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老师必读

 昵称7505317 2011-08-13
校长荐文---语文老师必读

生活有多广语文就应该有多宽——访北京十一学校语文学科主任闫存林
 
    闫存林,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北京十一学校语文学科主任。从教20年,所带班级成绩优异,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自1997年以来,一直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兼职教研员,为海淀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成员,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指导教师。2008年受聘担任教育部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指导教师。主编并编写了《成功复习计划高考语文》(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年)、《高中语文新课程学习用书》(1、2册)(语文出版社,2008年),另在核心期刊报纸发表论文数篇。

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拓展阅读
   
   
中国教师报:十一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从拓展阅读入手的,为什么会从这个点切入?
    闫存林:从学生方面来讲,我觉得他们学习语文的面太窄,接触的阅读材料就是语文课本,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数理化学习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数理化有各种各样的竞赛,一旦获奖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对学生有非常大的诱惑力。所以,一到高中,大部分学生立即会把学习的重点转向理科。
    从教师方面来讲,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教书就是讲课文,我们备课总是围绕挖掘课文、把课文讲清讲透做文章,认为这样做,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即使是课文,也只是讲在考试范围之内的课文,这样,每学期仅有的20篇左右的课文又被“扔”掉了几篇。
    所以,一年下来,学生仅仅学习了30-40篇课文。要靠这点文本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本是不可能的。
    我经常拿现在的语文教学和我当学生时的经历作对比。回忆当年的语文课堂,基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而大量的课外阅读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我经常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读小说,非常认真地读,做了很多笔记摘抄,做这些没有任何人强迫我,都是自发自愿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阅读甚至影响了我一生的选择——为了满足自己阅读的爱好,就在高考时填报了中文系。我觉得中学时期的阅读是我日后学习和成为语文老师的重要基础。
    只有突破课本,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语文素养才可能提高。我们就是出于这样一个考虑,从教材入手,开始语文教学改革,在课本之外,我们设计了大量的课外阅读。
  
   
中国教师报:你们实行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来促使学生阅读呢?
    闫存林:我们学校的原校长李金初曾经提出一个概念:文科重心下移。因为他也意识到,高中以后学生学习重心偏向理科不是以学校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就在初中设立了很多阅读课,提供很多阅读资料和书目,初一初二每周六节语文课中的两节一定是在图书馆阅读的。而且,我们不提倡任课老师设定过多的限制,比如说,读完这篇小说一定要写多少字的读后感,而是给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
    老师的责任第一就是推荐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书,也许有些学生读不懂,那也不要紧,至少他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可以记下来,等到以后再读。一本同样的书,在不同的年龄段,理解是不一样的。
    第二是保证他们的阅读时间,有些老师在认识上还不到位,尤其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侵占学生的阅读时间去讲课,总是觉得自己不讲,学生就不能掌握。我们倡导,即使学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语文成绩不是很好,老师也应该包容他,依然保证给他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学语文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来,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
  
扩充教材,一举两得
  
   
中国教师报:初中可以给学生大量的时间阅读,那高中怎样改呢?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你们是怎样实现的呢?
    闫存林:高中新课改改起来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必修阶段有课本作依托,但是到了选修,离开课本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必修阶段就已经完成了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阶段,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考虑从选修课切入,进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改革。
    我们还要想办法逼着老师放弃原来精讲细讲、大讲特讲的教学方式。怎么办呢?最后我们就想到必须改编教材,大大增加教材的容量,这样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讲是讲不完的,老师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教学方式了。所以我们编了10本书,包括这样几部分内容:一,大量的选文;二,原来教参上的东西——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很不喜欢学生有教参,因为老师上课就是讲教参的内容。我们现在把这些内容都给学生,凡是学生自己能理解的,老师就再也不用讲了。三,所有的练习题都是附有答案的。也就是说过去老师讲的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在这些书里,这些书就变成了学生的学本,而不再是教材了。
    原来的东西是不能讲了,而且量很大,一月一本书,一周一个单元,怎么讲也讲不完的。这就逼着老师去思考,我该怎么办?我的角色是什么?
    所以,教学方式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大的转变。现在我们设计课堂都是单元设计:两节学生自主阅读,一节学生讨论解疑,一节教师精讲,一节反馈练习。
    今年已经进入第二轮,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的积累有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教师报:这样做是不是把选修和必修结合起来了?
    闫存林:基本上是必修的一种延续吧,我们叫限定选修,和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还是有差别的。编写读本的主题和高考的考查范围还是相关联的。
    真正的选修课应该彻底和高考无关的,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的。我们现在还是过渡阶段。
    我建议改变一下现有的先必修再选修的模式。因为语文学习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必修与选修同时开设,没有必要一定要用1.25个学年完成所谓的必修。必修的内容应该一直有,然后再让学生选修若干课程,这样应该更符合实际情况。

    中国教师报:扩展阅读是不是要占用很多课余时间呢?
    闫存林:没有,基本上还是在课堂上完成,只是把教师讲的时间还给学生阅读。当然,那些有兴趣的学生,他们会主动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但是学校不统一要求或者强制。

一定要让学生形成阅读成果
  
   
中国教师报:在编写教材地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文本?
    闫存林:第一, 按照语文能力点来选择了一些文字,这也是和高考相融合的思路。比如,以文章思路把握为主体选择一个单元的文章。
    第二, 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来选择,如宽容、友爱等主题。
    第三, 我们的自由度很高,基本可以不太考虑政治等太多文字本身以外的东西。各种文本,只要是好的,都拿过来。

    中国教师报:听说学生也参与教材的编写,怎么参与?
    闫存林: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每年都会有针对学生的调查,哪些文章是你喜欢的,哪些不喜欢,为什么?如果不喜欢,你推荐哪些文章。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都要修订,修订幅度很大,去年,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换掉了。目的就是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
  
