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嗳气

 神清气爽0852 2011-08-14

中医认为,嗳气是指气从胃中上逆,其声沉长,多由脾胃虚弱或邪气客于胃脘,胃气失和因而上逆所致。
嗳气低沉,无酸腐气味者,多为脾胃虚弱;嗳气声响,气味酸腐。多属宿食停滞;
嗳气频作响亮,每与情志变化有关者,多为肝气犯胃。
汗、吐、下后,胃气不和,亦可出现嗳气。饮食之后有嗳气,是由于进食时不自主地咽入较多的空气,在胃充盈时又嗳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并非病态。
但以下几种嗳气值得注意。 
吞气症 表现为嗳气反复发作,不时咽入空气,又不时嗳出,常被误诊为“消化不良”,其实是胃内过多积气。高脂肪饮食能延缓胃的排空,减慢胃内气体排入肠内的速度,因而吞气症患者在高脂肪餐后较易出现症状。 
嗳酸 嗳气时能暖出酸性胃内容物时称嗳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炎成胃酸分泌过多的人。若伴暖出苦味的胃内容物。是由于胆汁返流入胃引起,见于胃空肠吻合术后和各种原因所致的幽门弛缓等。 
嗳气气味 如潴留的胃内容物出现碳水化物的酵解,可产生无臭味的嗳气;胃内容物如有含硫氨基酸的分解,则可产生臭蛋样气味的嗳气;胃蝇咀病患者,嗳气则呈腥臭味。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呃逆,多因进食吞咽仓促、受凉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膈肌暂时性痉挛而产生。 
嗳气与呃逆是不同的:嗳气声音“嗝--嗝--”作响,沉闷而悠长,间隔时间也较长,是气从胃中上逆;
而呃逆声音“呃、呃、呃……”作响,尖锐而急促,气从喉间发出,同时伴有躯干震动和耸肩。 嗳气和呃逆,在中医讲,都属于“气机上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