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飞扬AB 2016-03-08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一、主要水质指标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1、溶氧。鱼是利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通过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提供生存和生长。水中溶氧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入水,一般只占水中溶氧量的1%3%;二是加注新水补充氧气;三是浮游植物(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溶氧,这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占溶氧量的90%以上。溶氧与鱼类生存、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水体中溶氧高,可起到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促进鱼类食欲、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发育。如水中溶氧低,鱼类摄食、饲料利用率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鱼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能量消耗就会加大,长期处于低氧状态,鱼的生活机能将会减弱,行动迟缓,摄食不良,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受到抑制。鱼类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会引发浮头或翻塘死亡。主要养殖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在45毫克/升以上,每天的最低值不能低于3毫克/升。

2、酸碱度(pH值)。pH值能影响和改变水中胶体的带电状态,导致胶体对水中一些离子的吸收和释放。pH值还影响水中氨和铵离子的平衡,使水质表现对鱼类不同的毒性。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的危害。在pH值低于6.5的酸性水中,可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引起鱼大批死亡。pH值过高的水则腐蚀鱼的鳃组织,水中大量的铵(NH4)会转化成有毒的氨(NH3),产生毒害。当pH值低于4或高于10.5时,鱼虾都不能生存。养殖鱼类最适宜的pH值为7.58.5,即在微碱性的水中生长最为理想。

3、氨。食用鱼饲养期间,水中营养盐类有效氮较高。有效氮包括总铵(离子铵NH4+、非离子氨NH3)、亚硝酸盐、硝酸盐三部分。非离子氨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及水温。水温越高,pH值高时,非离子氨含量高。非离子氨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其危害主要干扰渗透压调节系统,破坏鳃组织的粘膜层,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水中非离子氨含量0.020.05毫克/升为鱼类次致死浓度,0.20.5毫克/升为致死浓度,鱼虾类会急性中毒死亡。发生氨急性中毒时,鱼表现为急燥不安,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鳃部和鳍条基部出血明显,鱼在水体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嘴挣扎。养鱼水中非离子氨的浓度应低于0.02毫克/升。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的中间产物,当其在水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能迅速破坏鱼的鳃组织,使鳃细胞肿大、增生,它与鱼类血液中血红蛋白反应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黄血病或褐血病。养鱼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应低于0.2毫克/升。

5、透明度和有机物耗氧量。透明度和有机物耗氧量(COD)反映水中含有浮游生物的多少。一方面浮游生物为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等)提供生物饵料,另一方面对稳定水质起着重要作用。高产鱼塘,池水适宜的透明度为2535厘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020毫克/升。

以上所述,所谓“养鱼先养水”是硬道理,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是鱼类健康养殖、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鱼类健康养殖的基本方法

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建造适宜养殖的场所,选择和投放品质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良苗种,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通过科学管水、科学投喂优质饲料、科学用药防治病害和科学管理,促进养殖品种健康、快速生长的一种养殖模式。鱼类健康养殖要做到“六巧”。

