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堰年俗

 嘉宾房 2011-08-24
                                                十堰年俗
周鸿猷
(上)

    千百年来,十堰的先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民俗,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十堰地区过春节的民俗特别多。从头年腊月到次年正月十五,几乎到处在忙年。汉江以南,荆楚川习,味道浓重;汉江以北,陕风豫俗,渗透境内。

    杀年猪

    杀年猪是十堰人忙年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进九”开始。年猪肉一般不卖,过年吃不完,所以“进九”后才杀猪,以便制成腊肉,留着来年吃。穷一点的人家,猪小不经吃,就等到腊月二十左右才杀猪。十堰民歌《十二月》里唱道:“腊月二十腊,家家把猪杀。砍上肉一吊,拎到姐的家。”

    大家赶在一块儿杀年猪,就俏了杀猪匠。杀猪匠一身油腻腻的衣服,平日里谁见了都回避。可进入腊月,谁也不嫌他脏,提前好几天排队接。沉甸甸、油糊糊的杀猪工具篓子,也有人帮着收拾、抢着拎。

    杀猪的当天,猪主人起大早,在房头场地上垒起柴灶,架上大铁锅,劈柴烧水。再给要杀的猪喂瓢好吃的食物,然后一请杀猪匠,二请帮手来,三请喝杀猪酒(猪血汤)的亲朋、邻居捧场。老年人赶来等杀猪水泡脚,小娃子等着抢猪尿泡玩……

    旧时山里的孩子没什么玩具,只等杀猪时抢个猪尿泡吹成气球玩。见杀猪匠开肠破肚,他们都围在四周,割下猪尿泡的瞬间,眼疾手快的便抢先一把夺过去,放在石头上揉松皮,吹成篮球大,用线绳扎住口,就成了飘飘然的“气球”了。没抢到的孩子常趁其不备,把猪尿泡刺个小眼,不一会儿就泄气了。不要紧,那一家又在杀猪。孩子们像攻山头一样,又一阵风似地冲了过去。

    旧时老年人冬天也穿草鞋,脚被冻裂了,用杀猪水泡泡,来年就不裂了。于是,哪家杀猪,脚冻裂的人就纷纷往那里赶。猪毛刮净后,用大脚盆装上烫猪水,大家一起把脚伸进盆中,有说有笑地泡脚。

    猪杀了,肉腌了,杀猪匠、帮忙的、亲朋邻居都围在场院中的大方桌上,喝酒吃肉,不醉不休。

    现在,儿童的玩具多了,老年人也有暖靴了,吹猪尿泡、用杀猪水泡脚的习俗也消失了。

    过 小 年

    十堰地区过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也有腊月二十三日过的,俗称“军三民四霸王二十五”(“霸王”指晚归的出征军人)。南宋文天祥《二十四日》诗有“江乡正小年”句。《房县志》卷十一《风俗》记:“二十三日,祀灶神,俗云是日灶神上天曹奏事。主妇洁釜燃灯,以胶牙饧、糯米糍、豆糖团等献供,曰‘庶几甘言’也。又以盘盛黑豆、寸草,以为灶神秣马具。祭毕,合家罗拜,送之糖饧,分给小儿。开筵簇坐,谓之‘过小年'。自是箫鼓爆竹连宵,直至除夕,谓之‘闹年'。”十堰民歌《情歌》中有:“腊月二十三,家家过小年,嘱告灶王上青天,保佑郎回还。”实际上,腊月二十三主要是祭灶神,人们把它当小年过。

    灶神又叫司命爷。十堰民歌《杀猪宰羊敬上神》中说:“堂屋的家神,厨屋的司命,灶公灶母灶子灶孙,保佑我全家太平。”情歌中也说:“跨到腊月二十三,司命老爷要上天。嘴里吃着打糖块,玉帝面前少谗言。”晋代葛洪在武当山修炼时撰写的《抱朴子·微旨》记:“月晦之夜,灶神也上天。”所以腊月二十三天黑前,大街小巷,村头村尾,有许多小孩叫卖灶王爷像和灶马图,因为这天家家户户都把灶前灶后的墙壁清洗干净,然后换上新灶神像,烧灶马图,让司命爷骑上花马,吃着灶糖、灶饼上天。新灶神像的两边贴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

    吃过晚饭,在灶头上摆上香炉、蜡烛、黄裱纸及八个灶饼、一盘灶糖等供物,燃香、点烛、烧裱,全家祭拜。有的不烧灶马,捉一只绿尾大公鸡,把刀、碗放在灶门前地上,杀鸡接血。脱鸡毛时在鸡头、鸡翅、鸡尾各留三根较长的,口念“红公鸡,绿尾巴,灶王爷骑上天”。祭完,全家吃灶饼、灶糖。

    到上世纪70年代,祭灶神习俗渐渐淡去。如今,山区还有老年人祭灶神、熬灶糖。

    打灶糖

    打灶糖是在腊月二十二,以粮熬糖,分三种:一是糯米,二是红薯,三是苞谷。江南高山不出糯米、红薯,便用苞谷熬糖。糖熬制后,冷却变硬,吃时拿锤棒敲一块下来,故名“打糖”。在打糖里加上芝麻、花生等,炒好,放到模子里定型、切块,就是灶糖。也有加苞谷花、熟黄豆的。祭灶神用打糖,有“粘嘴”之意,让灶神上天后说好话。

