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川荆公祠与流坑、上池古建筑结构布局研究初步

 华夏董氏大全 2011-08-14
临川荆公祠与流坑、上池古建筑结构布局研究初步
! k# b* H4 @3 [7 o5 I
研究中国古代居民,有两个重要的材料,一个是古村的古建筑;一个是古村存留的宗谱,两者相较,古村的古建筑更值得研究。; d2 d8 L- w- ^: o4 x( ~* I9 @
各村各姓氏编纂、存留宗谱,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详细地记录了该村该姓氏人丁的详细资料,这一点没有哪种资料库能与之相匹配,但各姓氏宗谱因是村中族人作主而编纂形成,这常常不可避免地导致宗谱中有些信息有很大的更改、变动的痕迹,出现宗谱中某些资料与史实有较大不符合的主观情形,所以参考宗谱信息时,要有思辨的精神;相反,古建筑因其不可轻易变更,加之历史上某些古建筑的建成、使用要与外部机构(如政府)、外部人物(如某学派学术权威)进行类似确定性的题匾、题辞,所以古建筑凝聚着古村居民的人伦观念、价值观念、人类迁衍、相关人物毕生成就、荣誉等等许多信息。所以,研究古建筑是研究相关人物的重要途径,绝不可轻视。0 n9 S. R& o! Z1 B4 E3 K
(一)先说流坑村的渊源及古建筑结构布局:5 Q9 c1 D, {% g" h2 A+ m8 R
流坑村渊源:董姓为主,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至两宋时期,流坑董氏因科举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再至明代中叶,从南京辞官回乡的刑部郎中董燧带领族人,用将近二十年时间对流坑村进行了彻底改造。于是形成流坑村中,现在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巷道内鹅卵石铺地,住宅、宗祠临巷而建,占地约350多万平方米的格局。
流坑村建筑类型: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这些传统建筑,保持民居建筑古典风范的特征:有宏伟壮观的宗祠,有幽雅别致的庙宇,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包括纪念性质的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另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基本类型在该村都能够看到。
流坑村建筑艺术:流坑古民居建筑,虽外观简朴,但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绘、墨绘、书法于一体,工艺精湛。比如,木雕、木刻,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砖雕、砖刻、石雕、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随处可见。明代的怀德堂即凤凰厅,照壁上有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等砖雕壁画;永享堂照壁上有麒麟望日内容的镶雕,工艺精湛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另外,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在流坑村这些古建筑中,约六成厅堂有堂名匾,给游人家家有匾,户户存联的印象。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有到过此地的专家、学者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
流坑村结构布局: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颇似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全村各房派宗族以大宗祠为总领,依序而列,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村内有护村的墙和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从流坑村的结构布局来看,流坑村是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法制度来凝聚族人、维持秩序、保证其宗族能代代繁衍。村中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众多版本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据统计,目前流坑村里还保存有明万历十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这说明,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至终老,各个人生过程的全部轨迹过程。村里各建筑虽历一千多年岁月里,但它己把那里过往岁月的风尘永远镶刻在那磨损、残缺的砖瓦木刻之中,并默默向那里的居民或到那里的游客,述说着从古到今各个时代,那里居民的人生价值观,那里居民的生存状况和生存质量,那里居民的精神和物质的追求。下面介绍流坑村的几处主要古建筑如下: H* U L y+ R5 ]. |! j

1、董氏大宗祠遗址,本名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又名万殊一本堂
董氏大宗祠,以祀奉董氏迁入流坑的开基始祖董合为主,是流坑董氏的总源头,阖族共祠之所。始建于1369即明初洪武二年,据载原址地处杏林之墟,具体位置己不可考。嘉靖三年(1524 )异地重建于村北面开阔幽静的陌兰洲上。建成后,阖族约定由董合之嫡长孙为宗子,主持其祭祀。嘉靖四十年(1561),该宗祠遭闽广钟凌秀农民军焚毁。嘉靖四十二年(1562),董氏家族61岁的南京刑部郎中董燧辞官归里,不久与董极等官绅集族人而议,在原址重建大宗祠,其规模比以前更大,占地达7000平方米之大。可惜后又被毁,现仅存遗址,被视为流坑村的园明圆
2屯田公祠,又名文肇公祠* }9 e$ y6 V" z. s% {$ \
