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灭谛--在团队中超越自我

 miyasa 2011-08-29



  灭谛--在团队中超越自我

  其实佛陀也有烦恼,成道之前有,开悟之后也有。如果没有完全又如实的自我体验,他怎么会找到断灭烦恼的方法?

  从前有位信徒向赵州禅师求道:“敢问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有。”老和尚呷了口茶,迸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字。

  “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超脱之人,怎么会有烦恼呢?”信徒大惑不解,显然很不满意这个答案。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道啊。”禅师展开双眉,似笑非笑地望了他一眼。

  “哦,原来如此。”信徒听了颇为感动,显然很满意这次的回答,“那倘若我修行得道以后,佛陀有烦恼吗?”

  “有!”老和尚在茶香之中,依然是当头棒喝。

  “可是我都已经得度了,佛陀为什么还有烦恼呢?”信徒再一次陷入迷惑之中。

  “呵呵,”轻轻吹散茶壶上的袅袅香雾,老和尚继续布道,“因为佛陀不是你,他的心里还装着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当然无法度尽,那么佛陀永远都在烦恼之中而无法超越了?”信徒因为不解而有些发急,口气粗硬起来。

  “刚刚不是说了吗,佛陀不是你。他已经超越,全无烦恼。”禅师合起眼帘,却展露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那,众生既未度尽,佛陀为什么又不烦恼呢?”不得其意的信徒,觉得越来越迷惑。

  “因为佛陀本来自性中的众生都已度尽。”

  信徒听罢,似有所悟。也似有些不解。

  老和尚拿起茶壶,揭开杯盖,将壶里的水缓缓地浇在地上,望着有些诧异的信徒道:“当水盛放在壶里面,它是水。洒在地上,它还是水吗?”眼见信徒就快走出困境,他继续用最精湛的禅法直指人心,“就像在提问之前,你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众生的烦恼,是从种种无明妄想中生起,佛陀有烦恼,是从慈悲心生出的;佛陀无烦恼,是因为自己的心性早已清静。但是我们的烦恼呢?是从慈悲中生出的,还是由心性里孕育?

  然而最无奈的,就是从烦恼之中再生烦恼!

  一直都很崇敬这位活到一百二十岁的赵州老和尚,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样的高寿几乎是奇迹,难怪被当时的高僧大德们都尊称为“赵州古佛”。也正是他洒脱自如的机锋,高深莫测的道行,吸引我走入禅的天地。

  他不仅会用“吃茶去”这样脍炙人口的公案开启普通信徒的智慧,就连差一点改变唐末历史的“燕赵二王之争”也被他的禅机妙理,化干戈于无形之中。

  当初燕王和赵王准备在赵州附近开仗,谋士夜观天象时发现“赵之金地”有圣人之气——就因为这个地界里住着这么一位人称“古佛”的老和尚,才免去一场杀戮。二位大王虽心有不甘,耿耿于怀,却也不敢在古佛面前撒野,于是相约一同到赵州观音院找老和尚评理。结果,二王在老和尚面前,被几句话就点中要害之处。佩服之余,不但相互化解前怨,罢兵而去,而且从此对老和尚执以弟子之礼。

  身为一代宗师,赵州老和尚对佛门和世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创立的生活禅机,不但将修行悟道彻底地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而且他洒脱的禅风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不仅被日、韩两国的佛教信徒视为开山祖师,甚至他处理各种人生烦恼时当断则灭的独特手法,更是对西方的心理学影响深远。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女人名叫奇莎格达莱,她老年得子,十分疼爱她的儿子,视其为掌上明珠。可是她的儿子夏天在恒河游泳时不幸淹死,于是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伤心不已,四处寻访名医圣者,希望能找到一贴能让她的宝贝儿子起死回生的药。当她听说成道的释迦牟尼佛无所不能时,便来到佛祖面前,苦苦哀求道: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请你可怜我,能给我起死回生的药,救活我的孩子吗?”

  “我知道确实有这种药。”佛祖略为沉思了一下,回答道,“不过我需要一些做药的原料。”

  一听到有救活孩子的希望,奇莎格达莱喜出望外:“佛祖,您需要哪些原料呢?只要能找到,无论去天涯海角,还是刀山火海,我立刻就去!”

