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杂说22-23-24

 道,可道;非常道 2011-08-30
太极杂说22
2009-04-06 09:53

l        

l         吴氏歌诀

    神清气沉任自然,

    飘飘荡荡浪里钻。

    任凭风浪来推打,

上轻下沉不倒颠!

l         推手的“四项基本原则”,即

    1,绝对地保护对方。2,不争胜负好坏。3,不要脸。4,不用二道力。

l         关于松谈几点:

    1。在推手中,松不是懈,松是在全身膨胀,棚劲支撑八面的情况下和对手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不丢:是用彈簧般的棚劲时时罩住对手,把对手的肢体变作自己肢体的一部分,无论进退,都不可以在时间上有明显落差。不顶:差一点的作法是不与对手直力相抗,再妙一点是不给对手丝毫的力,让对方的来力找不到落脚点。2。松在推手中的目的是不给对手达成可进攻的力点,主要通过气下沈,含胸,沈肩,开胯,转腰和和手臂的螺旋缠丝来实现。3。真正的松是气沈舟田,气贴背,气收斂入骨后下重上轻的松。这时才能作到劲由内换,以无形打有形,以小形打大形,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4。松是心静的表现,没有意识的放松,肩胯不可能通透松下来,肌肉也不可能松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松下来,也是暂时的表面现象,一遇对手大力打来或加速度惊吓,便本能地肌肉紧张,身体僵硬。我很欣赏李伟对忠告的一段话,要有从战略上蔑视对手的心态。但思想放松的程度是和心理素质成正比的。如何才能做到遇敌不惊呢?有一句话叫艺高人胆大,这需要有实力作基础的。没有扎实的功夫,所谓的松只能是自欺欺人。5。松的前提是打开身体各部的关节和拉长四肢的韌带。松可通过盘架子和推手实践来实现,光靠站死桩是不行的。别忘了我们练拳的目的之一就是放长我们的四肢,我理解是把四肢的筋或韌带拉长。比如很多人行拳走架时两脚抓地不牢,或在地上左右乱摆,主要是因为脚髁骨韌带没有拉长。6。松的程度和质量是检验习拳者功夫的一个参数。陈小旺对我谈起一件事,说在意大利有一位擒拿高手想试他功夫,他伸出一只又松又软的手给他,并不看他,另一只手在喝茶。结果对方动也不敢动他。我见过多位大师,也试过他们,凡有真功夫的,他们的手都很软,更本不怕别人拿他,你拿他他也不痛。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如此,原来我很怕被别人拿,现在感觉就不一样了。

l         竟技推手中,松的一方是占便宜的。松之所以成为太极之要诀,在于松有助于克敌制胜。你比对手松,你就能赢他。就松论松,以松比松,就不是松,而成“懈”了。

l         十三势歌诀中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顶头悬即虚灵顶劲,当头项正直时,颈项部分被头部引领起来,不偏不倚。下颌不前探后缩。“廉泉”正对“天突”,“哑门”正对“大椎”,全身上下关节节节松开,此时自然能够精神贯注,腹内松净,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犹如不倒翁。又如水上浮舟,随千斤之重,亦漂然不没。歌诀有云:神清气沉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攒。任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沉不倒颠。

l         见了外家高手不害怕,因为太极理念内没有说“害怕”有什么帮助,只是力求“心神”不由我自己意念动,而是求他自己动罢了。可能后来下来后是害怕的,只是外家高手并不一定青面獠牙,也不伤人,为什么害怕?我不理解。

l         “据说”杨露蝉是站了无极桩的,多少年?不知道!古时,讲究功夫,每个练武者,马步桩总是站的。

l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l         天地之间自有正义,既没有谁在扶植它也没有什么在压制它.所谓扶植正义不过是后天意识.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天地之间哪有你的正气,不过是意识自我的个人感受.(你若已是道,又讲什么正气,什么浩然.你可以说这是我设想我是道时的感受,那你就观赏你的意识自我去吧.)上善若水止因真而无形,静而自处,我若在道中,自是不语.

