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大营门的故事

 苏迷 2011-08-19

君明

西大营门,位于桃花坞大街东段北侧,南起桃花坞大街,北到校场桥。南宋时,部分禁军驻在苏州,此处为军营。民国《吴县志》云:“大营门在阊齐两门之间,相传张士诚屯军于演武场,故名,明人碑记中已有是称。清初圈封民房,驻防兵自娄门起别有东大营门,此处遂称西大营门。”从历史长河上看,这里风云迭起,沧桑多变,从汉代至清末及民国时期,房屋建筑屡有兴废,街巷里弄时兴时衰,几乎代代留有陈迹。西大营门虽仅是苏州城西北的一角,但却是苏州历史风云变幻的缩影,走进西大营门,犹如打开一部古籍,有着讲不完、说不尽的历史故事。

盛极一时的五亩园

今西大营门53号,原为“五亩园”之门。北宋时期,五亩园为苏州城内的一大园林建筑,是个名胜之地,其处总称为桃花坞,享有盛名。据史料记载:汉代,此处为长史张平子的家园,种植桑林,并葬有张平子的衣冠墓,还有张平子庙。宋熙宁时,有梅宣义在此筑亭治园,亭台楼阁,池石假山,柳堤花坞,风物一新,时称“梅园”,因地有五亩之广,亦称“五亩园”。梅宣义好玩奇石,园内有灵芝石,高七尺,纵横八九尺,四旁像无数灵芝,故名。又有丈人峰、三老峰、观音峰、庆云峰和擎天柱等五峰,后园废,此五峰移置于阊门内混堂弄,放置在明代嘉靖间尚书杨成筑的家园,俗称杨家园,因有“五峰”,遂名五峰园。梅宣义的儿子梅子明在杭州任通判时,文学家苏东坡任杭州太守,与梅子明为同事,两人十分友好,常相往来。苏东坡知道梅氏筑有园林,且爱好玩石,就将自己收藏的玩石赠给梅氏,并寄诗云:“仙人子真后,还隐吴市门。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初期桔为奴,渐见桐有孙。清池压邱虎,异石来湖鼋……”从诗中可以看出,梅氏构筑五亩园,不惜花费钱财精力,用了有十年之久。

五亩园范围很大,其处多种桃树,桃花最盛,故称“桃花坞”。五亩园内的胜迹很多,且各有名目。据《五亩园志馀》记载,园内有池榭台轩,有寺庙庵堂,有祠墓碑刻,有名人故居等数十处。如鸳鸯亭、庆云亭、旷观台、清云轩、锁烟亭、镜心池、闻香阁、栖鹤楼等。其中庆云亭的匾额为抗金名将岳飞所书。旷观台的铺地用五色彩石,整齐美观。走马楼上的楹帖“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用翡翠琢成。还有小蠡湖,湖内有石舫,有渔艇妓船,内供范蠡西施之位。湖边筑有两楹房屋,题额曰“野鸳比翼”。为此,好事者称“小蠡湖”。园内还有石刻多方,亦很珍贵,如《西汉夏候湛碑》、《汉张平子庙碑》。清末民初吴江人凌泗、吴县人谢家福著有《五亩园志馀》,将五亩园内的景物逐一梳理记载,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宋代章 的桃花别墅

宋代绍圣年间,章 在此建筑别墅。章 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礼部试第一,历任知县、提仓、提刑、转运使,累官至资政殿学士。章 虽是文官,却熟读兵书,懂得战事,善于用兵。元佑年间,西夏主领了十万大军入侵宋地,形势十分危急,朝廷任命章 为陕西环庆路安抚经略使。上任后,章 提出了作战的理念和方案,首先奉行朝廷既定的浅攻战术,不盲目深入;其次是加紧修筑堡垒,控制军事要地;再次是利用内线,深入敌人心脏,掌握敌人内情。由于战略正确,防守有术,屡屡挫败敌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立下了赫赫战功。

南宋的都城设在杭州(时称“临安”)。苏州离杭州较近,其时,不少朝廷大臣年老后都归隐苏州,章 也不例外。他看中了苏州五亩园这个地方,环境清静,土地开阔,就在那里营造府第,并在府第周围种植许多桃树,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灿若云锦,周围曲折凡十余里,阡陌交通,溪流萦带,成为苏州城内观赏桃花的最佳处。他的许多亲朋好友,常去那里游乐。因而,章 的府第也称为“桃花别墅”。

