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将“蛋壳镶嵌漆书”列为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和技艺的申请书

 昵称7636420 2011-09-02

关于将“蛋壳镶嵌漆书”列为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和技艺的申请书

一、蛋壳镶嵌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间留下无数的瑰宝,漆工艺就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出土一件漆碗,器壁内外均髹涂有朱红色漆;据考证,至今已有七千余年。这是我国距今发现的最早的漆器,也足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大漆的国家,我国是世界漆艺的发祥地。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均有漆器和漆艺纹饰的黑陶制品先后出土,这些漆器作品中已运用了熬制色漆、胎骨封固及彩绘、镶嵌等纹饰技法。殷商时期首次发现了堆起的纹理和金箔片镶嵌,此外,在出土的漆器上还镶嵌有精美的蚌壳、玉石等,其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我国漆工艺史上堆漆和金银镶嵌工艺的开始。玉石镶嵌于漆器,最早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省余杭县瑶山遗址出土的嵌玉高柄朱漆杯,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嵌玉漆器,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漆工艺发展到西周,镶嵌与彩绘成为两种主要的装饰技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琉璃河北燕国墓地出土的一批西周漆器,其木胎漆器表面都有镶嵌的螺钿,表面平整光滑,边缘整齐,接缝紧密,足以说明当时的蚌片镶嵌和磨制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春秋战国迎来我国漆工艺史上的第一次繁荣,1971年在山东临淄郎家庄春秋晚期墓中出土了一批漆器,其中有一圆形残片,绘有人物、房屋、走兽等,画面生动且形式感强,漆工艺已达到了十分娴熟的地步。山东省沂水刘家店1号春秋墓出土了镶嵌金片的漆勺,做工精美,属漆工和金工结合的珍品。秦代漆器制造开始实行“物勒工名”的制度,在漆器上已出现了许多漆书、针刻和烙印的记号及文字,这为研究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和漆工艺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汉代漆器的装饰技法又有新的发展,就是将金银箔片镂刻成人物或动物花纹图案多种纹样,镶嵌到漆器上,逐渐发展成唐代盛行的金银平脱。北魏漆器的重要发现是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较完整的有五块,每幅都有文字题论说明内容和人物身份,其大量的题论文字也是少见的北魏书法,此屏不论是在绘画上还是在书法上都有重要的价值。宋代螺钿镶嵌漆器更加盛行,据《髹饰录》螺钿条杨明注:“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到南宋时期,薄螺钿镶嵌已流行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明清时期,镶嵌漆器更是出现了集螺钿、宝石等多种珍贵材料于一身的“百宝嵌”,并在许多漆器漆屏风上出现了用螺钿、骨石等材料镶嵌的漆书文字。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漆工艺中的镶嵌、莳绘、彩绘、雕填等漆艺技法,为蛋壳镶嵌漆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达语言和技术手段。蛋壳镶嵌漆书正是运用天然植物大漆、螺钿、蛋壳、金银箔等漆艺材料,通过传统漆艺技法的表现方式,采用漆艺表现语言创作而成的。所以说,蛋壳镶嵌漆书正是从传统漆艺中脱胎出来,又与现代艺术表现相结合,符合现代审美观点的产物。

二、蛋壳镶嵌的发展与现状

 以鸡、鸭、鹌鹑、鸽子等禽类的蛋壳镶嵌者,称为蛋壳镶嵌。陕北安塞地区民间流行的炕围画、锅围画,多是妇女用蛋壳镶嵌而成。据说是先将蛋壳剪成指甲盖大小的三角形、圆形、菱形、长方形等,扣于刚刚用猪血细灰泥好的炕围上,干后,再用蛋清、锅底灰反复擦涂,最后用手沾上麻油反复摩擦便成为油光锃亮、黑白分明的蛋壳镶嵌炕围画。其工艺过程和效果很像漆艺的蛋壳镶嵌。

