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上unit6教案及反思

 卿本佳人2689 2011-08-21
新目标八年级(上)初二Unit 6 Section A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案例设计及反思》

 

 谢乃莹

 

参加首轮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年级的英语学习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已不单单是传授和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怎样才能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完成课标中提出的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是我们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缺少外部学习环境,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也就是说,课堂是学生完成小学英语学习任务的重要场所。我们都知道,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星期学生仅有两至三节英语课,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告诉我们课堂学习活动的质量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而教学活动的质量则主要依靠老师的设计。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布里格斯),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和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这是一个科学、逻辑的过程。(《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张祖忻等)。我们可以通俗地将课堂活动设计理解为: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课堂上要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是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过程。好的教学设计依据的是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各个环节的目的等。下面我们就这些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分析学生学习需求与课堂活动设计

 

(一)分析学生需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教学理念的一个根本转变;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需求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体现学生需求与发展的课堂活动将会是生动活泼的。

 

(二)分析学生需求涉及以下方面

 

1. 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所谓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喜欢做什么事,如喜欢玩什么,谈论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活动形式等。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设计出能够反映他们思想和感受的课堂活动,将诱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

 

2. 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英语学习特点等。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高年级儿童大致有如下特点:(1)他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2)抽象思维能力相当发达,并逐步占优势,他们可以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和从事比较复杂的活动;(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有自控能力;(4)想象的内容丰富细致,有一定的创造能力;(5)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6)发展高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成为极其重要的方面。为此,我们在设计高年级课堂活动时要注意设计那些有思维能力的,有挑战意义的和符合年龄特点的活动。

 

3. 学生以往的英语学习经历,如掌握了哪些相关的学习内容,具备了什么学习能力,掌握了什么学习技能,存在着什么问题等。

 

高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能够就所学的话题进行简单地听、说、读,并正在尝试写的技能的发展。所以我们设计的课堂活动不能局限在词汇的层面上,而应该拓宽到语句和语篇的层面上。

 

4. 与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包括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教育部在新课程的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也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科内容的横向交叉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这种理念,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在设计英语学习内容时都会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以了解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有助于丰富教学活动的设计。

 

基于以上观点,示范举例如下:

 

例一,学习语言:My favorite TV show is Animal World. It’s on channel 9 at 20: 20.

学生需求分析:在这个句子中电视节目名称和频道是新的学习内容,除此以外学生还要学习表达节目的时间。学生在二年级时曾学习过时间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后来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学生可能已经遗忘。如果时间表达得不流利,将会影响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

活动设计:在学习新内容前,设计复习数词或时间的练习活动。

 

例二,学习语言:Sanya is in Hainan province. It’s in the south of China.  

学生需求分析:这一学习内容涉及到方向、省份等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学生曾在其他学科中学习过,如:学生曾经在数学课里学习过东、南、西、北的概念;在社会课里曾经学习过我国一些著名景点的名称和所在省份。另外,学生自身也有旅游的经历。英语课上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地点、方向、省份的英文表达方式,而不是通过英文学习这些地理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应着重于设计如何用英文表达的活动,而不是用英文理解、学习的活动。

活动设计:通过谈话、交流的方式学习新内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T: Do you like traveling?

Ss: Yes.

T: Where have you been to? (show the map of China)

S1: I have been to Kunming.

T: Where is Kunming?

S1: It’s in 云南。

T: OK. Kunming is in Yunnan province. (show the word card “province” and teach it. ) Where is Yunnan? Can you find Yunnan province in this map? Who’d like to show us?

S2: (point and say) Yunnan province is here.

T: OK. It’s in the south of China. (teach “south”)

….

