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志内容

 西瓜皮哥哥 2011-08-30
2011年:我们充满了希望


文/新大陆集团董事长 胡钢

 

编者按: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一天,新大陆集团在科技园区内召开集团中层以上的干部会议。王晶总裁做了集团“2010年工作回顾暨2011年发展思路”的报告,胡钢董事长就企业发展的规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演讲。经录音整理,本刊全文发表。

 

我首先代表董事会给大家拜个年。刚才王晶总裁做了集团2010年的工作回顾和2011年的发展思路。董事会同意这个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在此,我想做些补充。大家要认清企业成长的规律。在我们三大产业中,企业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的战略、思路和管理都不一样。今年国家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福建省证监局把电脑公司作为试点。这是好事,对于我们加强管理,提升公司的内在品质很有帮助。这也说明电脑公司已经具备了一个相当的规模。小企业不一定要求严格与规范,因为规范与效率是有一定的冲突的。找到最佳的切合点,既加强规范管理又能提高效率,企业似乎永远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回顾新大陆十七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到很多东西。公司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与教训。大家应该记得2001年,我们也曾经开了类似今天这样的集团干部会,我们开始了转型的大变革。当时我们也有些担心,如果变革失败,我们是否承担得起?又如何面对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当时有人对变革的理解并不透彻,很多从事硬件制造的干部觉得这下子要丢饭碗了。董事会没有采用激进式的变革方式,而是用温和的,改良的“拐大弯”的方式进行变革。我们在管理上做了大量的扁平化的工作,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各个公司的老总拥有了更大的权力,积极性提高了,效率也随之提高了。由于各个业务单元直接面对市场,快速响应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资源共享不够。尤其是在集中优势力量打大战役时,在重要项目和大行业取得重要突破时,由于力量分散,存在着困难。今年由集团牵头,研究如何协同作战,成立了好几个委员会,以期形成合力。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规模瓶颈,那就能实现我们第一个阶段的变革目标。

年前,我参加各公司的董事会,确实大家都在进步,有些进步快些,有些慢些。做企业的人都知道,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企业,教科书上总结出的企业经验、教训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那是综合了许多企业发展的共同规律而得出来的。就单一的个体而言,再伟大的企业都是有缺点,有弱点,存在短板的,否则就不叫企业了。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家拥有近四千人的高科技企业,我们的管理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的空间。我们从来不回避问题,而在每解决一个问题,每改善一道管理上,都证明公司在进步,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基础不断地夯实,能力不断增强,队伍不断壮大,市场不断拓展,效益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轨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按既定目标在推进。尽管现在我们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新大陆正在按照董事会若干年前制定的目标和希望达到的状态健康地发展着。

去年十一月,一位署名“立春”的作者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两市唯一的隘口企业——新大陆》,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新大陆》杂志也做了转载。作者认为,新大陆在物联网时代是有可能成为领跑行业的隘口企业。这是一位在海外专门从事企业投资研究的人。前两天作者与我们取得了联系。他写了一封信,我看了很感动。我认为立春很用心,他对企业的研究有很独到之处。他说:“沃尔玛年销售额达到四千二百亿美元,每年超过百分二十的净资产回报率,是企业的巨无霸。但它的股票价格却连续十二年拉出横线。是分红不慷慨吗?当然不是。而是它的年增长率已经退到不足两位数的增长。其最大程度的压缩供货商供货的做法走到今天,已经到了极致。门店扩张也进行了十年,显然也不足以支撑它再续雄风。沃尔玛很清楚,企业要再获增长动力,只能再加强物流和库存的智能管理。据我所知,近年沃尔玛一直在寻找这样的系统,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但至今无果。他们曾经尝试过RFID技术,因为成本问题,没有结果。”在这封信中,立春也对新大陆进行了很细致的分析。他认为新大陆已经具备了先发的优势,找准前进之路后,能拿出超常的效率来。所谓的“隘口”,就是指一个大的行业发展的至高点和关键点。这个概念是立春的原创,但到目前为止,立春也认为这是一个虚拟的词汇,国内还没有哪个企业能称得这样的企业。希望一、两年后,新大陆能真正牢牢占据一个大的行业发展的至高点和关键点。我希望在征得他的同意后,将这篇文章刊登在集团杂志上,供集团所有干部员工认真研读。

新大陆已经具备成为隘口企业的先发优势。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一个伟大企业必需具备的三大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个伟大企业必需具备这三个条件,但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不一定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一是涉足的产业是符合国家大的宏观政策和世界发展潮流。新大陆集团的三大主业——物联网、三网融合、环保科技都进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趋势。现在全球都在寻找走出经济低谷的新引擎,像刚才提到的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大公司都在寻求突破方向,它最需要的就是像新大陆这样的公司,为它物流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而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事了。

