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城客家调查研究

 华夏董氏大全 2011-08-19

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相连的地区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又被称为客家大本营。在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赣南、闽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纯客家县叫石城。它的土地面积约为96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30余万,共辖114乡。200410月,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结束后,石城县政协主席黄光庆同志竭诚邀请我们一行造访石城。同行者为郑州大学的崔璨教授、安国楼教授,湛江师范学院的刘佐泉教授,共四人。石城丰富的客家人文很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一、石城人文概况

江西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脉中段的西麓。它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石城地属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四周群山环绕、峰峦重叠,琴江自北而南贯穿境内,支流遍布全县。石城95%左右的人为客家人,属“纯客家县(客家人超过90%)”。它是赣南的边缘,是赣南连接闽西的重要关隘。它既是赣南客家与闽西客家的连接,又是赣南客家与非客家的广昌的连接。

石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周武王时为吴王封地,后楚灭越又属楚地;秦末时就有南移的中原人进入,两汉之后人口渐多。石城汉时属今之于都地界,隋入宁都县,南唐时由“石城场”升为石城县。唐末五代,大量中原人徙居境内。自宋以来,因避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不断流入境内,县志载:南宋淳熙年间就有人口9万左右,清咸丰元年(1851)人口约22.8万,比1985年石城的总人口还多1000多人。今天全县有233姓,有100余姓是清末以前在石城定居的;仅自秦末至唐末就有54姓迁入(此54姓现还留在境内的有13姓,其中41姓今县内已无其后裔)。

石城文化底蕴深厚。石城人文的辉煌时期在宋明时期。宋代有进士14人、清代9人;明代贡生137人,清代89人。历代有贞烈女460多个,但多为清代时人。今年还是北宋时期的大教育家温革诞辰1000年。温革尽捐家资兴办义学,门生遍及赣闽粤名噪江南闻于朝野,从而被宋仁宗敕封为“大儒”并恩赐进士,至今仍存“雅儒堂”以祀温革。石城还有享誉天下的白莲,因此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号称“第五名砚”的石城龙砚,以其砚石中有花纹图案而著称于世。宋代就有的“横江重纸”古已享誉中外,它以抗虫蚀、耐水性好、保质期长而著称天下,故“石城不出名,横江传千里”。石城灯彩约有几十种,配以各色音乐与舞蹈,故石城被江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灯彩之乡”;1985年,石城大型客家灯彩剧《花灯仙子》应国家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一时之间京城为之轰动。在2004年10月赣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期间,赣州出版的《赣州客家》32开的大本宣传资料中,赣州18个县市区中只有若干县份上有版面,而石城自己就占据了8个版。

