组成,29座墓葬在墓园北部,以墓园中轴线为准,纵向排列关系,为“长子长孙”系列,同辈人的横向排列关系仍以中轴线上长房为中心,突出体现年长者尚左的观念意识。家庙置于墓园南部入口内,神道位居墓园中轴线上,全长500米,将墓葬群与家庙连为一体。600余件(组)随葬品,均为墓主生前用具或物品,反映了北宋士大夫阶层的精致富足而不奢华的日常生活。其中瓷器较多,以耀州窑瓷为主,兼有定窑、建窑、景德镇湖田窑产品;极具地域特点的骊山石制品中,豹斑石平底钵为吕氏收藏之唐代古物。出土砖、石墓志铭二十四方、合,可了解北宋蓝田吕氏之起源及家族延续脉络。

专家点评:

    一个北宋士家的丧葬规划
    经过4年的持续发掘,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不仅清理了4代人的29座墓葬,而且发掘了具有享殿功能和坟寺功能的家庙和神道、兆沟,揭示出一个墓地的完整布局和结构,为北宋士大夫家族墓地的布局、风水堪舆和丧葬观念等许多问题的深入研究提资料。
    吕氏家族墓地的布局与宋代流行的五音墓地有较大差别。从司马光《书仪》、程颐《葬论》等文献记载看,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举世若狂的风水堪舆观念是持批评态度的。吕氏家族墓地的布局和采用土洞墓室的做法似与文献记载相合,并与文献记载的司马光墓相似。吕氏家族墓地的发掘从多个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收获,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种类和出土位置与墓葬结构所表现的藏尸观念等,都将极大地促进对宋代丧葬习俗的研究。(秦大树 点评)

 

 

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柴焕波

简介:

    永顺老司城是历史上永顺宣慰司数百年的司治所在,也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城址。
    考古工作集中在城址本体、土司墓葬群的发掘和周边遗址的调查,弄清了宫殿区、衙署区、街道区、宗教区、墓葬区、苑墅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在城区北部,周长436米,总面积14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处在正门大西门的中轴线上,区内保留有台阶、墙基、保坎、墙体、散水、排水沟等建筑遗迹。衙署区在宫殿区南侧。
    老司城宫殿区城墙及主要建筑为明代,城址废弃于雍正太年(1728年)的改土归流。在明代修建宫殿城墙以前,老司城已经有很长的居住过程,地方史志上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修建老司城的记载,很可能是信史。
    紫金山墓地是明代永顺土司的家族墓地,现已探明有土司及眷属墓葬三十余座,包括在抗倭战斗中立下了东南第一功的彭翼南夫妻合葬墓。墓地还出土大量的土司墓志铭。

专家点评:

    不仅仅是土司制度的见证
    一种制度得以延续数百年,就必然会有其积极的因素。土司制度在保持区域稳定,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湖南永顺老司城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使我们对于土司制度的研究,终于有了一个考古学实证的案例,可以走出些“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境遇,宏观上能够把溪州土司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相连,微观上得以深入到当地社会的诸多细节。
    老司城建立在一个地势陡峭的山地,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城址主要功能区的分布情况比较清楚,砖石构造的城墙、道路、排水设施等建筑遗迹丰富。城内出生的瓷器题款明确,表明许多瓷器都是土司在景德镇专门订制的;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等也为研究当地居民的食物构成、生态环境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对于溪州土司治下三州六洞的调查,显示了在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中,越来越注意到区域调查的重要性。 (杭侃 点评)

 

 

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

发掘单位:南京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徐良高

简介:

    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市城南,遗址得名于明代皇家寺院——大报恩寺。明代大报恩寺规模巨大,总体上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为寺院的主体。对遗址北区的考古发掘,是我国考古界首次对佛教寺庙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揭露,较充分地揭示了大报恩寺的原有风貌。
    在遗址最高处发掘了始建于北宋的长干寺塔基与地宫。地宫深达6.74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深的佛塔地宫。地宫中出土了以佛顶骨舍利为核心,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遗物。其中佛顶骨舍利为北宋著名印度高僧施护所献。它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佛教三大舍利一一佛顶骨舍利、佛指骨舍利(陕西法门寺)和佛牙舍利(北京灵光寺)的汇聚之地。
    在塔基外围,发现了明代修建琉璃塔时搭建的“鹰架”遗存,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类似遗迹。

专家点评:

    首次发掘的明代皇家寺院
    这是我国目前经过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最大的寺院遗址,为研究明代皇家寺院的规制、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塔基中发现了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以佛顶真骨为核心(碑文记载由印度高僧施护携带来华)、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佛教珍贵文物,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轰动。这些重大发现对于研究宋代佛塔地官的建造、舍利瘗藏制度,中西佛教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掘还首次在塔基周围发现搭建“鹰架”的线索,揭示了明代宝塔的建筑方法,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李裕群 点评)