坐落于明经巷东端南侧,坐北朝南,为祀奉流坑董氏第三代祖、宋赠屯田郎董文肇而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有重建及大修,是流坑幸存至今最大的祠堂。! d7 r+ c r! \6 a& H, J
董文肇,是董氏开基祖董合之孙,三世祖、流坑第一位举人董文广之弟。董氏家族的发达,起因是董合的长孙董文广。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科举中榜后的董文广弃官返乡兴办教育,培育子弟走读书——科举——仕宦之路。在其弟董文肇等人协助下,董文广倾其家资,创办桂林书院,纳贤才、招学徒,世族内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受到良好教育的董氏子弟,恰逢北宋大开科举、广取文士的大好时机,遂能在科场一展才学,成效斐然。
首开其河的是董文肇的4个儿子,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全部中举,随后登科之儒,累累相续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 ),董氏第四代董淳成为流坑第一个进士。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董氏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仪、董师德、董师道五人同科进士,称五桂齐芳,被仕林传为佳话,族人特建五桂坊以示庆贺、纪念。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 ),第七代董藻在以谋略取士的特设科中,名选第一,时称武状元。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 1148 ),第八代董德元廷试第一,以有官列第二,恩例与大魁等,称恩榜状元。宋代成为流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流坑董氏就有进士26名,特奏名者22名,解试举人68名,其他途径获取名位者5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获取了官位。科宦兴盛和家族经济产业的相互促进,使董氏家族成为一个资产充实、文化昌盛、科宦如云的大家族。+ Q+ ?+ E8 R0 x( j$ l
宋时,流坑董氏家族中董帧一系独秀,文广、文肇、文晃和文享四大支,族称明法屯田校书道者四大派,经宋末元代的历次兵匪袭荡,到明朝初年惟存屯田校书二支。此后,屯田派一枝独秀,渐渐衍生出七房,与文晃一支合而为八。直到现在,仍然一如其初,都建有自己的祠堂。所以,明代以来的流坑,已是一个规模甚大的单亲宗族聚集而居的村落。
3、状元楼:% V9 q9 F" l* q# R1 G- b7 z% e& i
据董氏族谱记载,状元楼始建于南宋年间,为纪念南宋初年恩科状元董德元而建,历代有修茸,现存的状元楼是晚清重修之物,但其平面布局和基本构架仍一定程度保留了南宋旧制。正阁门楣悬挂有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所题状元楼楷书大匾。
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为流坑董氏第八世、文肇·渊派裔孙,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恩榜状元,官至参知政事;董德元同科进士、后成为理学大家的朱熹为之题书状元楼匾。
4、翰林楼:
位于贤伯巷东侧出口处,坐西向东,为二层砖木结构,硬山顶,楼高8米,宽3.7米,深2.7米。既是一个关启防御的望楼,又是一座纪念明初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董琰(字子庄)的建筑。
董琰(1352-1419),字子庄,董氏第十六代,文肇·淳派裔孙。为明代早期流坑才子,备受当地人尊崇,也为其同僚们所推服。
明洪武五年(1372)中举,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应征辟入京,初为云南学官,后调任交州府茂名县(属今广东省)任知县。因其才华和政绩突出,在杨士奇等人的推荐下,入朝为翰林院编修,并参加《永乐大典》的修纂。后任北京国子监司业、赵五府右长史。董琰又是流坑经历元代近百年衰落后科宦复兴的第一位显赫人物。翰林楼本来是一座小小的望楼,就因为纪念他而成了村中有名的建筑。楼的正面檐宇下砖刻翰林横额,两侧下数封天子诏,当代帝王师的砖刻联,门楣上嵌有少司成第砖刻横匾,落款为明东阁大学士杨士奇,门旁还砖刻有明代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所题赠的国史总裁望重一时锁闼,英才乐育名高天下宗师一副对联。楼的后面,望窗之上有恩荣砖刻立幅;门楣上为江西学政邹学柱题书的盛世丝纶砖刻横匾,董琰死后被举祀入乐安县乡贤祠。
5、高坪别墅与蕃昌公祠:' z# \6 S6 X F7 m& O) E
坐落在流坑村西北处、龙湖的西岸,坐北朝南,东侧向湖。为董蕃昌创建,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其后代重建于清道光九年( 1829),兼具住宅和家祠双重功用。院门上嵌有一幅砖刻行书双寿坊匾,署款:赐进士文林郎知乐安县事吴淮,嘉靖丙子冬月为八十七岁冠带耆老董蕃昌妻张氏立,崇祯丙子正月重建。(吴淮,贵州人,进士,1556-1562年任乐安知县)。坊的后面门楣上砖雕高坪别墅四个行楷字。
主体为一正人两进式的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布局仍保留明制,青砖灰瓦,东西两侧封火墙高耸,前檐宇处白底墨绘,磊门门楣上嵌有一块大红石匾,上刻楷书蕃昌公祠四字,均为重修时所制。屋内上、下两堂,两侧置正房,中间辟天井。堂室柱、梁粗大,棚高而装修简朴。
高坪别墅西南方约40米处,有董蕃昌夫妻合葬墓,系由董蕃昌生前所建。
董蕃昌,号高坪,为流坑董氏第二十一世,文肇 ·淳派胤隆房人,娶牛田峡圳村张氏,是村中寿高而有德望之人,夫妻当时均年逾八十。
6理学名家蓉山故居:# ~- D- o# l/ q6 B
明代中宪大夫、刑部郎中董燧故居。
董燧(1503-1586),字兆时,号蓉山,为流坑董氏第二十二世,文肇·淳派胤昂房人。明嘉靖十年(1531)中举,历湖广枝江知县、福建建宁府同知、南京刑部郎中等职,至万历改元,诏赐四品服色,进阶中宪大夫。/ K) m/ D9 x( c8 t# p7 r# ?
