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凌赋

 终南居人 2011-08-24
杨凌赋

  教稼古地,农科新城。邈其缘耕,畋其弘农。前贤可追,后英无
穷。人杰地灵,卧虎藏龙。
  观夫杨凌胜状,尽在三畤原岗。四通八达起新城一座;三水绕境
托圣土一方。南渭河浩淼汤汤,北湋水蜿蜒宕宕,东漆水融湋入渭,
西宝鸡毗邻接壤。公路铁路,东来西往,渭河大桥,水连山傍。三道
塬岗之貌,阶梯而上;飞凤展翅之姿,两翼翕张。珍木蔚荟,水碧流
而山苍;灏光组合,畴菽荣而谷香。
  后稷教民,封地有邰。有邰何哉?杨凌之陔。天赐牟来,弃授于
邰,民而足食,神祧以怀。凤岗设畤,牢祀祭拜。畤者,社稷坛台,
祈天风雨顺而祥瑞开;祀地五谷丰而民安泰。秦始之皇,礼继而衮服
华盖;汉武大帝,仪承而冕旒恭戴。迨于杨隋,文帝于此起陵而葬埋,
杨陵(凌)古地而名来。
  伟哉,杨凌!先贤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圣地驶百代骄子风流
轲。
  隋文帝,南北统有。科举拣贤,开“考”之端由;三省六部,创
“官”之机构。唐太宗,诞生建子沟。文治武功推明君之首;功德兼
隆比汤武之尤。伏波将军,金甲银胄,南征北战堪国之砥柱中流。明
德马后,不徇私庥;马融设帐,经道不朽;孟起屯兵,古岭巍留。嗟
夫!域方圆仅版百余平方公里,地养民不足二十万之齿口,辖一区六
乡(镇)八十有七行政村,弹丸之地,名贯五洲,生一蛟龙,卧一蟠
虬。更有那古迹遗址,文化积馐,美好传说,追远长流。川云关、封
神台、马援祠、马超岭、隋泰陵、恩义寺、唐相墓、背阳关、洪积鸣
钟、镜照古刹、玉皇琼阁、灵山仙境,点后稷故里千年锦绣,写杨凌
沧桑风雨春秋。
  伟哉,杨凌!文治武功俱往矣,风流人物看今朝。
  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足踏邰岗建农专,
千间广厦育贤英。贤英出,农桑兴。赵洪璋,呕心沥血育嘉种,黄淮
大地小麦丰。主席誉他:你救了新中国;总理赞他:不辱使命是国英。
周昆虫,尧博士,全球泰斗美誉称;李振声,成就蜚,科技桂冕他簪
缨。曰院士,曰专家,数而十,十而百;曰教授,曰导师,十而百,
百而千。佼佼者,辛树帜、虞宏正、朱显谟、李振歧、芬茨尔、原芜
洲、石声汉、林季周、俞启葆、刘荫武,康迪邱怀沙玉清,山仑宁锟
李璋等。人才辈出灿若星,神州花开遍地松。科技精英扶桑农,国之
翘楚不世功。
  壮哉,杨凌!载古载今载未来,农耕文明开新宇。
  丁丑七月朔,示范区立。慧雨垂落得天时,紫气东来挟地利。省
部共建,创新机制,服务农业,示范科技。高楼林立,巍然乎一座农
科新城在渭水之滨兀起;环境优美,灿然乎一颗示范明珠在三畤原岗
嵌饰。一年一届农高会,规模恢弘惊天宇。青帝落翠微观光,王母携
蟠桃展示。家乡的巨变,海外游子关注;梓桑的发展,国内乡党支持。
朝望秦岭之雪厚雪薄兮,暮看渭水之潮涨潮落兮。农科教合一,产学
研汇集,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农业可持续发展之大计,请缨枕戟,大纛
前指。科技效益年六十亿,五千万农民受其益。二次创业,三大战略
引资;四个突破,发展农业为冀;五个万工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示范园、产业园、科教园、
物流园,一城四园,前承后启;生物技术、绿色食品、农牧良种,环
保农资,四大产业,日新月异。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
现代农业特色,示范花开次第。
  壮哉,杨凌!十年树城,百年树农。追先贤之传承,祈来日之昌
荣。“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埋头苦干,献身农业”之杨凌精神,将
世代于斯扬弘,一百三十五平方公里之杨凌,将为国再建新功!
  赞曰:杨凌!昨天先贤铺就农耕路,今日人杰筑起科技途。明朝
精英策鞭仗犁,昂首阔步,必将耕耘出:经济腾驤,人民富足!
(戴助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