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泥料烧结后的辨识(附图)

 zlf翔峰 2011-08-21

常见泥料烧结后的辨识(附图)

1楼

转载资料源于:上海文玩 ? 紫砂茶艺 ? 紫砂茶艺版“精品美文大盛宴”
经提供参考,应为泥料因时间、地点、调和等情况每个批次都有所不同。

80年代红泥

底槽清



 

7

2楼

本山绿泥

底槽清调本山绿泥

段泥


3楼

黄龙山红泥(手工练泥)

降坡泥


金黄段泥


4楼

拼紫


青灰泥


清水泥





5楼

赵庄小红泥


朱泥调砂


紫泥调16目粗砂


紫泥调红砂


紫泥调细砂


就这些了,据我的经验,看图之后有个概念,然后到茶城去逛逛,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问一问,想一想。

切记:不要带一分钱,不要不懂装懂。


6楼




7楼

所谓“十朱九皱”,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好的朱泥是没有皱的。冲浆的泥料表面上会出现砂『凸出』和『皱褶』的现象,『凸出』是因为冲浆的泥料颗粒有断层,60目的砂砾周围有200-300目的泥浆填补这些石子的间隙, 由于在高温时熔点产生后,这些泥浆就会流动而填补间隙,冲浆的表面有『鼓砂』感就是这样产生的。而『皱褶』是因为有冲浆的在高温作用下收缩比例相差极大而导致的,而原矿朱泥通粉因各种粒径的都有就不会产生『凸出』和『皱褶』现象。


8楼






9楼


10楼

楼主辛苦了.帖要加精,人要颁奖.


11楼

支持加精


12楼

引用 panzer_3 (8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精品!学习并收藏!获益匪浅!


13楼

楼主辛苦,这贴不错,不过以本人看来其中有不少误导人之处,呵呵,八十年代红泥其实就是兰山红泥,原矿底槽清我看也有待探讨。本山绿泥也只能是本山段泥,温度还差着一大节。黄龙山红泥更不是这样,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练制。朱泥的文字说明基本上是对的,图片我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呵呵,有些我也不多说了,我怕我又说多了。以上只是本人多年做壶的一点经念之谈,不作为凭,大家探讨。


14楼


15楼

好帖。。。


16楼

引用 泥的传人 (13楼)

楼主辛苦,这贴不错,不过以本人看来其中有不少误导人之处,呵呵,八十年代红泥其实就是兰山红泥,原矿底槽清我看也有待探讨。本山绿泥也只能是本山段泥,温度还差着一大节。黄龙山红泥更不是这样,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练制。朱泥的文字说明基本上是对的,图片我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呵呵,有...

误导之处正需要各位的指正和提点,发此贴只是大致描绘一下紫砂泥料,给初玩紫砂壶的朋友介绍一下概念,简单区分一下壶材是紫砂还是非紫砂,不要被被无良的商家忽悠了,有错误就要给我指出,我可不是睚眦必报之徒。

还有,谢谢泥的传人中肯的评价


17楼



18楼

这个帖子该顶啊


19楼


20楼

引用 hnhb1012 (18楼)

这个帖子该顶啊


21楼

引用 panzer_3 (16楼)

误导之处正需要各位的指正和提点,发此贴只是大致描绘一下紫砂泥料,给初玩紫砂壶的朋友介绍一下概念,简单区分一下壶材是紫砂还是非紫砂,不要被被无良的商家忽悠了,有错误就要给我指出,我可不是睚眦必报之徒。 还有,谢谢泥的传人中肯的评价[图片]

这句话要说在最前面就好


22楼

引用 就算多一秒 (21楼)

这句话要说在最前面就好[图片]

谢谢提点,也谢谢加精!


23楼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553061338 在 2011-8-20 20:33 通过点顶按钮,顶了一下这个贴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