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万试万灵的经验 皮肤病的一擦灵

 图书 馆员 2011-08-25

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一擦灵

处方:
青蒿30g,黄连、黄柏、大蒜、地肤子、蛇床子各20g,丹皮、生栀子、山豆根、百部、补骨脂、公丁香、白矾、冰片各10g,用食醋200ml,75%酒精800ml,浸泡5天,取滤液即得。
本外搽剂为医院制剂,有解毒化湿、杀菌止痒、消肿散热之功,可用于湿疹、癣症、带状疱疹、多发性毛囊炎、夏季皮炎等多种皮肤病

生活中万试万灵的经验
生活攻略

化妆类:

1.红霉素软膏,治脸上开放性或者封闭性的痘痘比较管用。含有抗生素,见效快,但不能长期使用
2. 金霉素软膏,是一种眼药,涂在脂肪粒上可以消脂肪粒
3. 白糖,少量白糖加在洗面奶里洗脸,对去黑色痘印非常有效,有磨砂膏的效果
4. 橙子,晚上洗脸后用橙子皮或橙子果泥涂脸上,可以使皮肤防干燥,令皮肤水当当的很舒服
5. 酸奶+香蕉泥,敷脸可以缩毛孔
6. 氯霉素注射液,用于擦脸可使皮肤平滑
7. 白煮蛋的蛋白,在鼻子上搓,可以祛除鼻子上的黑头,坚持一段鼻头会很细很嫩, 可以替代去死皮膏 
8. 婴儿油,可以用来卸妆,效果好又实惠
9. 生姜,削成笔状,用来涂抹淡而稀的眉毛,天天涂一次,渐渐会长浓
10. 茶包,泡完以后用来敷眼睛,可以消眼袋和黑眼圈,对大眼袋的人很有效,最好在起床的时候做,最好是绿茶或红茶
11. 洗完头赶时间可以用毛巾包着头发整个吹,干得更快
12. 指甲油涂完后把指甲浸泡在冷水中,会干的很快速
13. 食用醋,用来洗烫染受损的头发,洗发冲净后用醋兑水(1:5左右)浇在头发上过5分钟冲掉,再上护发素冲洗,头发就没有那么柴了
14. 食用醋,双手容易变得干燥粗糙,用食用醋泡手十分钟可护肤
15. 洗米水,用第2道洗米水洗脸,早晚各一次.5天后皮肤会变得雪白雪白,而且很水嫩
16. 豆腐,每天早晨用豆腐搓揉面部几分钟,坚持一个月,面部会变得很滋润
17. 细盐,洗完脸后先不擦干,用细盐搓鼻子,可以去黑头
18. 草莓,用来涂牙能使牙变白
19. 鱼肝油,在眼睫毛根部涂抹,可以刺激睫毛生长
20. 苹果皮,能够治眼部的脂肪粒,用贴的
21. 葱白薄膜,取出来贴在痘痘上,约15分钟,能去痘印.
22. 痔疮膏,治疗痘痘,抹平眼角小细纹很有效,原理是痔疮膏的成分和眼霜成分相同,只是工艺和精细程度不同而已
23. VE,晚上睡觉前涂满嘴唇,第二天早上嘴唇就会粉嘟嘟的,很好用
24. 红糖+蜂蜜,一勺红糖加半勺蜂蜜磨鼻头,一至两分钟,不可太久,然后洗掉,严重的好象是一星期两次,很有用
25. 番茄,多吃可以治黑眼圈,吃习惯了熬夜再辛苦都绝对不会有黑眼圈,也不会面有菜色。
26. 画眼线用眼线液不好掌握的话,可以先用眼线笔画出大概的样子,再用硬头的眼线液描一下,就会很顺手
27. 长痘痘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蜂蜜,因为蜂蜜会刺激痘痘的生长
28. 在珠宝盒中放上一节小小的粉笔,即可让首饰常保光泽
29. 近视眼造成的眼睛突出,可以采用RGP眼镜来遏制,同时配合一种简单的按摩,坚持一年,可以让眼睛恢复到正常的情况。这种按摩就是把四个手指并起来,让前面一般齐,然后闭上眼睛,在上眼球和眼眶衔接的位置轻轻的往下按,按下去后保持5秒,然后反复。每天按上半小时。效果明显。
30. 涂增长睫毛的各种增长液也好,油也好,在晚上10点以后涂更有效,因为是睫毛生长的旺盛期。另外,只涂在上半截就可以了,不要涂睫毛根,不然容易长脂肪粒哦。涂到上半截液体可以顺着睫毛流到根部,但不会多到长脂肪粒哦!
31. 完美的芦荟胶,怎样用都可以,因为是促进皮肤新生的,所以类似于手割破了。。。脸上去斑啊。。。。去痘印啊。。。非常有效很好用,现在晚上洗完脸就擦这 个,感觉皮肤会很嫩,效果明显。被虫子咬了可以去红肿,晒伤了可以镇静皮肤,长痘痘了可以帮助痘痘成熟,之后把痘痘挤了,再把芦荟胶涂上,痘痘很快就好 