    灶饼则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大铜钱般的饼,成半月或满月形状。

    赶嫁娶

    腊月二十四后,司命爷上天了,人间便无神管,全是“黄道吉日”,娶媳妇、嫁姑娘自然就不用再看日子,民俗叫“赶乱婚”。于是从小年以后直到腊月二十九,不论城里乡村,也不论江南江北,娶媳妇、嫁姑娘的赶堆。大街小巷,十里八村,四处都可听到锣鼓、喇叭、鞭炮响。新娘子的花轿常有对面相遇的,两新娘子便从轿中递出交换礼物,叫“交喜礼”,表示互相贺喜。这几天小孩子特别忙,四处跑着看娶媳妇、捡鞭炮、抢喜糖、摸红鸡蛋。前些年开始兴轿车娶亲,坐花轿的风俗逐渐消失。近些年,年轻人对古俗感到新鲜,又坐起花轿来,后面跟着一串小轿车,古俗倒成了新风。
           掸扬尘

    十堰俗语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有除陈布新,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的意思。这天,人们上午掸尘,中午或晚上过小年,图个干净卫生。

    腊月二十四大清早,全家人早早起床,一齐动手,把家具搬到院子里或稻场上。挪不动的大器物,就用布或纸遮盖住。扯下窗帘,摘下镜框……男劳力换套旧衣服、戴上草帽,在长竹竿顶端捆上刷子或鸡毛掸子,先楼上,后楼下;先内室、小屋,后厅堂、大间,依次掸掉房顶、楼顶、墙面的浮尘及蜘蛛网,然后又把角角落落、边边沿沿清扫干净。房屋清扫利落了,就洗家具,擦干、晾干,再复原。

    这时当母亲、姐姐的可忙活了。除尘后全家人洗澡,换干净衣服,女主人及长女便抢阳光洗床上用品和衣服。等到腊月三十夜,趁守岁当口,把全家人的新衣分别放在各自床头。自家人的床铺料理好了,还得支一张床,铺上干净铺盖,准备过年时客人睡。

    打豆腐

    十堰盛产黄豆,过年几乎家家都要打豆腐,时间选在腊月二十五前后。打豆腐时间太早了,豆腐会发酸;太晚了,又忙不过来。所以十堰民歌《小郎上四川》唱道:“腊月二十五,家家打豆腐。想起我郎在外头,一天一场哭。”为什么哭?一是望郎归,二是一个人打豆腐实在忙不过来。

    “豆腐出百菜”,可做豆油皮、豆腐块、冻豆腐、熏豆干、千张皮、油炸豆腐菜、懒豆腐等。房县特色菜酥炸卷儿近几年风行十堰,过年家家必备。这酥炸卷儿的外包皮就是豆油皮,内卷肉馅儿,然后过油炸。豆腐开锅后,去沫,表面冷却结成一层膜,用竹竿揭起,就是豆油皮,操作过程叫“揭豆油”。豆油皮含高蛋白,薄而亮,耐破损 。揭豆油皮很赚钱,但要有一定的揭、晾、收技术。豆腐打好后,一部分用水漂或上冻,一部分做油炸等花样菜。十堰俗语:“团年离不开豆腐菜”,就是这个道理。

    打豆腐是个忙活。先用水泡黄豆,泡透了上磨推。手推小磨一人推,边推边向磨眼喂水和黄豆,太累人。拐子磨得一人推,一人喂黄豆,单人干不了。磨完豆浆还得用“豆腐荡子”滤浆除渣。所谓“豆腐荡子”,是在一个悬吊着的木制十字架四角系一块滤布,然后把磨好的豆浆倒进滤布里,滤出的豆汁流进“豆腐荡子”下面的大锅里。锅下的灶里填上大柴块,烧起大火,到豆浆翻滚时停火,去沫,晾几张豆油皮,后将豆浆起锅转到大木桶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石膏汁倒入豆浆中,这叫“点豆腐”。点豆腐有讲究,石膏汁少了豆腐太嫩,量少;多了、粗了,豆腐太老,不好吃。待豆浆变成豆花时,倒入木箱中,盖上与木箱合槽的厚木板,用大石头压上,挤掉水分,这叫“压豆腐”。豆干、千张皮也是这样制做出来的。

    打豆腐程序多、辛苦,一个人打豆腐就更难了。男人外出,年末未归,家中的单身妇女怎么打豆腐?民歌中盼夫归来的女人“一天一场哭”,就好理解了。

    有些讲究的人家,打过年吃的豆腐,要浆滤二道,不起豆油皮。这样打出来的豆腐白里见青,无“蜂窝”,入口细嫩。

    闹  年

    闹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表示与祖先一同过年。《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记:“二十六日后,具酒脯荐祖,团栾合食,谓之‘闹年'。”“脯”,肉干,类果脯。“荐”,草垫子。“栾”,大树。这是说,农历腊月二十六后,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酒菜到祖坟祭祖。祭祖时,在坟前大树下选块地方,铺上草席,摆上酒菜、果品、供馍,上坟人代表全家给祖宗拜年、敬酒,以示阴阳团聚,怀念之情。

