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作用无人可替代: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2

 怡爽 2011-08-13
  

编辑怡爽 文/

 

妈妈的作用无人可替代: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2

作者:云晓    分类:家庭教育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改变孩子的一生,由此开始

在《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一书中,我们曾向大家阐述了这样两个观点:

一是,妈妈作为影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作用是无人能取代的;

二是,从教师与母亲的感受方面讲,13岁作为孩子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分水岭、心理发育的分水岭、生理发育的分水岭,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13岁之前,孩子会更多听从教师、妈妈的教诲与管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13岁之后,孩子业已成型的个性、习惯,以及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是极难改变的。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出版后,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很多母亲的来信。除了对本书给予极大的肯定外,妈妈们也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这其中,妈妈们有着强烈共识的一点困惑就是:如何与孩子沟通,既让孩子喜欢,又能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自己如何说、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位不给孩子未来留遗憾的好妈妈?

妈妈们的困惑是相通的。可以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任何一位母亲都面临着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才最有效、最正确的问题。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萌生了继续创作下去的想法。于是,也就有了本书的出版:《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Ⅱ——妈妈这样说,孩子最喜欢;妈妈这样教,孩子最成才》。

具体来说,做为互有补充、互有延续的这两本书而言,其各自的主题思想是这样的: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重在阐述妈妈如何通过对孩子心理的准确把握,对孩子习惯、个性、学习方面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是一本“给孩子一个好未来的教育心经”。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Ⅱ》重在对妈妈的教育语言和教育行为,做出具体而实用的指导,令妈妈的教育没有遗憾——是一本“母亲与孩子最轻松、最高效的沟通心经”。

在进入本书的阅读之前,为了让妈妈们更全面地了解本书的主旨以及特色,现将本书的几点特色概括如下:

特点一:图解版。

教育孩子,特别需要一种可参照、可模仿的情境。在本书中,对于妈妈们需要重点掌握和灵活运用的技巧性语言和行为,皆采用重点符号“*”,以及生动形象的图画进行标示。

特点二:赋予妈妈两种身份——权威的,尊重的。

好妈妈的身份应该是双重的,她既懂得运用权威,又会充分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更多权利和自由。这也正是本书的灵魂所在,将始终贯穿全书。(注:关于好妈妈的标准,我们将在本书的“写在前面”部分具体进行阐述。)

特点三:注重教育语言、教育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提供更多的教育技巧。

科学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蕴涵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这其中,妈妈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将对孩子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一句话、同样一种行为,换一种表达方式,换一个时间或地点,其教育效果便会截然不同。因此,本书将针对生活中众多的教育细节,为妈妈们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技巧,告诉您: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怎样做!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教育名言,现与妈妈们共享:“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无字的书,这书能否成为好书或传世之作,全看做母亲的怎样去沟通。爱的语言多了,一定结出‘爱’的果子;恶的语言多了,会结出‘恶’的果子。肯定的话,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

最后,我依然想用这句话为本篇做结:作为母亲,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妈妈。但同时,我们也拥有同一种责任——当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关于阅读本套丛书的特别建议:

“13岁Ⅰ”与“13岁Ⅱ”两本书,内容上互相补充,形式上各有特色,理念上互有延续,皆为教育经典。因此,特别建议各位妈妈们:两本书共同阅读!

尊重并了解你的孩子

在前面:好妈妈的八种成功角色

也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在进入本书的阅读之前,要探讨好妈妈的角色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只有妈妈在内心深处明确地知道,成功的妈妈角色应当是如何的,才能在生活这幕复杂的情景剧中,扮演好母亲的角色,才能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对孩子进行有效而科学的教育与引导。

此外,成为好妈妈、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正是本书的创作宗旨。

那么,好妈妈究竟有着怎样的标准呢?

对此,美国某父母协会曾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好妈妈”评选活动。与此同时又开展了一场关于“好妈妈”标准的讨论。最后,该协会把“好妈妈”的标准公之于众,其主要具体内容如下:

*好妈妈尽管不是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但为了孩子,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好妈妈的标准应有虚有实,有人性有理性。好妈妈应该可敬可亲,看得见,学得像,是一个很生活化的形象。

*好妈妈的形象应有时代特征。21世纪的人才是综合型、多方位的,因此,好妈妈首先应该是有远见、有眼光的。

*好妈妈至少可以给予孩子三个方面的东西:热爱生活,坚强,独立。

*好妈妈能给孩子灵魂的东西。好妈妈应该教育孩子爱国爱人,开拓进取,立大志,做小事。

*好妈妈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好妈妈能够理解人,能和孩子毫无障碍地交流。

*好妈妈应该有悟性,有方法,还有点灵感。

好妈妈的标准是明确的,是有理有据的,是可以用来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理论。但在和很多妈妈的接触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当代的妈妈们并不缺少教育孩子的理论,而是缺少具体的方法——如何说、如何做,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将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付诸实现。