 

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设计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使用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或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一项新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根据新课程理念编写的教材语言输入量比较大,提供信息量比较多。那么,是不是教材中所列出的内容学生都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对所教的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能够深入分析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确定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分析教材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总的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2. 分析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语言知识是什么;所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是什么;前后有什么联系;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能力要求是什么。作为设计活动时的参考。

 

3. 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内容的组织结构,以便在活动设计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分析所学语言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情境。根据英语教学的情境性原则,教材中学生所学的语言均是通过一定的情境(图画)呈现的。我们要对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明确语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以便在设计活动时考虑设置相关情境。

 

(二)确定学习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可依据对学生需求和教材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内容:

 

1. 新授的内容

 

2. 强化训练的内容

 

3. 巩固的内容

 

4. 删减的内容

 

5. 拓展的内容

 

我们对学生接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既不能估计过高,也不能估计过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略微提前的理论是可以借鉴的。他认为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既有一致又有不一致,才能促进心理的发展。

 

根据以上观点举例如下:

 

例一,学习内容:reptile, bird, fish, mammal, insect, crocodile, ostrich, penguin, shark, whale, butterfly, hippo, zebra, lion

教材分析:(1)根据教材的要求,主要学习动物的分类。(2)在这些词汇中, bird, fish, zebra, lion, butterfly是学生学习过的。(3)学生曾经学习的动物词汇有:snake, tiger, cat, dog等。

活动设计:

Activity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说一说每类动物的特征;然后阅读关于动物分类的短文。

Activity 2:引导学生看动物的图片(包括已学过动物),说一说动物的种类,如:Cat is a kind of mammal….

 

例二,学习内容是:What kinds of animal are …? They are ….

教材分析:(1)教材中要求学生在一节课里做两件事:1)会问答关于动物的种类。2)能简单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2)教材为这一语句提供的是一个游戏情境,有些明知故问。(3)教材所提供的活动语言不够。

活动设计:设计猜测游戏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A: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 Guess, please.

A: What kind animal are they?

B: They are mammals.

A: What do they like?

B: They are white and black. They like eating bamboos. They come from China.

A: Are they pandas?

B: Yes, they are.

 

三、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所以确立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如以下关系图所示:

 

教学目标

 

 

决定教学内容

   

决定教学活动

   

决定学习评价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所包括的方面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依据:(1)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2)教材中需要学生对规定知识学到怎样的程度,要求是什么。(3)学生的年龄特点。(4)新旧知识的联系。(5)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什么事(生活中的和课堂上的事情)。

 

我们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所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能力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能力目标涉及的是学生的言语技能,就是能用英语做什么事情。

 

情感目标:所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三方面的目标。

 

(以上目标在《英语课程标准》中都有具体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我们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称为行动目标,它应该是教学的结果,还应该具有可测量性。所以教学目标必须用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来描述,需要明确、具体、详细。这样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针对性更强,更加具有实际效果。

 

根据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做什么事这一理念,我们可以用……”来具体描述教学目标。

 

以下目标描述可供参考:

 

1. 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train

 

2. 能够了解Pronunciation中字母组合(ur, er, ir)的读音及规则,并能依据规则读出相应的单词。

 

3. 能够正确询问并回答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 Sometimes I go on foot.

 

4. 能够简单阐述产生某种心情的原因,如:I feel sad because I failed my math test.

 

5. 能够用学过的语言描述动物,如:Ostriches are bird. But they can’t fly. They are the biggest birds in the world. They are as tall as the person. They have strong legs and wings. They can run 70 kilometers in an hour.

 

6. 能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作息时间。

 

7. 通过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条理地将自己的物品收拾整齐。

 

8. 能够通过课堂活动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异同。

 

以上12条为知识目标;35条为技能目标;68条为情感目标。每个目标的描述都非常具体,都有利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

 

例如:

目标二的活动设计是:先通过听录音感知字母组合(ur, er, ir)的发音,然后根据读音规则练习拼读单词。

目标四的活动设计是: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相应的情景(可以用图片表示),学生选择情景作角色扮演(Role-play的练习。

目标六的活动设计是:学生写出自己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并在组内表达;然后大家评议谁的作息时间更合理,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目标八的活动设计是:教师通过电视短片或图片等,介绍西方国家的交通规则或标志等;然后请学生表述我国的交通规则或标志等;最后教师帮助学生说出异同之处。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笼统地教学目标是没有意义的。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在确定了教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标准后,应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这就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

 

