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万六千尾“媳妇鱼”放流鸭绿江

 榆杨 2011-08-12

松江鲈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省厅验收
 
发布时间: 2010年05月21日信息来源:科教处

  
     近日,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教处组织有关专家对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松江鲈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松江鲈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国只有鸭绿江等三个流域分布。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松江鲈这种洄游鱼在我国的大部分原栖息地已经基本绝迹,其天然资源已经进入濒危状态。为保护鸭绿江流域松江鲈的种群数量,通过进一步研究鸭绿江松江鲈的繁殖习性,进行人工繁育和人工增殖放流,从而达到保护该种群连续性的目的,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08年起,开展了《松江鲈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项目。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研究人员克服困难,反复实验,攻克了在亲鱼培育、孵化、饵料培养、仔鱼培育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难题。2008年,研究人员对松江鲈进行人工繁育小规模实验,当年人工繁殖培育出3cm以上的苗种2万多尾;2009年,又繁育出鱼苗4万多尾;2010年,繁育鱼苗达5万多尾,并开始在在鸭绿江下游进行放流,首次放流松江鲈鱼种苗25000多尾。


    松江鲈鱼的苗种成本较低,一般培养出50-100万尾,每尾仅需0.5-1元。但是其经济价值较高,在上海松江鲈价值远高于大闸蟹。《松江鲈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成功,可以为松江鲈的人工繁殖提供大量苗种,不但可以恢复自然资源和调整养殖结构,而且为大水面及池塘养殖开辟了新的养殖途径。



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松江鲈鱼在丹东繁育成功

  
http://www.  时间:2008年05月13日  常德农经网


 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松江鲈鱼,日前在丹东市观赏鱼繁殖场繁育试验获得成功。

著名观赏鱼繁育专家、丹东市观赏鱼繁殖场场长纪连云,在丹东市振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凭借执著的科研探索精神,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精心操作,利用(4m×5m×50㎝)室内水泥池,人工调配海水,在选取的10组松江鲈亲鱼中成功繁殖孵化出3万尾水花。目前,鱼苗已开口摄食,长势良好。复旦大学王金秋教授闻讯后立即飞抵丹东,与其洽谈今后合作事宜。

松江鲈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又名四鳃鲈鱼(俗称媳妇儿鱼),属名贵珍稀鱼类。松江鲈鱼种群在鸭绿江下游有一定的数量。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工业有毒污水及农药、化肥等对江河口附近污染加剧,使此鱼难以进入淡水水域索饵、育肥和生长,加之捕捞过度以及春季捕捞天然苗种(如捕捞鳗鲡苗等)的密眼网在河口的拦堵,使得松江鲈鱼的洄游通道受阻,无法完成溯河洄游。

松江鲈鱼苗种繁育技术的突破,对于发展丹东市名贵鱼类人工养殖和今后增殖放流提供优质苗种,也为进一步提升丹东市旅游文化品位开创更加广阔的前景。
 

鸭绿江“游来”一群媳妇鱼
http://news.   2011-05-18 16:35   东北新闻网  分享 分享到开心网 QQ 人人网 分享到搜狐微博 
  5月17日上午10时,随着丹东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人员打开塑料袋,两万六千余尾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松江鲈鱼苗在丹东新区被放流到鸭绿江中。松江鲈俗称“媳妇鱼”,为近海洄游鱼类,以其肉味鲜美和体态多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编辑_耿瑶]

http://dd.   2011-07-08 07:49:39  丹东新闻网-鸭绿江晚报
    伏季休渔有些日子了,渔民李玉平时不时地来到海边,看到江海交界处跃出水面的鲤鱼“扑通”一声又落入水中时,总是禁不住喜上眉梢,因为他知道,丹东大规模增殖放流带来的丰收前景,不久就会变成现实了。
    江海“播种”鼓起渔民腰包
  漫步鸭绿江边,水鸟翔集、江鱼欢游。悠闲垂钓的市民,竹篓里除了收获胖头鱼、小河蟹,偶尔还能弄到三四条松江鲈鱼,多年从事鸭绿江中下游水域渔业资源调查的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吉明告诉记者,这种松江鲈鱼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极为名贵。随着鸭绿江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海洋渔业部门大规模的增殖放流,这些极为名贵的鱼种在鸭绿江里已经形成了数量可观的自然种群。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今年市政府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列为惠民十五件实事之一,从今年四月初开始,增殖放流活动陆续展开,目前已经先后在鸭绿江太平湾水域、鸭绿江口渔场放流大马哈鱼、中国对虾、河豚等各类苗种百余万尾。6月2日上午,在黄土坎渔港增殖放流中国对虾现场,看着小虾苗缓缓放流入海,渔民王国臣脸上露出了笑容。“尽管现在放流的都是些苗种,用不上几个月,就可以捞了,到那时候这些虾苗能长到16厘米大小,能卖好价钱。”王国臣说,“现在海里和江里的鱼多了,俺们渔民尝到了甜头,俺们就靠增殖吃饭了,再多放一些数量,多放几个品种,钱儿就多了。”王国臣透露,他家养了两条渔船,去年仅冬、春两季产值就达到4万元。“前几年,一条船年产值还不到5000元。”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今年本市增殖放流的鱼虾特别适合在鸭绿江流域生长。加上天然饵料充沛,投放后能迅速适应环境,并形成一定优势种群,按照科学估算,成鱼后平均回捕率将达到17%,回捕产量9000余吨,产值1.3亿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50。
    “怪鱼”频现
    鸭绿江“安家”
  “休渔期间,本市在江海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第一年,有些渔民想不通。休渔期结束后,发现打上来的鱼比平时要多,渔民们才恍然大悟:休渔和不休渔就是不一样。”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的时候,他们曾陆续接到九连城马市渔民打来的电话,说在捕捞时发现怪鱼了,到了现场他们才发现,其实是鲟鱼,是当年从黑龙江引进的新品种。
  随着增殖放流的规模逐步增大,鸭绿江里的“怪鱼”也逐渐被渔民所熟知。“去年,全市增殖放流资金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海淡水鱼投入同比往年均有大幅提高,在增殖品种上新增了红鳍东方鲀、松江鲈鱼、香鱼等品种。”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从2006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以来,截至2010年末,本市累计增殖放流鱼苗4.4亿尾,淡水品种包括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香鱼等,海水苗种以对虾居多。
  “目前,根据我们调查,鸭绿江水中生物极为丰富。有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渔业生物共131种。其中鱼类116种,以鲤科鱼类最多。”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吉明向记者介绍,在增殖放流的鱼种当中,很多鱼起到了净化器的作用,比如:鲢鱼、鳙鱼。刘吉明进一步说,几年前鸭绿江水域曾遭到破坏,出现水体富营养化。本市通过选放鲢鳙鱼等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专吃浮游植物为生,投放至自然水域后大大改善了水质,好多渔民反映水变清了。
  据介绍,从2006年至今,本市增殖放流活动已走过5年历程,从最初的小规模、实验性放流到如今大规模、集团化放流,从一开始放流品种单一、低附加值逐步发展成现在的多种多样、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投入。 (记者 邢漫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