是文官出身,饱读诗书,极有才学,他的诗词也写得很好,但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他在京城做官时,与苏东坡既是同事,也是文友,闲暇时做诗填词。他写的一首《水龙吟·杨花词》:“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作品在京城广泛传播,苏轼也很欣赏,即写了一首和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出版《宋词选》集中,在收录苏东坡的词后,附录章 的这首词,可见这首词的影响了。

卒后,徽宗十分哀悼,并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谥庄简,赙恤甚厚。

南宋、清初为军营

靖康元年(1126),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京城很快失陷。康王赵构逃至杭州,建立南宋政权。苏州离杭州较近,为防金兵南侵,部分禁军设在苏州。吴中军制,以“雄节”为南营,“全捷”为北营,“威果”为中营。“营”是宋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营门为军队驻扎之地。宋范成大《吴郡志》云:“营寨、禁军:威果二十八指挥,雄节第九指挥,威果四十一指挥,威果六十五指挥。全捷二十一指挥。”《宋平江城坊考》引卢熊《苏州府志》云:“惟卢《志》所记诸寨,除忠顺官寨在光孝寺后已载本图外,余若在北寺东、嘉泰初创之御前拱卫水步军寨;在北寺西、领额兵三千人或五千、创建年月未详之御前游击军寨;在北寺西、宝祐中创、领额兵一千五百人之御前忠劲军寨……惟水步军寨创于嘉泰,地在北寺,本图不应不载”。又据卢熊《苏州府志》称:“威果第六十五指挥,兵额四百一十人,在报恩寺西”。文中所称宫寨在“北寺西”、“报恩寺西”,即是西大营门处。

清初顺治十六年(1659),为城防之需要,将军祖大寿大肆圈封小巷,拆毁民房,搭起营寨,驻扎满军。营寨之门,习称“营门”。当时有东大营门(在娄门处)、中大营门(在阊齐两门之间),此处在苏城北寺之西,故称“西大营门”。康熙三年(1664),满军移至镇江,此处才没有军队驻扎,但西大营门已成为当地的习称。后来居民在此建房造屋,形成街巷,即以“西大营门”名巷。


金兵入侵的疯狂

靖康之难,金兵大肆入侵,北宋军队连连失败,官民纷纷逃难,苏城百姓也难逃一劫。对此,《五亩园志馀》记载较详。金兵将入侵苏城时,城内百姓十分恐慌,离开家门,搭建土寨以避难。当时,在五亩园处建有北寨,男女老少尽躲入寨内。建炎四年(1130)二月二十四日,金酋兀术领兵从盘门、胥门、葑门、娄门攻入苏城,围攻土寨,百姓无力抵抗。贼兵由寨外杀入寨内,逼迫丁男献金,献金后即杀之。又杀老妇幼儿,然后积薪焚烧死尸。三月朔,金兵离去,经检点,在五亩园范围内的庆云庵、旃檀庵、杨柳楼台、梅园、章园、孙园等处,尽被烧毁,成为一片焦土。年轻妇女二万余人被贼冠俘去。在河中捞出男尸五千余。女尸十一万一千余,暴露男尸六万二千余,女尸二万五千余,火化男女尸骨十五万七千余。金兵除杀人放火焚烧外,对反抗他们的即施以酷刑。有个黄十二童因卫护其母,被钉死在临顿桥。伶人品巧因大骂贼冠,被拨舌。有不少妇女因不忍受辱,跳楼投河自尽,自刎的难以计数。死尸遍地,腐烂发臭。其时,有个叫蔡隆兴的,倡议将死尸尽行收拾埋葬。隆兴元年(1163),乡人集资建隆兴寺,既纪念被害的乡民,也纪念蔡隆兴本人。至今在廖家巷北仍有东蔡家桥和西蔡家桥,以及龙(隆)兴桥等,即与蔡隆兴有关。