那么,具体的方法何来呢?答案是唯一的:从孩子们的感悟中来——妈妈做得是否成功,孩子最有发言权。

对于这个问题,某教育机构曾搞了一次这样的调查:请一些与母亲关系融洽的孩子(包括一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谈谈自己在童年时对母亲感触最深刻的一瞬间。

调查结果表明,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好妈妈的言行是这样的: 

好妈妈是热爱学习的:“童年时,我记得母亲每天都读书给我听,并常常带我去图书馆。 ”

好妈妈是欣赏孩子的:“我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获得舞蹈大赛奖杯时,妈妈的眼里带着喜悦的泪花。”

好妈妈是尊重孩子的:“无论我做了什么错事,我的母亲决不在别人面前让我难堪,无论他们是陌生人、家里人,还是朋友们。她总是根据当时的情形,等我们回到了家或是把我带到一边再去说我。”

好妈妈时刻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当妈妈跟我聊天或是当我问她问题时,她总是抚摸我的胳膊、手、肩和头,时而将我额前的刘海梳梳,时而将我的头发拢在耳后。这些动作让我感到被珍视。”

很显然,从孩子们的口中,我们可以清晰地领悟到成功妈妈的言行端倪。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都曾苦恼地慨叹:做一个好妈妈真是太难了,知道了一种方法,可能却用错了另一种方法;明确了一种技巧,可能却忽略了另外一种技巧……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任何方法和技巧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只要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把握教育主线,并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那么,成为好妈妈、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具体来说,这个必须把握的“教育主线”,就是要明确知道这样一个“好妈妈的八种成功角色”。

下面,为了更鲜明、生动地展示妈妈的这八种成功角色,我们将采用图画的方式,将孩子最迫切的一些心理需求表达出来。希望在阅读此书之前,以下图示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好妈妈的八种成功角色:

*欣赏者;

*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阳光妈妈(积极生活态度的引导者);

*孩子的心理医生;

*与时俱进者;

*尊重并给予孩子权利的妈妈;

*学识渊博、热爱学习的妈妈;

*爱的给予者。

引语

生活中,作为与孩子接触机会最多的人,妈妈常常会与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冲突。这些冲突除了会让妈妈感觉很气愤之外,还会使孩子们也感觉很受伤,甚至,他们会边哭、边伤心地冲着妈妈大嚷:“我没有你这样的妈妈!”

当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妈妈一般都是既气愤又伤心,但除此之外,妈妈们有没有更深入地想一想,为什么自己的行为会让孩子这样受伤呢?

也许很多妈妈都会迷茫地摇摇头,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就是你与孩子之间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不了解孩子,又何谈教育孩子?

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怎么会知道孩子为何哭闹、任性、故意捣乱?

不知道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有哪些目的,又如何去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好个性?

所以,妈妈们不要再抱怨孩子不听话了,也不要再为孩子的不懂事而感觉烦恼了……

教育孩子,了解孩子是前提;

了解孩子,更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了解孩子的心理,还要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一、尊重孩子是了解孩子的前提

每位妈妈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常常会有妈妈无奈地说:“真不知道他(她)在想些什么?”这是妈妈不了解孩子最明显的表现。

在一般的家庭里,妈妈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为什么还会不了解孩子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了解孩子的妈妈们常常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给自己了解的机会。

妈妈每天都关心着孩子,“早点起床,不然会迟到”、“多穿点衣服,不然会感冒”……然而孩子却不领情,他们会皱着眉头对妈妈说:“知道了,你烦不烦呀”;

妈妈看孩子不高兴,想帮他把不高兴的事情“摆平”,面对妈妈的关心和询问,孩子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摔门躲进自己的房间;

每位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都是想帮助孩子,为什么这些孩子却不领情呢?孩子们的心声解决了妈妈心中的疑团:妈妈从来没有把我们当作一个平等的人,他们从不尊重我们。

“小孩子也需要尊重吗?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他们懂得什么叫尊重吗?”很大一部分妈妈都抱有这样的观点,这也正是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种极大的错误心理。让我们来看看孩子真正的心声吧:

曾有教育学家在一所小学做了一项调查,这所学校80%的孩子认为妈妈对他们缺乏尊重,只有20%的孩子认为妈妈尊重他们。当教育学家问到那80%的孩子,妈妈不尊重他们的表现时,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以下是他们的原话:

“她一直把我当作小孩子,总认为我什么也做不好!”

