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富硒帮富硒食品 2011-08-16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品系,原产于广西西江水系,融江河及其支流亦有分布。黄沙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上乘,是淡水中的珍品,成为人们亲睐的营养滋补品。优质黄沙鳖市场销售价格140~160元/kg。融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黄沙鳖生长繁殖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野生黄沙鳖种质资源。1995年我县开始试验养殖黄沙鳖,利用融江河及其支流的自然野生鳖进行人工驯养,1999年首次实现黄沙鳖人工繁殖,10余年的生产实践,养殖成效卓著。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是依据黄沙鳖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创建良好的池塘环境,开展黄沙鳖健康养殖,生产绿色无公害黄沙鳖产品。

1 黄沙鳖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简介
    黄沙鳖属爬行纲鳖科,体型较大,颈长,能完全伸缩至背甲后缘和壳内。背甲椭圆形,微隆起,黄绿色,具有不规则排列梅花斑,腹板扁平。腹甲稚鳖丹红色,成鳖淡黄色,可见数十条血丝线。指和趾间具蹼,3爪,裙边宽大肥厚。其背腹甲颜色,梅花斑及血丝线的清晰度是市场鉴别其品质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销售价位的高低。
 

    黄沙鳖生性胆小,喜欢安静环境。吃食、晒背时遇到惊动,立即弃食或停止晒背,入水钻泥躲避。如受惊过甚,宁可忍饥受饿,长时间隐藏不出。摄食生长水温为20℃~35℃,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水温低于12℃开始休眠。开春水温升上15℃鳖苏醒,18℃开食;28℃~30℃摄食旺盛。水温超过35℃,摄食减少甚至停食。7~8月高温季节烈日曝晒的午后13:00~17:00,停止晒背;傍晚19:00至次日凌晨的4:00,常栖息晒背台、池岸乘凉避暑。水温20℃亲鳖开始发情交配,水温升至22℃连续10d,雌鳖开始产卵,产卵在水边2m处以内;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为28℃~32℃,低于20℃胚胎发育停止,达到37℃胚胎死亡,孵化积温为36000℃•h。水温急剧变化会对鳖造成生理上的伤害,直至死亡。水温骤变的最大适应值为稚幼鳖±2℃,成鳖±4℃。
 

    黄沙鳖是肉食性为主,素食为辅的水生爬行动物,自然环境以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动物尸体为食。

2 生态养殖及繁殖技术
2.1养殖环境基本条件
    融安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黄沙鳖4月5日前后开始从冬眠中苏醒,4月10日开始少量摄食;进入5月份摄食正常,7~9月摄食旺盛;10月中旬摄食下降;11月初停食;11月中旬开始钻入泥沙冬眠。亲鳖5月1~2日开始首批产卵,8月底产卵结束,年产卵3批次,7月初首批受精卵孵化出壳。养殖生产可以依此进行季节性安排。
 

2.2鳖池配建
    养殖场所设址符合黄沙鳖生活习性的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鳖池背风向阳,便于鳖晒背。养殖用水符合NY5051渔业水质标准。依据养殖规模修建面积相适宜的亲鳖池、孵化池、稚幼鳖池和成鳖池。池塘增设竹木板筏食台、晒背台,亲鳖池增设产卵沙场。鳖池四周安装1m高“T”或“7”字型砖砌三面光防逃墙或钢丝防逃拦网,防止黄沙鳖攀爬逃逸。
 

2.2.1亲鳖池
300~500m
2,蓄水深1m。
 

2.2.2稚鳖池
10~20m
2,蓄水深30~50cm。
 

2.2.3幼鳖池
50~100m
2,蓄水深70~80cm。
 

2.2.4成鳖池
1300~2000m
2,蓄水深1 5m。
 

2.2.5孵化池
2~4m
2,高70cm。
 

2.3鳖池清淤
    在2~3年饲养周期中,结合干池捕捉,进行鳖池清淤,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cm,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富集的同时,保障黄沙鳖有泥层钻入,安全越冬。
 