1、鱼池巧安排。一是水深要适当。研究表明,在满足鱼类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池塘水深基础上,水深每增加10厘米,每亩可增加鱼产量25公斤。据此,一般成鱼高产池塘的水深以22.5米为宜。当然水深也不是越深越好,池水深超过3米就是无效水体,因为水的底层水温、溶氧量都比较低,不利于鱼类生长。二是年年要清塘。鱼池要进行清塘亮塘,每年冬末初春在成鱼起捕后,先排干池水,加高加固池埂,铲除杂草,清除过多的淤泥,淤泥厚保留15厘米左右,然后让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晒和冰冻,通过矿化杀灭致病生物,再每亩用生石灰100125公斤全池泼洒消毒,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三是水系要配套。高产鱼塘要具备完善的水系设施,最好有独立的注排水条件,做到单排单灌,排灌自如。同时配备增氧机,一般每亩装机容量为0.30.6千瓦。养鱼水源要清洁优良,水质无污染,水的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最好使用无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污染的河流、湖泊和沟渠水源。四是鱼畜要结合。池塘养鱼要进行鱼、畜、禽综合开发,形成生态养殖,并开辟青饲料地种植鱼草。一般每亩鱼塘配养2头猪、30只鸡或者鸭、3分草地为好。1头猪年产粪肥2500公斤,可转化成鲜鱼80100公斤;1只鸡或鸭年产粪肥40公斤,可转化成鲜鱼810公斤;1亩鱼草年产量50006000公斤,可转化成鲜鱼250300公斤。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2、鱼种巧放养。一是品种要选好。要选择市场俏销、价格较高、消费者喜爱的鱼作为主养品种,并搭配混养78种鱼,充分利用水体上、中、下三层之分的生态位,进行立体养殖。鱼种放养规格宜大,最好投放隔年鱼种,要求规格基本保持一致,体质健壮,反应敏捷,体型匀称,体色鲜亮,鳍条鳞片完整。二是鱼种要早放。俗话讲:“腊水放养,鱼种猛长”,这很有科学道理。鱼种及早放养,可以提早适应环境,早开食早生长。适宜鱼种放养的水温为78℃,这时鱼的鳞片紧,活力弱,病菌致病力差,捕捞、搬运等操作不易使鱼体受伤,对投放鱼种十分有利。一般鱼种放养的较佳时期是3月上、中旬以前,选择晴天进行投放,温度过低或阴雨天不宜放养,以免冻伤鱼体。三是密度要合理。要根据各种鱼的生活习性和食性,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多品种、大规格合理密养混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实现高产高效。养殖密度与池塘水源、水质、配套机械、养殖品种、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关。基本原则是:池塘水源、水质条件和增氧机械配套好,养殖密度可大些,相反,密度则小;集群快,抱食能力强的鱼,密度可大些,相反,密度则小;耐氧能力强的鱼,密度可大些,相反,密度则小。

3、肥料巧施用。池塘清塘清毒后,在鱼种放养前的710天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发酵的人畜粪300400公斤,然后注入新水,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天然饵料。鱼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确保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及其旺盛的生活状态。46月以施有机肥为主,一般710天施肥1次;79月高温期少施或停施有机肥,改施化肥,一般46天施肥1次。施粪肥一定要先经发酵腐熟,每亩每次施100公斤左右,可以小堆堆放在池角或全池泼洒;化肥一定要先溶化于水中,然后均匀泼洒于水面,每亩每次施尿毒11.5公斤或碳酸氢铵35公斤、过磷酸钙2.54公斤。追施肥料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并做到“四看”施肥:一是看季节,春季和秋末可多施,夏、秋高温阶段应少施。二是看天气,天气晴朗可适当多施,阴雨天、闷热天要少施或不施。三是看水色,水色过淡、透明度过大应多施,反之则少施或不施。四是看鱼况,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可多施,以养草鱼或青鱼为主的池塘应少施;日出前鱼类有轻浮头或不浮头可适当多施,鱼浮头比较严重要少施或不施;鱼吃食旺盛、生长及活动正常可适当多施,鱼吃食不旺或暴发鱼病时要少施或不施。