石城古迹文化众多。旧时有大成殿、社稷坛、先农坛、山川坛、关帝庙、文昌庙、城隍庙、东狱行宫、北斗祠、观音堂、太极观、白衣庵、永福寺、宝福塔等类似建筑170多处,仅自唐迄清道光年间所建的寺、观就有125座;坊表130余座,桥梁140多架,亭90多座,渡30多个。今现存古迹主要有: 明代镇武楼与“闽粤通衢”。镇武楼旧称元帝阁,位于城北兴隆街入口处,也称“敌楼”、“箭楼”,最高达13米、长为12米。该楼上建楼阁、下跨通往福建、广东的孔道,凡过往客商无不憩息于此。始建于明万历庚戌年(1610),清康熙丙辰知事李德明重修,并署其门曰“闽粤通衢”;乾隆甲申知事孙绪煌复修,并加勒其名于门额。 宋代后稷庙。镇武楼右侧附近是宋代后稷庙,后稷庙里供着农师后稷。后稷是黄帝第四世孙,幼时喜种菽麻,长成后好农事,能相地之宜。其异母兄长帝尧在位时,被举为农师,官号“后稷”,赐姬姓;帝舜时封于邰(今之陕西武功境内);再后,被周文王姬发追封为“周先王”。后稷庙供奉着后稷,固然与当地百姓希望“五谷丰登”有关,但,后稷是周朝的祖先,由此或许可以追溯客家源流:三代遗民之周代。后稷神像下方有大红横幅,上书:国泰民安,下书:有求必应。自古以来,南来北往的客家人都要进去做一番祭拜。我们去时,作揖毕,环视四周,却在庙之一侧看到一艘高高托起的大木船,据说是作每年的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之用。 宋代古街:廓头街。穿过镇武楼楼道,迤逦而来的是一条古街。迎面而来的廓头街约有3000米长,它一式的鹅卵石铺地,两边一字排开了林林总总的店铺与民宅。一般是,外间是为店铺,里间为住家。店铺的档口,下截是青砖垒砌的台面,上截为活动的木质栏板。可以想象,古时,黎明即起,那每家每户掀动铺板开张时的响动,一定是如交响乐般的雄伟动听。而今的街,虽不是家家做买卖,但仍有商家存在,我们不时停下来探访着一些古迹遗踪。行止半街处,有一较为开阔的处所,街下侧是一口水井,宽阔的井台、方形的井口,井里清水静谧,但我们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井边取水大桶小桶的交杂声、人们忙忙碌碌地上上下下往返运水的身影,以及街道上方、另一侧烧水沏茶的繁忙景象。陪同我们一行参观考察的石城县政协主席黄光庆同志说,当年这口井可是立了大功嘞,有多少顾客在此饮茶歇脚呐,茶楼的买卖可是热闹非凡哪。再行,见路里头有一处建筑,挺俊朗的门楼吸引了我们,只见门楣上镌刻“旭锦”两字,端庄大方,只可惜一扇门墙已经颓塌,里面可见空地自无住家。后来,我们实实在在进入了一处老宅,宅中厅堂正中墙面设坛供奉着祖宗的神位牌,宅里还有一架经久不用的风车,我们在老宅的昏暗氛围中欣赏了老宅的沧桑与久远。 宋代宝福塔。唐天宝年间,境内已建白玉观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祥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禅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为宋高僧应可、道符主持募资合建。1102(崇宁元年)始建,1110(大观四年)落成。 它高达57.68米,为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塔的基座,对边直径10米、对角直径12米,属江南楼阁式佛塔。该塔自下而上逐级微收,所以高而不危。塔顶还有10米高的铁刹。该塔各层皆有楼槛,上复飞檐,雕刻绘画,壮观华丽;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响,声播江城。该塔的奥妙所在是:塔之北墙较直,而塔之南则较斜,重心自然北移成15度夹角,这也许就是该塔历经千年而仍然巍巍耸立的缘故吧。该塔构思独特、结构精巧、工艺精湛、气势非凡,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风格。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现今全国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号称“江南第一塔”。 清代桂花屋。位于县城的桂花屋曾是太平天国最后5个天王囚禁之处。1861年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率干王洪仁玕、尊王刘庆汉、昭王黄文英、恤王洪仁政转战到石城,因寡不敌众全部落到清兵手中,被关押在该民居。此五个王都是客家人。幼天王洪天贵在囚处墙上挥毫抒发其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有志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得难谋;足跟踏开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5王被押送到南昌遇害。据说桂花屋在太平天国起事那年动工,太平天国兵败那年落成;桂花屋有5进,而被囚之王恰恰为“5”。真是无巧不成书呵。 清代永宁桥,位于岩岭乡上栢昌水口,为阁式瓦桥。桥身用麻石砌成,宽5.3米、跨度10.6米,桥身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同治五年(1866)于桥上增建亭阁,祀关羽像。跨过这座桥可到达福建宁化县,因此,被誉为“通往福建第一桥”。 杨村坊式亭。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该亭实为亭式牌坊,是极为罕见的集牌坊与茶亭于一身的建筑,它是为“旌表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而立。坊式亭内外处处石雕,不仅有空城计、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郭子仪上寿等群雕,还有牡丹(寓意“福”)、荷花(寓意“高洁”)、麒麟(寓意“贵”)、蝙蝠(寓意“福”)等单组雕塑,让人美不胜收。 此外,石城现存的还有李腊石的古代狩猎场,西晋时期的建筑——郑氏祠堂、宋代古城墙以及古城门等等古迹。