  “很简单,我只需要一把芥菜的种子。”佛祖淡淡地说道,“但是有一个条件,这把芥菜的种子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孩子、配偶、父母或亲戚死亡过的家庭。”

  按照佛祖的指示,奇莎格达莱开始一家一家地寻找芥菜种子。可是她很快发现,菜种几乎家家都有,并且大家都很愿意提供,但当她问到这个家里是否曾经有人过世时,才发现原来无论生活贫富,每个家庭都有亲人逝去——有人在年轻时失去了父母,有人在中年时丧失了爱侣,有人在年老时无子送终。她几乎寻访过城中所有的家庭,发现根本无法找到一个能免受死亡之苦的家庭。在寻找过程中她渐渐明白,在这个世间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在孤单地承受着这种难忍的苦痛。因此,她终于放下心爱儿子的尸体,再次回到佛祖的身边。

  佛祖慈悲地对她说道:“你以为只有你失去了儿子吗?其实死亡的律法是无人能幸免的,包括我。而这个世间也不会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事实。”

  奇莎格达莱的追寻使她明白,世界上无人能够阻挡痛苦或者烦恼的降临,不管用尽什么方法。这样的体验虽然并不能完全驱走伤痛,不过足以让我们认清事实,减少许多无谓的抗拒与挣扎。

  四圣谛的第二谛集谛,已详细地列出生活中时时准备侵袭我们的五种主要烦恼,但是要处理好随之而来的苦痛,却非常的不容易。

  根据自我成长经历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结合父母或师长的言传身教,再加上生活教会我们不得不学会的种种“本能”;我们内心深处,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一套防御体系,这样在面对各种折磨时,可以保护自己不至于受到太多的伤害。

  尤其是团队工作中难免磕磕碰碰,通常心灵受伤之后,这套心理防御机制会出现三种常见的心态,来处理我们的烦恼。

  一、选择沮丧大于选择快乐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事物对自身的影响。如果影响过深而产生刺激,那么受到的刺激越大,烦恼也越大;反之受到的刺激小,则烦恼也越小。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不过这中间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其实就事论事,事情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最终的结果完全是来自我们自己头脑的加工。换句话说,快乐来自内心的力量,并非由外界的事物左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上下班时都会遭遇交通高峰,不管你是乘车的还是开车的,当车流严重堵塞时,只要你稍稍留意,便会发现不同的驾驶者会因为堵车这一不良刺激,产生绝对不同的心态:

  有的人脾气暴躁,前面的车挪动得稍微慢一些,便狂按喇叭,恨不得自己开的是坦克或推土机,能够碾过前面漫长的车流扬长而去;

  有的人性情急躁,一有空隙,就自以为驾驶技术高超而不顾安全地插队加塞,其实交通拥堵的相当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这种不守交通规则来回变道的行为引起的。所以,这种人最后往往演变成交通事故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有的人坦然面对,利用堵车的空隙乘机好好欣赏一下美丽的城市,越来越现代的各种建筑,还有路口走过的摩登而且时尚的美女,包括行色匆匆的各种表情,都是一种风景,只是你不懂得欣赏;

  更有甚者善于营造浪漫,放一首婉约的情歌,讲一段黑色幽默,或者信手拈来一个办公室里的真人真事,都会让身边的爱人开心不已。既然彼此都在等待,为何不好好享受一下这私密的两人世界呢?

  很显然,上述的各种反应,都和外界刺激的大小没有关联,而是由于他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决定的。堵不堵车绝不会因为你所发脾气的大小而改变。既然我们朝九晚五,那么开车的还得开车,坐车的继续坐车。有本事你学学古人“停车坐爱枫林晚”,否则生活就得继续逼着你,往前走。

  可见,仅仅是外部的环境或事物并不能够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重点在于我们对外界环境刺激后产生反应时所作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事件本身是无辜的——它们是否使我们感到紧张、有压力,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对待它们。

  如果您选择悲伤的心态,浑身便会充满凄凉的感觉;如果您接受恐惧的感受,便会觉得毛骨悚然,直冒冷汗;如果您以哀愁的情绪来思考,自然会愁容满面;如果您以喜悦的态度去衡量,一定会喜上心头;如果您毫无斗志,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如果你用必胜的信念注视对手,会让他不寒而栗……

  总之,我们必须学会运用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自己生活的“上帝”,你每天、每个时刻都可以作出自由的选择。你可以保持沉默,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决定是否幸福的“呈堂证供”。