保健类:

    1 肠炎腹泻,吃黄连素片,家中有小孩的朋友,这个肯定对你有用
  2 中暑,一支十滴水+一支藿香正气水合着吃
  3 脚臭,每天用上海药皂洗脚,洗袜子和鞋垫,可以去脚臭。
  4 脚起水泡,可以在睡前在水泡上涂一点加水和好的面粉,一晚上就会好很多。
  5 脚汗,穿鞋的时候,往鞋底里洒点痱子粉,慢慢地,出汗就少了
  6 胃病,多吃一些生姜,生姜同样可以治脚气跟冻疮
  7 小面积皮肤损伤或者烧伤、烫伤,抹上少许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
  8 腿抽筋,用力捏可能不会很快有效。可以伸直腿,让脚尖回勾,指向自己,能有效缓解抽筋
  9 护嗓,吃西瓜的时候摸点盐,会生成西瓜霜,护嗓子
  10 夏天洗澡用六神的冰片沐浴露,洗好了很滑爽,不会像其他的沐浴露那么又粘又闷还不长痱子
  11 生抽酱油可以用来泡大蒜,一个星期后可以吃了,可以预防感冒,防癌,强身健体
  12 防止生疤,如果是割伤的伤口(很细那种),先把血冲掉在还湿湿的伤口上,撒上绵绵白糖然后贴上传可贴,隔几个小时重新弄点水融绵白糖敷上,基本好了以后没有任何痕迹,尤其对疤痕皮肤的人应该很有用
  13 蚊子咬的包包可以用口水止痒,手边没有其他东西的时候可以试试,效果很好
  14 若在特殊场合不想打喷嚏,在喷嚏即将打出的一瞬间,按住人中穴,喷嚏的感觉会立刻烟消云散
  15 发生头痛、头晕时,可在太阳穴涂上牙膏,因为牙膏含有薄荷脑、丁香油可镇痛
  16  得空经常推小腹,可以照顾到好多穴位并且按摩内脏帮助消化,对身体好
  17 治疗耳鸣,夏天闷热耳鸣时蹲在地上就好了,马上缓解
  18 治疗耳鸣,用手指捏住鼻子,紧闭上嘴,然后使劲吐气,让气从两个耳朵出去,快速有效
  19 夏天擦拭凉席,用滴加了花露水的清水擦拭凉席,可使凉席保持清爽洁净。当然,擦拭时最好沿着凉席纹路进行,以便花露水渗透到凉席的纹路缝隙,这样清凉舒适的感觉会更持久
  20 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需要睡眠八小时,有午睡习惯可延缓衰老
  21 吃了辣的东西,感觉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里放上少许盐,含一下,吐掉,漱下口,就不辣了; 
  22  牛黄解毒片不能多吃,会重金属中毒。
  23 板蓝根可以将体内死去的垃圾细胞排出去!有生病为了快速见效而用抗生素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止痒特效方

 【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风瘙痒。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可连服数剂。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主治】瘙痒症,甚至数年不愈者。
     3、六味止痒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六味止痒用苦参,黄柏花椒地肤投,再加甘草蛇床子,一方两用效堪奇。
    【组成】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3次。每次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头煎、三煎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洗澡,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苦参、黄柏清热利湿;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全身皮肤瘙痒症。
    【加减】偏湿热者,加生苡仁30克。