石城山川秀丽。 赣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赣江的源头在哪里?赣江的源头在石城。这里有:赣江源头第一村——七岭村,赣江源头第一桥——石寮桥。桃花源、露天粮仓、古驿道、礼地木屋。当你穿越古老的廊桥式的永宁桥时,展示在你眼前的是一处桃花源般的山乡村落。这里是岩岭乡上栢昌村,它山林育翠、小桥流水,古驿道从此逶迤而向远去;道路旁边,一处处正方形的木板搭盖、上面复瓦的、“人”字形建构的露天粮仓,这里那里地点缀着,宛如绿色丛林中永远绽开的花朵。潺潺流水不知在何时消失了,但道路突然宽阔了,眼前是一处空旷的所在,触目所在,竟是一簇簇飞檐翘角的风火山墙翘望蓝天。同行的同志们如散入林间的万点霞光,星星点点地隐遁了。我与陪同参观的政协主席黄光庆同志,在这一神奇的地方徘徊徜徉揣测着,黄主席经一番思考,说:“这过去很有可能是古驿道的一处墟市(集市)。”我们再行深入到道路一侧的村子时,见此地人烟并不密集,似乎没见着什么人。突地,我们被一幢荒废的建筑吸引住了,它的门楼深深打动了我们。门额上写着“畊读处”。“畊”即今天所用的“耕”;“读”是繁体字的书写;“处”的写法非常之特别,上半部象“半”但又少了左半撇,且“半”字的一竖很短;下半部象草书的“多”字;三个字书写得给人以 古朴、典雅、厚重、但又有些奇崛诡异的感觉。由此可见,屋主人文化底蕴的深厚。我们里里外外的探询着,仿佛在阅读当年此处“耕以度日、读以修身”人家的雍庸与朴实。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生涯在这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印证。黄光庆同志还告诉我,当年,上栢昌住有1000多人,全都姓熊,唯有一户姓温,但,大家都不会欺负此单姓人。可见其民风之淳朴。黄主席还说,清咸丰年间,清兵围剿太平天国战士时,曾放水浸淹上栢昌。我们继续在古驿道旁行进。道路蜿蜒着,或上或下或平坦,这里道路两旁都是一些木屋,木的门窗、木的墙壁、木的板棚,唯有地板竟是泥的。这就是传说中闻名已久的礼地木屋,这些酱褐色的木屋负载着沉重的历史,向我们昭示:在那客家先民由赣南去往闽西宁化的古代时光,林木茫茫路途遥远,谁也不知前途究竟,走累了,于是,就在此伐木搭寮歇息。有的人歇息后走了,有的人满足了留下了,把木寮改为久住的处所,于是,这里就有了诗情画意般的古典的礼地木屋。我们只在礼地木屋的边缘遛了遛,听说越往里越精彩,因为我们时间较紧只能忍痛割爱。继而我们又匆匆深入到另一侧村居,仍是很少很少的人。有一处高大的建筑,门楣上书写着“谢氏宗祠”,我匆匆拍了一张照即离开了。但,桃花源的魅力在我心里恒久盘旋,成为我心灵放逐的永远天堂。

二、石城客家民俗事像

首先我们来看石城的客家建筑艺术。石城的建筑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不管是房舍庙宇还是寺院祠堂莫不如此。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兰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及小姑高岭土楼。它是早期客家围屋的体现,上承中原建筑遗风,下启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之端。因为,石城乡间的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型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端设垛口为了望孔,还有射击孔。而闽西土楼则多以方楼、圆楼为主,粤东客家围屋则以围龙屋为主,后两者显示出客家围屋已臻成熟。而石城是闽粤客民迁徙的主要中转站,所以,石城的客家民居有可能肇启两地客家围屋之先。石城客家特色建筑最主要的有:

