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世策《海口董氏的渊源及世系连接探辬》

 荷香月暖 2016-08-02

           海口董氏的渊源及世系连接探辬                                                                                                         董 世 策

   

    董氏徙赣自东汉未,历各朝都有徙入迁出。据各地谱牒记载,较有影响的是唐季时从浙江迁入海口的董申、从安徽迁入宜黄扩源的董清然这二宗董姓氏族均来自河中经皖南徙迁浙江、江西。他们是什么关系?是兄弟?还是族兄弟?是梓叔?还是不同支派?历来各地族谱记载都不尽相同,特别是明、清以后,对江西董氏的流派渊源存在着不同的版本,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又有很多纠葛。有董申是董晋的兄弟说、四世说、十四世说;有董清然是董晋的裔孙说、玄孙说、十四世说;还有董申是清然说。凡此种种都离不开现有董氏居住的宜黄、海口、流坑以及迁往各地相关的支派。历来官方写史都是后朝写前朝事,民间纂谱也是后人辑前人世系。年没代远,历数百年甚至千多年靠口传、记忆编谱,难免有些疏漏,更况由于战争、灾难、变故、迁徙、文革等因素,又因明、清期南方董氏多次会谱、连谱,使得有些昭穆世系紊乱,资料缺乏。但笔者从海口、中村、温州、流坑、衢州等地族谱的记载中,发现虽有不同,仍有很多蛛丝马迹可供大家分柝辬解。

      董晋、字混成,唐德宗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据旧唐书《董晋传》晋(贞元) 十五年二月卒,年七十六。推算出董晋生于723年,卒于799年。生四子: 全道、溪、全素、澥。

      董申、字洛成,唐文宗太和元年(827)进士,唐武宗会昌三年(843) 时任吏部侍郎,生卒失考。安徽濡南下昆山董氏族谱》记载:“一世, 二乂公讳申字维坤行二, 世居河中虞乡万岁里,(批注称: 河中即今山西平阳府蒲州)幼有大志, 博通诗礼,举进士,宦寓陸州清溪县始迁海口下市开头,唐敬文时(827—843)官至吏部侍郎,历任亷平累著伟绩, 寿72, 卒谥曰: 乂公”。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董煟在《德兴海口重修董氏族谱序》中载: 僕之居,曰海口,尊乂公为始祖,公三子: 长全福,次全託,季则全祯也,唐广明(880年) 时盗起,,,,,, 。三传而子孙蕃盛,枝派分焉。安徽董成爱撰文称:“据相关资料分柝,董申约生于797年,谱载寿72岁,约卒于869年。葬海口村西杏花园,墓碑尚存”。 笔者认为:董成爱分柝推算董申的生卒年代是可取的,以其827年进士及弟,843年吏部侍郎为由,其出生应在780至797年之间,卒应在852至869年之间。综上述记载,可见:㈠董晋与董申应是堂兄弟或族兄弟。其理由:①董晋可能大董申57至74岁左右,亲兄弟年龄不可能相差这么大。②董晋在河中虞乡万岁里,董申在河中蒲州,两地相隔50公里以上。③两人的儿子都是全字辈,从年龄段上来分柝,两者不可能是四世或十四世的关系。㈡海口有俩个董乂。一是海口董氏的始迁祖,唐太和元年(827) 进士董申,卒谥曰:乂公。二是海口大市宗派市之上的‘上市宗’董乂。此董乂字彦臣,是董申的八世嗣孙,宋英宗治平2年(1065)进士。这是俩个不同朝代的人。一个谥号乂,一个讳名乂。㈢海口董氏应有二个不同支派的裔族。一支是以唐朝董申为始迁祖的派系,一支是流坑谱中载的全公迁鄱阳海口派系。笔者发现有的谱牒将董申,並注眀是仲二、乂公连接在五代南唐昇元年间(937—942) 分柝德兴海口派全公的系下,并注明生三子: 全福、全託、全祯,这显然是错误的。董全937—942年 才迁去海口,而董申是827年的进士、董全祯在905年就已战死鄱阳沙场,哪有孙子先于祖父的?並且董煟在海口董氏谱序结尾时还写道:“伯兄炥来访观遗编云,董氏原睦州清溪县人”。可见海口董氏是在不同年代来自两个不同地方、不同支派的族裔。致于是否在会谱时将宋时治平进士、‘上市宗’董乂连结全公之后,那该是另当别论了。明万历乙未年邑庠生董桂生撰写的“晋公申公议”称:“吾家自受氏以来,世居陇之河中,晋申二公历仕唐德、宪、文、敬间,讨朱沘不克,出守睦州,遂柝庐陵、德兴以居,居庐陵者祖晋,居德兴者祖申,二公实为两派不祧之祖”。这说明早在明时先辈们对世系连接就有争议。至于现在海口的董氏有哪些是唐时董申后裔,有哪些是南唐董全后裔,只有海口董氏根据自已世系去弄清楚了。另据乾隆二十九年进士、嘉庆时的太子太傅浙江富阳董诰在辛未董氏统谱序中称:“全公迁饶之德兴海口,全公裔孙思敬公明洪武年间从临川徙居埠头,即余族之始祖也”。 由此可证富阳董诰这支是全公后裔。㈣几个信息资料: 海口二世董全祯唐僖宗广明年间(880) 累爵殿中侍御史,②三世董廉(从简)生于 千符戊戍年(878)③八世董鸿(子渐) 生于宋庆历8年(1055),卒于绍兴元年(1136) ,墓志称:‘姓董氏。五季之乱,士大夫皆保敦之黄墩。乱定稍出,散居其旁数百里间’。可见董申是从河中迁黄墩(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 再宦寓睦州迁入海口的 。④虞乡董村, 现在是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董村八组, 村东南二里余有"董氏三冢",按神道碑言,公考伯良,赠尚书左仆射,此太傅当属伯良墓,上二冢疑一为公曾祖梁州博士仁琬墓,一为公祖右散骑常侍大礼墓,今土人惟称三进士坟云。

   笔者只是从掌握现有相关谱牒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推敲,目的在于理世系、明昭穆。若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方家纠纰。

 

 

                                 2016,06,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