2.4成鳖养殖方法
    放养密度1~2只/m
2,经二个生长周期饲养,可长至750g/只商品鳖出池规格,开始捕捉上市。
 

2.4.1水源
    引自江河,湖库自然水域,水质清新无污染,避免污水影响鳖肉品质。
 

2.4.2养殖方式
    成亲鳖采用常温养殖,生长期8个月,休眠期4个月,让其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保持黄沙鳖自然栖息和生活习性,确保其优良特质。
 

2.4.3投喂
2.4.3.1定质
    养殖全程安全投喂动物性鲜饵,主要投喂小杂鱼虾、螺蚌、低值鱼、冰鲜鱼和畜禽下脚料等,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避免饲料添加剂,生长素,激素等影响商品鳖肉质。配备冷藏设备,避免动物性饲料腐臭变质。
 

2.4.3.2定时
    水温18℃~20℃时,1次/2d;水温20~25℃时,1次/d;水温25℃以上时,2次/d,分别7:00~8:00,17:00~18:00投喂。
 

2.4.3.3定量
    依季节气候变化投喂鳖体重的5%~10%,控制1~2h吃完为宜。
 

2.4.3.4定位
    饲料投喂在食台上。
 

2.4.4鳖病防治
    严格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原则,池水消毒选用生石灰,常规含氯消毒剂,内服药物选用中草药,土霉素等高效无残留药物。按NY5071渔业药物安全使用准则规定用量饲料添加投喂,避免滥用药物污染水质和药物残留。
 

2.4.5水质管理
2.4.5.1水质调控
    调控水质肥活、爽嫩,池水透明度保持35~40cm,水色维持油绿色或深褐色。
 

2.4.5.2施肥
    水质培育施用农家肥、绿肥或沼气水,避免施用化肥,防止化肥污染。
 

2.4.5.3换水
    间隔10~15d冲注新水,池水交换量为1/5~1/4。
 

2.4.5.4搭养
    为了防止水质老化,667m
2鳖池搭配放养50尾滤食性鱼,滤食富余浮游动植物。
 

2.4.5.5种植
    鳖池种植轮叶黑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植物量占池面1/3,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补充溶氧,调节水质清新,促进养殖黄沙鳖外观体色与野生鳖一致,黄绿鲜亮,背花清晰。
 

2.4.5.6调节pH
    间隔10d全池泼洒生石灰30ppm,杀死池水致病菌,调节pH值,补充能源,实践证明,常用生石灰可以增加黄沙鳖体色黄度。
 

2.5繁育技术
2.5.1亲鳖选育
    为了保证其优良种质,选择来源于融江河自然野生鳖,经多年驯养繁育选育的子一代做为后备亲鳖,优良性状稳定。亲鳖个体重1.5~2.0kg,雌雄搭配比例4:1。为防止种质退化,放养异源的雌雄亲鳖。
 

    亲鳖采用常温养殖,使其夏季产卵,冬季休眠,实现阶段性繁殖。在秋季亲鳖产后直至冬眠前进行强化育肥,饲料投喂新鲜充足,促进亲鳖体质快速恢复,安全越冬,确保来年亲鳖产卵的数量和质量。
 

2.5.2产卵及收集
    融安地区黄沙鳖产卵季节为5~8月,产卵期约为11d,年产卵3批次,产卵周期35~40d。产卵季节需要保护产卵场安静,认真做好产卵场的安全防范工作,防鼠、蛇、鸟等天敌的侵袭,发现天敌及时清除。亲鳖一般夜间产卵,产卵期必须每天清晨6:00~7:00进入产卵场检查收卵。收卵方法为:寻找卵穴,用手轻轻挖沙取卵,将卵放于事先准备好的铺有细沙的收卵盆中,尽快转入生产室内,先用细毛刷清除卵上的污物,再进行鳖卵质量鉴别。
 