我国学者一般把知识的掌握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知识的领会(理解)。领会是从具体认识到抽象认识的过程。第二阶段为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巩固指掌握知识过程中对材料的记忆。第三阶段为知识的运用。作为掌握阶段之一的应用是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所习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是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智育心理学》皮连生P.90这一学习过程从宏观上来讲,可以是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从微观上来讲,也可以是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它同样适用于英语学科。

 

英语课堂教学的程序大致包含以下环节:(1)准备教学(Warming up) ;(2)呈现新的语言材料Presentation);(3)语言练习(Practice);(4)语言的实际应用(Production);(5)小结(Summary)。我们将根据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来讨论活动的设计。

 

  1. 准备教学(Warming up)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1)安定学生情绪,激发学习热情;(2)复习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

 

活动形式:唱歌、说歌谣、对话、游戏、讨论、情境表述等。

 

活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内容尽量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2)活动时间要短(2分钟左右,甚至更短),只要达到激发的目的即可。(3)活动形式要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4)所设计的活动内容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同时又能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5)并不一定每节课都有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取舍。

 

举例如下:

 

例一,学习内容:Shopping

活动设计:Tell the story about shopping. (说明:为了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多教师在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轮流请一位学生用英语表述一小段话语,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学生说一些与所学习内容有关的话语。)

故事如下:

An old lady is deaf. She thinks everything is too dear in the shop. One day, she wants to buy a hat. She goes into a shop and points to a hat and asks.

“How much is it?”

“Seven dollars, Madam,” the salesgirl answers, “It is very cheap.”

The old lady says, “Seventeen dollars? It is too much. If it is fourteen dollars, I will buy it.”

“Not seventeen dollars, Madam,” the girl says, “But seven.”

“It is still too much,” replies the old lady, “If it is five dollars, I will buy it.”

 

例二,学习内容:Travel Plan

活动设计:Free talk and singing a song

(1) Show a calendar.

T: Hello!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calendar. What month is it now?

S: It’s ….

T: Two months later, winter vacation is coming. We are going to have a Winter Camp. Are you happy? If you are happy, please stand up. Let’s sing a happy song together.

(2) Sing a happy song.

 

例三,学习内容:My Classmates (谈论同学的性格)

活动设计:Talk about your classmates.(前一节课的内容,谈论同学的外貌。老师布置了作业,画一个同学,并用英文写几句话)

T: Who’d like to tell us about your classmate? What does he or she look like?

S: ….

T: OK. Please show your picture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classmate in your group.

 

2. 呈现新的语言材料(Presentation

 

这一步骤是语言输入的最初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学习新语言之前,通过创设情境,整体呈现新的语言知识,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初步感知、理解所学语言的音、形、义,并进行最初的练习。Presentation环节活动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也是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活动形式:看、听的活动以及讨论的活动。

 

Presentation活动设计的步骤:

 

1)首先,根据所学语言创设一个较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例一,我们在学习What do you have on …. We have …. 话语时,可以设计外国学生在中国学校参观,中外学生谈论课程的情境。

 

例二,我们在学习Do you like young animals?时,可以设计学生们在动物园参观的情境。

 

2)然后,根据情境选择一种呈现方式,通过声音和图像整体呈现要学习的内容。根据小学生英语学习听说领先的原则,新语言项目的学习应该从听力入手,听的内容应包含新旧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在听的同时应该有相应的画面。

 

如上面例二中提到的学生们在动物园参观的情境,可以用录像短片的方式呈现,录像短片中要有学生们参观时话语,如(黑体字是新的语言项目):

 

A: Look. There are some baby animals here.

B: Look at that little goat. What do we call it?

C: We call it a kid.

B: There is a baby sheep nearby.

A: We call it a lamb.

….

 

再如学习话题Family Activity时,所涉及的语言学习内容是What is dad /… doing? He / She / … is …. 可以通过一首有画面的歌谣呈现新语言项目(黑体字是新的语言内容):

 

Dad is feeding, feeding, feeding the fish.

Mom is washing, washing, washing the clothes.

