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历史上唯一真隐士?

 hermit_liu 2011-08-18

谁是历史上唯一真隐士?
              ----兼析词牌名《瑞鹧鸪》

    提到隐士,大家会七嘴八舌,嘀嘀呱呱说上一大串,但我认为古往今来真正的隐士只有一个,那就是宋代的林逋。这么说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甚至会跳起脚来反驳,不急,容我一一道来。

        所谓隐士,是指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相应政府的号召,不出来做官,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解释隐士隐居不仕的人。因此,只有真正一生不出任官府职务的高级知识分子,才算得上真正的隐士。

        先说介子推。他跟随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逃难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有一次,没有吃的了,介子推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当饭吃,但晋文公复国后,对随他逃难的功臣进行封赏,却忘了割股充饥的介子推。介子推想不通,出走到绵山隐居。晋文公知道后,多次派人请他做官,他死要面子,就是不出山,最后被晋文公活活烧死。晋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次说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第一功臣,因与勾践争小蜜西施,只好偷偷摸摸带着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泛舟太湖,亡命天涯。

        再说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的东晋陶渊明。393年(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任任江州祭酒,由于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歧视,在官场上实在混下去了,第一次辞官。400年(安帝隆安四年),他投桓玄,不受重用,第二次辞官。404年(元兴三年)他投刘裕幕,又不受重用,第三次辞官。405年(义熙元年)转投刘敬宣任建威参军,不久因刘敬宣离职,他也第四次辞官。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的督邮。这个督邮是个政治暴发户,他看不惯,第五次辞官,还说了一句让后人都认为他有气节的屁话: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提到林逋,大家的脑海中马上就会闪出梅妻鹤子四个字,因为梅妻鹤子是这个历史上唯一真隐士的终身名片。林逋(967-1029年),字君复,钱塘人。他隐居西湖孤山,一生不仕,20年没有踏入城市,种了三百多株梅花,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出售梅花、梅子,一点一滴地赚取生活所必需的柴油米醋、粗布麻衣。且终身未娶,以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

        1029年,62岁的林逋在傲雪的梅花中,永远闭上了那双看透纷纭世界的眼睛。他豢养的白鹤围着他的坟墓悲鸣三天三夜后,也绝食而死,孤山上的梅树都二度重开。宋仁宗赵祯深深震动,嗟悼不已,特赐予和靖先生的谥号。后人称林处士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赵构定都杭州,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勒令山上所有寺院宅田墓坟都必须迁出,却唯独保留了林逋的坟墓。正因为是真隐士,他受关注程度才会是最高的。

        其实早在宋真宗赵恒时期,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的事就闻名天下了。故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林逋宠辱不惊,坦然接受了皇帝的恩赐,但既不肯写诗词感激皇恩浩荡,也不肯拍皇帝的马屁,称颂赵恒搞劳民伤财的封禅活动。曾有朋友劝他趁机捞个高官,林逋婉然谢绝: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及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画中。有人劝他娶妻生子,林逋淡淡一笑,道:人生贵适志耳,志之所适,方为吾贵!

       由于名气越来越大,当然也吸引不少骚人墨客、仁人志士慕名拜访。林逋很平和,从不对登门造访者刻意回避。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这样记载,林逋养了两只白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林逋常常自泛小舟,游玩于西湖诸寺,与高僧诗友相往还。如有访客到达,一名家童出来开门,招呼客人,再开笼放鹤,不一会,林逋就摇着小舟归家了,盖常以鹤飞为验也。
       
来拜访林逋的人中,有薛映、李及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文人,也有如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大才子,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林逋一视同仁,并不厚此薄彼,和他们之间诗词唱和,留下不少互赠之作。《点绛唇》是一首送别词,大概就是这种朋友交往之间的词作: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但林逋最有名的还是那首被后人赞佩为咏梅之绝句《瑞鹧鸪》词,即《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瑞鹧鸪》这个词牌名,据《苕溪词话》解释:它是唐初时期的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现在看到的《瑞鹧鸪》七言八句诗,还照样是依字易歌。实际上《瑞鹧鸪》,原本七言律诗,因唐人歌之,才成为一个词牌名。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

      《山园小梅》无论是诗是词,都必然无法回避不提的,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推为咏梅绝唱,后人甚至评为: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林逋这一联并非原创,而是本于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但原作分咏两物,仅是写景而无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却是神韵特出,有点铁成金的妙处。

       但该词在意境上,也偶有人讥议,如王居卿就曾在酒席间对苏东坡议论:林和靖梅花诗里疏影暗香一联,作为咏杏花、咏桃李的诗也可以呀!苏东坡是个幽默的人,没有直接争辩,只是说:当然是可以,就怕杏花李花不敢承当!满座大笑,估计王居卿当时也只有讪讪无语。而《带经堂诗话》里对诸如此类的议论就毫不客气的驳回去:《陈辅之诗话》里说和靖的梅花诗描写近似于写野蔷薇,这种说法连诗人的意境都没有深入的理解:疏影横斜水清浅,野蔷薇能有这样的潇洒标致?

林逋另有一首《霜天晓角》,虽不如《山园小梅》为世人所传颂,但也是咏梅的妙词,抒发的都是他淡泊自适、冰清高雅的隐士情怀: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林逋喜爱写诗填词,但欣赏完之后,随辄弃之,毫不珍惜。有人劝他:如此好诗,为何不记录下来,传之后世?林逋淡淡地说:我的志向就是晦迹林壑,连在今世都不想因诗出名,何况后世!这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为。但毕竟有爱诗词的好事者,往往窃记之,故有流传至今的300余篇。
      林逋作为真隐士,尤为难得的是从不愤世嫉俗,横加指责别人求仕。林逋不娶无子,认真教诲哥哥的儿子林宥。林宥热心仕途,颇介洁自喜,当林宥中了进士时,林逋也替侄子高兴,特作了《喜侄宥及第》诗一首,作为庆贺。
  终身不娶、亦无绯闻的林逋是否有铭心刻骨的爱情经历?宋朝的正史野史都无记载。但明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说,南宋灭亡后,曾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必有许多陪葬宝物,但他们挖开林逋的坟墓,竟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大失所望。而正是这支小小玉簪,引发了一则有趣的故事:

        明代诗人陈嗣初曾经接待一个自称是林逋十世孙的人,并不说什么,只是拿出《宋史·林逋传》来让他读,读到和靖终身不娶,无子。这一句的时候,来客不禁默然。陈嗣初大笑,赠了一首七绝给他:

        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

        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

        陈嗣初嘲讽得虽然有些尖酸刻薄,但我认为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林逋曾作过一首《长相思》,以女子的口吻吟唱恋情,曲调回环往复、一咏三叹,情深韵美,忧伤动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联系到他墓中的传奇玉簪,林逋记下这首凄美忧伤的《长相思》时,大概并不是
闲情一赋罢?故当今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女士认为:都说林和靖终身不娶,方有梅妻鹤子之说,我却终有疑惑:那个终身只爱草木禽羽的人,果然能写出《长相思》来吗?……想来,处士林和靖也是有眼泪的,也是有爱情的。梅可爱,鹤可爱,但终究是人最可爱。……在我,却是希望隐士有后的。绝人情爱的隐士,终不如增人情爱的隐士更可信呢……”也许林逋确实经历过一段罗带同心结未成的生死恋情,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誓志不娶,以致抱着心上人的玉簪,含泪九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