4、饲料巧投喂。一是饲料要优质。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要使用全价饲料,即营养成分全面、营养指标全价。目前养殖的鱼类要求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5%45%之间,一般草食性鱼类要求饲料含粗蛋白质为25%30%,杂食性鱼类为30%35%,肉食性鱼类为35%45%,饲料系数一般为1.52.0。投喂种植的苏丹草、黑麦草、鹅菜等青饲料饲养草、鳊鱼,饲料系数为20,水草饲料系数为80100;使用豆饼喂鱼饲料系数为3,菜饼为4.5,糠饼为5。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质饲料喂鱼,尽可能降低饲料成本。二是数量要充足。投喂量应根据放养品种、规格、密度、吃食鱼计划增长倍数和饲料系数来确定,既不能让鱼敞开吃,也不能让鱼不吃好。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就要开食,晴朗天每天投喂1次,适当投喂一些精饲料,如养有草、鳊鱼等草食性鱼类可按其体重的3%5%搭配投喂草料。34月投喂草料量为草食性鱼体重的10%,投喂精料量为吃食鱼体重的2%3%56月投草量逐渐增加到草食性鱼体重的20%40%79月生长旺季投喂草料量为草食性鱼体重的50%80%,投喂精饲料量为吃食鱼体重的3%5%。三是操作要均匀。投饵要做到不时多时少、时饱时饥,这不仅有利于鱼类的正常生长和疾病防治,而且还能提高饲料效率。投喂颗粒饲料,要坚持“少少”和“慢慢”的原则,让所有的鱼均匀摄食饲料。四是投喂要合理。要选择一天中池水溶氧量较高的时间投喂饲料,这样有利于鱼类的摄食和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池塘养殖普通鱼类每天投喂2次,按池塘溶氧比较高的时间选择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投喂,以青饲料2小时吃完,精饲料30分钟吃完,让鱼吃至“八成饱”为宜。投饲要做到青精结合,先青后精,按照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方法投喂。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掌握和调整投喂量:首先是观察摄食情况,投饲后鱼很快吃完应增加投喂量,长时间未吃完则应减少投喂量;其次是观察天气情况,天晴适当多投,阴雨天、天气突变、闷热或无风有雷阵雨时少投或不投;再次是观察水质情况,水质嫩爽、水色好、溶氧充足可多投,水质欠佳、水色过淡除施肥外可增加投饲量提高池水肥度,否则应少投。

5、水质巧调控。池塘养鱼常见有6种水色:①茶褐色水,这是养鱼生产中理想的水色,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隐藻为主,饵料生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好;②黄绿色水,这是养鱼生产中第二种理想的水色,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绿藻次之,对鱼类生长有利;③淡绿色水,这是养鱼生产中第三种理想的水色,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绿藻、裸藻为主;④蓝绿色水,这是养鱼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的水色,浮游植物以多细胞蓝藻主为,水质浑浊,对养鱼不利;⑤红色水,这也是养鱼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的水色,池水浓淡分布不匀,成团成缕,对养鱼极为不利;⑥灰色水,这也是养鱼中应尽量避免的水色,这种水色表明水质已恶化。水质调控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用良好水源。水源必须无污染,水质清新,进水口加密网(40目)过滤。二是合理施肥培水。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利用生物增氧。三是适时注换新水。69月每710天注1次新水,早春和晚秋每1015天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深2030厘米。水质恶化时及时换水,先排底部水,然后注入新水,换水量为池水的1/51/3。四是改善水质。每1520天,每立方米水体使用生石灰1015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调节水质;每20天施用1次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优化生态环境,保持池水“肥、活、嫩、爽”。五是合理使用增氧机。启动增氧机的方法: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或水肥鱼多可能造成浮头时要在鱼浮头前开机,一般是半夜前后开机一直持续到日出。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