Grandpa is watering, watering, watering the flowers.

Grandma is cooking, cooking, cooking the chicken.

Sister is cleaning, cleaning, cleaning the room.

Brother is listening, listening, listening to music.

I am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the dog.

 

3)新语言呈现后,老师根据学生听到的和看到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学生回答,以引起学生的回忆,引发他们主动探究,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这同时也是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展现的机会,给学生能力弱的孩子再一次的输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再一次呈现新的语言项目,并适当帮助学生练习。

 

如上面的例一和例二,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如下:

 

What baby animals did you see?

What do we call the baby lion?

What do we call ….?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Lily’s family?

Who are they?

Who is feeding the fish?

Who is …?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能说到新的语言项目,老师可以出示相应的单词卡片或板书语句,并带着学生初步读一读。在一节课中Presentation 的活动大约在12分钟左右。

 

下面举一个完整的presentation的实例:

 

话题:cooking

语言:(1How do you make stir-fried …? First, … Then, … Next, … Finally, … 2)表示cooking动作的词汇:wash, cut, crack, put, …

(1) Lead in (引出要感知的菜肴:西红柿炒鸡蛋)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make recipe for dishes in this class.(出示recipe并教授)But first let’s have a look. What’s this?(菜肴图片:鸡蛋炒西红柿)

S: It’s stir-fried tomato and eggs.

T: It’s so delicious.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it?

S: No.

(2) Look, listen and think.(整体呈现鸡蛋炒西红柿全过程)

T: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to make stir-fried tomato and eggs?

S: Yes.

T: My friend Lucy is going to tell you. Let’s have a look.

(短片录像:鸡蛋炒西红柿全过程。学生听看了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遍听和看;第二遍带着问题听、看:How do you make stir-fried tomato and eggs? 第三遍后回答问题。)

(3) Answer the questions. (初步用英语说一说。)

T: How do you make stir-fried tomato and eggs?板书语句

S1: First, wash … and cut ….

S2: Then, …

S3: Next, …

(请学生边说边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老师带着学生读一读。)

 

3. 语言练习(Practice

 

这一步骤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操练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明确了新语言学习内容后,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对新语言结构进行操练,并通过操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新语言的语音、语调、结构和意义。它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新语言材料的练习大致有两种:一是机械性练习,二是有意义的练习。

 

机械性练习的目的是纠正发音和语调,熟悉句型结构,使学生通过练习,能准确地模仿和重复新学的语言。

 

对于机械练习的活动设计老师们并不陌生,在课程改革以前,课堂上做的活动经常是机械性的。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又有忽略机械性练习的现象。机械性练习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其他练习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设计机械性活动时要注意的是:

 

1)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活动尽量避免纯机械地重复,如:Read the words one by one. 等。要尽量赋予机械性练习意义,因为学生在有意义的练习中学习的效率最高。什么叫有意义呢?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下尽量表情达意的语言就是有意义的,如,根据一定的情景,将单词放在语句中做替换练习。

 

2)活动形式要多样,除了个体活动外,还要有pair workgroup work。一定要防止用class work代替个体活动。

 

下面一些机械性练习供参考:

 

看图说句:这是一种替换练习,它是对句型结构的某一部分进行替换,主要是借助句型对词汇进行巩固练习。一般在活动的时候老师会出示相应的图片。可以分为单项替换和多项替换两种。多项替换比单项替换更有意义。如:Cat is a kind of mammals.

 

单项替换:

Teacher: (show the picture) dog.

Students: Dog is a kind of mammal.

Teacher: (show the picture) hippo.

Students: Hippo is a kind of mammal.

 

多项替换:

Teacher: (show the picture) dog.

Students: Dog is a kind of mammal.

Teacher: (show the picture) shark.

Students: Shark is a kind of fish.

Teacher: (show the picture) Crocodile.

Students: Crocodile is a kind of reptile.

….

 

游戏:Snowball game

这是一个训练词、句熟练程度的练习,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个句型或几个句型,将单词或语句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第一个人说一个单词或句子,第二个人说两个单词或句子,以此类推,如:

A: Every day I get up.

