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专家谈"隆中对"包含的易经管理智慧

 易经预测师 2011-08-14

易经智慧

   
在关键时刻,应该学会谋定而后动,按照计划前进,是最不容易失败的

    事实上,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为他做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历史上把它称为“隆中对”。隆中,就是诸葛亮种田所在的那个山村。当时,曹操、袁绍、孙权、刘表、刘璋等各据一方,长期混战,特别是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欲挥师吞并江南。而刘备虽有匡扶汉室之雄心,但自起兵二十多年来,屡遭惨败,竟无立锥之地,寄居于刘表辖下的新野。

    为摆脱困难,进而统一天下,刘备亲至隆中,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访贤问计。在那个山村的茅草屋里,刘备和诸葛亮一起回顾了自董卓以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动乱岁月。然后,刘备向年轻的诸葛亮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欲伸大义于天下”的人生使命。在那样兵荒马乱的战争环境中,刘备自己尚且朝不保夕,却依然像一支在风雨中飘摇的烛光,燃烧着对这个苦难民族的爱。


    千古奇策——隆中对

   
诸葛亮没有理由怀疑刘备的真诚,他被刘备深深地感动了。然后,他以同样的真诚,向刘备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诸葛亮说,自董卓以来,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都在纷纷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军事竞争。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状态中,有两个人值得注意,一个是曹操,另一个是孙权。

    诸葛亮认为,曹操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是因为他在皇帝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及时出现在皇帝面前,然后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政治力量,迅速地推动低成本扩张。至于东吴集团的孙权,不仅占有当时物产最丰富、经济体系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而且有长江天险作为战略防线。经过孙坚、孙策的奋力打拼,东吴集团已经在那里建立了稳定的基础。孙权作为第三代领导人,虽然年轻,管理作风却相当稳健。占有天时的曹操,已经控制了大汉王朝的国家机器,手中掌握的军事权力,可以调动百万大军。占有地利的孙权,经济基础雄厚,又有地理上的天然优势。对于当时客居在新野县的刘备而言,将不过三人,兵不过三千。虽有汉室皇族之“品牌文化”背景,也有攻城拔寨、能征善战之“销售型人才”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但在具体的“竞争拼杀”中却屡战屡败,几乎被“领导企业”曹操所吞灭,无根据地,无城池立锥。

    所以,刘备虽有良好的“产品背景”与“品牌历史”,领导人虽有满腔鸿鹄大志的企图心,然而却不知究竟如何成就霸业?刘备所面临的现状、困难和挑战都是些什么?其战略选择又是什么,即通过什么手段、什么行动来实现刘备的长期目标呢?
赵云、关羽、张飞等猛将属于能将产品“卖好”的销售冲锋型人才,但他们没有使产品“好卖”的营销规划与策划的能力。

    所以,当他们在没有系统战略规划和营销策略支撑的刘备的指挥带领下,其个人努力经常显得微不足道,而且越努力,失败和“牺牲”得越悲壮。

    没有远景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没有实现远景与目标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计划。刘备所带领的整个团队思路基本上是模糊和混乱着的。

    于是,诸葛亮在为刘备进行思路梳理与战略规划时,确定了刘备的品牌战略,先要解决师出无名的问题,于是从挖掘品牌文化开始:刘备可打出汉室宗亲的招牌,然后再招揽天下英雄,先图荆州,后取益州,和东吴孙权等联合,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步骤和实施计划,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自然,刘备就可以成就一番霸业了。

   
诸葛亮的隆中对,与《易经 渐卦》不谋而合,“渐”的意思是渐进,缓进。一般我们在求签的时候若是得到渐卦,就表明好事在慢慢在进行中,一切遵循常规即可,事业投资均能有收益。

    这个渐卦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有很深刻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做,一步步按照计划前进,最终才能无往而不利。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经典实例。

    隆中对这个计划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占据荆州,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第二步,进取四川的益州,三分天下,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积蓄足够的军事实力;

    第三步,从荆州、川渝两个方向发动对曹操的反攻,平定天下,最终实现大汉王朝的复兴。

    虽然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将魏国灭掉,但他在隆中对时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是实现了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的战略规划“隆中对”,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这就是战略计划的力量!


    隆中对给我们的启示

   
在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然而,仍有很多企业还处于相对比较初级的市场营销阶段,他们过分的注重着战术手段的运用,例如广告、促销。但却基本没有或缺失企业发展计划和营销计划。

    忽略了战略计划的力量,就会致使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特别是一些区域中小企业品牌,大都和刘备当初一样,困顿困惑。

    一个人,只有当其弄清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后,才能执着地去追求,不断地去拼搏,正如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在南阳进行战略规划一样,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规划出行动步骤和实施计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同理,一个企业,也只有当它弄清了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明确了目标,做出有利于发展的战略规划后,才能顺利的发展下去。

    “隆中对”之所以载誉后世,成为中国历史上宏观决策的典范,突出体现在诸葛亮具有杰出的战略思维能力。

    那么,现今的各级领导者、职场中人应该从中获得那些启示呢?

    启示之一:战略思维的切入点是从大看小。

    大,就是系统,是全局;小是要素,是局部。从大看小就是要放眼整体,总揽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是战略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启示之二:战略思维的着眼点是从长看短。

    长就是未来,短就是当前。从长看短就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用长远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眼前和现实的问题,而不能鼠目寸光,就事论事。

    启示之三:战略思维的着重点是正负兼顾。

    所谓正负兼顾,就是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又要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如果只见其利不见其害,或只见其害不见其利,结果总是有跌不完的“跟头”、交不完的“学费”。

    启示之四:战略思维的基本点是左右照应。

    所谓左右照应,就是既要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又要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领导者只有善于多向思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才能真正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作出正确决策。
看三国”之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