    蒸飨馍

    十堰人一般在腊月二十六左右蒸馍馍。民歌云:“二十六日家家忙,面盆端到火炉旁。剁油渣,拌面糖,劈柴架笼蒸供飨。”蒸飨馍选在腊月二十六,一是接近过年,馍馍能放到年后。二是越近年边人越忙,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有几笼馍馍,饿了可以垫垫底。过年的馍馍一般用炼猪油后的油渣子,加上豆腐、萝卜、粉条、豆干等作馅,既有油又有肉香味儿。做糖馍馍不能用纯糖,要把面粉炒熟了拌在糖里,以防馍馍咬开时糖汁流出。

    过年蒸馍不叫蒸馍馍,而叫“蒸供飨”,这是为图个吉利。因为“蒸”与“真”谐音,“馍”与“磨”谐音,过年说“蒸馍”,容易听成“真磨”,不吉利。

    供飨馍分大、中、小三等,每种10个。大的敬家神,从除夕团年直供到正月十七吃早饭。供飨馍蒸裂了叫“笑”,意味这一年将有好事。中等的飨馍祭祖坟,可随祭随吃,意在请祖宗保佑免灾。小的飨馍敬土地爷,敬后收回。所有的供飨馍顶部都要点上五点梅花红,或在馍里包上大红枣。

    虽说是“蒸供飨”,实际上蒸的馍馍花样众多。除了肉包子、糖包子,还有别的花样,如鱼形馍、蛇形馍、鸡形馍。还有做成家中小孩属相的,赠送给孩子,图个欢喜。

    写对子

    十堰人过年,普遍贴春联、门画。春联又叫“对子”,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记:“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之。”《宋史·蜀世家》记:“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板,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传说中的门神,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曰: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危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像,挂在门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到了唐代,门神的画像变成秦叔宝、尉迟敬德,后来又变成文财神赵公民,武财神关羽,再后来又添了道教的雷神等。

    对子和门神是“兄弟”,十堰城乡、官民均有贴对子和门神的习俗。乡下人比城里人更重视,哪怕是穷人家,过年时也要千方百计地贴上对子和门神。腊月里,为防大雪封山,山民们提早背一背篓苞谷,翻山越岭进城卖粮。低山的则挑一担板子柴或木炭赶集。卖钱后,首先是买香、蜡、纸裱和对子、门神。红红的对子和门神卷着插在背篓里、挂在扁担头,心满意足地走在街上,构成一幅幅办年货、买对子的民俗画卷。

    这时候,县城的大街小巷、乡村集镇,都有很多写对子、画门神的摊儿。红的纸、黑的墨,在摊儿前后晾晒一地。目不识丁的人们围过来,请卖者一副副地念,觉得对胃口,就挑出来买下。

    讲排场、不通文墨的富户往往不惜钱财装门面,老早就请了文人(多为教书先生)、画师到家中聚会。画师低头作画,少言寡语;作对文、写对子的人摇头晃脑,苦思冥想,力创新意。半天下来,对联、门画摊了一屋子。主人家高兴,学着文人样子叫喊:“请坐,诸位宾朋高手,为吾作对子、画门神,劳苦功高。余备薄酒,请诸位喝饱。”众人一齐响应,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来个酒醉饭饱。饭后,文人们选好留给主人家的作品,自己则带上事先藏在一边的对子和门神,在道谢声中离去。余下的对联、门神,就成了主人送亲朋的礼品。

    春联、门神是“栽”在各家门上的两对“迎春树”,上面落着吉祥和喜庆,烘托出一派春色和年景。今天,许多人家过年也贴对联和门画,但都是大同小异的印刷品,风格单调,没有了古时买卖的风情、请人撰写的热闹。

    挖年藕

    十堰民谚云:“腊月二十七,挖藕不洗泥。”藕农为啥赶在天寒地冻的腊月二十七挖藕?这里有个说法。

    十堰人过年,家家都炖藕。藕在年宴上可以凉拌、爆炒。酒喝半酣时,上一盘嫩白清脆的酸辣藕片儿,或是辣椒爆藕丁,那是上好的菜。过年前后半个月,藕放长了会干、会烂,到了腊月二十七八才买,带泥保潮、保鲜、能放。特别是小田藕,好煮,好吃,受人喜爱。像房县莲花池、丹江口六里坪、竹溪水坪的藕,旧时都是俏货,都要留到腊月底才挖了卖,一斤卖三斤价,还带着泥巴。因此藕农们都“留藕在田,等着过年”。