“她经常骂我是‘笨蛋’!”

“她从不问我喜欢做什么,而只是让我做她喜欢的事情。”

“她经常命令我!”

“她经常把我说得一无是处!”

其实,从孩子出生后,他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必须依赖于父母生活,但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小孩子往往是敏感的,他们又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向父母提出种种要求,如果父母不顾及他们的感情、用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觉得很受伤。

一般来讲,如果妈妈不尊重孩子,那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便会按照下图中所描述的那样演化:

从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妈妈总是用不尊重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对他的爱就转化成了他对妈妈的一种恨,他们会仇恨妈妈,甚至还想报复妈妈……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不仅会故意与妈妈作对,还会变得狭隘、自私、不懂得感恩,甚至有暴力倾向。

我们都知道,不管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最终目的无非是让孩子听话、让孩子与自己合作。但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愿意向妈妈敞开心扉、给妈妈了解自己的机会。只有妈妈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育。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尊重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总体来说,妈妈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可以用以下几幅图画来表示: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有意识地做到尊重他们,从不打骂他们,那么,当孩子不听话或犯了错误时,父母稍微批评一下,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会对自己不好的行为加以克制。

因此有经验的妈妈都明白这一点,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因此,当孩子让她们不满意时,她们会这样对孩子说:

*“如果你一直这样干下去,我会很生气!”

*“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为小伙伴们树立好的榜样。”

*“孩子,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现在我们举例说明妈妈到底应该怎样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

一个5岁的小女孩已经拥有了两个玩具娃娃,但当她看到同伴有一个更漂亮的玩具娃娃时,便要求妈妈再给她买一个。

针对这种情况,妈妈有两种回答,一种是,妈妈不顾及她的感受,粗暴地对她说:“闭嘴,你已经有两个娃娃了,不能再给你买了!”听到这样的回答,小女孩肯定会很伤心。这时,虽然她知道等待她的是一顿打骂,但她仍然会用哭闹来回应妈妈。

另一种回答是,妈妈这样对女儿说:“宝贝,你的小伙伴的芭芘娃娃是很漂亮,我知道你非常想得到它。但妈妈不能给你买,因为你已经有两个娃娃了。不过,如果你好好表现,妈妈会考虑在你生日的时候送你一个同样的娃娃!”因为妈妈尊重了她的感受,小女孩会因此而感到欣慰,这时,她想得到那个娃娃的欲望就不会像刚才那样强烈了。当然,如果她真的想得到那个娃娃,她便真的会好好表现,以期待生日时妈妈能送她这样的礼物。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妈妈尊重了孩子,才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因此,妈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很小,他们很无知,对事物不敏感。

事实上,孩子们也有感情和自尊心,并且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说:“孩子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他们就像花木的幼苗一样需要园丁的精心照料,但决不需要园丁用斧子砍它的根茎,或用刀子割它的皮,或折它的枝条和乱摘它的叶子。”

二、孩子的心理需求有哪些

孩子是好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事物的增多,他们的好奇心也是不断增长的。当孩子渐渐懂事后,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用听、看、触摸、抓握等感官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们慢慢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心理需求。

对于这些还未接触社会的孩子来说,“家”是他们参与的第一个团体,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在父母之中,妈妈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因此,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妈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妈妈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主要有哪些呢?一般来讲,有以下三种:

1.归属感的需求

每个人在感觉疲惫的时候都会想家,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归属感的需求。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归属于某一团体,能够被这个团体中的其他人所接纳和肯定,也希望自己在团体之中能占一席之地,从而在这个团体中获得个人安全感。

孩子也是如此。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家庭中拥有自己的地位。但他们的这种归属感需求,常常因为父母的某些行为而得不到满足。

孩子:“妈妈,我来帮你洗碗吧!”

妈妈:“不用了,你还小,做不了这些事情。”

失落的孩子心想:“妈妈嫌弃我,大家都不喜欢我。”

第二天,妈妈着急地对孩子说道:“宝贝,快和妈妈一起收拾一下房间,一会儿家里来客人。要不你去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一下。”

孩子坐着不动,心想:“我才不管呢,反正我不做你们也会做好。”

由上例可以看出,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懒惰的,当他们真正融入家庭这个集体时,这些小家伙们是很乐意与妈妈合作的。尤其是当看到妈妈很忙时,他们会主动过来帮忙。但妈妈却认为孩子小,做不了这些事情,从而拒绝孩子为自己帮忙,这时,孩子的归属感就没有得到满足。当孩子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他不仅不会与妈妈合作,还会变得特别没有责任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就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证明他对家庭是有所贡献的。如,饭前请他为大家摆放碗筷,之后真诚地对他说“谢谢”等。这时,孩子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是有用的,全家人都需要我,从而更会积极地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孩子归属感得到满足的表现。