6、鱼病巧防治。要切实做好平时的综合预防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清塘消毒。按前面所讲的方法操作。②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应进行严格检疫,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5分钟。③食场消毒。每15天左右,用漂白粉250克溶化在1520公斤水中泼洒到食场及附近水体;或定期进行药物挂袋,一般每袋用漂白粉150克或敌百虫100克,35天换1次。④定期投喂药饵。鱼病流行季节,每1015天投喂1次药饵,可选用大蒜头、三黄粉、光合细菌等,拌饵投喂,连喂3天。要认真做好鱼病的准确诊断和及早治疗。几种常见鱼病的治疗方法如下:①水霉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克霉灵0.3克对水全池泼洒;或每亩水深1米用水霉净2550毫升稀释2000倍全池泼洒。②赤皮病。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4克,煮汁兑水全池泼洒;或每亩水深1米用灭毒灵100150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10公斤饲料添加氟苯尼考或瘟败必治20克投喂,每天12次,连喂35天。③打印病。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溴海因0.20.3克对水全池泼洒,病情较重可连用2天。同时每10公斤饲料添加氟苯尼考或大蒜素20克投喂,每天12次,连喂35天。④车轮虫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合剂对水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车轮清0.30.35克对水全池泼洒。⑤指环虫病。水深1米,每34亩用指环灵100毫升,或每23亩用杀虫灵100毫升对水全池泼洒。⑥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水深1米,每34亩用菌虫杀星100毫升(高温时只用2亩),或菌虫双杀100毫升对水全池泼洒。⑦烂鳃病。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溴海因0.20.3克对水全池泼洒;或每亩水深1米用灭毒灵100150克对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同时每10公斤饲料添加氟苯尼考20克投喂,每天12次,连喂35天;或每50公斤饲料添加捣碎的大蒜头0.25公斤、韭菜1公斤和食盐0.25公斤,混合拌匀后连喂35天。⑧肠炎病。每立方米水体用瘟病灵0.30.4克对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或每亩水深1米用灭毒灵100150克对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同时每50公斤饲料添加速效菌利安100克投喂,每天2次,连喂3天;或每100公斤吃食鱼用三黄散50克拌入饲料投喂,连喂35天。⑨暴发性出血病。第一天,水深1米每34亩用杀虫止血灵100毫升兑水稀释2000倍全池泼洒;或水深1米每34亩用菌虫杀星或杀虫灵100毫升兑水稀释2000倍全池泼洒。第二天,每亩水深1米用灭毒灵150克或瘟病灵250300克,或间隔1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5克对水全池泼洒。在外用药物的同时内服药物,每50公斤饲料添加大蒜头(捣烂)100克、瘟败必治100克、电解多维100克,连喂35天;或每50公斤饲料添加鱼血康100克、鱼复宁100克、大蒜素100克,连喂35天。

三、黄鳝池塘网箱养殖

1.池塘生态条件。池塘面积510亩,水深2m左右,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网箱布设。网箱材料采用优质聚乙烯无结网片,网目40目,规格为4m×2m×1.5m3m×2m×1.5m,敞口式,箱内用质地轻软、无怪味且光滑的材料做成2个面积为1的食台,食台距水面20cm左右。箱间距0.5m,排间距2m作为行船通道。网箱入水深70100cm,箱底离池底50cm。网箱在鳝种投放前1个月安装下水,使箱体附着藻类生物而光滑,减少网面对鳝体的擦伤。

3.培育水草模拟自然生态。鳝种放养前1015天,在网箱内投放水花生,营造黄鳝栖息的生态环境。水花生投放密度为2.5/,投放前置于5%的食盐水中浸泡10分钟。经过10天左右生长,水花生可覆盖80%以上的箱内水面,利用水花生根部形成类似含有机层的土埂样结构,便于形成洞穴,有利黄鳝生存躲避。水草成活后,对池塘和网箱进行1次消毒,用溴氯海因0.3g/m3对水全池(箱)泼洒,待药性消失、网箱中水草返青后放养鳝种。

 4.鳝种选择与放养。长江流域地区黄鳝品种主要有深黄大斑点鳝、青鳝和灰鳝等品种,其中以黄色大斑点鳝最好,长得快;青色鳝次之;灰色鳝不宜人工养殖。鳝种规格要求3550g/尾,均按大小分开放养。放养密度一般为11.5kg/,于5月~6月份投放,每箱鳝种规格保持基本一致,一次放足。鳝种投放前进行严格消毒,用强力通透碘10g/m3浸泡10分钟。受伤鳝在消毒过程中会有扬头、跳动、扭曲等表现,挑除严重受伤者。消毒完毕,将鳝种轻轻放入网箱。在黄鳝摄食正常后,每箱混养泥鳅1012尾。