    腊月底挖藕是件辛苦事。晴天还好,赶上霜冻、结冰或下雪,就更苦了。“天下雪,藕遭劫,下田挖藕不怕邪(雪)”。年前那几天,藕田边烟雾缭绕,一群群的人站在田埂上,挖藕、守藕、买藕、贩藕的你来我往。旧时没有防水靴,挖藕的人赤脚踏进冰渣子响的泥水中,挥臂铲泥,双手摸着藕枝,顺着长向,小心地往上提。一枝完好无损的藕出泥,挖藕人虽然手脚都麻木了,却还提着藕向人炫耀。喜得买藕人又心痛又赞许,高喊“快上来烤烤火”。田埂上的火是女人、孩子和藕贩子们捡来残荷叶、树枝干草烧起来的。浓烟滚滚罩荷田,藕香烟熏抗大寒。谁说藕农心不苦,只为多挣几个钱。从天亮下田,到天黑收工,一人能挖一担藕,许多辛苦都得到了回报。中午,主妇炒一荤一素两个菜,拎一壶热黄酒,放在地头上给他们吃。那些想买藕的客人,把整包的香烟塞给挖藕人,有时还带点糖果给孩子,和挖藕人的女人说笑话拉关系,也就是想买到修整干净、不断不烂的好藕。这时挖藕人很俏,对来抢购的二道贩子们不屑一顾。二道贩子奔了张田奔李田,最后买的都是又瘦又烂的残藕,但仍能赚钱,因为此时残藕也俏。

    酥炸菜

    郧阳酥炸习俗,江南江北不同。江南与四川、襄阳接壤,江北与陕西、豫南交界,酥炸菜吸收四周特点,加上武当道教、流放文化的影响,花样百出。

    酥炸菜,就是把食物放进煮沸的油锅里炸好存放起来。十堰年俗中的“春酒宴”很讲究,除了菜多、花样多,还要简便省时。酥炸菜能变花样,可以临时拼凑,缺少不得。酥炸菜可拼凉盘,丢汤锅,因此十堰谚云:“腊月二十八,家家动酥炸”,实际是提前做年菜。

    十堰酥炸菜从内容上分有荤、素两大类,从品位上分有乡土、城市、高山、道教及宫廷的不同,从味道上分有咸、甜、麻辣、酸辣的差别,从口感上分有酥脆型、酥软型。酥脆型松脆易碎,酥软型耐嚼味长。

    荤炸菜,是将动物肉与其它食物混和入炸;素炸菜,即红薯、麦面、杂粮、洋芋、青菜、野菜等混和入炸。武当山道观以“武当八珍(豆腐、面筋、木耳、磨菇、山药、黄精)”为主料,酥炸出多种荤型素菜,如“炸猪排”、“炸鳝鱼”、“山药黄精肉”等,都是让香客们口馋的斋中“荤”品。

    这里举两种做法:油炸“猪排”,用冬竹笋切节为“骨”,外缠豆油筋,做成猪排状,调鸡蛋汁,下油锅炸后,金亮喷香,酥脆可口,造型足以乱真;酥炸“鳝鱼”,将大朵香蕈切成一指宽的条,微炸后再改块,背黑肉黄,颇似鳝鱼片,再加青椒、胡萝卜、黑木耳等爆炒,青、红、黄、黑分明,色香味俱佳。

    十堰各地较普遍的酥炸菜有酥肥肉、酥排骨、酥全鱼、酥鸡丸、酥鸭翅、酥春卷、酥麻叶、酥豆腐丸、藕夹等。江北特色的有红薯丸、油馍筋、全鹌鹑、羊肉丸子等。江南特色的有酥卷儿、绿豆丸、洋芋丸、牛肉丸、萝卜丸等。现代引进的外来酥炸菜有狮子头、酥狗肉、酥驴肉等。

    蒸年菜

    十堰民谚云:“腊月二十九,蒸肉熬骨头。”旧时没超市,市场上无成品蒸菜,于是家家户户备蒸笼。大户备大蒸笼,小户用小蒸笼。平时蒸馍馍、蒸饭、蒸米酒,到了过年便蒸菜,叫做“笼沾荤”。

    蒸菜分荤、素两种。荤蒸菜有条子扣肉、粉蒸肉、蒸排骨等,鸡、鸭、牛、羊、鱼都可做蒸菜。蒸菜用中型土陶碗,因土陶碗出味。碗底先装垫底菜,如扣肉垫霉干菜,加主料酱豆;鸡块垫板栗;羊肉、牛肉垫萝卜或胡萝卜;老鸭垫老藕等。

    扣肉不在吃肉。霉干菜经蒸后油浸,加上酱豆的特殊臭味,是酒后拌饭吃的上好菜。为这一碗垫底菜,十堰家家屋檐下挂干菜。粉蒸肉也是大众喜爱的蒸菜,江北用大米掺苞谷粉,或糯米掺大米,加五香粉,拌肉块上笼,肉香口味绵长。江南用高山“冷水红”大米粉,加五香粉拌肉块,蒸出来的肉砣子微红,香气扑鼻。可惜“冷水红”产量低,现在基本绝种。

    竹溪蒸盆是江南的特色蒸菜,主料是腊味(腊猪蹄、腊鸭、腊鸡、腊猪排、腊猪肚等)。这些腊味加上配料混放在大土陶盆中,再加香菜、木耳、豆腐及泡椒老酸菜,用大火蒸四小时左右出笼。“蒸盆出笼,热气四走,主人发话,在席三杯酒。”

    忙年不累人,忙得也高兴。年货办进门,家家喜盈盈。猪杀了,菜齐了,只等年三十,挂红灯,贴对联,点上大挂鞭,围吃团年饭,合家欢乐。
  (  下)

