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青丸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散萃 2011-08-12
别名 
处方来源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剂型 丸剂 
药物组成 龙胆草、栀子、大黄、羌活、防风、当归、川芎。 
加减 
功效 清肝泻火。 
主治 肝胆实热所致的目赤肿痛,多梦易惊,不能安卧,头眩头痛,耳中轰鸣,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肝火郁结病证。主要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充血性青光眼,高血压,各种痛证。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蜜丸:每次1丸,日2次口服。水丸:成人每次6g,日2次口服,小儿4-6岁每次3g,3岁以内每次1.5g。 
用药禁忌 本药寒凉,素体脾虚及年老体弱者、孕妇慎服。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小儿发热应用本方加减;羌活、川芎、防风各3-6g,大黄4-6g,栀子10-12g,胆草10g。若扁桃体肿大,加蚤休或青黛。水煎,凉服,每2小时服1次,大便通,日2-3次后即停服。治疗小儿发热62例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7岁(1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长7日。结果:62例中,l天半以内退热者占73.1%。 
药理作用 主要有抗炎,镇静镇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
1.抗炎:龙胆草、大黄、羌活、防风、当归均有抗炎作用。
2.镇静镇痛:龙胆草、当归、川芎、栀子有镇静作用;羌活、防风、当归均有镇痛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当归、川芎均有显著的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大黄、川芎、栀子有降压作用;大黄、栀子还有止血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