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足底按摩、足疗与保健

 懒人典藏 2011-08-2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鹤发童颜,步履轻健” 足底是人类在身体运动中,最辛苦的部位,同时足部集中了人体各器官的神经反射区与穴位,经常进行正确的按摩,有利于恢复疲劳,消除病痛,达到保健的目的。我们的双足不但承受人体的全部重量,而且在各种活动中,承担着许多额外的负担,它与全身的脏腑器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体中负荷最重的组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除了用以行走之外,双脚还是全身健康的“窗口”,身体各方面出现不健康症状都会在足底反射区反映出来。如


• 足部变形与头部和牙齿有关;足趾不对称,头部或心脏可能有问题;
• 小足趾变形,泌尿生殖系统可能有障碍;第一足趾弯曲,与脾胃有关。
• 足趾外翻对颈椎、甲状腺、甲状旁腺有影响。
• 足部反射区凸起多为实,凹陷多为虚。
• 内踝肿大对盆腔有影响,说明淋巴液回流障碍。
• 小腿部水肿主要原因是肾功能的问题,根本原因是脾湿造成的。
• 足部拇趾趾腹发紫色,可能大脑缺氧;如有黑斑点,可能胆固醇偏高;如为暗红色,说明血脂高。
• 足部出汗较多,气味很浓,发凉,洗过后不久仍湿漉漉的,有气味,与肾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 足部出现青绿色,是血液循环不良,表现多为血黏度高,酸度高,血管弹性差。
• 足部出现黄咖啡色及紫红咖啡色是不好的表现,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是否有恶性肿瘤。

 

foot 4

脚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能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反射区。足部每一反射区都与其相同名的器官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foot 5

 

foot 6

别看脚不大,上面却分布着64个反射区,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紧密相连。人体踝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对反射区进行按摩,可加快人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打通淤阻,有效调节机体不良症状。

 

用指腹轻轻推压反射区,观察、触摸反射区是否有气泡、结节、包块、条索状等,从不同角度提示我们的健康到了怎样的程度:

 

• 气泡状:大多有一种流水感,可能是器官功能方面出了问题。
• 沙粒状或颗粒状:如在消化道反射区内,可能是息肉;如在肝、脾、肠道反射区内,则有炎症;如在关节处,相对应的器官可能有骨刺或骨质增生。
• 结节状:可能有病理方面的变化,如在肝反射区出现沙粒或结节,提示该器官可能有肿物。
• 块状:如果质地较硬,按压时有痛感,包块不活动,可能有占位性的病理反应;按压时无痛感,而且包块活动,可能是良性肿瘤;如果质地较软,按压时有浮动或来回流动,多数为蘘肿。
• 条索状:某种功能下降或疾患积累时间较长的表现,一般为陈旧性损伤或术后反应。也可能是相应器官有炎症。

 

施用平均力度按摩反射区时,如某反射区产生痛感,说明先对应的器官功能下降,或者有些小问题:

 

• 酸痛:循环不畅。足部发凉,反应在肌肉较多的反射区内(肌肉有萎缩现象),与心脏有直接关系。
• 麻痛:一般是神经系统障碍引起的。多反应在骨缝中的反射区内,引发神经炎、高热、血脂高等。
• 胀痛:常见体虚者,反应在内脏器官功能下降(邪热内侵)、水肿(气滞)。
• 凉痛:双足发凉,有向外排凉气的感觉。一般是风寒所致的肌肉神经痛。
• 热痛:可能某些相对应的器官有炎症。
• 跳痛(反跳痛):这是一种痉挛现象,提示我们体内可能有感染的前兆,或者是神经官能症的表现。
• 沉痛:多为气滞血瘀,可能与血管动脉硬化或内脏结石有关。
• 木痛:被按摩的反射区发木,这是神经传导的表现,说明功能紊乱,虚实混淆,或有陈旧病史。
• 痒痛:过敏体质,或排泄器官功能下降,也可能是按摩的渗透力不均匀导致。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劳累和经常性的超时工作,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精神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精神压力长时间积蓄,大脑超负荷运转,妨碍了大脑细胞对氧和营养的及时补充,使内分泌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过度,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导致身体疲劳。

 

足部保健对许多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常按足底反射区能改善身体不良症状,如按摩脚心失眠反射区,降压反射区就有安神、降压的效果。因此,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就要从“护脚”做起。它的好处有很多,如:



●防治神经衰弱、失眠 
●防治高血压、糖尿病
●改善胃肠功能、防便秘
●提高免疫,防感冒
●防治颈肩腰腿痛
●美容塑身
●消除疲劳,解乏解累
●改善前列腺功能

 

经常进行足底穴位自我指压按摩,可以调整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保持最佳状态,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保持生命活力、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足部指压按摩可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按摩后以微汗出、自我感觉舒适为宜,切勿发汗太过。气候变化时随时加减衣服,注意保暖,切勿汗出党风。多吃蔬菜水果、常茹素忌荤腥、多饮白开水。平时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按摩注意事项:


1.
凡属各种出血性及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不宜;
2.
传染病疾病不宜;
3.
高热昏迷、体质过弱、病情危重者不宜;
4.
按摩者保持双手清洁温暖,指甲常修剪;
5.
按摩前不要做剧烈运动;
6.
不要饱食后或空腹饥饿时按摩,一般要饭后一小时。
7.
洗澡1小时内及过度疲劳不宜
8.
按摩前要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解除腰带;
9.
对症选穴后,采用指尖点按或按揉手法,力量要柔和深透,美穴3-5分钟,不可过长。
10.
严重病症患者要看医生,因为按摩只是辅助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