石城木兰围屋,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当我们一行人抵达木兰乡陈联村时,坦呈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面宽阔的黄泥墙面,墙面上用白灰书写着“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大幅标语,稍下,并列书写“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的首位”另一大幅标语,这是20世纪60年代留下的印记。我们近前,看到黄泥墙的左侧有一精致的高大的门楼,门额上塑着“凤梧”两字,可能寓意“凤栖梧桐”。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温氏围屋吗?我们怀着疑惑进入大门,大门的右侧有一间小小的屋子,约有五、六平方米,这就是那99.5间房的半间屋子吧。当我们抬眼审视这幢大屋时,发现它还真是别有洞天。这是一幢融中原府第式、苏州园林式、客家天井式于一体的客家围屋,它长49米、宽49米,共有99.5间房子、约2501平方米。这幢“回” 字形房屋的基脚全是大块青石所砌,整幢房子用了一千多块石条;并用大理石砌成拱形门楼、大理石磨制成厅堂石柱(高4~5米)、大理石铺垫曲折回环通道;围屋里凡是有屋檐的地方都用凹凸造型的斗拱造就一种立体感,凸起的面上全都雕塑了一尊半身观音塑像;围屋的窗户造型各异,有扇形、菱形、圆形,还有花篮、花瓶的各种造型,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最具特色的是,它既是围屋、又是围楼,即,集围屋与走马楼于一体。我们中的几个人登上二楼。二楼全是木的地板。我们进屋一看,见厚厚的尘土掩着昔日的遗弃物。在一杠横屋通往另一处所的通道上,两侧皆设有护栏的美人靠,我特意垫上纸坐一坐感觉一下,俯瞰这幢180多年历史的老屋,体验它饱经沧桑的内涵。笔者见识过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的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但,象这样的大型的集围屋与走马楼于一体的客家民居却是唯一的。然而,据说因为风水的问题,这幢曾经住过200多口人的大屋,在近几十年却无人居住,成了搁置杂物的处所。真是太可惜了!笔者觉得非常可惜,对陪同参观的县政协主席黄光庆先生建议,尽可能的恢复它的雄姿并把它利用起来,如,设立客家博物馆之类;此后还向该县扶贫办主任温涌泉建议,发动全世界的有能力的温姓族人捐资维修,使这一珍贵的客家民居得以继续留存下去。至于它的风水问题,如果人居不合适,恰恰用作别的用图可能很为合适。在此,笔者也寄语全球温姓人氏,有机会时前往考察并献策出力,让古老的民居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南庐屋”又称“黄家屋”。它位于大畲村古驿道边上,占地约2亩,是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典型客家“天井式”民居。该民居共分五井,井井相连,全屋共九十九间半,走完这该九十九间半房可以不见天日,可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在一处房屋前,上个世纪60年代描绘的美术字对联迄今仍很清晰。左联是:金猴奋起千钧棒,右联是:玉宇澄清万里埃,横披是:毛主席万岁,其上并绘有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戴着军帽拍摄的那张相。“南庐屋” 还有三奇。一是大香炉。中厅前、天井边,有一座罕见的、高约一米多、用整块花岗岩琢成的、清朝年间的三足大香炉,香炉周边镌刻着若干文字,大致记叙的是家族的简况。笔者基本走遍全国,各地文物见过多多,但,此特大型石香炉却是头一回见到。二是铜钱花窗。“南庐屋”外侧墙上的花窗为铜钱造型,孔洞为外圆内方,此又是一大奇观。三是青石围墙。“南庐屋”前、椭圆的空场地外,即,从东大门至西大门的间距从左到右设一圈围墙,围墙高约三米,下半截全用大块石条垒砌,上半截则间以大块青砖与中等石条垒砌。人在围墙下,会强烈感到彼之强大而自身之弱小。“南庐屋”后是一座渐次高耸的山,山上有号称“活化石”的红豆杉。沿着屋边的鹅卵石小路,这是又一处古驿道,也可通达福建宁化石壁。不远处则是通天寨昂首朝天的“石笋干宵”竣峰。 石城客家古寨堡与通天寨。在石城的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座座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堡”的古寨堡。据史料记载,从中原迁徙到石城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和匪患,自元代就开始就建筑山寨,至清代咸丰年间更出现修寨高潮,致县境内有大小山寨近百座。目前,尚存通天寨、石马寨、红石寨等近20座古寨堡。这些依山而建的古寨堡,外围险峻处砌有石寨墙,寨墙上建有寨门、寨堡、射孔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寨堡内有完备的生活设施,除建有足够的堡垒式民房外,生活所需和防御必备的水井、马坊、粮仓、炮台、药库等一应俱全。有的大寨堡面积达五、六平方公里,还有水田、藕池、菜地、果园、寺庙,能进生盛产与长期固守,古寨堡一般独立成寨,也有的寨寨相连,还有寨中寨,形成相对独立又遥相呼应的防御体系。通天寨,旧县志称“一泉一石,无不旖旎”。它除山势险峻风景秀美外,还有很多客家人文景观,如有宋代的摩崖石刻、明代的玉盂寺、元明清时期的古战场;此外,山寨上的“通天茶”更是历朝贡品,吸引无数游客在此观光、品茶、泼墨挥毫。

