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快乐

 月未圆书斋 2011-08-11

解读快乐

  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在回避一些伤感的文字,哪怕是那种伤情的音乐或画面,在尽力逃避一些情感的冲击,躲的那么积极,那麽坚决,那麽干脆,渐渐的忍不住自问:这是一种麻木还是一种成熟?

  如果是麻木,应该是刀枪不惧吧?为何还要苦苦的躲掉?如果是成熟,,难道一个成熟的灵魂,还经不住这点考验?一个成熟的人,难道她的喜/怒/哀/乐都要有选择的释放?内心的情感都要“成熟”的压抑、变形,如果非得面临这样的成熟,我知道自己但愿永远幼稚。

  一直希望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但是,我再一次嘲笑自己,能简单吗?因为你的生存环境是复杂的,你每天所面对的生活是复杂的,而你无法脱离环境;无法跳出你生活的圈子,所以永远无法简单。能永远快乐吗?看着眼前曾无数次吟读的钱钟书先生的《论快乐》里的论述“‘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的不能实现,而且荒谬的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永久的快乐,正好象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的自相矛盾......人生就是这样,留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心里只能一沉再沉了。

  记得前些天,步行上班,为了绕开太阳公公的热情问候,便穿行于小时候上学的小巷(尽管已经建设的不知要宽多少倍,周围的钢筋混凝土高楼早已取代了充满了欢乐的院墙),忽然又看见那个“疯女”,准确的说,该是“疯婆婆”了,二十多年了,头发有些灰白,背也慢慢的有点驮了,可唯一不变的是那张“无忧的脸”。我突发奇想:现代男女,不是每天都在寻找不老的偏方吗?女士们为了“揉皱的丝绸”不知花费多少时间和财力,而“疯婆婆”怎麽可以“青春永驻”呢?怎麽可以二十几年快乐无忧呢?是精神的力量,她有“无忧的精神世界”。而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要想成为一个享受“忍受”的人,要么做另一个“婆婆”,要麽做一个哲人,两者恐怕我都无法修练成功了,慢慢的似乎也就更能体会“境由心造”的含义了。

  原来快乐只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感觉,是一种没有牵挂的专注,更是一种闪着寂静,淡定心灵光芒的从容和和蔼。

  正如一则故事所讲:一个渔夫在一次捕到的鱼中,发现一条非常小的小鱼,于是渔夫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了他的女儿,女孩高高兴兴的为小鱼买了一个鱼缸,可小鱼没几天就长大了,总是碰在鱼缸的壁上,很不快乐,女孩赶忙给它换了一个更大的鱼缸,小鱼没游多久,还是因为鱼缸太小,总是碰壁,变得更加不快乐,女孩看到闷闷不乐的小鱼,很是伤心,终于有一天,女孩下定决心把她心爱的小鱼放回回大海里了,可这条鱼最终还是没有快乐的感觉。一天,另一条鱼游过它身边奇怪的问:“你为什么总是不快乐呢?”小鱼伤感的说:“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碰壁的感觉呢?”

  是啊,自己又何尝不是那条小鱼呢?对于小鱼来说,如果不打开心灵的四壁,即使给它一片大海,它也还是无法找到自由的感觉,而我呢?会为心底的快乐而敞开心灵的天窗吗?希望快乐不仅仅只是一种希望吧!

  又想起了这首歌:“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其实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