  二、这太不公平了

  人们喜欢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当你感到某件事不太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或另一群人进行比较。有可能会想:“既然他们能做,我也能做。”“他比我得到的多,他处处都比我强,我没有这样做,他凭什么可以这样做?这太不公平了。”如果这样,你是在根据别人的行为来确定自己的得失。支配你情感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倘如你未能做出别人所做的事情,并十分烦恼,那你就在让别人摆布着你。

  渴望公正的心理经常会体现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妨碍自己与别人的积极交往。“这太不公平!”——是一种十分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不满心理。它应该是这样一种内心的状态:“要求别人以某种特定方式给予自我以满足。”由于别人没有这样做,所以你感到“不公平”。不满的根源在于缺乏自信心,因为这本身是一种着眼于他人的心态活动。这种心理表明,你会因别人的行为造成自己精神上的不快。真正自爱的人不会去在意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办事不公正就忿忿不平。

  那什么是我们的满足感呢?所谓的满足感其实与我们喜爱比较的天性有很大关系。当我们比较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时,假设现在过得更好,我们就会很快乐;否则内心的挫败感马上就会把你湮没。

  除了与自己比较,我们更喜欢与周围的人一争高下。经常会比较谁最聪明、谁更漂亮、谁挣的钱多,谁算得上成功,结果很容易将自己陷入妒忌、沮丧、失落等不快乐的情绪当中。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同样的比较心用在积极而正面的方向,譬如和生活不幸的人比较,便会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觉得幸福而感恩。

  其实没必要“仇富”,只要“游戏”没有结束,谁比谁活得潇洒还不一定呢。

  三、不是我的错

  “老板待我很不好。”

  “同事们不喜欢我。”

  “我最近倒霉得很。”

  “可能是天太热了,所以我没什么情绪工作。”

  确实,我们可以利用很多理由和原因,去应付有时让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似乎总可以用其他的人或事来解释自己的情感,好像情绪的好坏完全是受着外界的控制。

  即便是因为堵车而迟到,失恋而醉酒,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借口,只有因此导致的糟糕的结果。我们必须学会为生命中的每一件事负责,这个观念或许令你很难接受。但是,既然我们永远都无法控制外部的环境,只能尝试如何更好的管理内在的自己。难怪令狐冲在笑傲江湖之时,才会感叹:“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当你开始对自己负责时,情绪上便没有了依赖,反而更显得自立和自强。或许我们在最初的行动时,可以猜想到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无论是你想看到或者逃避的,既然迈出了第一步便要勇敢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只有百分之百的负责,才会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你的生命也会因此而丰富。

  认知心理疗法的发起人,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说:“生命中最棒的时刻,就是你认清自己该担负责任的时刻;你不会再责怪你的母亲、生态或者总统,你开始了解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

  每个人都喜欢和尽责、乐观的人合作,几乎没人愿意与终日无病呻吟的人为伍。不妨回想一下,其实我们都在以内在或外在控制的观点来面对人生;如果你是一个责备外在型的人,就会把失意与挫败归咎于不幸的童年,教育的不当,家庭的贫穷或老天爷不开眼;如若你是一个成熟内省的人,就会认为是自己在主宰命运,对自己的一切负责,知道如何去改善现状,获得真正的成功。

  不要去抱怨无法改变的事情,应该把精力放在你能加以改善的地方。

  其实佛陀得道之后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将佛法在世间成功地传播下去。佛的“自我”早已超脱,可是众生心中的“自我”该如何放下呢?

  佛陀在世时,培养出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十位最满意的传人,还有已经成道的五百罗汉,以及数以万计难以估量的弟子。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衡量,要想领导和管理好这么一个数量庞大而且高智商的团队,绝对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事情。

  也只有从悉达多太子转变成释迦牟尼的佛陀,才能处理得如此潇洒自得。

  所以他生前最后一次说法时,在有百万人众参加的灵山大法会上,面对那么多双迫切得到人生真谛的眼睛,一向以慈悲关爱著称的佛陀,却并没有如大家所愿的再一次用他的智慧去解脱众生的烦恼。

  那个时候他选择了沉默。只是自顾自地拈起一枝鲜花,回应众生的迷惑。

  还好,迦叶微笑了。就在那个安静得让人窒息的时候。

  迦叶开始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