2.情感依赖的需求

这种需求在孩子婴儿期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果一个初生婴儿得不到母亲或其他人的照顾,他很可能会在几小时之内死亡。这不仅仅是因为婴儿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更重要的是没有他人的情感、爱以及肢体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婴儿存活下来,他也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另外,两三岁的孩子表现得特别“缠人”,同样也是出于情感依赖的需求。他们常常寸步都不想离开妈妈,其实就是因为平时妈妈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了,使他们的情感依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很多妈妈常说:“孩子真是个贱骨头,给他讲道理他不听,骂一顿、打一顿反而就听话了”。其实这样说的妈妈往往都是不了解孩子的妈妈。孩子因为情感依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内心情绪不安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寸步不离妈妈,以得到妈妈的安抚。挨骂挨打恰恰满足了孩子情感需求,使他内心的焦虑得到了转移,从而使他的情绪被动地得到了稳定,表现在行动上便是不再哭闹,暂时不会再“缠”家长。例如:

妈妈穿上外套刚想出门,孩子就大哭起来。

妈妈说:“好宝贝,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你在家等妈妈好吗?”

孩子继续哭着说:“不,我也跟妈妈去。”

妈妈:“不行,妈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乖,爸爸会在家陪你玩的。”孩子仍然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一直在说:“不、不……”

妈妈非常生气,朝孩子的屁股打了两巴掌,孩子虽然还在哭,但在心里想:“我的目的达到了。”

用打骂来对付“缠人”的孩子是个很不好的办法,因为孩子很快就会对打骂“免疫”。其实,孩子情感依赖需求强烈、爱“缠人”常常是因为妈妈与他交流不够而造成的。因此,对待爱“缠人”的孩子,妈妈可以与他沟通:“你觉得妈妈不够爱你,是吗?”“妈妈是很爱你的”……当孩子的情感依赖需求得到满足后,“缠人”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3.被注意的需求

现代社会,父母们常常由于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孩子的各种情感需求。当得不到妈妈的情感和认同时,他们就会用坏行为来吸引妈妈的“眼球”。例如:

看到孩子撒谎,妈妈很生气,一边打孩子的屁股,一边说:“以后再撒谎,我还打你屁股。”孩子心想:“妈妈不爱我了。”

第二天,妈妈生气地对孩子大嚷:“打了你这么多次,你怎么还是撒谎?”孩子心想:“你不爱我了没有关系,至少我还能用撒谎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第三天,妈妈无奈地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去偷东西?”孩子心想:“这些都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

孩子们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小“观察家”,他们很清楚“自己什么样的行为会引起父母什么样的反应”,但是,他们常常会对父母种种反应做出错误的解释。如在上面的事例中,当家长打骂孩子时,孩子就会认为是父母给他的爱减少了。于是,他们便会用坏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就算是再次被父母打骂他们也不在乎。因为他们会认为:虽然我得不到父母的情感和接纳,但至少我还可以得到他们的注意。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很易发展成叛逆少年或不良少年。

因此,生活中,父母再忙也不能忘记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不良行为越来越多时,父母更要分析其心理原因,在满足孩子正当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快结束孩子的这种“我吸引你注意”的游戏。

三、孩子的各种行为都是有目的的(1)

人类大多数的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或动机,要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归属感需求,要么是满足情感依赖需求,要么是满足被注意的需求……例如:

我们常常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以争取自己在团体中的一席之地;

我们总是试图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我们总是希望有人关心和关注自己;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这些需求更强烈。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对家庭有所贡献;

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尊重;

希望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其实在家庭中,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们表现、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往往由于妈妈的两种错误的观念,使孩子丧失了表现的机会。

一种情况是妈妈忙于自己的事情,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或是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忽略了给予孩子表现或贡献的机会。

另一种情况是,妈妈认为孩子为家里做一些家务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便用命令的口气不断地指挥孩子干这、干那。而且当孩子做完或做好后,她们从来不表扬孩子或给孩子奖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便会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他们同样得不到归属感和认同,于是他们就会转向破坏性和逆反性的途径来获得认同。

可以这样说,孩子的所有不好的行为,如哭闹、打架、说谎……往往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或是获得自己的地位。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一味地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如打骂、恐吓等来教育孩子,这不但不会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还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愈演愈烈。

那么,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到底有哪些呢?