 

 

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

发掘单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
发掘领队:崔勇

简介:

    2007年5月,南澳县云澳镇渔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条满载青花瓷器的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瓷器,2007年6—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水下考古工作队对“南澳I号”进行调查和试掘,绘制出沉船海床面的平面、纵横剖面图。2010年的发掘显示,沉船现存有十六道隔舱板,十五个舱位;现存船体长约27米,最宽的隔舱长度7.5米。出水各类文物1万余件。
    “南澳I号”是目前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调查和试掘的第一条明代沉船,也是保存最好的明代商贸沉船。为研究明代中晚期海上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南澳I号”是目前我国最深的水下沉船遗址,其水下发掘和保护难题的解决方案成功运用于发掘过程中,为中国水下考古树立了一个标志性和规范性水下考古项目。

专家点评:

    我国唯一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
    这是我国首次在28米的深度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从组织、发掘、保护各方面都是我国水下考古学科建设与实践的成功尝试,总结出了一套包括水下遗址定位、扰层清理、信息留存、文物提取、出水文物保护与整理在内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操作程序和方法。通过实践,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出水文物保护技术,根据质地、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使出水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做到了发掘与保护并重。“南澳I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孙键 点评)

 

 

上一页

 

 
按年份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前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章程 历年十大考古发现名单
 
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
  2011年6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协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经过一天半紧张的现场演示和评委评议投票,评选结果揭晓。当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评选结果。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如下:

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
发掘领队:李裕群

简介:

  吐峪沟石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佛教石窟。据发掘与调查,吐峪沟两侧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地面佛寺遗址,是集洞窟与地面寺院于一体的大型石窟寺院遗址群。
    新发现两座绘有壁画的早期中心柱窟(约5世纪前后)、附汉文榜题的早期壁画和一处僧房窟后壁满壁墨书的回鹘文,还发现了由沟底通向沟东、沟西北部两区石窟的道路系统,以及多处洞窟改建、维修、封闭等迹象。这对解决石窟开创和使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壁画题材新颖,前所未见。出土的近万件多种语言文书残片(包括佛教写经、世俗文书等),还有绢画、木器、雕塑等,对于重新认识土鲁番的历史文化及各民族、各宗教和谐共存的社会背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专家点评:

  影响吐鲁番历史的佛教遗址
    新疆吐峪沟石窟既是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重要的佛教地点,更是联系南疆地区与内陆佛教遗迹的重要纽带。不过,吐峪沟石窟保存状况不好,窟前建筑早成残垣断壁,窟体大多坍塌或为沙土掩埋,洞窟外观及内涵大多不清。
    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出十分丰富的寺院遗迹,出土遗物的种类及数量庞大,是中国佛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既对深入探讨吐峪沟石窟的创建年代、原始外观、洞窟组合、题材布局、造像特征及塑绘技法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佛教艺术从南向北、自西而东的传播,尤其是高昌石窟寺与龟兹石窟寺和内陆石窟寺之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物化资料;此外,它们对重新认识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各民族、各宗教和谐共存的社会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崇峰 点评)

 

 

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发掘领队:张蕴

简介:

    北宋吕氏家族墓园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五里头村,系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忠、大防、大钧等家族成员墓莹,也是迄今已发掘的最完整的古代家族墓园。
    墓园由墓园北沟、墓葬群、家庙遗址、神道组成,29座墓葬在墓园北部,以墓园中轴线为准,纵向排列关系,为“长子长孙”系列,同辈人的横向排列关系仍以中轴线上长房为中心,突出体现年长者尚左的观念意识。家庙置于墓园南部入口内,神道位居墓园中轴线上,全长500米,将墓葬群与家庙连为一体。600余件(组)随葬品,均为墓主生前用具或物品,反映了北宋士大夫阶层的精致富足而不奢华的日常生活。其中瓷器较多,以耀州窑瓷为主,兼有定窑、建窑、景德镇湖田窑产品;极具地域特点的骊山石制品中,豹斑石平底钵为吕氏收藏之唐代古物。出土砖、石墓志铭二十四方、合,可了解北宋蓝田吕氏之起源及家族延续脉络。

专家点评:

    一个北宋士家的丧葬规划
    经过4年的持续发掘,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不仅清理了4代人的29座墓葬,而且发掘了具有享殿功能和坟寺功能的家庙和神道、兆沟,揭示出一个墓地的完整布局和结构,为北宋士大夫家族墓地的布局、风水堪舆和丧葬观念等许多问题的深入研究提资料。
    吕氏家族墓地的布局与宋代流行的五音墓地有较大差别。从司马光《书仪》、程颐《葬论》等文献记载看,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举世若狂的风水堪舆观念是持批评态度的。吕氏家族墓地的布局和采用土洞墓室的做法似与文献记载相合,并与文献记载的司马光墓相似。吕氏家族墓地的发掘从多个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收获,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种类和出土位置与墓葬结构所表现的藏尸观念等,都将极大地促进对宋代丧葬习俗的研究。(秦大树 点评)