5.驯食与投喂。鳝种入箱后的前2天不投食,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第3天和第4天傍晚撒投绞碎的新鲜小杂鱼糜,充分激起鳝鱼食欲。第5天傍晚开始用90%的小杂鱼绞成浆加10%的配合饲料拌和均匀后放置30分钟,制作成适口食团,按黄鳝体重的1%投于网箱食台内,一般经7天左右驯化黄鳝能正常摄食。正常摄食后,逐渐减少鱼浆的比例,相应增加配合饲料比重,最后使两种料的比例达到67:33,投喂量增加到黄鳝体重的3%4%。饵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定时,69月每天早、晚各喂1次,其他时间每天傍晚投喂1次;定点,每箱集中在2个点投喂;定质,保证饵料不腐败变质,配合饲料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的规定;定量,69月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5%8%,早晨投喂日饵量的30%,傍晚投喂70%,其他时间日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1%3%,以喂后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具体根据季节、天气、水温和黄鳝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6.水环境维护。鳝种入箱后,由于栖息环境突变和密度加大,黄鳝应激反应加剧,需要保护池塘水质环境,维护池塘的生态平衡,为黄鳝创造一个自我修复的条件。高温季节,加大池塘注换水力度,一般每周注水1次,每次注水深15cm左右;酷暑时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左右。注换水时其水温温差小于4℃,保持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水质鲜、活、嫩、爽,pH7.07.6。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池内每月泼洒2次生石灰乳,每次的生石灰用量为1520g/m3;箱内每20天交替施用1次光合细菌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用量为3g/m3EM菌用量为0.50.7ml/m3。及时开机增氧,高温期每天凌晨5时开机2小时左右,遇闷热天开机4小时,保持池水溶氧量4mg/L以上。

7.网箱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巡塘查箱,观察水色和黄鳝的活动情况,每周洗刷1次网箱,及时清除残饵和腐烂水草,以免影响水质。观察黄鳝的摄食、活动和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饵量。检查网箱有无破损或敌害生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关注天气变化,遇暴雨池水急升,及时提升网箱,严防黄鳝逃逸。坚持做好日志,逐日记录池塘和网箱施肥、投饵、鱼病、用药等养殖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并存档备查。

8.主要疾病及防治。鱼池网箱养鳝,主要疾病有以下几种:

腐皮病。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腹部两侧尤为明显;游动无力,头常伸出水面;病情严重时,表皮呈点状溃烂,并向肌肉延伸,形成不规则的小洞。治疗:用0.3g/m3溴氯海因对水全箱泼洒,并每kg饲料添加黄鳝败血宁5g+黄鳝电解多维5g投喂。

肠炎病。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是气温高,饵料不新鲜,水质败坏时易发病。病鳝行动迟钝缓慢,不进食,白天上草,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肠道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色粘液从肛门流出。治疗:用鳝毒清0.3ml/m3对水全箱泼洒,并每kg饲料添加肠炎烂鳃灵20g或鳝胃宝5g+黄鳝电解多维5g投喂。

出血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鳝白天头部露出水面(打桩),晚上身体部分露出水面(上草),体表有血斑,口腔有血液,将黄鳝倒置可流出来。治疗:用菌毒净1g/m3对水全箱泼洒,并每kg饲料添加三黄粉3g+鳝康宝5g投喂。

9.越冬措施。进入冬季,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黄鳝开始停食,进入冬眠状态。可结合池鱼捕捞,将池水水位适当降低,让网箱箱底紧贴池底,在箱底铺上经暴晒消毒且含有机质较多偏碱性的泥土20cm厚,箱面放40cm厚的当年稻草。当气温较低时黄鳝便钻入箱底泥中,气温上升时黄鳝窜入稻草中。越冬期间,网箱水体应少交换,以免水温太低冻伤黄鳝。遇冰冻,需及时破冰,保证黄鳝有足够的氧气呼吸。