    中国教师报:经过几次修订之后,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闫存林:越来越“正统”了。比如说,开始的时候我们选了很多与正文相关的文章附在书的最后,在文章中作了跳转连接——“如果你想了解xx,请翻到xx页”。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度,给有兴趣的学生延展阅读使用,而不喜欢的学生可以不看。但是后来学生反映,他们似乎并不喜欢这样的“自由”,他们更愿意让老师来替他作主——如果老师认为有必要了解的东西就直接加在文章的后面就可以了。这说明老师的想法是一厢情愿,学生的阅读很少能完全出于自己的自愿和兴趣,所以他们对选择自由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所以就改回来了。
  
   
中国教师报:在改革过程中,你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闫存林: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语文基础的落实很难检测。很多老师心里感到没底。过去,传统教学中老师会把知识和能力点一一讲到,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掌握,但是老师自信都讲过,起码有点安慰。
    现在连这点安慰都没有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是,老师可控性比较差,每单元都会有检测,不过是以点带面的,有很多知识点会漏掉。
    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中国教师报:这几年改革下来,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同行分享的?
    闫存林:一定要让学生形成阅读成果。
    每学期末,我们都会让学生编辑自己的作品集,其中包括评论、读书心得等,自己设计出版。学生非常欢迎,热情非常高。如果每年都有一本作品集,几年下来他会有极大的成就感。给学生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这是激发学生阅读最好的兴奋剂。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思想的指导者、学习的评价者
  
   
中国教师报:您本身是在传统教学中成长起来并且是很优秀的老师,在改革过程中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有困难吗?
    闫存林:坦白讲,有很大的困难。我和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这几年感到非常痛苦,自己熟悉的东西不让做了,他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因为他的优势就是宣讲,突然不让讲了,一时找不到方向。我们这些有经验的老教师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转变起来很痛苦。
    不但是老师,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学生,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改革之初,学生就特别奇怪:老师怎么不讲课了?他们甚至怀疑:老师不讲课,他们是不是偷懒阿?他们都干些什么?有些学生和家长都直接去问校长,老师还有什么用?
    所以,改革的同时我们做大量的工作改变教师的观念,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思想的指导者、学习的评价者。
  
   
中国教师报:教师主要做些什么呢?
    闫存林:其实,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做大量的幕后工作。
    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现在的孩子很少有阅读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做批注等,这些简单的事情都要老师来教。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初中到高中都要进行这个工作。以高一为例,我带的班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直升班——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训练的基础,但即便如此,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也还不到一半。
    第二,为了防止学生读书漫无目的,我们要引导。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关注点,但是我们要求老师为学生指出我们希望他们关注的点。
    第三,编写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让学生明白,学完之后你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对学习过程进行检测。
    第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老师要选择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即时评价。
    书中选文大部分根本没有任何教学参考,而且量很大,教师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了很多。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中国教师报: 您曾经提到,必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新建构语文教学观,树立大语文观、学生主动建构观和教师指导评价观,您能否具体阐述一下?
    闫存林:目前的语文就是集中在几本课本上,即使这些课本也还没有解决好。我觉得语文的关注面决不应该只是课本,而应该把目光瞄准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材料。
    很多国外的母语课都是没有课本的,而是随手拿生活中的文本作为教材。我们总是习惯依赖课文,而有些课文可能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拿学生喜欢的报纸和杂志作为教材?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怎能没兴趣?
    除了拓展教材的内容,我觉得语文教学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我一直想做这么一件事情,把语文教学和旅游结合起来。北京有大量的旅游资源,我觉得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校本课程,让学生自己去实地考察并编写一本介绍北京旅游的书,其中包括景点的介绍、路线、开放时间、乘车方式,等等。我觉得这个考察和编写的过程涉及到很多东西,经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将是任何课堂教学、任何课本所不能提供的。
    另外,学生不只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还可以通过摄影、摄像、书画等多种方式来记录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这同样应该是语文的组成部分。
    而相比之下,现在的“语文”太窄了。语文一定要生活化。生活有多广,语文就应该有多宽。
    教师指导评价观说的是老师的重新定位。我现在讲课,经常会被学生“耻笑”,因为我讲的东西他们早就知道了,而且在某些领域,他们掌握和研究的比我要深得多。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知识霸权已经被彻底摧毁了。因此,老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从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老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师傅领进门”的作用,中间的学习环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最终的评价,这一点我们过去一直做得不是很好。我们一向不重视评价,最常见的就是考试,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其实课堂上的即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发言是否准确,有哪些闪光点,小组讨论是否达到了目标,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等,老师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并给予适当的评价。这对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太重要了。
  
语文在提高幸福感方面,是别的自然学科所不及的
  
  
中国教师报:有人主张,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重在一个“用”字,侧重联系和服务生活;也有人觉得,语文学习首先是文化的传承,见明月而思乡,沐春风而觉暖。语文学习首先要树立“文化本位”的理想。您认为呢?
    闫存林:我觉得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用”肯定是重要的一方面,这是语文教学需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要学会通过倾听迅速找到别人表达的要义,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但是我们还要超越这个层面,上升到审美和道德情操的培养的层面。一个学语文和不学语文的人,生活幸福感的体验应该是不同的。有些东西属于自我享受的范围,与功利完全无关,比如看到一幅画或者电影,语文功底好的人能看出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语文比较高的境界了。我认为,语文在提高幸福感方面,是别的自然学科所不及的。
    我总是告诉学生,我上课最高兴的事不是看到你们考出了多么好的成绩,而是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好的东西。阳光照进来,一张张纯真的面孔陶醉在欣赏的美感里,这种场景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