 

 

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柴焕波

简介:

    永顺老司城是历史上永顺宣慰司数百年的司治所在,也是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城址。
    考古工作集中在城址本体、土司墓葬群的发掘和周边遗址的调查,弄清了宫殿区、衙署区、街道区、宗教区、墓葬区、苑墅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在城区北部,周长436米,总面积14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处在正门大西门的中轴线上,区内保留有台阶、墙基、保坎、墙体、散水、排水沟等建筑遗迹。衙署区在宫殿区南侧。
    老司城宫殿区城墙及主要建筑为明代,城址废弃于雍正太年(1728年)的改土归流。在明代修建宫殿城墙以前,老司城已经有很长的居住过程,地方史志上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修建老司城的记载,很可能是信史。
    紫金山墓地是明代永顺土司的家族墓地,现已探明有土司及眷属墓葬三十余座,包括在抗倭战斗中立下了东南第一功的彭翼南夫妻合葬墓。墓地还出土大量的土司墓志铭。

专家点评:

    不仅仅是土司制度的见证
    一种制度得以延续数百年,就必然会有其积极的因素。土司制度在保持区域稳定,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湖南永顺老司城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使我们对于土司制度的研究,终于有了一个考古学实证的案例,可以走出些“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境遇,宏观上能够把溪州土司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相连,微观上得以深入到当地社会的诸多细节。
    老司城建立在一个地势陡峭的山地,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城址主要功能区的分布情况比较清楚,砖石构造的城墙、道路、排水设施等建筑遗迹丰富。城内出生的瓷器题款明确,表明许多瓷器都是土司在景德镇专门订制的;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等也为研究当地居民的食物构成、生态环境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对于溪州土司治下三州六洞的调查,显示了在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中,越来越注意到区域调查的重要性。 (杭侃 点评)

 

 

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

发掘单位:南京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徐良高

简介:

    大报恩寺遗址位于南京市城南,遗址得名于明代皇家寺院——大报恩寺。明代大报恩寺规模巨大,总体上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为寺院的主体。对遗址北区的考古发掘,是我国考古界首次对佛教寺庙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揭露,较充分地揭示了大报恩寺的原有风貌。
    在遗址最高处发掘了始建于北宋的长干寺塔基与地宫。地宫深达6.74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深的佛塔地宫。地宫中出土了以佛顶骨舍利为核心,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遗物。其中佛顶骨舍利为北宋著名印度高僧施护所献。它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佛教三大舍利一一佛顶骨舍利、佛指骨舍利(陕西法门寺)和佛牙舍利(北京灵光寺)的汇聚之地。
    在塔基外围,发现了明代修建琉璃塔时搭建的“鹰架”遗存,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类似遗迹。

专家点评:

    首次发掘的明代皇家寺院
    这是我国目前经过考古发掘揭露面积最大的寺院遗址,为研究明代皇家寺院的规制、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塔基中发现了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以佛顶真骨为核心(碑文记载由印度高僧施护携带来华)、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佛教珍贵文物,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轰动。这些重大发现对于研究宋代佛塔地官的建造、舍利瘗藏制度,中西佛教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掘还首次在塔基周围发现搭建“鹰架”的线索,揭示了明代宝塔的建筑方法,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李裕群 点评)

 

 

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

发掘单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
发掘领队:崔勇

简介:

    2007年5月,南澳县云澳镇渔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条满载青花瓷器的沉船并打捞出一批瓷器,2007年6—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水下考古工作队对“南澳I号”进行调查和试掘,绘制出沉船海床面的平面、纵横剖面图。2010年的发掘显示,沉船现存有十六道隔舱板,十五个舱位;现存船体长约27米,最宽的隔舱长度7.5米。出水各类文物1万余件。
    “南澳I号”是目前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调查和试掘的第一条明代沉船,也是保存最好的明代商贸沉船。为研究明代中晚期海上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南澳I号”是目前我国最深的水下沉船遗址,其水下发掘和保护难题的解决方案成功运用于发掘过程中,为中国水下考古树立了一个标志性和规范性水下考古项目。

专家点评:

    我国唯一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
    这是我国首次在28米的深度开展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从组织、发掘、保护各方面都是我国水下考古学科建设与实践的成功尝试,总结出了一套包括水下遗址定位、扰层清理、信息留存、文物提取、出水文物保护与整理在内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操作程序和方法。通过实践,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出水文物保护技术,根据质地、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使出水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做到了发掘与保护并重。“南澳I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孙键 点评)

 

 

上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