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酒都”在哪里

 蜀南孺子牛 2011-08-31


“中国酒都”在哪里?

 

    提到“中国酒都”,国内至少有三地的居民会以为是称呼自己故乡。一直以“酒都”自居的宜宾,目前面临的是申报、竞争“中国酒都”称号。

 

历史>>

“三国鼎立”对峙已久

    如果要追溯“酒都”之争的由来,不得不提到1979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正是在这次会上,第一次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5种类型。

    这次划分后,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确立了酱香型类状元——贵州仁怀茅台酒,清香型类领头羊——山西汾阳汾酒和浓香型类“大王”——四川宜宾五粮液三大名酒之都的地位。这三种白酒香型,开始并称为中国白酒的三大主体香型。

    据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山西汾酒和北京二锅头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雄踞白酒市场的老大地位,其市场占有率最高时占当时全国白酒的75%以上,可谓盛极一时。80年代以后,清香型白酒发展趋缓,随着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的飞速发展,开始不断蚕食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短短10年时间,浓香型白酒拥有了一统天下的霸气。

    正是在近30年彼消我长的博弈中,一场争夺“酒都”称谓的大战无形间拉开了序幕。

    纵观三“都”的历史,可以说都是赫赫有名,均有着源远流长的酒历史文化。宜宾的酿酒业起于西周(公元前841),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盛于明清,尤以举世公认的“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为荣。仁怀人自汉代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称“甘美之”进而成长为国酒茅台的传世佳酿,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仁怀茅台渡口三渡赤水,从此走向胜利的历史事实,也让这里有“人生从此胜利的地方”之说。而公元564年北齐武成帝隆重推荐汾州美酒“汾青”,此事被载入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齐书》十一卷,是迄今发现的关于杏花村美酒的早期最重要的文字记载,另外唐代大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句更为杏花村传承于世提供了载体。

 

现状>>

汾阳:先下手为强

    客观的说,最早意识到“酒都”这个品牌所包含巨大无形财富的,应该算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杏花村集团)。

    借助唐代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杏花村集团为企业打造出优越的品牌效应。在现代商标保护方面,山西人更是以其特有的精明,最早将“酒都”商标揽入怀中。

    在一份国家权威网站上记者查阅到,“酒都”这个商标,是由杏花村集团作为申请人最早于200341日提出的,当时一口气注册了44个类别“酒都”文字的整体商标,并最终于200517日获得了公告注册。

    “在杏花村集团申请注册的44类商标中,没有包含第33类酒精类饮料这一类别的商标”,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高一川在200894日上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两次提到类似的观点。高一川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宜宾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高一川解释说,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定,“酒都”这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是不能被注册为酒精类饮料这一类别商标的。一位业内人士据此认为,这也正是“酒都”迟迟未有定论,究竟花落谁家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也为别号之争埋下了伏笔。

    然而,记者注意到,与杏花村同处一地的原山西省杏花村供销社国营酒厂,已经将“擦边球”打得淋漓尽致,这个企业改制后的名称叫:“山西省杏花村酒都酒业有限公司”,其主打的品牌是42度和50度“金酒都”酒。

    值得一提的是,杏花村集团拥有一个“酒都宾馆”,它的全称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酒都宾馆”,成立于199018日。

 

宜宾:虚拟世界的胜利

    对“酒都饭店”一词,相信大多数宜宾人都不会陌生,它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于1994129日回宜宾时,亲自为当时的“酒乡宾馆”题写的新店名。这一事件被普遍认为是宜宾从“酒乡”向“酒都”嬗变的分水岭。

    宜宾市一位曾从事商标注册工作的公务员向记者表示,在他的记忆中,“酒乡”这一别称的由来,可以追溯的历史准确来说并不久远。80年代中期,宜宾大办“酒厂”的情景至今他还是历历在目:“那时,宜宾有八、九百家酒厂,酿酒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虽然后来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迫使这些林林总总的酒厂重新洗牌,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酒乡’的称谓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从“乡”到“都”,宜宾没有走太长的道路。公认的是,大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别号的改变,与省内另一著名白酒品牌——泸州老窖所在地泸州叫响“酒城”别称有直接关系。“泸州已经开始叫‘酒城’,如果我们还继续沿用‘酒乡’之名的话,那也就太‘掉价’了”,一位长期从事白酒酿造的张师傅谈到对此事的看法时这样表述到。对此,在记者几天的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此问题的看法惊人的一致。