B: Every day I get up, brush my teeth.

C: Every day I get up, brush my teeth and wash my face.

D: Every day I get up, brush my teeth, wash my face and have breakfast.

E: …

 

歌谣:

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喜欢说歌谣。但是有些比较难的语言项目可以通过说歌谣识记语言形式。在说歌谣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学的语言项目,请学生根据model再创造新的歌谣。比如《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的歌谣如下(练习的是动词过去式的形式;这首歌谣也是一种Snowball game):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to the park.

It was fun.

What about you?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to the park.

I played ping-pong.

It was fun.

What about you?

 

 

在操作这个歌谣的时候,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活动情况替换划线部分。采用有节奏地拍手,两个人互问的形式学生会比较有兴趣。

 

一般来讲机械性练习老师控制的比较多。活动形式大致有:跟读、造句、说歌谣、对话、做游戏等。

 

意义性练习是介于机械性练习(控制性)和交际性任务(非控制性)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阶段的语言活动是从注意语言的形式转向注意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使学生的认知从知识的外部特征转向知识的内在联系。意义练习和机械练习是相辅相成的。意义练习更注重语言在情境中的使用,更注重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教师要设计那些在一定的情境下,尽量表达意义的活动。

 

设计有意义的活动时要注意的是:

 

1)应该以单项练习为主,如一问一答或两问两答的练习等。

 

2)活动设计要有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活动要有实际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不仅仅是注重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内容和实际意义。

 

3)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和使用语言。这个环节情景的设计是很重要的。

 

4)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控制应尽量减少。

 

活动形式大致有:调查、情景对话、做游戏等。

 

例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一个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练习随处可见。

T: Who is taller than you in our class?

Sa: Li Fang is taller than me.

Sb: Mary is taller than me.

Sc: ….

 

例二,简单的调查活动。如下面一项活动中两个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互相提问在周末做过的事情。学生先在表格中出自己做的事情,然后通过问题再出同伴做的事情。

 

I      my partner

did homework        _________ _________

studied English       _________ _________

cleaned the room      _________ _________

watched TV          _________ _________

visited grandparents    _________ _________

went to the park       _________ _________

played computer games _________ _________

 

 

A: Did you do your homework last weekend, Joy?

J: Yes, I did.

A: Did you study English last weekend?

J: No, I didn’t.

….

这一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一种语言形式反复使用。

 

例三,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这种练习有的时候可能是明知故问,但由于我们学习的是外语,有些明知故问的语言练习也是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的,也是有意义的,示例如下:学生两人一组谈论学校的教师:

A: Who is our math teacher?

B: Mr Zhao.

A: Who is our Science teacher?

B: Miss Li.

A: Who is …?

B: ….

如果把这个活动的形式换成采访活动,就为语言的使用提供了合理的理由。

 

例四,问答练习。这种问答练习要根据语言项目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情境,强迫学生练习。如训练学生如下语言:What time is Quiz Show on? It’s at …. What channel is it on? It’s on Channel …. 活动时为学生提供电视节目报(根据需要修改过的),学生根据电视节目报问答。

A: What time is the Dragon Club?

B: (Watch the TV guide) It’s at 18:00.

A: What channel is it on?

B: (Watch the TV guide) It’s on Channel 10.

….

 

4. 语言的实际应用(Production

 

这是一个语言输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做事情。如果说在一节课中可以有多个机械性或有意义的练习的话,由于时间的关系,在一节课中只可能设计一至两个综合语言运用的活动。

 

这一阶段的活动应该有以下特点:

 

1)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境;

 

2)交谈的双方有信息差;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5)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有语言选择的自由。也就说,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不仅仅使用本节课学习到的语言,要表达意思完整还会涉及到旧有的知识。

 

活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如给出关键词或句等。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学的语言还不够多,为了学生能够完成任务,这项工作还是很必要的。

 

2)过程不要太复杂,操作要简单、易行。

 

3)如果是小组活动要给每位成员以具体任务,以保证人人有事做。

 

4)所设计的活动一定与语言学习有关系。语言难度要适当。

 

这一阶段的活动形式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设计的。可能是简单的活动,也可能是复杂的活动,如task,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如果是复杂活动(task),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所学习语言的真实场景是什么?学生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语的?