    过年,是一个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在外的人想回家与家人团聚,家里人也盼着在外的人归来。无论兜里有钱无钱,过年团聚是所有人的愿望。腊月三十吃团年饭,是民俗中最有代表性的活动。

    团 年

    贴对联。古代贴对子,面对大门,右边为大,左边为小。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门楣贴横批,门楣卯榫贴“春”或“福”字,然后贴门神。猪牛羊鸡圈贴“六畜兴旺”,粮仓贴“丰”,织布机、纺纱车贴“转线”(赚钱之意)。

    贴福字。十堰大多数人家过年都要在门上、墙上、门楣卯榫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把“福”字美化成图画,有的则在寿星、寿桃、五谷丰登中嵌一个“福”字,以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福”字倒贴,表示“福运到”。传说清代靖王府过年,家丁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靖王要杀这个家丁,这时来了个秀才,上门便磕头。家丁忙问何事,他说靖王爷福到了。家丁赶紧报告,王爷出来一问,那秀才说:“我看王爷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是大喜,故而磕头。”王爷一听乐极了,便把秀才留在府上,还赏了倒贴“福”字的家丁三块大洋。还有个故事说,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肠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家家都贴“福”字。其中一户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下旨要把那家人满门抄斩。马皇后忙说:“这是福到的意思。”于是这家人免了灾。以后,人们便以此来纪念马皇后。

    团年饭。古时团年饭很讲究,比喜宴还丰盛,有凉拌菜、炒熟菜、蒸扣菜、炖汤菜,还有的上花生、瓜子等。凉菜有黄豆芽、猪肝、牛肉、香肠、腊鱼、鸡爪子(又名 “抓钱手”)、腌鸡鸭蛋及小青菜等。凉菜的第一盘是黄豆芽,摆的形状像一只金黄色的如意,故名 “如意菜”,取 “年年如意”之意。炒熟菜有鸡鸭肉块、猪肉块、猪腰花、糖醋溜鱼等,荤素搭配。蒸菜即各种蒸肉、八宝饭、红薯丸子、蒸酥卷等。汤菜以莲藕熬猪蹄、牛羊肉萝卜汤为主,汉江河边还有蒸盆鱼、翘嘴鲌鱼汤、黄桑鱼汤。竹溪县有腊、鲜混合的 “竹溪蒸盆”等。

    菜上齐了,点燃一大挂鞭炮,炸得门前火花乱飞。全家拜神毕,在祝福声和欢笑声中,馋了一年的团年饭才开吃。团年酒郧县有老黄酒,房县有乳白黄酒,其它地方多用苞谷酒。在家长的带动下,全家人依次举杯向长辈敬酒,祝长辈幸福长寿。然后觥筹交错,喜气溢满厅堂。

    江南收席时端上一大碗香蕈汤,这是用肥母鸡清炖的,放入香蕈条,加几棵菠菜,叫“红嘴鹦鹉香蕈汤”。汤色青、白、红、橙,特具山珍香味。江北团年宴上少不了一盘整鱼。小孩伸筷子去戳,长辈往往劝阻:先吃大碗菜。最后那一大盘整鱼便留了下来,代表“年年有余(鱼)”。

    若哪家当年有人去世,团年时便按辈份在桌上放一套碗筷,以示死者回家团年。因门神是拦鬼的,这家便不贴门神,不贴红对联,而贴黄纸写的对子。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在饭店订团年饭的不少。这样省了主妇的辛劳,但也少了点家庭团年的温馨和乐趣。城里人觉得年味不足,便去乡下过年,以寻找失去的民俗。

    旧时,出了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团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娘家婆家都是直系亲属,加上是独生子女,两家在一起吃团年饭的新风便出现了。还有姑娘女婿赶到两家团两个年的。

    包饺子。十堰人大年初一吃饺子,也叫“吃元宝”。因饺子白白胖胖的,就像银元宝。吃元宝,意味着“添财进宝”。这与十堰的流放文化有关。流放到十堰的王公贵族都受过惊吓,总提心吊胆地怕被杀。饺子与“绞死”谐音,为避讳,便叫“元宝”。

    大年初一吃的饺子,都是头天晚上包好的。家庭主妇在年三十的下午,偷空舀几瓢上好的白面,和好放在灶头。然后择葱、切姜、洗白菜,接着厨房传出“嘭嘭”的剁肉馅声。直到团年时,一家人坐齐了,主妇才擦擦手,上桌吃团年饭。不等散席,也不等洗碗,便又忙着擦洗装饺子的筛子、簸箕。吃完团年饭,全家总动员,一齐包饺子。

    有个神话说,明代修玄岳门时,张三丰在工地做饭,一人做管百人吃。一天,他说包饺子吃,大家不信,他拍胸担保。有个小工好奇,趴在厨房门缝偷看,见张爷只包一碗饺子,煮熟后自己吃了。然后蹲在灶上屙饺子,一会儿便屙了一大锅。收工后,人们边吃饺子边赞张爷有本事,就那个小工没吃。后来九十九人成了神仙,只有那小工还在凡间干苦力。

