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炳厚:带状疱疹】

 昊晟堂 2019-11-15

病案

王某,女,32岁。2010年10月11日初诊。

初诊:右侧季肋部疱疹伴疼痛7日。患者10日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自服治感冒中成药后热退,7日前出现右侧季肋部连及右腰部成簇疱疹,色红,无破溃及渗出,伴有灼痛,疼痛剧烈夜间明显,心烦热,有时头痛,口干喜饮,大便偏干,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平素喜食辛辣食物。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中医诊断:蛇串疮。

辨证:血热夹风酿毒,流窜经络。

病证分析:患者为年轻女性,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食物,胃火炽盛,今又复感时邪,血热夹风酿毒,流窜经络,外蒸肌肤,出现右侧季肋部连及右腰部成簇疱疹,色红,伴有灼痛,疼痛剧烈,夜间明显;头痛仍为外感之象;口干喜饮、大便偏干、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均为血热毒火炽盛表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通经活络止痛。

方药:五皮五藤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海桐皮20g、白鲜皮20g、粉丹皮30g、桑白皮15g、地骨皮20g、海风藤25g、青风藤25g、双钩藤25g、、络石藤20g、首乌藤25g、大生地20g、罂粟壳6g、赤芍药20g、生甘草30g、血竭粉6g(包煎)、玳瑁粉6g(冲服)

7剂。白花蛇3条,另煎兑付。分7天服用。

二诊:2010年10月18日。药后带状疱疹疼痛明显减轻,无新发疱疹,皮损面积缩小,心烦、头痛减轻,疱疹结痂处瘙痒明显,仍皮色发红,有烧灼感,双手掌粟粒状水疱,有少量脱屑,夜间瘙痒,大便通畅,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辨证同前,效不更方,前方白鲜皮、海桐皮加至25g,桑白皮加至20g,加蝉蜕12g,渗透止痒。7剂 。

三诊:2010年10月25日,药后带状疱疹疼痛基本消失,皮损面积进一步缩小,结痂处瘙痒、烧灼感减轻,双手掌仍有水疱,瘙痒减轻,纳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辨证同前,前方加金荞麦15g扶正,提高免疫力。7剂。

按:五皮五藤饮由五种皮类药和五种藤类药组成。以皮类药达皮,利水消肿,使邪有出路;以藤类药通络,行气活血,通行十二经脉,有调和阴阳之功,络通则风祛痒止、血行疹消。皮藤相合,既可透风于热外,又可渗湿于热下,使清中有行,行中有清,相得益彰。本方比较平和,不寒不热,加入热药可治寒疾,加入寒药可疗热证。

张炳厚治疗体会:本人喜用五皮五藤饮治疗各种皮疹,五皮五藤饮为我院皮科老中医赵炳南的经验方。1984年本人的夫人身发皮疹,迭治不效,非常痛苦,求治于赵老,赵老细查其证,出此良方,服用3剂药后诸症皆失。本人在感叹之余,开始潜心研究此方,方中丹皮性寒、味辛,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使血热清而不妄行,血行畅而不留瘀;白鲜皮为治疗皮肤病之要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退虚热、清肺火之功,桑白皮清肺热、利水消肿,二者都归肺经,而肺主皮毛,可引药力直达病所;海桐皮祛风湿、通经止痛、杀虫止痒;青风藤、海风藤苦燥辛散,可祛风燥湿止痒,又可温通经络气血;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湿止痒,善止夜间皮肤瘙痒;钩藤清肝与心包之火,清血分之热,解血分之毒,轻清透热,达邪外出,以绝疹源;天仙藤属马兜铃科,因其有一定肾毒性,现已少用,故本人选用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全方共奏祛风胜湿、清热解毒、通络和血之功,临床使用时多合用犀角地黄汤。本人还以五皮五藤饮为基础方,创制了一系列治疗皮疹的类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