雷圭元先生在《工艺美术技法讲话》中写到:“世界上有不少物质,可以利用在漆器上,如法国近今髹漆专家达兰德氏(DUNAND)用蛋壳代替螺钿镶嵌在漆器中,磨平后雅素可观,即其一例”。蛋壳镶嵌在我国最早见于上世纪30年代雷圭元先生镶嵌的《泉边》,4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沈福文先生又做蛋壳嵌底堆漆奔鹿盘,均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1984年,在全国第六届美展上,将漆画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最终确立。至此,我国传统漆艺创作达到新的高潮。

在中国现代漆画中,蛋壳镶嵌成为许多漆画家热衷表现的手段。蛋壳不仅给漆艺带来了可贵的白色,而且,蛋壳本身的龟梨纹理,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亲切、温和、朴雅之美。蛋壳镶嵌技法变化多端,如利用鸡蛋壳的红、白和鸭蛋壳的青、白等不同的色彩错杂镶嵌,稍稍打磨,仍保留其表面固有色彩;利用鸭蛋壳特有的半透明性,用彩漆黏贴,打磨后透出底色的含蓄效果;通体磨破,甚至磨脱,再填漆研磨的斑驳肌理……不胜枚举。

蛋壳镶嵌多是运用在漆画创作中,而用蛋壳镶嵌漆书却无人尝试,古代漆书研究更是一片空白,这主要因为漆艺研究相对其他工艺而言比较艰难,加上工艺复杂,技法众多,资料有限,耗时费力不一定取得成果,传统漆工艺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后继乏人,濒临失传。对漆艺有兴趣的人主要热衷于现代漆画的创作,对漆书研究缺少积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艺,使得从漆器铭文发展成的漆书得不到有效的研究和发掘。

三、蛋壳镶嵌漆书的研制过程

2002年,笔者只身来到素有“中国漆艺之乡”美称的福建,在集美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广敏先生引荐下,进入厦门传统工艺研究所工作,先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时中、中国漆艺大师何豪亮、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陶世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乔十光等诸位先生,研习漆艺,系统学习民族传统漆艺技法,主攻现代漆画专业;在长达数年的漆工艺实践工程中,逐渐对蛋壳镶嵌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蛋壳镶嵌产生的龟裂纹理情有独钟,2005年在参观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时,惊奇的发现蛋壳镶嵌和甲骨文之间似乎有着无比亲密的内在关系,于是立志加以研究开发;既然漆画中可以利用蛋壳进行创作,古人宜有螺钿骨石镶嵌漆书,况且现代无人创作,无人研究漆器铭文和漆书的历史与价值,何不将蛋壳这一生活废弃物变废为宝,利用其自然朴雅的龟裂纹理表现韵味无穷的中国书法呢?或许能探索出一条既立足于传统又创新于时代的漆工艺之路。经过长期研究,反复实验,无数次请教于国内外漆艺大师和民间漆工,细心钻研学习日本现代漆艺莳绘技法和越南现代磨漆画技法,最终于20063月研制成功第一批蛋壳镶嵌漆艺作品,经过数次的展览推广,得到众多漆艺前辈和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元代人陶宗仪《辍耕录》载:“上古无墨,以梃点漆而书”。明代人杨明在《髹饰录》序中写道:“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在纸发明之前,古人以竹片为书写材料,用牛皮或牛筋、虅之类的材料将竹片连缀在一起,称为“韦编”,然后以漆代墨,进行书写,这种远古时代普遍运用的书写方法称为竹简漆书。这足以说明在纸墨发明之前,其实古人已经在运用天然大漆进行图画和文字记录,历代漆器的出土也足以证明漆书从漆器铭文发展成独立的工艺技法和装饰艺术的演变历程。既然伟大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漆工艺,创造了跨越时空的漆书文字,为什么我们不能将其继承发扬光大进行创新呢?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漆艺的发祥地之一,各地考古发掘出不少的漆器,文献记载济南和泰山都曾是秦代时期著名的制作漆器的八郡之一。如今,全国各地创作漆艺的人越来越多,而山东了解漆艺并参与创作和研究的人却较少;于是,我带着对漆艺的无限热爱回到山东老家,创立了漆艺工作室,希望将传统漆艺南艺北传,让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漆画在齐鲁大地开花结果。