其次我们来看石城的祠堂宗族文化。先看石城的祠堂文化。石城的祠堂很多且分布相当密集,仅就堂下村的前山来看。该地仅有20几户500余人,祠堂竟然有7座,既有总祠又有分祠;且分布非常密集,如前山公祠、温氏宗祠等,彼此就在附近且挨着不远。且其建筑年代有的是唐、有的是宋、有的是清,近几十年新盖的没有。 祠堂建筑魁伟壮观。祠堂不但多且座座都建筑得异常雄伟高大。首先是门楼的壮观,“千斤门楼二两屋”在这里得到真正的体现。其门框、门楣、门槛皆为整块大青石构建,真不愧是石城,其石条之大、色泽之青亮恐怕天下难寻。不仅石材美丽,进到祠堂里头,木料也是绝顶的。硕大的圆木竖立在大块圆石柱础上,大厅里,上是高旷的屋梁、下摆长长的宽木凳(约有5米长),一切都凸现出高与大,给人以壮观的感觉。我们参观了5处,处处皆如此。温氏宗祠的门楼顶端,还塑着一对鳌鱼。这对鳌鱼成游水状,两只鳌鱼之头部中间塑成弧形带状使其呼应连连,而各自的尾鳍则呈半空摇曳状,真个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该地的祠堂多而又高大雄伟,就此,陪同考察的黄光庆同志断言,石城当年的经济曾经是非常之发达,因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是无法筑就这样壮观的建筑的。不仅祠堂的建筑是如此的堂皇,且其祠堂文化也颇为丰厚。 同姓祖宗牌位。在王氏宗祠内,硕大的“太原堂”牌匾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从一世到三十几世的祖宗牌位。其中,第二十九世的牌位上共九列(即有9个弟兄),其打头的写到(竖排):“文卿九珍公妣曹伊老孺人”,从中可知,该先人的名、字,以及妻室的姓氏与多少,该公是有两房妻室的。每一块神位牌皆漆成黑色并嵌在大红木架上,其上的文字皆为金色。神位牌的制作也很讲究。它是长方形又接近正方,其下部为直边,上部两侧则成圆弧,是否寓意“天圆地方”呢?这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在里面。家庭祖宗牌位。石城客家几乎每家都设有祖宗牌位。在一个小镇上,我们品尝了主人经过三道工序制作的擂茶后,我看到,厅堂正面墙上有一凹进去的所在,四周用大红瓷砖贴面,正面是金色之字,正中间书写着:“江夏堂上历代考妣高祖一脉宗亲之神位”;该行字左侧书写“左昭”,右侧书写“右穆”;再往外,其左书写“金炉永旺千年火”,其右书写“玉盏常明万载灯”。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其敬祖崇先的热忱却让人不能不由衷的感动。

又从宗族文化看图式族谱。石城旧时修族谱很是讲究。我们在堂下村一户农家中,注意到主人捧给我们的温氏十二修族谱(每50年一修,今正在十三修),两本中一本是文字资料,另一本则是图谱,其上全是笔绘的阴宅穴位图,上面有各种式样的坟山朝向的龙穴,几乎无一雷同。这也是考察了很多族谱的我之头一回所见。 结婚取字。在另一处宅院里,我观察到墙上的几张小块红纸,其上写着:名“标荣”,“xxxxxxxx时”生人,“xxxxxxxx时”婚配,现取“志华”为字。此即石城民俗,男青年成人结婚时要给其取个“字”,即名字的字。这张种习俗恐怕在全国范围是属稀罕,即使在其它客家地亦属罕见。可见,石城客家对中原文化的深刻保留。 墓碑文化。石城墓碑的造型与我们一般常见的有所区别。其墓碑是长方形制,这与多数墓碑相同,其区别就在于墓碑上端,即,其顶端两侧皆打磨成圆弧状,而一般的墓碑皆为长方形、上端与下端是一样的皆为直角。相比之下,石城的丧葬文化就显得更为讲究。它同上面所述的神位牌、功名石(石板式的那种)的形制是一摸一样的。于是,其文化意蕴也就更为丰厚,应该是“天圆地方”的传统意蕴的表达。

