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愚公移山》案例展示

 --水墨人生-- 2011-08-22
《愚公移山》案例展示
郭明红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2.教学实录

 

(一)媒体辅助,导入新课

 

以动漫flash——愚公移山导入。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焉: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之: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研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有人认为本文以神话结尾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

 

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3.教学反思

 

1)辩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过程当中我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质疑、争辩……。我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2)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追求真、善、美,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3)辩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张扬个性,不唯师、不唯高。辩论会中,学生支持哪方面观点都行。我们先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单就他们那种多角度、立体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的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

 

4)辩论,不仅给学生各抒己见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要想有力地反驳对方,必须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证明其观点的论据。更需要迅速分析思考,迅速地找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即“抓小辫子”才结合自己的资料加以反驳。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比我们平时一问一答更加立竿见影。辩论会上学生那铿锵有力、咄咄逼人的辩词频频出现。有的学生甚至能一连说出十来个反问句,大有不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不罢休之感。而每每此时这些同学总能得到来自双方辩手的掌声,这对他们又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接纳,培养了合作精神。

 

 “辩论式教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使这门艺术更精湛,臻于完美,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去实践……

 

 (以上案例来自http://www. 作者 郭明红)

 

4.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教学案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郭老师的这一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于《愚公移山》,学生从不同的渠道都获得了一定的认识,看到这一课题,都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愉悦感,对课文学习事先就会有一定的兴趣,郭老师不仅保护了这份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播放动漫、音乐等手段来强化这分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使用辩论方式组织教学,使大部分学生整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下,思维活跃,积极性高。郭老师掌控课堂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张弛有度,节奏合理。更为难得的是,郭老师没有让教学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他把事先设计的《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落实得很到位,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真正得到了知识。

 

这一堂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既有师生交流,更有生生间思想火花的撞击;既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在思想教育方面,这堂课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中,郭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理念去解读作品,使古代作品再次焕发现代的光辉,让学生进生生间思想火花的撞击;既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在思想教育方面,这堂课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中,郭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用现代的理念去解读作品,使古代作品再次焕发现代的光辉,让学生进行纵向的思考,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具有了厚度。

2010-12-13  人教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