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心理学笔记(二)

 毛毛一叶扁舟 2011-08-27

第七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国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第二节  表现与想像

一、表现(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像(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事物的过程)

    想像的功能: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调节作用。

第三节  概念与推理

    心理模型理论。证实倾向。聚焦、扫描。

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桑代克:猫的迷笼实验。尝试错误说。

    苛勒;顿悟说(黑猩猩)。

二、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三、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一)、算法

    (二)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问题情景

    2、动机与情绪

    3、定势

    4、功能固着与变通

五、创造性思维(人们利用以前学国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存储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

    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第八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特征与结构(句子、短语、单词、词素、音位)

    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特雷斯曼:心理词典。

第二节  语言的感知与理解

    语言理解:揭示语言的意义,即语义。

    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

    1、语言知识的作用,

    2、语境,

    3、句子与课文的结构,

    4、特定的生活经验的作用。

 

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

    马斯洛: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①系统、完整,②形而上学。

    耶基斯-多得森法则。最佳、难度提高,动机水平下降。

第二节  动机的认知理论

一、期待价值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

二、归因理论  海德:内、外因。维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

三、自我决定理论  德西、瑞安:自我的能动作用。

四、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结果期待、效果期待。

五、成就目标理论:尼科尔斯、德韦克。

    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三个:①任务标准,②自我标准,③他人标准。

    成就目标类型:掌握目标、成绩目标。

第三节  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

二、社会性动机: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第四节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与挫折

    意志是有意识地去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挫折:目标不能实现(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行为)

    挫折反应:

    情绪性反应: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

    理智性反应:积极进取。

    个性的变化。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杏仁核:面部表情。海马:情绪调节。网状结构:唤醒情绪。

    情绪和情感的几个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刺激情境-肌体反应-情绪。

二、康南的丘脑学说。

三、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动力)

 

第十一章  技能

 

第十二章  能力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必备的心理条件。

    能力的结构:

    (一)双因素说:斯皮尔曼: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二)多因素说:塞斯顿、加德纳。

    (三)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内容、操作、产物(5×5×6=150)

    (四)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斯腾伯格(推理的成分水平、元成分水平)

    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奈量表与“比率智商”

    (二)韦氏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因素。

 

第十三章  人格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

    近代特质理论: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五因素模型(塔佩斯)、七因素模型(特里根)

二、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

    对立类型理论:A-B型人格、内-外向人格

    多元类型理论:气质类型学说(希波克里特、盖伦、巴甫洛夫)

                  性格类型学说:斯普兰格(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

三、整合理论

    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测验。

    二、投射测验:罗夏克墨渍测验、主体统觉测验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

    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五、学校教育因素

    六、自然物理因素

    七、自我调控因素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