    洗磕膝盖。老人们讲,除夕团年后,要洗磕膝盖儿,洗了就会有钱收。这应该是儿戏之言。腊月天冷,小孩不愿冼澡。大人又忙,不便强逼,只好用哄的办法,编出这样的话来。小孩信以为真,忍着冷去洗澡,用力搓磕膝盖儿。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果然得了钱。至今,有人没挣到钱还说“过年没洗磕膝盖儿”。

    守岁。《荆楚岁时记》载:“岁暮家家具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意思是说,这一夜,家家备酒菜,全家人守岁、饮酒迎新年。守岁前,在祖宗牌位前供一碗守岁饭,到正月十二倒在街上或路上,以“去故纳新”。晋代周处《风土记》:“除夕,大旦不眠,谓之守岁”。

    守岁也叫“熬年”。相传古代有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年三十晚就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人们为躲避“年”,当晚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窜进一个村子,把一村人几乎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服的新婚夫妇平安无事,几个玩鞭炮的孩子也幸免于难。从此人们知道“年”怕红、怕光、怕鞭炮声,过年那天便家家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年”就不敢再来了。

    “年”危害人间的事传到天上紫微星耳里,紫微星用火球把“年”打倒,再用铁链子锁住。因此人们每年此时便放鞭炮,烧香祭拜紫微星,叫做“出天行”。

    “三十的火,月半的灯”,十堰人保持着年三十夜围炉守岁的习俗。全家围坐在大火塘前,听着 “噼啪”的火炸声,看着通红的岁火,任衣服烤得发烫,脸烤得通红,身上暖烘烘的,心里难得的安静和温馨。火塘中的大疙瘩柴,是老早备下,放在山墙下阴干的。疙瘩越大越有火力,烧一夜不用加柴。半夜熬不住了,当家人便掏出一沓票子,家人齐说 “发了!发了!”小孩对票子大小不在乎,却盯住那几张新花花的,希望发给自己。老爷子、老奶奶咬着旱烟袋儿,时不时地 “吧哒”两口。当母亲的喜欢拿着长长的火钳,时而翻翻柴疙瘩,时而揭开火塘上的大吊锅盖瞅瞅,起身加瓢水。时而爬上燕子楼,撮一大瓢洋芋,倒进红红的火灰中;过一会又拍打着生苞谷面粑粑,放进另一边的火灰中,总不得闲。子夜后,一家人喝着吊锅里的腊肉骨头汤,掰着苞谷面馍,剥着又软又甜的烧洋芋,等着“出天行”。

    出天行。守岁到鸡鸣后,大人叫醒小孩,全家人出门,迎接上天复命的百神。百神初一子时降临人间,到时鞭炮齐鸣,对天跪拜。《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山臊实为狒狒类动物,因其传染疾病,故视为鬼魅。

    出天行时,院中放一小方桌,上放一把“五谷斗”,斗内插三炷香、一对蜡烛,放三刀黄裱纸,火笼边烘一捆蔑黄。鸡鸣后,点蜡烛,燃香,烧黄裱纸,向天磕三个头,祈求神灵保佑新一年万事昌顺。放鞭炮时看谁家起得早,一家放鞭炮,唤起千万家,掀起团年后又一次放鞭高潮。放鞭炮贫富有别,富人家鞭炮放得长,千字头、万字头、地雷式、天女散花式,种类繁多。高山人家鞭炮少,就用火铳放三枪,叫“三眼枪”。出天行毕,家长把“五谷斗”抱回家,放在神龛上。主妇及小孩到场院抱一抱柴,以示新年添“财”。自有央视春节晚会后,出天行就以新年钟声为准,大放鞭炮,其它祭祀仪式则基本消失。农村出天行后,天快亮时,男人到河里或井中打一担水挑进屋。俗话说:“新春发财好源头,一担银水往屋流”。现在有了自来水,此习俗自然终止。

    出天行是每户人家新春的第一次兴奋,放爆竹、抱柴、抱五谷丰收斗、挑银水进门。程序完了,全家人才开席吃“元宝”。
    拜 年

    清《郧县志》记载,“出天行”后,“五鼓”(五更)天明,全家人洗漱后,向祖辈、父母拜年,行跪拜礼。建国后废叩首礼,用贺语替代。吃“元宝”后,家长带孩子给家族长辈“贺岁”,即拜年。这天,家家闭门守财,拜年时须喊开门,拜了年就走,不喝茶,不喝酒。市商也关门,不交易,门板上贴祝辞。

    正月初一不仅闭门守财,还不扫地(以免扫财出门)、不向外倒垃圾 (财不出门)、不向门外泼水 (银水不外流)、不说不吉利的话。信教的俗家弟子和吃斋者禁食或禁荤一日。

    过年拜年是个重要的礼节。俗语说:“有心拜年,五月端午前”。旧时,晚辈若不给家族、亲戚拜年,人们会怪罪的。拜年集中的时间是正月初一到初三,农民“破五 (正月初五)”就要忙春耕,所以拜年最好赶在 “破五”前。