l         抖大杆是太极拳传统的练功方法,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抖大杆来提高练功者的腿部、腰部和上肢的协调劲和培养功力。一般的大杆长三米左右,直径约茶杯粗。是在有一定的太极拳功夫以后才能练习,初学者不可练习,否则不但练不出太极拳的松沉劲反而练一身硬力。抖大杆 必须全身松开,先慢慢的体会全身四肢、腰部的整体旋转劲,待有一定工夫以后,可以练的快一点,最后练抖擞劲,如果一开始就练抖劲,会伤害身体的。上述有老师指点,按程序进行不容易出偏差。练抖大杆练的是知己功夫,不能练出知人的懂劲工夫,因为大杆本身只有向下的沉劲(大杆自身的重量)没有向上、左右、前后的复合劲,也没有不丢不顶和沾、连、粘随劲,所以,练的还是死劲。过去,有师兄弟之间不传艺的说法,师兄弟之间就是在一起练功,也不给真劲,想的是如何胜过别人,更不用说配合了,为了提高自己的功力,只好抖大杆。如果象练拳击那样有一个或多个人(高大、胖瘦)做陪练和靶子,任你放,你就不会去练抖大杆了。可是要有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家传的太极拳练习时就是通过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互相推手、喂劲、发放而得到真功夫的,一般练家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l         智慧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有幸修炼拳功,仅仅是结了一个好缘;重要的是,人须拥有健全的身心,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会出生活的真乐趣。

l         在蝉定修炼中,坐来坐去发现身子没了,只有思维,在这样一个状态里练功,身体达到最充分的演练状态,是最佳状态。

l         练功就是在几个字上下工夫:松,虚,空,静。此四字是我自己的体会,在练的过程里如果下工夫的话,就会有此感受。此非虚言。修炼的时间是关键,时间当然是越多越好,最起也不能少于一个小时,而此也不过只能在松字上有体会,如果继续在此下工夫的话,虚,空,静都会相续出现。而不是想出来的,这方是练来的。

l         修练练的就是心。

l         心死神活。

l         练拳中对于脚掌的感觉,好象较少谈论,只记得以前有人说过练得好时脚掌如吸盘。我从前没有这种感觉,只有脚掌想着松开时反而觉得不稳。前两天练拳,脚掌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就是脚掌虚起时,整个脚掌有如膨胀松软的大面包,随着脚掌落地塌实,有如面包被逐渐地压扁压实,最后落稳,而且非常稳固,但感觉不太象吸盘,因此时脚掌感应异常灵敏,能轻灵提起,一旦提起,整个脚掌立刻又象一个松胀的面包,感觉很舒坦,我第一次有全身松落脚掌的感觉,对照以前自己对全身松落的体会是不一样的。

l         不轻为人师,既为师则应成其师,

不轻为人言,既为言则应成其言。

l         风折巨木难断草,

    齿坚易落舌长存。

    朱砂一点玄关窍,

    野鹤冲天云内居。

    真常应物需不迷,

    无中生有真消息。

    歌兮歌兮五六字,

德明随意窥玄机。

l         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浔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浔矣。若特以武事论之,於心身用之於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劲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持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l         太极本一家,家人理应相互扶持,成就别人,便就是成就自己,有句广告词「好东西要跟好朋友分享」,个人见解、体会,甚至是师门口诀,凡出善意,理应增辉,共师共徒,自利利人。

l         劲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持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l         过去经常与人比手,常常越比越自满,自觉掌握了太极真谛。现在想来甚是惭愧,惭愧!原先掌握的东西只是有了裆胯劲,胸肩找到了正位而已。用人之时,裆胯劲加赵堡拳的线路招术打别人的背点,打人仍是在用劲,赢人实在是因为别人身上未通裆胯劲未生,而不是自己练得好。练拳击摔交 散手的好手生裆胯劲以后,我与他们交手时就感觉赢之不轻松,别 人也有机会。尚未体会到“借 ”的妙用,即对手何时用何时歇菜,自己打自己。

    经人指点后,身上生了十面分张力,感觉甚是美妙有一重练通的感觉,表现形式就是力示千斤。近来,十面分张力已被一种若有若无的东西所替代,清亮平和。与人接手,有一点点别人自己打自的感觉。太极真奇妙,明天的感受,今天真么也想不到。

有两个检验太极的标准不知对不对,其一,你在紧要关头别人与你博命时,你平时练的拳里的东西就是你用来搏命活生的动作,你练的拳应该是太极拳。其二,你精力不济心情不好偶染小恙,几趟拳能让你心情开朗精力充配享受生活,这种拳也应该是真太极拳。