 

  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学生所学习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都有使用的场合(情景)。这一阶段的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语言中,有些是有情景的,但是有些语言的情景是需要老师设计的。如:Where were you yesterday? 人们为什么要问这句话,它所涉及的情景可能是:昨天AB打电话却没有找到B,今天见到B会问这句话。再比如:When is your birthday?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不会互问生日在哪一天,只有在生日聚会上才会问到这句话。需要仔细思考设计一个合理的语言使用情景。

 

  (2)在活动中学生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一件什么事?此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基于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原则。比如在学习Cooking话题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喜爱的菜肴的recipe。再比如在学习了My Classmates话题后,可以要求学生采访一位同学,并为这位同学做一格信息卡。又比如在学习了Safety Rules话题以后,可以要求学生为其他的公共场所制定Safety Rules。实际上学生可以用英语做的事情很多,只要仔细观察,动脑筋,就会有很多活动可以选择。

 

  (3)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前一条,即学生用语言做了什么事来决定。比如有关cooking的活动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有关My Classmates的活动应该先是全班性的采访活动,然后再是个人活动;Safety Rules则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

 

4)活动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操作过程的合理性是完成活动的重要保证,往往有一些活动设计的不够周密,导致活动失败。以下的操作过程供参考:(1)教师布置任务并示范,目的是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和怎样做。(2)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提供帮助。(3)学生反馈活动结果,一般是口头汇报的形式。

 

5)学生在活动中会涉及到哪些语言,是否需要提供帮助。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活动时将要使用的语言做出准确预测。比如在学习了Animal World以后,要求学生为自己喜爱的动物做一张信息卡,并描述。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动物的分类(They are kind of …. ),学生在做信息卡时会接触到描述动物外貌特征等方面的词汇和语句。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信息卡的活动,教师可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在前面学习动物类别的时候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描述;二是给出制作信息卡的Model

 

以下例子供参考:

 

例一,编谜语

编谜语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语言对人或事进行描述,是训练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如下面几条谜语:

They are birds. But they cannot fly. They live in Australia. They are the largest birds in the world. What are they? (Ostriches)

It’s a room. We often do our homework and read the story books there. What room is it? (study)

It’s a kind of drink. It’s white. You should drink it every day. What is it? (milk)

He works in a hospital. When you have got a toothache, he can help you. Who is he? (dentist)

编谜语活动时,可以以组或班为单位,制作Riddles PosterRiddle Book,供全班欣赏或猜谜。

 

例二,智力竞赛(Quiz show)

这一活动创意来自电视娱乐频道中的同类活动。即有一、两个人问问题,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回答对了加分等。这是一个综合复习和运用语言的活动。在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中,有些不太好设置情景和任务的语言项目,这些语言项目在进行综合练习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涉及的语言可以是一个话题内的,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内容,视需要而定。问题的设置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了这个能力。

 

例三,购物

在做活动前,教师呈现两个商店的物品价格宣传海报,然后布置任务:下周同学们要去郊游,每个小组会得到100元钱,请根据商店的宣传海报,列一个购物清单,看哪个小组用100元钱买到更多的东西。小组活动后,出示所列的购物清单,并向大家汇报结果。学生活动时使用的语言是:We need … for our field trip. We buy … at … store. It’s … yuan. It’s cheap.

 

五、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设计

 

与教学活动设计相关的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对自己实施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时要依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课堂实际效果,分析活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做出判断和记录,以便再设计活动时参考改进。

 

以上是关于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文中所涉及到的例子仅供参考,因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仅是一种理念的体现。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什么是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1. 在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哪些因素?

2. 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个?为什么?

3. 怎样才能使机械练习变得有意义?请举一个你课堂教学中的实例。

4. 为什么说presentation步骤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请用你的课堂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5. 请根据你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语言输出的活动。如果这个活动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请分析写出活动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