    可以说,“酒都”一词早已深入宜宾普通市民的心中。随意走在宜宾的大街小巷,有着“酒都”字样的店招随处可见。不过,在这场“都城”之争中,宜宾的步伐慢了一步,但同样有所“斩获”,宜宾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天荣介绍说:“我们做这项工作开始是在20035月份,那时“酒都”的文字商标已经被杏花村集团抢先注册,所注册商标几乎涵盖我市所有要覆盖的商标类别,所以前期我们主要是对‘酒都’两字设计了个标志牌进行专业外观设计及申请专利,200410月份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权。”

    另外,宜宾在互联网的注册工作走在了另外两个城市的前面,诸如“中国酒都”、“名酒之都”的17项电子域名都已顺利完成。按照张天荣的话来讲:“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我们在虚拟世界里占了优势。”

    200898日,记者来到宜宾市商务局,据挂靠在该局的宜宾市酒类产业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凤安透露,围绕宜宾市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申报“中国酒都”称号,除知识产权局在电子域名方面的努力,目前还正由酒类行业管理部门申请“酒都宜宾”商标,另外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也在申报“酒都酒圣节”的服务商标。

 

仁怀:国酒情结

    如果说前两家竞争对手更多是从商业运筹方面来考虑如何打造“酒都”一名,那“国酒”茅台所在地贵州仁怀对此似乎早已胸有成竹,更多的是以一种志在必得的心态来应对这场鏖战。

    打开仁怀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最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首页左上方一个圆形标志,里面很清楚的写有“中国酒都·贵州仁怀”的字样。据了解,“中国酒都”这一称号,是于2004年7月18日由中国食品文化研究会认定通过的。这也是仁怀市大力宣传的一项“攻坚成果”。

    不可否认的是,仁怀市凭借“国酒茅台”这一称号,在政治上得分颇多。其与政治首都北京的良好关系也是其他两个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座城市对酒文化的重视程度,从一件小事可窥一斑:今年初,为全面支持、保护茅台的大发展以及“茅台文化”和“国酒文化”,仁怀市政府的一号、二号文件都是围绕保护茅台的。

    正是因为把“茅台”这块品牌视为其支柱产业,20088月,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以“仁怀责任”来表示对保护“中国酒都”这块招牌的决心:“用实力和事实奠定‘中国酒都’的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

    和杏花村集团相似之处在于,仁怀市也有酒类品牌商标与“酒都”品牌“擦肩而过”。

 

观点>>

争抢名不正言不顺

    “其实就‘酒都’这个品牌而言,由于没有约定俗成的城市,无论是宜宾、仁怀还是汾阳都处在打造的过程中。”宜宾市科学技术局一位专家这样谈到:“如果单一从这三个城市本地的市民来讲,都会认为“酒都”是指自己所在城市。一旦将这个名称放到更大的范围来看,估计能得到其他城市公认的可能性很小。准确来说,大家现在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抢‘酒都’,意义原本就不大。”

    宜宾县一中罗老师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单就‘酒都’这个名称而言,没有50100年的历史沉淀,是很难获得其他城市认可的。”罗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狮城’是新加坡,如果宜宾去注册‘狮城’,其结果可想而知,只有获得大家普遍认可了才可以,否则再怎么做也等于零。”

    对此,高一川给记者分析了他理解的“酒都”定义:“它是地域、文化与酒的质量、规模的有机统一。”高一川认为,公认才是最核心的东西,只有把自身的酒文化和地域文化搞好了,让别人一提到宜宾就想起“酒都”才是正道。

    这点,与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格里拉”别号之争颇有相似之处。

 

谁来认定“别号”?