 
太极杂说23
2009-04-06 09:53

l         只要不断超越了从前的自我,哪怕一点点,也就够了,江海之水也不过是点滴久聚而成,但它们都是无意而成。此理耐人寻味。

l         意重伤身,请引起注意。看到许多朋友,练功求这求那,然后就头痛了,头昏沉了,时间久了必然受伤。还有的朋友意重,以至引起睡眠不好,这都是常犯的毛病,如不注意定然于身体有损。还有的朋友练拳时非常注意气的运行,这样练出的拳必然发滞,然后就会觉得发僵,这是必然。心死神活。心这里指人的后天意识。

l         心死神活”能否翻译成现代心理学术语——显意识淡出后,潜意识被激活。这样一来,“纯以神行”的最高阶段,太极拳就由思考的拳变成下意识的拳、无意识的拳和本能的拳,所谓的“神”就指本能和下意识。这样解释,一是理清了练拳的思路,二是拓宽了对太极拳的视野——太极拳和古今中外的拳术乃至文化相暗合处甚多,如美声唱法的共震点(气根)就是丹田处,如美国一个现代舞蹈流派主张以小腹为力源,随着感情推动身体,又如任何一种用于实战的武术都追求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不会一边想一边去打。

l         日本战后一共授予了400多名剑道8段(最高段),在日本练习剑道的200万人中每年也只有10人左右有此殊遇,片中的主人公曾获全日剑道大赛冠军的石田7段也是第5次考试才获得8段,在7207段考生中只有6人通过次考试。我为此震撼的原因有三:第一是日本对武术考段的极端严格,每位考生都是45岁以上且获得78年以上的高手,但初试、复试仍要各自淘汰90%以上,反观国内的武术8段制考试简直是笑话,只重资历不重功夫、又滥又多又搞平衡,自毁长城;第二是像石田这样高手的水平,我以为剑道是武术的终极表现形式,拳术的失误不过是挨打受伤而已,而剑道的一次失误是以血和生命为代价,因此在速度、落点和心智上有终极的要求,石田的剑术给我很多技术上的启迪;第三是他们对于剑道的理解,比如“心即剑道”等认识和太极拳的终极境界是一致的,尤其注重真心和真意。

l         近来晚上有些时间,开始且学且练咏春拳的(米离)手,咏春门中也认为离手更近乎太极推手。我觉得离手是一种另类推手,它没有太极推手“敷、吞、盖、对”的气势,但充满了弹性和寸劲,初练为方、熟练为圆,且双手互搏、连消带打,更接近于实战,在中短距离内的防守堪称完美。我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太极推手,相信离手练熟后也尚可一战,这种像钢丝一样充满弹性和韧性的离手对于练陈拳的我来说,真是太合适了。

l         立足太极看太极,众家杂沓,然皆离不开“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离不开神到意到劲到。兄弟我练陈拳,但对杨、武二家的拳论心服久矣,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得太好了——“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故不求皮坚肉厚,但求气沉骨坚……为返本还原之功夫”、“……如神意不到,如火煮空铛,到老无成”,其余种种玄说,皆是皮相。

跳出太极看太极,各位不要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我觉得太极除在气、经络等内功外,包括在意、劲方面与其他武术相通互补处极多。以虚实而论,柔道算不算太极,哪位推手大师敢到奥运会上和人家试试;以用心之专、用意之真而言,剑道算不算太极,日本武术拳禅一体,很厉害;以扌朋劲、寸劲、弹性劲而言,咏春算不算太极,先手谈再下定论不迟……按陈王廷创拳之说,取戚继光长拳就有29式,难到戚继光编的就是太极拳?非关形式,里面的东西被改造过而已,太极门内的争执,意义不大。

l         太极的练法,由外而内、由内而外,互相裨补。比如掸筋和开胯的关系,鞭腿的境界是以支撑腿为立轴,另一条腿要像挂在胯 上的一条飘带,用的绝对是丹田部的力量,和太极的境界无异,拳击的不开肩、散打的不开胯绝对是庸手。掸筋和开胯的区别在于前者开筋、后者开骨关节,但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好比攻占了一座城市,后者是很好的治理和运化这座城市,是互相依赖的。我不太乐意把武术人为区划分为很多种,而应该认为不同武术形式指向的核心只有一个。

l         太极功夫的高低有三比:一比身体健康,二比打,三比做人,微斯人,吾谁与归。

l         太极推手……规则有三:1 ,要绝对地保护对方。2 不争输赢好坏。3,放得下面子。

(我觉得应该再加上一条:不用二道力。二道力的解释为:被对方控了要害,对方为了不伤我而留住了我,在对方松开想暂停的时候,我立刻又回攻对方,这时我所用的即为二道力。此力很危险,万万用不得!此时应以友好的方式从新再来。因此闹出的误会和不愉快,时有发生。在此提出与大家磋商。)