唐伯虎与桃花庵

五亩园风光一时,南宋末成为废墟。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画家唐寅买下部分废墟,筑室于此。唐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苏州)人。他虽然聪明,广读诗书,但喜欢游乐,不仕科举。后听从朋友祝枝山的规劝,饱读四书五经,意向仕途。由于他努力攻读,十六岁即考中孝才,二十九岁又考中解元,世称“唐解元”。凭他的才学,考进士、状元没有问题。但在三十岁上京参加会试时,因科场舞弊大案牵涉,含冤下狱。后得吴宽营救,他被贬谪为吏,终身不得进入考场。为此,他感到十分耻辱,决定不去当个小吏,宁愿在家卖画求生,清贫度日。这却是因祸得福,就此用心作画,画艺大进,声誉日高。他家原在吴趋坊,为避嚣就静,在五亩园买下部分废地,小兴土木,构筑平房多间,自称为“桃花庵”,内有“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并沿袭这里的习俗,在庵内种植大量桃树,称自己是“桃花庵主”,还写了《桃花庵诗》,有句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伯虎一生专事书画诗文,成为大家。有人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科场舞弊案牵连,唐伯虎做了官,恐怕就没有书画大家唐伯虎了。他是明代的著名画家,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文也好,与祝枝山、徐祯卿、文徵明合称为“吴中四才子”,著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唐伯虎画有《桃花庵图》,十分精致。清乾隆皇帝看后,高兴异常,即挥毫题诗云:“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世上只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对唐伯虎的诗画给以很高的评价。朴学大量俞樾曾漫游于此,他联想五亩园及桃花坞,作诗云:“拜石亭连碧藻轩,吴中五亩旧名园。后人往来桃花坞,底事谁知唐解元。”

沈九娘与陈圆圆

在五亩园旧址那里,有两位女性不可不提。一是唐伯虎的妻子九娘,一是名妓陈圆圆。《五亩园志馀》云:“九娘墓:九娘者传称六如姬人,葬桃花庵后。”民间传说,九娘姓沈,原为青楼女子。唐伯虎考场蒙冤后,声誉顿失,家境萧条,世态炎凉,亲朋好友很少往来。妻子原想当状元夫人,现已绝望,就此反目,离他而去,面对凄凉,唐伯虎心灰意懒,常出入青楼洒馆,遂与妓女沈九娘从相识到相爱,最后结为夫妇。九娘死后,就葬在桃花庵后面。因为是“九娘”,民间讹传是唐伯虎的第九个妻子,说唐伯虎有九个老婆,并有“九美图”之说,在民间作为笑谈,流传极广。

五亩园废后,地块七零八落,有一处称为“四亩田”,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出生于此。《五亩园志馀》云:陈圆圆父邢三住四亩田。陈圆圆(1623-1695),本姓邢,名源,字畹芬,苏州人。母亲早亡,她就寄养在昆山姨母陈氏家,并改姓为陈。陈圆圆容貌美丽,聪颖过人,幼年学唱昆曲,打下了基础,长大后隶籍梨园,能歌善舞,尤其是演唱昆曲,每登场亮相,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声誉日隆,为吴中名优,也是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末,陈圆圆选美去北京,原本要献给皇上,但皇上不纳,就住在田妃娘娘家的田府。吴三桂去田府,见其美貌,即以千金买回做妾。陈圆圆随吴三桂去云南,吴三桂反叛兵败,她去当女道士,改名寂静,死于云南。民间传说,陈圆圆生养时有野雉聚在她家屋上,她的乳名就叫“野鸡。后来陈圆圆当了妓女,民间就将妓女称为“野鸡”,由此而来。

唐寅坟与准提庵

西大营门之西,有条小巷名唐寅坟,南起大营弄,北至东蔡家桥。这条巷名有点特别,竟以坟作巷名?究其原因,此处原有唐寅的“坟”。据资料称:唐伯虎晚年懊悔少时所作的诗文,遂焚烧而葬之,并竖立一碑,自己戏题曰“唐六如之墓”。可见,此处并非真的唐寅墓,而是唐寅的“瘗文冢”。有诗为证:“七子庵边墓(原注:准提庵,亦名七子庵),殘碑记六如。文章何日瘗,烟草有谁除。流水空呜咽,浮云自卷舒。人传明月夜,光烛斗牛虚。”但民间俗称为“唐寅坟”。“坟”消失以后,成为荒凉之地,就有人在此搭棚或建房居住,居民逐渐增多,形成小巷,遂以“唐寅坟”名之。

明代永乐年间,养真老人沈均居于此处。沈均生活于洪武、建文年间,成祖朱棣登位,他隐居不仕,精研宋儒之书,躬身实践,于儒释之界辨别尤严。万历十年(1582)僧旭小构建准提庵,供奉准提佛像。清嘉庆五年(1800)吴县知县唐仲冕(长沙唐氏族裔)重修,拓庵东之别室为唐解元室祠,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人像,署其室曰“桃花仙馆”。东壁嵌有唐寅于弘治十八年(1505)撰写的《桃花庵歌》,另有《六如居士画大士像》,以及蒋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蒋和画《竹石图》等碑。后因房屋破旧,上述部分碑刻暂迁唐寅墓(横塘)保存。房屋经整修后,由苏州版画院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