其它传统文化的体现。周易的具体运用。一为太极图的使用。在“南庐屋”旁有一“丹山祠”(可能是居住该屋的黄氏族人的分祠)二进门的门楣上,突兀出两根半截圆木,截面上绘着两幅阴阳鱼不同方位的太极图,一为阳鱼在左阳鱼在右、一为阴鱼在左阳鱼在右,其意可能是取阴阳平衡之意吧。二为忌讳中的周易爻卦的使用。石城(别的客家地也可能是)人生活中的忌讳很多,其中有“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回家”的习俗。在周易中,乾、兑、离、震、巽、坎、艮、坤8卦,各自变化而成8组“家族卦”(最终演为64卦),每一族中的第七卦名“游魂卦”,第八卦为“归魂卦”,“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回家”的寓意即是:生活在阳间的人不能与阴间(假设有阴间的话)的魂相提并论,从而“七不外出、八不回家”。由此可见,客家人把周易文化深深融入自己的生活里面,此也不妨看作是“客家人是三代遗民之周代遗民”的见证。两样功名石。一为长条石式样。温氏祠堂旁,竖立着8块长条功名石,其上镌刻着“……举人温成理.. “雍正乙卯科……”“”“……”“石城县知县……”“康熙丙子科恩拔二月示温立”“……布政使司加工”等。可见当年温氏族人的荣耀。一为长方形石板样式。在黄氏族人“南庐屋”旁的4块功名石,则是另一种式样。其功名石为大块长方形石板,在一侧面镌刻功名事迹;石板中部有一方形孔洞,可能是作为拴马或其它牲口所用;石板顶端则象上述王氏神位牌一样,琢成非直角的圆弧形。 日历称“古历”。中国常用的阴历,在河南叫“夏历”,在客家称“农历”,而在石城却叫“古历”,究竟谁的叫法更加传统,石城的叫法有什么奥秘可探,提请各位深入探讨。 红与白的运用。石城的特色客家菜中有一“棋子块”,其用料为连皮三层五花肉,制作时切成棋子般大小、一寸见方的块块,带皮的那面则要在其上划拉横竖道的棋盘样;每一块切成亦方亦圆的形状,寓意“方正团圆”。烹调时,若逢红喜事,则加酱油制作;若逢白喜事,则不能加入酱油制作。吃喜酒时,每人分得3块(肉丸,包括鱼肉丸,则每人分得4块);参与者将所分得的“棋子块”或丸子带回家中大家吃或用来待客,寓意“阖家团圆、人丁兴旺,做人做事方方正正、生活安定又祥和”。“棋子块”是做好事时的必备菜肴,如无,则会被人笑话“寒碜”。还有,做好事一般吃三顿:头天晚上一顿、次日中午一顿、第三天一早那顿是为“谢客饭”;白喜事要在露天办理,而红喜事则不能露天办理。这种讲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份现代写实。 年初一头道菜:丰菜。大年三十,石城人要制作“丰菜”(又名“禾石菜”),这是一种茎叶长长的青菜,必须在大年三十制作完备,年初一时首先呈上,寓意“新年丰收”。 婚俗中还有“暗里投光”的规矩,即,新人出阁的时辰多在下半夜,一般是清晨就要赶到男家,这叫做“暗里投光”;逢桥过缺或经房前屋后,迎亲队伍中还有专人放大鞭炮,过桥时还要插蜡烛,祈求路神保佑。凡此种种,都是石城习俗的特别所在。

再次我们来看石城的语言,石城的方言保留了古代语音特点。石城人使用的是独特的赣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与邻县宁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梅州客家话是标准的客家话)。石城方言声母23个,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般都变为送气清音,浊擦音变为清擦音;普通话中的不少“轻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古“帮滂并”),保留了“古无轻唇音”这一上古语音特点。石城方言有61个韵母、其中舒声韵38个、促声韵19个、自成章节2个、无元音音节1个。韵母中只有开口、合口、齐齿三呼,无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与中古音系大致相同,阳声韵与入声韵的配合十分整齐。石城方言有五个声调,即阴平y53、阳平y24、上声y31、去声y32、入声y21。中古平声依声母清浊分为阴平、阳平;入声不分阴阳。在词语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单音词比普通话更多,这也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表现;它还喜欢在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前加“番”或“洋”等字样;另,忌讳语也较多。石城方言还保留了较多古代汉语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白天为“日昼辰”,“睡”为“歇”,砍柴为“斫樵”,吃为“食”,“喝酒”为“啜酒”,“黑”为“乌”,站立为“企”,脸为“面”,稻子为“禾”,“嚼”为“噍”等。石城还有一些较为独特的词汇,如,称“火种”为“过火”,称“花生”为“番石”,称“四”为“红”等等。