他从政清廉,不附权事,有能吏的美称,颇受时人的赏识。嘉靖四十二年(1562)六十一岁时,受人排挤,致仕归乡,与董极、董裕等官绅致力于宗族组织建设和流坑村的整治与完善。. y4 X* D) W3 Z( K5 A
此外,董燧继承先祖董德修理学(心学)之脉,先后师从欧阳德、王艮、邹守益、聂豹等理学名人,倾心研究陆、王理学,用大量精力和时间游学、讲学和著述,结识了一大批江右理学名流,促使当时流坑理学振兴,成为明代后期理学名士,被曾同亨誉为理学名家。董燧在村建书院讲学,并参与各种讲会,足迹遍及东南数省,史称他无一年不远出会友,无一日不会友讲学。著作有《圆通答问》等,宣扬王阳明学说。右江王门的学者因此在他的门楣上悬挂理学名家匾。 E" }# H( f4 m O
7蓉山亦山两先生祠
位于中巷中段北侧,坐北向南。建于明末(或清初),为祀奉董燧、董焕两兄弟立。
p' ?2 Y0 a& a" _3 r
8、凤凰厅,又称怀德堂花厅尚义门9 ^" J4 x9 D( j2 `/ |
位于贤伯巷西段的北侧,为明代后期流坑儒商善士董国举之宅。
董国举(1529-1600年),名凤,号岐山,流坑董氏第二十二代孙,文肇淳派胤清房人。继承祖业经商,富甲乡里,爱好文学,心仪理学,并有著述。曾师从江西南城县大学者罗汝芳等人,与本族董燧、董极等人也甚有交情,是当时村中有名的儒商。国举乐善好施,谱牒对他有如此记载:设义仓,置义田,济贫寒,礼高年,恩敷幼,修桥铺路,捐资助公……”,隆庆三年(1569)助赈三府,当时的府、县宫员和乡士大夫常以诗文或题匾书联,赞其善行,因此美名远扬。. N" b$ q. y9 ~* y) A/ Z4 e d

9、村中村,即大宾第,原名金沙钱
为清代流坑商宦宅第。坐落于中巷西端的南侧与沙上巷相接处,是一个庞大而布局井然的清代建筑组群,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保留较完好。村中村家庭为流坑董氏文肇·淳派胤旋房的一支,第二十八世的董钟山,有儿子5人,孙子22,其子弟每每科场失意,于是弃儒从商,依赖父辈富厚的经济基础和商道关系,大多货殖发家。之后则纳财于官府,捐得官衔,以获得政治地位,由商人而成为官绅,并多被推举参加乡饮典礼,尊为大宾。光祥、光裕堂兄弟22人中就有8人享有此荣,冠以州司马儒林郎千总之类的头衔,所以这个家庭是当时流坑村一个典型的商宦之家。
由多栋宅第及客厅、书屋、道房、门坊、庭院、门道等组成。现存宅第主要有务德务滋务本务修务贵五堂。其中心部位为相对排列成南北门道与东西门道相互连通的字形布局。入口在西侧牌坊式的挹庚门,其门旁刻有:门高迎太乙,户彩映长庚一联。由此门而入,为一大庭院,迎面为大宾第门坊,跨入门坊即至东西门道。门道宽约三米,两夹壁上以灰泥膏粉面,古旧素雅。檐宇部白色粉刷,草书诗词联句,并相间墨绘各种图形。多处制有如壁联奎焕斗转星回之类的墙匾。临道而建的宅第,南侧主要有务滋堂,北侧主要有务本堂务滋堂为上下两堂,中置天井三开间的建筑,天井两侧均以隔扇拦置厢房。下堂悬有望重端僚匾,上堂宝壁柱上分挂着涣发纶音来凤阙,晋陪牧伯贲龙城木刻行书联,此匾、联制作讲究,朱底描金,均为道光四年(1824)乐安知县石宜囗为房主董光祥的荣授之喜所题赠。上堂天井檐宇处高悬敕命竖匾,以雕刻精美边框装饰,朱底金字,显示着主人的荣耀。务本堂为前置天井的单进式建筑,门前设置门廊,上悬州司马第大匾,道光二十二年(1842)兵部侍郎江西巡抚钱福昌为董光裕所立。过一小院即至南北门道,迎面临道而建的是务德堂务本堂近似,大门上也悬有一块州司马第大匾,有皇清道光四年岁次甲申的落款,为道光四年(1824)兵部侍郎江西巡抚毓岱为董光祥所立。0 e9 p4 ?+ H' Y. p+ g
2 {3 o7 U7 E: I* C% |% N