l         功夫得时自然来,强求不是好办法。用心为上。

l         拳论上讲:‘有为般般错,无为处处真’。 同时还有一句:‘只知无为修大法,不知有为是根基’。

l         「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得太好了——“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故不求皮坚肉厚,但求气沉骨坚……为返本还原之功夫”」,这是董英杰先生在经验谈中谈劲、力,除此之外,该书在「太极拳体用解」还提到「劲由于筋,力由于骨」,遽闻吴公藻先生着「吴氏太极拳」(1980香港出版)有影印其先人吴鉴泉先生所藏之「太极法说」,得自班侯先生,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中「太极拳体用解」也提及「劲由于筋,力由于骨」陈微明先生为其师弟郑曼青先生著作「太极拳十三篇」写序中有「师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剂而起,师感之,悉以口诀相授,他人所未闻也。」该书述口诀篇中说「九、曰能发劲。劲与力不同。劲由于筋。力由于骨。故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的便是力。………..」。劲、力来源不同,功用互异,太极拳尚劲不尚力,自无疑义,习练太极拳设若筋、骨不分,劲、力不明,则举动轻灵,节节贯串,恐难问津。

l         太极拳是“出很少力的内劲胜大力的拳”。不知大家是否有脚底被拿飘的感觉,被拿飘绝不是大力拿的,而是内劲拿的,这种内劲可以很轻很轻。被拿飘后纵有千斤力也用不上。这是其中一个情况。另外两人搭手,总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被别人掌握,自己用的力全被返回。掌握临界点的人可以用很少的力控制对方,让对方的千斤力使不出来。要做到上述两点,需要有千斤承受力作后盾。

l         太极拳,是通过螺旋、缠丝,“避实击虚”。太极拳“松”出来的劲力,自我感觉很轻,对方的感受都是很沉重。

l         内劲,说不清,但练出的人都有相同的认识。没练出的人或没接触过的人,靠猜只能是盲人摸象。临界点同样也不容易说清,非练到方能感觉确实有那么一点,对方过来的力完全被返回。如果没被很轻的内劲拿飘,不会相信有这种东西的存在。为什么不相信,因为根本就没见过,根本就没见过,导致的可能就是根本练不出什么内劲。如果好多东西靠语言就能助人练成,那么多的拳论应当足够用了。

 
太极杂说24
2009-04-06 09:54

l         总结下来,自己的功夫还很差,特别是面对力猛拳沉且内功深厚的练家,如形意拳的一些人,自己还是不能化掉,在最紧急的时候,仍然抗意大起。不过通过实践,也验证自己对于太极拳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因此,还是多练少讲,痛下苦功为最上策。

l         经论上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查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从人由己,随心所欲,故能因敌变化示神奇,故能英雄所向无敌。

    劲有数十,郑曼青先生认为接劲最难,常人所难,难在动急、动缓之间,过与不及。太极拳擅用提劲拔对方之根,拳论谓「如欲将物之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跟自断…….」,此论含杠杆原理,支点与力点之变化,郑曼青先生在其著作太极拳十三篇中说「在太极拳用提劲发劲时,即以对方为重点,手或腕接触对方之处为支点,以脚与腿为力点,此即太极拳发劲时,动力之点在乎脚,所谓其跟在脚…….所以对方虽有大力,及躯干高大者,皆不足恃,一经接手,便可跌出寻丈外者,全凭杠杆之作用。.」。由此观之,若论太极拳为「大力胜小力之拳」,拳论谓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

内劲来自慢工细火,自然而然,个人以为体用歌上所说「涌泉无跟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让人体会良多。

l         太极非“大力胜小力”的拳法,是“劲胜力”的拳法,略加琢磨委实很有道理。经太极训练后出来的已不再是原来意义的“力”,而是更高级的力---太极劲。这种劲,较之原先的力,更有灵性(能感知对手的虚、实点)、富有弹性、爆发性更强、更有威力。

l         被对方轻拿、轻发的,一是对方功力高出你许多,二还是对方的发力点正是你的无力之处,你毫无应力可言,所以你觉得很轻。你感觉对方手很重,劲很大,或反过来,都说明双方功力差距不大,都有一部分劲相顶。所以归根到底,在接触点上,还是“大力胜小力”的。

l         洪均生先生的理论是很科学的:力是必备的条件;巧是学、练出来的科学方法。

    虽然我们在练功时会出现日常没有的现象,会令人觉得很神秘,功力也会有所提高。这不过是人体的自然现象而已,当人体高度放松按照太极拳的规律进行练习,神经、肌肉、意识在用力方法上会有新的高度的协调性。此时,人的神经特别敏感,所以会感觉到平时感觉不到的现象。