    正月初二,女婿给丈人拜年,以丈人家为主,分居的舅子家为次。旧时拜年兴四样礼:礼吊子、红糖、烧酒、杂果,有的还给丈人、丈母娘扯套衣料。在丈人家吃过午饭,再到平辈亲戚家拜年。走时大家都要给新姑爷送回敬礼,一般都是压岁钱,也有送农副产品的。给多给少,事先兄弟姊妹有个商量,数目都一样。

    初二还要给财神爷拜年,也叫祭财神。财神是司财之神,分文武两类。文财神是比干,生前为人忠直,后被纣王挖心害死,死后被封为文曲星君,管人间福禄财源。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公。赵公明俗称赵公元帅,是买卖求财之神,商人最敬重。关帝即三国时的关羽,因其助曹操时上马得金,下马得银,故奉为招财进宝财神及保护神。乞丐这天也拿着木刻财神和红纸,守在商贾门外,等开门时拜年、送财神,可获得压岁钱或食物。

    压岁钱。压岁钱是长辈为表示对晚辈的疼爱和关怀给的钱。 “岁”、 “祟”谐音,可压住邪祟。晚辈得了 “压岁钱”,用彩线穿成串,压在床头或挂在床腿上,就可以平安度过一年。如今压岁钱数额越来越大,有的能收到上万元。家长担心孩子乱花,就给他们编排用途,或存入银行。有的则交由父母处理。

    邀春客。过年期间,亲友邻居相互请客吃春酒,叫“邀春客”。俗语说:“喜酒要钱,春酒要还”。故而邀春客也叫“吃磨盘酒”。谁邀了春客谁没邀,各家各户都记得清楚。三天年一过,人们就盘算着怎样邀春客。邀春客不在菜多少,可酒要好,俗语说“怪酒不怪菜”。房县、郧县邀春客都留有老黄酒,有种陈窖酒叫“见风倒”,可见其诚心诚意。

    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但邀春客不减古风,说明老百姓富了。

    破五与上九。三天年一过,就要考虑春耕。正月初五叫“破五”,是“五谷爷”过生日,因此要祭土地神。

    传说玉皇大帝是正月初九生。他本名张有仁,姜子牙封神完毕,他还站在台下,问“玉皇大帝谁当”,姜子牙说:“你莫管,有人做。”张有仁赶紧跪地磕头说:“我叫张有仁。你说‘有人’做,自然就是我做了。”农民敬畏玉皇大帝,尊正月初九为“上九日”,这天不动土,连牛也歇假一天。建国后,“上九”习俗逐渐淡漠,只有道士还在这天做法事。

    尝蒿。春节期间,山里人“邀春客”,宴席上必有一大碗芝麻香油酥的白蒿。这个开筷菜就叫“尝蒿。”白蒿是蒿的嫩芽,上面长着厚厚一层白色绒毛,清香甜柔,是山里人既可当菜也可当饭的野菜。将采回的白蒿洗净,洒少许盐水,上干面粉,不用佐料,下油锅炸酥后,菜似兰花,色如翡翠,又称“兰花翡翠白蒿”,入口松脆清香。凡是请客,即便冰天雪地,人们也要破冰刨雪,上山采回白蒿。万一没有酥白蒿,主人会遗憾地讲明缘由或赔礼道歉。

    闹 花 灯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十堰人把元宵节看成和过大年一样隆重。宋代曾巩《上元》诗曰:“金鞭驰骋属儿曹,夜半暄闹意气豪。明月满街逐流水,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依朱栏目送劳。自笑低心逐少年,底寻前事捻霜毛。”元宵节夜,是古时男女青年互相接触、表达爱情的极好机会。宋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宵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郧县志》记:“元宵,作灯神前墓道及门庭井灶,在在燃之,视其结花,以占一年休咎,五谷丰歉。妇女迎请七姑娘,以占验即紫姑神也。前三日试灯,有龙、虎、狮、麟、车船、竹马、软索、节节高、鳌山等灯。又有秧歌灯、十百为群诣人家。置高脚灯于四角,进退分合,左右穿互,谓之跑阵。其花面红衣,以白褶兜胸胁,两手执木梆于阵间倒行者,曰‘跳和尚’。毡帽笼头,花巾结额,翻披羊裘,执败蒲扇,指挥跳谑者,曰‘拉叶子’。装妆妇女人者,曰‘拉花’。凡灯先拜庙,次官府,次分送各乡村家,皆有宴赏。自初十日起,结彩张筵,画帘银烛,钿车宝马,雾暗香霏,填街塞巷,灯影与星月交辉,爆声与歌管竞沸,至二十后,乃罢。”

    十堰人过罢三天年,就忙着赶扎元宵节的灯,做元宵节的鞭炮,准备闹元宵。灯笼匠们四处收来大竹子,运进城扎元宵花灯。郧县有麇国时的凤凰灯,郧西有古上津的火龙灯,古均州出水兽灯,竹山、竹溪有 “懒龙”、 “吊蝴蝶”灯。十堰的灯多达百种,各具特色,尤其是古房陵的火龙灯舞,十分好玩。古房陵从过年开始,至正月二十,到处挂红灯:大门口一对标“春”的大红灯,天井一串串小红灯,厨房门口灶王红灯,坟上也点着 “怕”灯。点灯后,人们天天晚上看蜡烛是否结 “灯花”。灯花兆丰年,意味着风调雨顺。元宵的灯造型别致,有龙虎狮豹、马牛猪羊、鱼鳖虾蟹等等。特别逗人喜爱的有双羊抵架、猴子上树、乌龟游水、鲤鱼摆尾,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正月里来正月真,家家户户玩花灯,姑娘媳妇不怕羞,房县城里人挤人。