【附记】用本方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近百例,一般用药2剂可愈。最重者只服4剂,无1例无效。
      4、止痒散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止痒散中露蜂房,丹参地肤熟地黄,苦参蝉衣乌梢蛇,研末为用日三服。
    【组成】熟地黄、露蜂房、丹参、地肤子、苦参各100克,蝉衣、乌梢蛇各5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密闭备用。用时,每取药末4克,日服3次。1周为1疗程。直至痊愈止。
    【功效】滋阴活血,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熟地黄、丹参滋阴活血;苦参清热利湿;地肤子、蝉衣、乌梢蛇、露蜂房祛风止痒,且露蜂房还有解毒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滋阴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皮肤瘙痒症。
    【附记】用本方治疗皮肤瘙痒症145例,其中治愈者140例(用药1疗程治愈者89例,2疗程治愈者51例),好转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99%。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5、石膏浮萍汤
    【来源】《中医杂志》(12)1965年(丁荣川方)
    【歌诀】石膏浮萍生地黄,丹皮黄芩与连翘,苍耳山栀生甘草,赤芍蝉衣白藓皮。
    【组成】生石膏30克,浮萍6克,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6克,白藓皮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山栀10克,蝉衣5克,赤芍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止痒,凉血除湿。
    【方解】方用生石膏、连翘、黄芩、山栀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清热;浮萍祛风湿;苍耳子、白藓皮、蝉衣散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散风止痒之功。
    【主治】疥疮、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脓疱疮多因风湿挟热所致。
    【附记】本方对上述皮肤病,经临床反复验证,投之每能奏效。
     6、润燥祛风汤
    【来源】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歌诀】润燥祛风大胡麻,当归生地制首乌,荆芥防风乌蛇肉,苦参藓皮板蓝根。
    【组成】大胡麻9克,当归9克,制首乌12克,生地12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9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苦参9克,乌蛇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
    【功效】润燥祛风。
    【方解】“风瘙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瘙痒症”。《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这对于全身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理,说得比较清楚。瘙痒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个特异的疾病,因为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瘙痒,所以“瘙痒病”,仅指皮肤有痒感,而无原发病变者而言。治宜润燥祛风。故方用当归、制首乌、生地、大胡麻养血滋阴润燥;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清热利湿;荆芥、防风、白藓皮,乌梢蛇祛风之痒。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附记】临床屡用,多能应手取效。 

7、大青叶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大青叶汤金银花,黄芩党参板蓝根,紫草防己延胡索,白芷甘草白藓皮。
    【组成】大青叶12克,黄芩12克,金银花12克,党参12克,板蓝根15克,紫草6克,延胡索6克,防己6克,甘草6克,白藓皮9克,白芷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党参益气健脾;紫草凉血清热;防己祛风湿;白芷、白藓皮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70例,经2-19天治疗,均获痊愈。服药期间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8、板蓝根汤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板蓝根汤用虎杖,丹皮蝉蜕草赤芍,清热凉血祛风湿,带状疱疹一扫痊。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板蓝根清热解毒;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虎杖祛风除湿;蝉蜕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加减】若发热者,加葛根、黄芩;若继发细菌感染者,加金银花、连翘。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3例,经3~9天治疗,均获痊愈。其中12例在5天内治愈。
     9、石冰散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石冰散中川黄连,青黛蛤粉红升丹,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外用灵。
    【组成】煅石膏70克,蛤粉40克,川黄连30克,红升丹25克,冰片60克,青黛5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外用灭菌敷料,再用胶布覆盖固定,隔日更换1次。
    【功效】清热解毒,助阳敛疮。
    【方解】方用青黛、黄连、冰片清热解毒;蛤粉助阳补肾;煅石膏、红升丹消炎敛疮生肌。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助阳敛疮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经用药2~5次后,均获痊愈。
     10、解毒膏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解毒膏中用黄连,青黛冰片朱砂襄,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效果好。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不用包扎。
    【功效】清热解毒安神。
    【方解】川黄连、青黛、冰片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安神,共奏清热解毒安神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内服:山萸肉90克 净麻黄45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