四、中华鳖生态养殖

1、生态条件

1)场地环境。养鳖场地生态环境良好,背风向阳,环境安静,周围无工业“三废”和农业及城镇污染源,养殖环境符合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养鳖池都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系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不带病原生物及无人为污染,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2)池塘设施。鳖池面积一般为20015336,池水深1.52m,池壁用砖砌、水泥抹面,壁面光滑,坡比13,底质为壤土,保水性能好,每池装有1.5kw增氧机1台。池埂四周设高70cm的石棉瓦,底部埋入土下20cm,土上部分作为防逃墙。防逃墙内四周留宽1m以上、坡度很斜的空地,并用木板或竹片制成面积24的晒台48个,分散固定于池中,供鳖爬出水面晒背。在池四周水边搭设多个长23m、宽12m的食台,食台用木板或水泥预制板建成,台的一端以30度角斜下水面30cm。各池进、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拦住,防鳖外逃。

3)种萍投螺。3月初,选择晴天干池,用生石灰150/667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日晒35天后注入新水,施腐熟的鸡粪100/6673月中、下旬,引入细绿萍种150200/667,在气温1025℃时,细绿萍繁殖快,一般57天可增长1倍,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肥1次,施打细过筛的过磷酸钙1.52/667拌和草木灰510/667,气温较高时用0.2%的磷酸二氢钾液喷施于萍面。3月底,投入田螺种200300/667,田螺生长期、休眠期与鳖基本相同,1只成螺一年产仔螺4胎,每胎约10个小螺,依靠田螺不断增生的新螺和大量繁殖的萍,可以持久的为鳖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饵料。

2、饲养管理

1)稚鳖培育。鳖种自繁自育,8月份孵出的稚鳖进行网箱培育。网箱用网目4060目的聚乙烯无结网片编制,长56m,宽23m,箱高1.5m,箱口周边用密眼网向箱内设檐,檐宽20cm,以防稚鳖外逃。选择水深2m左右,底泥厚小于20cm,水体肥度适中,水位易控制的鱼塘或鳖塘设置网箱。网箱于放苗前15天设置在塘的向阳面离池埂1m左右浅水处,箱底均匀铺设68cm厚的泥沙,箱中放置数块长50cm30cm的木板并固定在水面上,箱内1/3面积饲养水葫芦,供鳖休息、遮荫和摄食。网箱放养体重4g左右的稚鳖4050/,前期投喂绞碎的新鲜或冰鲜鱼糜,随着鳖体长大改喂切碎的适口冰鲜鱼块,并适当搭配稚鳖专用配合饲料,饲料投放在水草或木板上。稚鳖入箱至11月底,每天早、晚各喂1次,早上喂日饵量的30%,晚上70%,每日冰鲜鱼投喂量为稚鳖体重的10%左右,专用配合饲料为2%;每半月清洗网箱1次,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每15天用生石灰15g/m3化水全箱泼洒1次,改善水质条件。越冬期间如水温太低,应在网箱顶部盖竹帘,竹帘上铺一层2030cm厚的稻草保温。一般养至第二年春季鳖体重可达40g左右。

2)苗种放养。鳖一般饲养3年,第一年40g左右的鳖种放养量为1600/667,年底前当鳖个体重达150g左右时,采用鳖上岸晒背时捕捉等方法进行分养,将密度降至800/667,进入第二年养殖,鳖的规格达300g左右时,密度再降到400/667,进行最后一年养殖。同时,各池套养体重100g的鲢、鳙鱼150/667、鲫鱼50/667。苗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