四、蛋壳镶嵌漆书的释义与特点

蛋壳镶嵌漆书是利用天然植物大漆为主要原料,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各种禽蛋壳、蛋壳粉运用传统漆艺技法,经过描绘、洒粉、莳绘、封固、镶嵌、堆塑、刻划、打磨、罩漆、推光、揩清等十几道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的现代漆艺书法装饰画。其画面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其颗粒状蛋壳粉和蛋壳龟裂纹理具有独特的材料质感和手感,画面色彩黑白分明,一改传统书法白纸黑字的效果,极具书法拓片的无穷韵味,具有较强的装饰艺术魅力和视觉美感,是现代家居装饰的理想选择。

蛋壳镶嵌漆书表现题材广泛,既适合表现传统书法名作,也可创作现代装饰性书法作品,所用技法众多,表现题材丰富,适合开发家居装饰画、旅游纪念品、漆彩书法、商务礼品等作品。另外,因为蛋壳镶嵌漆书是用纯天然植物大漆为主要原料,所以就具有真正的天然、无毒、无污染;画面经过罩漆处理,确保永不脱落、不褪色,并具有抗酸碱、防潮、防腐蚀的优良性能,是不可多得的环保型装饰画。

五.蛋壳镶嵌漆书的开发价值

由于蛋壳镶嵌漆书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视觉效果、丰富的语言技法和奇妙的材料美感,并且为传统漆工艺的创新之作,属国内首创,加之由天然大漆制作,天然环保,操作性强,成本适中,既可批量生产,又能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并且蛋壳镶嵌漆书迎合了现代审美的时尚趋势,适合日趋增长的室内家居装饰需求,开辟了工艺美术领域一块新的天地。因此,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具有积极的经济、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1.经济价值:

1)因其具有成本低附加值高的特点,通过批量生产,市场化经营,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政府财政税收

2)经过全国加盟连锁,可带动一批劳动者走上致富之路。

3)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可以增加外汇财政收入。

2.文化意义:

1)有利于宣传普及我国传统漆艺文化和书法艺术,便于推广民族漆工艺知识,提高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

2)通过蛋壳镶嵌漆书的展览宣传与推广,对推动拯救民间传统工艺工程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3)与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技能课,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操,提高手脑并用的良好作用,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3.社会作用:

1)通过宣传推广,可以提升当地城市的艺术品位与文化内涵,对当地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创建文化艺术之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旅游品牌,扩大城市的旅游开发潜力和影响力。

3)可以解决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福利者的就业问题。

4)争创著名优质品牌,有效提升政府对外文化交流。

六、蛋壳镶嵌漆书的制作工艺

1.    设计画稿:根据需要设计白描稿,并拷贝在打磨好的漆板上。

2.    镶嵌蛋壳:用小号油画笔将天然大漆涂于蛋壳内壁,或者将大漆先依纹稿涂于漆面上,然后用镊子将蛋壳俯放在漆板上,根据纹样调整蛋壳的位置,用雕刻刀的背部轻轻压平,蛋壳便出现自然裂纹;为使蛋壳黏贴牢固,再用竖刀继续一一压平压实,并根据画稿需要调整疏密及块粒大小,逐一完成,将漆板放入荫室,使其自然干燥。

3.    整理纹样:待蛋壳荫干后,依照设计画稿,用竖刀切去多余部分,也可在镶嵌时边贴边切边剔,如不小心多切去纹稿上的蛋壳,应及时补贴上;需要注意的是在纹样转折和边角处,应细心剪切,严格按照纹样形状逐一整理,随后将切除的蛋壳碎片清扫干净,纹样便整理完毕。