10旌表节孝坊:位于中巷东段的北侧,为清代晚期流坑孀声懿范张、陈两位贞节之妇所建。正面上方嵌有红石圣旨竖匾,中坊横条红石上刻有旌表节孝国学董朝杰之妻张氏偕媳儒士金鳌之妻陈氏,下方书有节孝坊三字。张氏为流坑董氏第二十九代孙、捐授州司马、清赠奉直大夫董学华的儿媳妇,陈氏为其孙媳妇,可谓名门之妇。张氏为董学华四子董朝杰之妻,23岁时丈夫即去世,因未生儿子,则将次侄董金鳌入为继子。当时,金鳌年幼,守寡孤独的张氏将其视为命根,为养育金鳌,细心周到,历尽艰辛,村民们均为之感动。出于为夫家续香火、兴家业的迫切心情,在金鳌16岁时,张氏即给他配本县东坑村儒士陈登瀛之女为妻。不久,金鳌获得登仕郎功名。然而,在两年后的咸丰七年(1857),金鳌却一病不起,命归黄泉。未生下一男半女的儿媳妇陈氏也同婆婆一样成了年轻的寡妇。张氏和陈氏矢志守节,双双守寡60年,直到去世未再改嫁,以悉法先正典型,忠厚和平足树孀声懿范贞操贯日,克励终身,为时人所同情,所赞誉。光绪十三年(1887),经族中绅士推举,乐安知县申文请朝廷旌表,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造此坊。
~ ^( [, N5 W8 y a3 B/ P
11、振卿公祠,又名报本堂- p% l$ U0 V- b* ~) h ?
为祀奉董振卿的祠堂,现又是流坑文物陈列馆。据墓碑记载,振卿公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祠堂为他死后子孙为礼奉他所建。" O) N4 \- V2 x6 d$ g$ j3 s
" w% x! }( p! e. T9 }3 Q

古戏台:又叫仰山庙戏台,古代演戏的场所,清代建筑。坐落于中巷东段的南侧,坐东朝西,南近翰林楼,北靠爵先祠,是集舞台、看场、四角亭和庙宇于一体的封闭式专门剧场。古戏台对面为仰山庙(供奉董氏祖先之一),坐西朝东,东西深12.6米,南北宽7.1米。
13、龙湖据万历十年(1582)流坑董氏族谱载,龙湖是由流坑董氏的第二十二代孙董燧在旧有五湖(五口池塘)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的。董燧在返乡后的二十余年中,与曾任四川大足县令的董极(古南)和时任东莞知县、山东道御史等职的董裕等官绅一起,为流坑董氏家族组织和社区事业的整治和完善,轰轰烈烈做了三件大事,对流坑村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是嘉靖四十一年(1562),倡集族人将闽广流寇焚毁的大宗祠在原址上重建新的大宗祠。二是积极组织编撰刊印新的大宗族谱。三是对流坑村的主体部分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其中就包括整治龙湖,并对保护龙湖作出了永不许轻动坏土永不许恃强阻塞犯者合族群攻之等族规,要求族人严格遵守。千百年来,流坑村人对龙湖爱惜有加,这与古人讲究风水有关。风水学还认为,相地之道,首重。龙即山脉。流坑董氏始祖合公葬于村北十余里的荷树岭(又名荷公山),荷公山龙脉,西一支入高坪(流坑古地名),为雄龙;东一支入村,为雌龙。二龙并落,三水夹行,雌雄交遘,会入龙湖,龙湖即为龙穴。所以,爱惜龙湖是流坑村人世代富贵之根本。4 y& a0 `$ B/ Z7 f
; N, o+ `: `2 W' U4 {4 r
& R9 W% }. q& U* G l
14
文馆又称桂严祠““江都书院,坐北朝南,为前带小型庭院的三进硬山式建筑,建于明代晚期,为流坑董氏一族所立,是流坑村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书院,又是该村祀孔和文人聚会的场所。庭院于前墙正中门,上有儒林发藻四个行书大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