1.故意吸引妈妈注意

妈妈正在看电视,孩子不停地在电视机前晃来晃去,妈妈说:“朋朋,不要在电视机前来回晃,妈妈正在看电视。”孩子想:“我就是晃,谁让你只看电视,不理我呀。”

前面我们讲过,孩子有被注意的心理需求。当他们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感情和认同时,就会用不好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除了这种情况,孩子在很多时候都想让父母关注自己。妈妈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夸孩子“你真乖”、“你真懂事”、“你真听话”,那孩子就真的与妈妈合作,表现得很听话、懂事。其实,这就是他们获得父母注意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在不出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十分听话和懂事的孩子。

但如果很不幸,孩子想获得妈妈注意和认可的目的没有达成,他就会寻求另一种途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既然好的行为不能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他就会去尝试坏的行为。一旦他获得成功,这些破坏性行为,如不与妈妈合作、不自己穿衣服、与小伙伴打架、故意给父母捣乱……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在此,我要告诫妈妈们的是,当你的孩子表现得特别出色时,如特别听话、特别乖等,你一定要给予他足够的注意和认可,以防他用坏行为来吸引你的“眼球”;当你真的碰到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力的情形时,你一定要明确他们的这种行为只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千万不可大发脾气,或大打出手。如果你这样做了,说明你已经中了这个小家伙的“计”了。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这些故意吸引妈妈注意的行为呢?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孩子用坏行为吸引妈妈注意力时,妈妈故意忽视孩子的坏行为,孩子反而会感到没意思而放弃这种坏行为。这时,“忽视”便成了对待孩子这种行为的最好办法。事后,如果妈妈这样进一步引导孩子:“你是不是觉得没人注意你?”“妈妈是很爱你的!”“妈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你!”……孩子这种故意吸引妈妈眼球的做法会明显减少很多。

2.向妈妈的权利挑战

妈妈:“小磊,我很早之前就叫你去洗碗,你怎么还坐着不动呀?”

孩子:“妈妈,不要嚷了,我这就去。”

妈妈:“别找借口了,你必须马上就去。”

孩子仍然坐着不动说:“好啦!就等一小会儿,我马上就去。”

妈妈很生气地大喊道:“如果你不去扫地的话,你别想得到你想要的那身衣服。”

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妈妈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而这些事情恰恰是孩子不想去做或不愿去做的。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妈妈并不知道,孩子是故意不去洗碗的,目的就是要向妈妈的权威挑战。孩子不一定要赢,但逼妈妈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往往是孩子对妈妈强迫他去做某事的一种反抗。

当然,在这场亲子间权力争夺的战争中,在表面看最后的胜利者大多数是妈妈,因为孩子最终还会向妈妈的权威屈服。但妈妈却没有觉察,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孩子一手操纵的“阴谋”中,孩子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他们正在用这种“战争”来向妈妈的权威挑战,所以,一旦妈妈“参战”,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就已经赢了。

在生活中,孩子的这种争夺权力的表现还有很多种。比如,孩子故意与妈妈对着干、孩子故意在众人面前让妈妈下不来台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在事后轻轻地问孩子: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在强迫你去做那些事情呀?”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可以做这个决定?”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妈妈应该注意了,首先,你要改变对孩子说话的语气,不能总是命令、指挥他们去做一些事情。其次,应付孩子的这种争夺权力的行为,硬碰硬不但不会解决问题,相反,它会使孩子因为目的达到而产生满足感,从此以后,他会不断地向你的权力“挑战”。

因此,妈妈一旦发现孩子正在向自己的权力挑战,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自己尽快从这场权力争夺的战争中退出,因为没有了对手,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游戏很没意思,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对这种争夺权力的游戏不感兴趣。

3.报复妈妈

妈妈:“秀秀,今天应该你洗碗了,去洗碗吧!”

孩子:“妈妈,再等一会儿,电视马上就结束了。”

妈妈:“我没有时间跟你耗了,你现在必须去洗碗。”说着妈妈把电视机关掉。

孩子:“去就去,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厨房里,孩子把碗打碎了好几个。

这种报复的情形常常发生在孩子与妈妈争夺权力,孩子不得不向妈妈屈服之后。对于“夺权”失败的孩子来说,他常常会有被妈妈排斥的感觉,有时,他甚至会认为妈妈不再爱他了。

既然父母不爱他了,他又在权力上战胜不了妈妈,这个沮丧的孩子只得采用报复的方式来伤害妈妈。在他看来,在这场“战斗”中,只有妈妈也受到伤害,他们之间才算公平。

在上面的事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