    大力、小力、劲,谁胜谁的说法虽各异,实则当各位手谈时感觉肯定是没太大区别的,有的只是功力的高低。各式太极拳虽练功方法及表述各异,实则殊途同归,只不过采用的理论依据不同而以(现代科学、哲学、玄学等等)。

对力、劲的理解需在具备一定的功力后,理解才可逐步深入。如何理解?只要方法对头!

l         韧带的问题,一是外开和内开不同,二是外开有助于内开。开胯的柔韧性训练有很多辅助性的好处,压压腿也是不错的,我现在因为练散打腿法,每天练半小时柔韧性,感觉也不错。关键也要用意不用力,也要松柔着去练。各人的骨骼差别不大,年龄倒是练柔韧性的一个问题。

l         太极劲力基础何在,古人论述详且尽矣,“由脚而腿而胯而腰”最终“形于手指”。分析太极拳式每一招,发力点无不是集周身之力,练拳的整个过程就是要练得周身一体,练出整劲。谁练得整,谁的功夫就深。在对敌中,外形看来,两手都是腕肘相接,一是仅能以手臂之力或再加上腰力,另一方却是以周身整劲相应,孰他孰劣,不外再言。

    太极拳不存在什么“小力胜大力”,但是“以弱胜强”却是可能的,也是太极之魅力所在。王宗岳曾说过,外家拳无非“壮欺弱”,而太极拳恰能“弱胜壮”,前提是,弱者要善于调动全身合力对付壮者的局部之力。

    “以弱胜强”是东方文明的宝贵内涵。毛泽东深谙其道,什么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正是太极以合力、大力对付敌局部小力之理。老蒋感叹毛善用人海战,其实毛起初的兵力总数远逊于蒋,所谓“人海战”就是毛善于在任何一个局部战场,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以大力胜小力”。

那么太极既能“以弱胜强”,推手比赛中为什么又要分体重级别呢?我的观点,这是比赛规则为保护选手所作的限制使然。规则限制了一些可能造成伤害的技法,比如反关节,这样胜负的天平就有点倾向于强壮者了。但实战搏杀中,“弱能胜强”是并不鲜见的。

l         练太极的去练散打,思路、用法和味道都不一样;练太极的不练搏击,在实践上是一种遗憾。

l         拉韧带时的确应有松柔意识。

l         拉长韧带是松胯的前提,大腿内侧韧带如果不拉长(起码横劈*劈开),你往下一松胯,内侧韧带就拉的紧紧的,再想往下松就松不下去了。

l         松胯与拉韧带是两回事。

l         一羽不能加是练拳的高境界,说的是功夫高的人连一跟羽毛的重量也别想加到他身上。

l         所谓“一羽不能加”,我理解,是指感觉灵敏,听劲能力极强,对方稍有劲立能感知,但要借其劲反击其身却是不易。和一些好手推手,尤其是一些全国冠军,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有一侧劲“偏沉”,这有点普遍的味道,并不分是哪个师父教出来的。给你的感觉是这股劲有“杀伤力”, 按太极原理,是“无力打有力”,实际是“无劲打有劲”, 但要借这股劲却是不易。

l         和高手级推手,普遍感觉是搭手处很劲,后备力量很大,但也不是没劲,只是劲很轻,也很均匀,不偏。90年代初和蒙师搭手也是这种感觉,从前年开始,过访老师,和他搭手,只搭手的手、肘四个接触点有感觉,原先强大的后备力量一丝也找不到了,真个是“浑身透空”。

l         被对手发出去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和好手推手,只要重心不被他掌握,要爽利地发出,实为不易。就张老师发我的感觉,原先的感觉是突然失重或被狂飚吹走,有失魂落魄的恐惧;近来则是,搭手后感觉左不是、右不是、上不是、下不是、前不是、后不是,浑身不得劲,(本人曾有机会和同学151车轮大战胡荣华,十步以后,立有‘怎么着都不是’的感觉,与此通)被发出有被弹射出去的感觉。

l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似乎是讲的内练与外修的两个方面,其实我认为是内练的两个角度.首先讲内练一口气,这气指的是混元之气,也是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气的综合之气,而混元之气必须入于骨髓,出于骨缝,行于筋经,充于肌肤.由此看来,外练筋骨皮与内练一口气是统一的了.

那么推手过程中,就必须把这个原理放进去.记得前几天一位先生讲的有形打,招打,气打与神打的过程,用内气推手的过程,在外形上是几乎看不出的,只是内气运行的过程替代了形体运动的过程,所以趋向于无形,也较难做到的,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山不转水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