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版的未来

 cps50 2011-08-14
出版的未来

有一次在电子书联盟的活动中,有一个朋友向我赠送了一张他们制作的多媒体杂志的光盘,并且对我说:“赵老师,我认为这才是出版的未来”。各位说对吗?可是且慢,类似的多媒体互动光盘在90年代已是多如牛毛了,很多传统出版物本身就带有这样的光盘。所以,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不是出版的未来啊,这是互联网的过去。”

那我们到底如何看待出版的未来?如果出版的未来是走向互联网的过去,出版还有未来吗?

我们再看一个观点,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的首席顾问程三国先生在今年年初的电子书产业峰会上有一个精彩的发言。他将电子书的产业模式分为1.02.03.0三种模式。电子书1.0指的是纸质书的电子版,电子书的2.0指的是原生电子版,最典型的就是盛大文学的内容,电子书3.0指的是带上许多多媒体及互动内容的电子书,例如vook, Our Choice之类。这样的说法对吗?未来出版是否会朝着1.0升到2.0再升到3.0这样的轨迹往前发展呢?

我想我们大家都不会否认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而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几乎很少有旧的事物能够通过这种线性的升级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主流。

就拿这个所谓的3.0最近的明星代表,Our Choice这本电子书来说,我的一个领导就这样评论说,这个所谓的革命式的电子书不过尔尔。因为它完全是以书的观念来做屏幕上的内容,缺乏最起码的检索功能且不说,最重要的是,它是死的内容,缺少内外链接,缺乏交互特性,没有办法自动升级更正或扩充。对于这样一个时效性很强的内容主题来说,只有不断的更新资料才能使此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另外,它的开放性也不够,既不能重用外部内容,也不能向其他内容开放,为他人重用。因此,以网络世界的观念来看,这是一个out了的产物,或至少是网络时代1.0的产物。

那么出版的未来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什么是出版的本质。人类历史上文字的历史悠久,可以称之为书的形态的文字内容也存在很长的时间了。但是只有在印刷术出现,并大规模使用后,才有了出版这个概念与行业。现代的出版大致上是三个词:编辑、复制与发行。而其核心是复制,也就是印刷技术大量使用之后通过这个手段有了大规模传播的可能。因此当初出版的本质意义在于传播。如果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大家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信息以及经过加工的内容是如何传播的?我想大家应该就能明白出版的未来是怎么回事了吧?

这里我引用美国科幻小说家William Gibson的一句话,他说:“未来已经来到眼前,只是它还未得到广泛传播”(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我把这句话理解为,未来已经到来,只是我们还未察觉而已。在试图了解与展望未来时,我们每个人总不免是以传统的、线性的受局限的视角来看待,其实我们只需跳出来,以广阔的视角来看,就不难看出未来的蛛丝马迹。

今天我再说一个大概对中国来说蛮未来的一件事,那就是5.19亚马逊公告了一个信息,他们现在卖的Kindle版的电子书销量全面超越纸书。它的公告称自今年41日以来,它每卖出100本纸书,同时会卖出105Kindle版电子书。今年至今,Kindle版电子书的销量超过去年同期的三倍,并且这个成绩还是在电子书去年涨价的背景下获得的。

虽然说电子书1.02.03.0的程氏理论是一种以过去管窥未来,较为局限的线性视角,但这个视角对于我们厘清目前的行业状况很有帮助。比如亚马逊销售的Kindle书可以看作是纸书的电子版,也就是说电子书1.0已在美国大获成功,而在中国这样的成功似乎遥遥无期。但中国的现状如何呢?几年前在我们行业的一次会议上,一个老外问我,说你们中国有一个网络读书社区,几千万的用户数,很多人在上面付费阅读,你知道这个么?我当时茫然无知,而老外却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在全世界都没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当然我现在知道了,他说的是盛大。并且今天盛大的总用户数,付费用户量远远超过几年前了。也就是说,电子书2.0早就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不对?我们且不说这眼看着我们可能又要创造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阅读市场了。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1.0的汉王做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是一向习惯跨越式发展的吗?

其实1.0的主管部门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了,并且付诸跨越式发展实践。关于数字出版,版署在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是这么定义的:“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这个定义的伟大意义咱先不谈,至少有一点使我们很骄傲,因为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在2009年就全面超越传统出版,达到将近800亿元。尽管这一成绩经常使传统出版业者感到疑惑。当然,版署的这一包括所有n.0的定义不仅惹来一些争议,也引起了业内对诸多资格审核、认证准入等等等等一系列官僚手续的困惑。你看我们自己陷在一个线性的或者是一团乱麻的世界里,也难怪我们走不出123的框框。

我们来反观没有那么多部委、署办管理的美国的情况。全美排名第一的书商巴诺在出品了nook这一电子书阅读器,又搞出了一个叫nook color的平板电脑,并且这个平板电脑还大获成功,成为世界上销量第一的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也是排名iPad之后世界上销量第二的平板电脑。同时,巴诺又在几天前公告了他们新版带触摸的电子书阅读器。今年下半年,全美第二大书商亚马逊出新版电子书阅读器与平板电脑也几成定局。看起来人家并没有纠结于是几点零的框框中,而是真正做到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

因此,从别人的经验出发,我想引用的另一句话是Alan Kay说的:“与其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