    就目前宜宾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申报“中国酒都”称号一事,与仁怀市于2004718日就已取得的由中国食品文化研究会认定通过的“中国酒都”称号是否抵触?刘凤安给出了答案:“双方是通过不同的协会取得的称号,原则上并不抵触。”对可能产生的矛盾,刘凤安认为,对外宣传方面可能会有矛盾,但他们宣传他们的,我们宣传我们的,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刘凤安还提到一个事例:如同景德镇的“瓷都”之称,虽然说是约定俗成的喊法,但由于国家没有权威部门认定,目前唐山市也欲打造“瓷都”,类似的争议可以说举不胜数。刘凤安指出,这类争议,最终还是要市场、消费者、社会三方共同认可才行。

    对谁来认定别号与谁能认定别号的问题,高一川的回答很直率:“从地域这方面来看,国家地理对实物的称谓还没有相关机构来权威认定。”这点,得到了负责专利局具体事务的张天荣的认同:“更多是需要社会认可、公众认可、法律认可,目前还谈不上权威认证别号。”   

    网友“步履维艰”也有类似的观点:“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没得真正有权给城市命名的国家行政部门公开表示过或宣布过究竟哪座城市被命名为“酒都”了的。所以,我看现在叫“各自为大”,都是自己给自己封号的。”

    由于可以自己给自己封号,安徽亳州的古井镇政府曾有过这样的“跨越式”发展:以“酒乡”的基础上提出打造“酒城”的计划,短短几年后,发现“酒城的概念比较狭隘,区域范围也较局限,迅即提出打造“中国酒都”的崭新形象。

 

如何打造宜宾的酒都

    刘凤安认为:“申报酒都认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造它。”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到:“我们应该拿出大手笔来,在硬件上多搞一些标志性建筑,软件上更要有大宣传意识,比如举办全国性的酒类活动,如前段时间举行的宜宾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决定将每年的12月18日定为‘中国宜宾酒圣节’,这也是打造‘酒都’的实际举措之一。”

    这位长年从事专利工作的人士同时提到,在努力把“酒圣节”办成精品的同时,我们还应如新闻报道中提及的尽快创刊《宜宾酒业》,重视舆论对这场争论起到的促进作用。

    甚至有人提出,要想炒作“酒都”,还真的要拿出当年阳治国炒梦酒的魄力出来。

 

谁有资格为“都城”

    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以“美国都城是在纽约还是华盛顿?”的提问来比喻与宜宾这场“酒都”之争。

    “当然是在华盛顿,因为克林顿、布什等都在那里办公。”房国兴的答案是这样的:“仁怀有茅台,是国酒,无法复制,茅台在仁怀办公还是在宜宾办公?”据此,房国兴认为仁怀的“酒都”一说毋庸质疑。

    对房国兴的说法,宜宾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高一川表示:“不敢苟同”。高一川首先提到:“茅台是一面旗帜,它属于酱香型的代表。但白酒有很多分支,清香型以汾酒为首,而浓香型的代表肯定是五粮液,它们之间不能说谁比谁更好,至少酒类品质上是平起平坐的。”顿了一下,高一川接着说到:“‘酒都’这个称谓不仅仅应是品牌,‘都’这个含义以古代语来讲还要有一定规模,五粮液在这个方面远远超过前两者,说起‘都’来更恰当。而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宜宾的酒文化非常悠久,包括很多名人,从这些方面比较而言,仁怀要差些。”

    刘凤安对仁怀市的这种说法表示不以为然:“虽然说茅台酒有这样的历史地位,但没有国家的权威部门授予你‘国酒’的正式文书,这个‘都’值得商榷。”

 

商标注册应该由市场调节

    其实,与其他城市的“别号”之争,宜宾是富有“实践经验”的。几年前,与攀枝花和上海的“万里长江第一城”之争可以说积累了不少经验。

    对普通宜宾市民而言,应该说很少有人知道市专利局已经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万里长江第一城”的文字商标(共计23个商品和服务类型),这项花了不菲代价的商标如今仍然待字闺中。

    据此,有市民提出,保护商标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人家侵权,保护了就应该拿出来用,本来专利就是一个市场来调节的行为。

    张天荣以“圈地”的提法来形容此前知识产权局完成的电子域名申报,他真诚的希望宜宾本土的企业能将这些政府已经抢注的域名承接过去,作为自己企业的电子域名。

    另外,对‘酒都’标志牌进行的外观设计及申请专利,也是市专利局工作的“亮点”之一,但这一标志牌,在其专利所在地宜宾却几乎没有踪影,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一位媒体记者言简意赅的将这场争论概括到:“从三个城市所代言的白酒香型类别来看,与其说是互相之间为争一个“酒都”的虚名不惜一掷千金,还不如说他们都肩负着行业领头人输不起的责任。”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