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话民生之看病2

 情系大连 2011-08-22

让市民看病 不发愁 不差钱 不憋屈









    (上接A3版)

    让市民看得好病

    不憋屈

    1.患者希望找大专家,导致“一号难求”

    2.医患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医疗纠纷

    老百姓到医院看病,都希望找有名气、水平高的医生。所以,一些医院就出现了“一号难求”、排队挂号等候时间长等问题。“挂号难”问题该怎样解决?

    “全科医生”明年进社区

    陈海龙说,由于医院优质资源不足,加上市民的惯性思维,导致许多患者习惯挤到大医院挂专家号看病。我市各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开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挂号等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市内大部分医疗机构还在各自网站上设立网上实名挂号和出诊医生查询业务,市民可登录相关网站查询所需信息。为了满足患者对专家门诊的需求,下一步除了增加专家出诊的频率外,还将建立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陈海龙说,将实行挂号不点名的形式,让专家腾出更多时间来诊治疑难杂症。另外,鼓励引导那些所患疾病不是很复杂、病情也不是很严重的患者到社区医院求医看病,对于社区医院没有能力诊治的病,则再通过主治医生实行转诊。如此一来,大医院的患者少了,每个患者看病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不管时间还是精力,都从容了许多。

    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近期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2012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将会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样,护士也要走全科化的道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患者,都该懂得相应的护理方法。另外,每年安排100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进修,每年完成100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市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进修,每两年对乡村医生进行不少于100学时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培训。5年内,还将有500多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临床医师参加此类成人学历教育,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提高我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

    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现今,很多患者动辄就说要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去看病,我市各学科的医疗技术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大连医疗水平居计划单列市前列

    未来5年引进“博士医生”250名

    2010年我市卫生技术人员3.9万人,平均千人口医生2.71人。现有正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1530人,副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2094人;有博士学位505人,硕士学位2098人。在我市一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中有42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委员以上职务,有30人担任省医学会委员以上职务,有14人担任市医学会委员以上职务。据了解,我市还将提高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2010年市卫生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制订了《大连市医学重点学科优秀卫生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实施办法(试行)》。2010年市财政出资300万元,用于我市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29人到国外一流学科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进修培训,有70人到国内一流学科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进修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到2015年,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将达到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占卫生从业人员的80%以上。我市还将加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全科医生的培养,重点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有计划地引进部分拔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5年内引进博士250名,引进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0名。

    陈海龙告诉记者,我市的医疗水平处于计划单列市的前列。发达城市能解决的疾病,我市基本上都能解决,但在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上与发达城市相比有一些差距。我市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医学重点学科5个,国家卫生部审批的临床护理重点专科1个,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审批的重点学科18个,市重点学科109个。经过几个周期建设,我市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带动了全市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目前,我市一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9个,国内先进水平的有36个,省内领先水平的有19个,省内先进水平的有5个,市内领先水平的有6个。如:大连医科大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全国的中西医结合学界具有重要影响。我市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中医血液内科、生殖辅助技术、耳鼻咽喉科等重点学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市民不出大连就能享受到高标准的医疗技术。

    另外,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医院了解到,许多医院开设疑难病门诊,多学科联合为市民看病“排疑解难”。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一站式综合门诊,心血管、糖尿病、神经外科、脑血管、肿瘤、内分泌等科的患者只要挂一个号就可以得到多学科专家会诊,给予合理治疗方案。中心医院也开设了疑难病诊室,根据就诊患者提供的病历资料,对其病情作出初步评估,然后召集相关专家进行会诊,为患者提供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一个号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对于一些疑难复杂、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患者就不会到处挂号看病也不得其所了。

    医生收红包:这个要不得

    医生耍态度:这个不能有

    医患关系这个词真是让患者叹气,让医生也叹气,很多时候,医患关系说不清楚,好像谁都挺冤,谁都还挺郁闷。在采访中,陈海龙对记者说,除了互相理解外,要有制度来约束道德行为。而我市的两大“利器”就是——

    医生态度不好患者可举报。陈海龙说,改善医患关系首先要从加强医生、护士的医德做起。医疗纠纷现状是,有了纠纷患者就和医生“掰扯”,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好,怎么也扯不清楚,因此导致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我市实行了投诉机制,有的医院,如中心医院已经设立了投诉医患沟通办公室,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医患矛盾。患者也可以到中山区杏林街100号大连市医疗纠纷投诉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去投诉。据了解,今年年底,我市每家医院都要设立调解办公室,并且挂上醒目的牌子,专门调解医患纠纷。

    医生不许收红包。陈海龙有着十几年的外科医生工作经验,当在场的记者问他收不收红包时,他说:“这个真不能收。”陈海龙感叹,其实送红包,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悲哀,因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实际上大多数医生都是认真负责的,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你给了他红包,他反而压力增大,很容易起到反作用。可如果不收,患者心里会没有底,还以为医生嫌少呢。有时候医生挺为难,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所以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医生在手术前收了你的红包,术后又还给你。但是不排除个别的医生,医德败坏,以此敛财。

    目前,我市对医疗工作者实行严格的制度,一律不允许收红包。卫生局每年与医疗单位签订《大连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工作责任状》,其中包括“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服务中索要、收受患者红包的行为。要全面落实协议书双签字制度,把严禁收送红包作为协议书的重要条款,向患者明示。”

    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生收到红包必须在24小时内送到护士长那里,由护士长将钱打入患者住院费,并提供收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医生接红包必须在24小时内送到党办,也有一些医生直接将钱打入患者住院费。如果医生收了红包被举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大连市卫生技术人员”十二五”预测图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张丽霞采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