    房县城正月十三花灯队出队,城内城外七条街各出一队。流星火球开路,狮子打场,龙灯跑圈,船灯放歌。舞狮子者每到一地,枪、刀、剑、戟、钢鞭、铁棍齐向狮子打去,名曰 “打狮子”。最为热闹的是烟花喷龙,以烟火喷攻玩龙人。玩龙人不顾冰天雪地,全部赤身,头扎红云巾,脚踏麻草鞋,只穿一条湿短裤,双手端起当地九月九酿的房县老黄酒,一口喝干,然后再斟一碗祭龙。祭毕,用嘴把黄酒喷洒在 “龙衣”上,然后起舞,喊着 “要花子”。三五人提着水桶不断向玩龙人洒水。这个场面隆重热闹,名曰 “祭龙”,几乎一方老幼都要参加。然后龙灯出队,前面两对流星火球开路,玩球人头扎红色云子巾,身穿一套云子衣,脚踏云子鞋,两人一前一后掷火球,前后左右旋飞,花样不同,步伐身段表演不同,前后左右两对流星火球如风火巨轮在空中飞舞,观看的人不敢近前,只能远远地看着。

    流星火球后面是过山长号,两人抬着两人吹,号声穿山震云。随后是两人抬的大鼓、两人抬的大锣,敲着 “咚咚锵”的节奏,随流星火球行进。再后面是龙灯、狮子、船灯、排灯、高跷……加上围观的群众,声势浩大,队伍足有30米长。

    伴随龙灯的是各种花灯,举灯者代表各行各业,边走边唱,见啥人说啥话,见百匠赞百艺,求人赏赐。赞窑匠:“挖金窑,烧金砖,烧上一对龙凤旗,招来财宝堆如山。”赞篾匠:“扎个鸳鸯来戏水,扎个二龙来戏珠,扎个鲤鱼跳龙门,扎得五谷大丰收。”赞绣娘:“姑娘绣出花百样,牡丹芍药红海棠,五色云里飞九龙,喜鹊登梅满树香。”赞歌师:“唱出龙来龙现爪,半天云里飞凤凰,一敬歌师添福寿,二敬歌师跳龙门,跳进龙门莫忘本,手执红印为万民。”赞画匠:“一画凤凰三点头,二画楼房高瓦屋,三画金龙缠玉柱,四画龙抓摇钱树……”赞花匠:“山上栽花山下明,海里栽花神上神,栽得龙爪凤尾现,师傅本是人上人。”赞灯笼匠: “正月十五玩龙灯,家家都挂你的灯,大红灯上七个字:子子孙孙跳龙门。”还有一首赞剃头匠的歌: “老君赐你剃头刀,螺神教你绞发招,刀子磨得快如风,龙飞凤舞绞手中,龙王赠你银河水,张果老赐你绞梳挖耳筒。梳个头上盘着九条龙,九龙天子现圣容:四条金龙盘在顶,五条金龙盘发根。前盘一龙是凶星,李密投唐起反心。右盘一龙驾祥云,仁贵征东保国君。再盘一条龙穿珠,罗通盘肠入敌群。青丝头发一把梳,盘它个龙子龙孙卧满头,外加刘海戏金蟾,小姐头成了盘龙望月观花楼。龙是情,龙是意,留给情郎哥哥共白头。”剃头铺老板听完这首歌,香烟整条地向彩船上掷去。

    龙歌唱后,舞龙队反场、跑圈,喊着“要花子哇……”主人家赶紧搬出烟花爆竹,对着舞龙人放礼花,名曰“酬花子”,以示答谢。一时间响声震耳,焰火腾空。在“要花子”、“有花子”的吼声中,舞龙活动推向高潮。

    唐时,玩龙灯从玩一夜发展到三夜。到南宋,改为正月十三出灯,正月十六“倒灯”,烧掉中间的龙节,留着龙头、龙尾,叫做“有头有尾,来年接水”。

    游百病。正月十六,人们晚上观花灯,白天游百病。清代《郧县志》记:“十六日,妇女皆靓妆炫服,结队邀游郊外,曰‘游百病’。谓可消一年疾疫也。”用现代观点看,这实际是到野外春游健身。旧时,妇女结队上山,还唱《游病歌》:“男人穿上最新的坎肩/女人头缠花布一盘/正月十六游百病/一年一度上春山/春山上采得还阳草/神农皇帝站岩边/洒酒磕头求神仙/一年四季保平安。”

    游百病与尝蒿民俗有些关联。传说很久以前,山中遭受特大水灾,次年春又流行瘟疫,山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这时神农现身,手拿一枝翠嫩的白蒿,教大家采回当饭吃。人们吃了这蒿,不饿了,病除了。后来每到春天,人们就上山游玩、采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