4.    刮漆封固:用牛角刮刀将需要的大漆或彩漆平刮于蛋壳上,以填充蛋壳裂纹之空隙,再次放入荫室待干。

5.    画面打磨:400#水砂纸轻轻研磨,只是略把蛋壳上的漆及刮痕磨掉即可,不求纹样清晰。

6.    全面罩漆:用发刷全面涂黑漆或彩漆一道,注意涂漆应厚薄均匀,避免刷痕,并随即用刮刀将蛋壳上的漆小心地刮下,入荫。干后稍微打磨,再全面涂第二道漆,入荫待干。

7.    精细研磨:初用240#水砂纸或人造磨石研磨,打磨时应顺时针轻轻研磨,以免出现划痕,并需用抹布沾水擦拭纹样,以便随时观察研磨效果,根据画面需要可以对局部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磨;然后依次用400#600#800#1000#水砂纸精细研磨,逐渐去除磨痕,打磨平整。

8.    推光、揩清:用经过研制过筛的细瓦灰擢植物油用手掌轻轻推擦画面,反复拭擦,直到画面光亮明镜。

七、蛋壳镶嵌漆书的材料工具

1.    天然大漆 (纯天然植物大漆,需人工加工各种彩色漆和透明漆)

2.    桐油  腰果漆  聚氨酯清漆

3.    鸡、鸭、鹅、鸽子、鹌鹑等禽鸟蛋壳(经过去膜加工处理)

4.    螺钿  色漆粉  金属粉  闪光粉 金葱粉 夜光粉

5.    描线笔  衣纹笔  鼠毛笔  油画笔  毛笔  羊毛刷  排刷

6.    .锥子  铁笔  雕刻刀  木刻刀  美工刀  剪刀  注射器.

7.    松节油  樟脑油  汽油  煤油  酒精  天那水  菜油

8.    脱脂棉  水砂纸  铝粉  复写纸  拷贝纸  牙签  调色盒  调色盘  矿物质颜料  钛白粉  进口胶合板  木龙骨  白乳胶

9.    毛巾  卫生纸  口罩  手套  围裙  套袖

10. 粉碎机  粉筒  罗筛  打磨机  抛光机  空压机  喷枪

 

 

八、申请的条件理由:

(一)          具有数千年的传统历史,属于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

(二)          传统漆工艺的创新之作

(三)          纯天然材料,纯手工制作

(四)          无人创作与研究,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五)          具有完整的传承体系

(六)          具有系统的制作工艺,成熟的工艺流程

(七)          挖掘整理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八)          传统漆艺和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载体

(九)          具有积极的经济、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十)          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潜力

九、作品赏析(另附)

纵观现代漆艺创作群体,鲜有山东籍作者出现,现代漆画展在我省也几乎未曾举办过,我省不是没有传统漆艺的基础和文化,更不是传统漆工艺在齐鲁大地未曾出现和发展,而是缺少对传统漆艺的研究和了解,缺少对传统漆艺的宣传与推广,使得漆工艺在我省的工艺美术中相对显得势单力薄,难觅传统漆艺的精湛技艺和珍贵作品。作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的一员,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自己熟知的传统工艺中继承和发扬,在群众中宣传和普及传统手工艺,这也符合我会对传统工艺保护发掘的宗旨。

基于对传统漆工艺的发掘与保护,对漆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使传统漆工艺和现代漆艺在我省得到积极的普及与发展,彰显齐鲁文化与地域手工艺的特色,为我省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个人力所能及的贡献,故将本人数年来对传统漆工艺与蛋壳镶嵌漆书的研究资料提交我会,向我会提出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和技艺的申请,并将积极配合审议工作,完善所需的各种文字和图片实物资料,恳请我会领导审批!

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致敬!

                                   

 

 

 申请人:齐鲁漆工  李程

                                    

 

2011年 7 月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