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企业的优势、能力、资源等决定了在产业中的定位。新大陆在物联网时代定位是清晰的,就是要抓两头:一是核心的识读技术和机具。包括芯片,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在芯片上做大的投入,把这项能力做成世界最强的,包括一维、二维条码的识读技术、产品的性能价格优势等。在这一点上我们一点都不要谦虚。二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溯源,大家不要以为溯源只是对猪、牛、家禽进行溯源。实际上溯源涵盖的面非常广,需要溯源的物品很多,特别是像中国社会现阶段诚信较为缺乏,假货盛行。药品、蔬菜、名牌产品等,即使所有新大陆人都去做溯源也都做不过来。比如酒,不仅要区别真酒与假酒,还要面对流通领域最大的问题——不能串货。因为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价格也不相同。我们现在在五星级酒店中喝酒都怕喝到假酒。据说市面上销售的茅台假酒量是真酒的三倍。曾有一个老总对我讲溯源的本质,说得很透彻。他说,你看人民币有那么高精尖的防伪技术,依然还是有人造假。但是很少有人造假存折。因为存折马上追溯到源头,数据是联动的,一查就出来了。造假存折没有用。

再从应用层面来看,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这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时代,将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其中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时代最重要的机会之一。这个市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激发我们去创新商业模式,任何重大突破都会带动一个巨大的市场,造就一个伟大的公司。

三是要有优秀的团队和干部。毛主席说,路线和方针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有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这个团队有没有胸怀、能力来实现战略目标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就算企业的定位也对,方向也对,市场优势也有,但是没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去实现,也是枉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比较,我们并不具备强大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走了一步。我们早在三年前就对物联网做了很大的投入,尽管那时还没有物联网的说法。现在我们的芯片做出来了。我认为,物联网商业化应用能不能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有没有价格低廉的识读技术和机具。我们占了先机。技术创新的最精髓之处在于,当一个大的行业应用市场来临之前,你的技术与产品是否准备好了?当大浪潮来临时,能抓住机会的企业就能实现跨越式的增长,要靠我们团队的努力,要抓得住机会。

有了必要的条件后,充分条件就是我们团队要形成合力。

我还想讲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大。我曾经在好几个场合说过麦当劳的故事。当年麦当劳汉堡配方拥有者,把这个配方卖给两个人。一个就是现在的麦当劳的创始人;二是一个加拿大的商人。这个加拿大商人拿到配方后,看到做汉堡的牛肉很贵,就自己去搞了一个养牛场,以节约成本。后来发觉做汉堡还需要很多的面粉,于是他又搞了一个农场自己种小麦。他舍不得把钱分给别人挣,什么都自己做,最后就无声无息了。而麦当劳创始人则把这个配方的优势最大化,立足于市场,做快餐连锁扩张,迅速把品牌传播开来,成为全球最伟大的企业之一。新大陆各公司的老总,很多是做技术和销售出身的,某种程度上也都存在那个“加拿大商人”的问题,什么东西都自己来做,什么都是自己最行,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不懂得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比如,明明核心的优势在于做市场的公司,却偏偏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搞产品,搞配套,搞设计,可是却永远做不大。

二、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目前各公司在市场上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各公司要学会加强横向联系和资源共享,学会集中优势。大家要明白一个基本的事实,只有大行业和大应用的突破,才能带动规模,产生规模效应。

三、一定要重视人才。各公司总经理一定要明白,我们做企业的,不进则退。不可能小富即安,想安也安不住的。市场竞争是很残酷的,尤其是IT业。一定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也许企业今天的日子过得还很安逸,可是明天或者后天,就可能被别人吃掉。企业要想发展,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懂得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合作,重要的是要找最好的人才合作。比如,做模具就要找最好的模具厂商,做知识产权保护的就要找国际上最有经验的知识产权专家。在合作中,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舍”与“得”的关系。集团内有些公司的合作很好,有些却很不如意。那些抱怨别人没法合作的干部,要首先反省一下自已,有没有合作的诚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要先朝前走一步,一般来讲,很少有人在你伸出橄榄枝的时候,还不领情的。

今天是集团中层以上干部的会议,我想告诉大家,董事会决定在今年推出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包括新建的产业基地解决当地人员实际问题,住房优惠,新增部分公司骨干员工持股计划,股份红利分配等诸多方面回馈骨干和员工。还是过去的那句老话,公司发展了,一定会与骨干员工分享发展的成果。

总之,经过十七年的企业发展和积累,新大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1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开创企业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一个崭新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