此外,石城与石壁虽说是隔山的邻居,但石城人对石壁客家话也只是听懂几成,石城人自己评价:石城客家话七成近梅州、三成近石壁。因此,他们对石壁话听不太懂,而与梅州客家话较为接近从而有亲近之感。石城人出差外地,竟被以为是广东人。

总之,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封闭性,使石城方言受外来语言的冲击比较少,石城的客家话保留了比较纯正的客家方言。

三、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区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中各自均发挥了不同作用,因此近年兴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阶段论。经学者专家的研究论证,客家民系肇始发祥在赣南、发展形成在闽西、定型成熟在粤东。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曾先后三次组织各方学者对客家历史文化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对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地域作出结论:认为,从五代到北宋期间是客家民系初步形成的时期,其地域就在今赣闽粤三省地区,中心在赣闽二省结合部,即赣南宁都、石城、瑞金等县和闽西南的宁化、清流、明溪、长汀、邵武等县。而石城恰恰地处闽、赣交界地,因此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肇始发祥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从地理环境看,石城是南迁汉民的天然栖息地。新民系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东北部,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闽省长汀、宁化两县毗邻。石城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宛如世外桃源。它距宁都州治140里,距赣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对于移民们来说则是避乱首选之地。

石城境内3/4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内河流交错,贯穿着许许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缓坡地多,适于垦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条件,从自然条件来说是宜于农耕之地。由于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历史上未有兵马大道,从地理环境来说是属于封闭型农耕地区,有如“世外桃园”宜于栖息。

先秦以前石城居住着古山越人或称古瑶民。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带有畲字,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 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共同之处即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并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晋末,有少量的南迁汉民于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汉人迁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们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集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的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迁入。 赣南师范学院的罗勇教授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文中说:“宁都,南北朝至宋末迁入的姓氏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的基本居民。石城这时期迁入的姓氏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则较为稀疏……”这说明东部、尤其石城是客家的最早发祥地。

其次从其交通环境说,它又是移民的优越中转站。从水路看,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于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则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虽闭塞但还能流通。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经石城,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城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不中意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最后抉择,石城就自然成为移民的天然中转站。

石城既为理想的停靠中转之地,因此,每临乱世移民高峰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之资料,唐末前迁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在54 ,但真正留下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多是中转而已。

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呢?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达宁化石壁。从学者的调查看,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如《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族谱迁徙记载。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政和二年(1112),由江西南丰,初迁宁化石壁,后徙广东五华,经广昌、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广东平远、兴宁而达五华。”陈氏《崇正同人系谱》载:“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颍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龙川。”

再次,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千年迁徙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纽带作用。闽粤赣客家三角地带这一客家大本营,赣南有“客家摇篮”之称,闽西被誉为“客家祖地”,梅州则享誉“世界客都”。石城在此三者之间起了很好的纽带作用。古人迁徙多沿水路进行。南迁的客家先民渡黄河、跨长江、入鄱阳湖、抵赣江之沿,在此溯赣江而上、冲破十八滩的险阻,来到赣江的章水、贡水汇合处,弃舟登岸,定居赣南大地,继而往东或往西,或沿章江往大余,或沿贡水去石城、宁都。有官邮为证,古时赣闽官邮路线是:南昌——赣州——石城——石壁——禾口——宁化县城。

在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南迁的客家先民由赣南——闽西——粤东不断地迁徙,由石城去往石壁的通道多达有20多处,笔者此行就到了3处至今犹存的古驿道。黄光庆同志说,古驿道一般宽约1米,可供人们挑柴行走;有的斜坡一挡高约一丈,全用石子铺砌。攀登这些古磴道,他深深地体会了客家先民长途跋涉风雨兼程的艰辛迁徙。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石城在唐宋以前是汉人南迁闽、粤的最大中转站之一;迄明清时期客家民系形成后,在客家的第五次迁徙中,它又是粤东客家返迁赣南的中转站之一。这就使石城不仅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在后期的客民返迁时期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述三方面表明了石城在客家民系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石城县志》,清·道光四年(甲申)编纂。

2、 《石城县志》,江西省石城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年书目文献出版社。

3、 《石城客家姓氏》,朱祖振编撰,石城县档案史志馆,1993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