3)饲料投喂。分阶段进行鳖的饲料投喂。第一年,为最大限度地促进鳖的生长,采用以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配以20%30%新鲜或冰鲜的鱼肉、螺蚌肉和健康的猪肝、鸡肝等绞碎拌入配合饲料中投喂。每天投喂2次,早上喂日饵量的40%,晚上60%,投喂量为鳖体重的3%5%。第二年,逐步增加鲜活动物性饲料的比例,鳖体重达250g以后直至达到上市规格,转为全部投喂切碎的动物内脏、下脚料、鲜死鱼虾等动物饲料,以及麦麸、豆饼、菜饼、蔬菜叶等植物饲料,动、植物饲料量比为21,并按“四定”方法投喂。①定时:5月底前和10月底后,每天投喂1次,610月中旬每天投喂2次,即60070018001900各喂1次;②定位:饲料投于食台上;③定量:采取“两头轻、中间重”投饲,即春季和秋末投饲量少,夏季和秋初投饲量多(约占全年投饲量的70%80%)。水温在25℃~30℃时,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7%,水温25℃以下时为鳖体重的1%3%,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和上一次鳖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投后12小时吃完为宜,这样既不易污染水质,又能使鳖吃饱;④定质:不投腐烂、霉变的饲料,动物及蔬菜类饲料现采现投,保证新鲜。

4)水质调节。根据季节变化合理调节水位。春季,适当降低池水,保持水深在80cm左右,以加快水温的提高,使鳖多摄食;以后随水温提高和鳖体长大,逐渐加深池水至1.5m以上。营造良好水质环境,保持池水呈浅绿色和“肥、活、嫩、爽”,透明度稳定在30cm左右,pH77.5。整个养殖期,每隔15天用生石灰2025g/m3、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EM菌等)510g/m3对水全池泼洒1次,以改善水质和底质;每10天左右注水1次,先将池水排出1/5,然后注入新水至原来深度,高温季节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并适时合理开增氧机增氧。

5)日常管理。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检查防逃设施和进、排水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水质,若有异常变化,及时采取调节和改善措施;掌握鳖和鱼的活动、吃食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搞好清洁卫生,勤清除食台残饵和池内污物,保持水质清新;注意水位变化,及时调节晒背台和食台高度;做好养殖日志,每天鳖鱼活动、投饲量、病害及防治用药、天气、水温、水质变化等情况坚持逐日登记。

6)疾病防治。生态健康养鳖,鳖基本不发病,但仍应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主要是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投喂中草药饵,渔药的使用严格按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不使用违禁药品。一般用强氯精或二氧化氯0.30.5g/m3、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二者520.7 g/m3对水交替全池泼洒;鳖病流行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复合中草药,按麦芽13%、神曲13%、当归13%、黄芩15%、山楂20%、使君子20%、党参6%组方,每千克饲料加入6g,每隔12天连喂3天。投喂中草药饵有助于鳖的生长、消化、体质增强,提高鳖的抗病能力和品质。鳖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①腐皮病,每日每鳖用黄连、甘草、金银花和大黄粉末各2g混合添加饲料中,连喂1周可见效;②鳃腺炎,每日每鳖用板兰根、金银花、黄芩、大黄、神曲粉末各2g混合添加饲料中,连喂35天后病情可缓解,连喂7天得到控制;③红脖子病,用五倍子、大毒叶、仙鹤草、艾叶、地锦草,按3:2:2:2:1比例混合制成粉剂,每饲料中添加50g,每天投喂2次,连喂56天可见效;④白板病,用五倍子、地锦草、板兰根,按5:3:2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每饲料中添加50g,连喂710天疗效理想;⑤红底板病,用五倍子、大青叶、黄芩、金银花、大黄,按4:2:2:1:1比例混合碾成粉未,每饲料中添加25g,每天投喂2次,连喂710天见效。

7)自然越冬。11月初当温度下降到12℃以下时,鳖开始自然冬眠,此时应加深池塘水位。越冬期间每隔2030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0%左右,换水时尽量避免响声而影响鳖冬眠。次年4月水温上升到23℃时,鳖开始摄食,并投喂饲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