2.5.3卵子质量鉴别
    收卵后,先剔除破损或畸形卵。其次是在下午或翌日将未受精卵挑除:受精卵在产后10~24h动物极会出现一白色亮点,随时间推延逐渐扩大,且边界清晰圆滑;无白点或有大块不规则白斑,即为未受精卵或劣质卵。受精卵转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2.5.4孵化
    孵化池加装铁丝网盖,防止鼠、蛇等敌害侵袭。孵化介质选用0.6~0.7mm粒径细河沙,受精卵埋沙深度8~10cm,“品”字型排放,动物极向上。5~10月孵化期,加强对孵化池温、湿度及空气状况监测调控,每天早、中、晚3次检查。温度处于28℃~32℃适温范围,任其自然孵化。沙床温度超过37℃时,采取通风、遮蔽降温。气温低于28℃(9月下旬至10月)时,加盖双层塑料薄膜保温,低于25℃时,每平方米孵化池加装100W白炽灯增温。适度调控82%~85%范围,沙床含水量调控在8%~12%,一般2~3d洒水1次,实际操作以细沙捏之成团,落地散开为标准。孵化出壳时间多为55~60d,最快45d,最慢78d。生产中,根据36000℃•h的孵化积温推算出壳时间,预先3~4d在沙床平沙面埋入瓢盆等盛水容器,以便稚鳖出壳后依其趋水性迅速爬入水中。
 

2.6稚幼鳖培育
2.6.1稚鳖暂养
    刚出壳稚鳖体质较弱,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选用塑料大盆进行室内暂养。用经曝气消毒后的清洁水,蓄水深5~10cm,暂养密度80只/m 2。稚鳖暂养前,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10min,促进肚脐愈合,增强抗病能力。经2~3d暂养,卵黄完全吸收后,投喂熟鸡蛋黄作为开口饲料,日投喂鳖体重的5%~7%,暂养1周后,逐步转入投喂小杂鱼虾肉糜。
 

2.6.2二级育养
    稚鳖经2~3周暂养,活动能力增强,放入稚鳖池培育。刚入池稚鳖游泳能力相对较弱,水深控制在15~20cm,放养密度40只/m 2,饲料投喂蝇蛆、蚯蚓、小杂鱼虾、禽类肝脏等,日投喂2次,投喂鳖体重的7%~10%。定期10d泼洒20~30ppm生石灰,调节水质,增加水中钙含量,杀灭池水有害生物,预防鳖病。随着稚鳖体重的增长,游泳能力增强,逐步将池水加深至40~50cm。稚鳖池设立晒背台,池面向阳一方斜放小杉木板,供鳖晒背及供饵,鳖池水面固定框养水葫芦,约占池面1/4~1/5,净化水质,提供稚鳖休息躲藏场所,池底铺垫1mm粒径细河沙8~10cm。
 

2.6.3三级育养
    稚鳖经100d培育后个体重可达40~60g,这时进入幼鳖培育,进行第2次分池。将大小不同规格的幼鳖分池培育,避免弱肉强食。放养密度20只/m 2,此时已近10月,水温仅25℃~28℃,为了防止水温骤降,将池水加深至80cm。10月中旬后,水温低于25℃,鳖池加盖双层塑料薄膜保温。实践证明,采取保温措施比不保温多20~30d摄食生长时间,11月底才进行休眠。
 

    翌年清明前后,幼鳖开始苏醒活动,为促进池水快速升温,将池水降至50~60cm,同时泼洒20~30ppm生石灰预防鳖病,调节水质。幼鳖开始摄食后,及时投喂蚯蚓、小杂鱼虾,加速因长期休眠体质瘦弱的恢复。育养至5月中旬,气温、水温趋于平稳,昼夜温差较小,将幼鳖出池转入大塘进行成鳖饲养。

3 小结
    黄沙鳖养殖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鳖产品销售价格有3种价位:普通中华鳖40~50元/kg;黄沙鳖80~120元/kg;优质黄沙鳖140~160元/kg,且市场畅销。开展绿色生态养殖,生产无公害优质黄沙鳖,可以获取最佳的养殖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