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学观察

 秀水拖蓝 2011-09-03

一、看,不等于就是观察

看,不等于就是观察,观察是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感知觉。这种感知觉包括:

1、外部感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如酸甜苦辣咸的感觉等)、肤觉(触觉、压觉、痒觉、痛觉、温度觉、振动觉等)。

2、内部感知觉:动觉(直对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常同肤觉结合,如用手沿着物体运动,同物体的某些部分接触的时候所产生的光滑、粗糙、柔软、坚硬、有弹性、无弹性等感觉)、静觉(也称平衡觉,直由人体的位置根据重力方向所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感觉,如平稳、倒置、翻滚、眩晕等感知觉)、机体觉(如饥、渴、窒息、作呕、身体内部疼痛等)。

观察的基本特征:观察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知觉。“观者,看也,察者,详审之也”。“ 详” 是“仔细”的意思,“审”的意思是反复思考、反复分析、反复推敲。可见“察”的主要词意是思维。

练习观察的目的:观察是有目的地去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者应报着关心生活、了解生活、提高认识的目的去观察。如果报着单纯找材料的目的去观察,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把注意力放到寻找那些“新奇”、“有趣”的东西上面去(猎奇),影响观察力的培养;一是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观察生活,必然要产生错觉、认识不到生活的真相。

练习观察的要领:(一)、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二)、要多动脑筋,注意事物间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的观察;(三)、要专注,如果不专心注意,感官的作用就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二、观察的基本方法

1、定向观察:定向观察是一种预先确定好了对象或范围的观察。定向观察的要点,一是选好观察对象,一是要报有满腔热情。

2、机遇观察:预先没有确定观察的对象或范围,而是偶然遇到又引起了自己注意的一种观察。做机遇观察的关键是要适时地明确观察的目的。

3、全面观察:不仅要求做到观察事物的全貌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还要注意事物构成的各个部分或多个侧面,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的观察。

4、细致观察:就是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的特点,观察事物构成的某个部分的特点,掌握事物的细节。要点有二,一是要注意观察的目的,一是要防止臆造虚假现象。

5、比较观察:一是纵比观察,二是横比观察,三是纵比和横比结合观察,目的都在于认识事物的特征,寻求事物的本质。要点:(1)、不要把“比较”片面地认识为“对比”。(2)、通过比较观察,不仅可以发现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且也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之处。(3)、在进行比较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把自己摆进去。

6、反复观察:反复观察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长期观察和反复观察是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7、观察与体验相结合:由直接感受去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就是体验。体验对于观察的深入有直接的影响,愈注意观察与体验的结合,观察也就愈容易深入下去。要点:(1)、要“参与其事”也就是要直接投身于生活;(2)、在体验生活时,努力做好深入观察。

8、观察与阅读相结合:要提高观察水平,还要多读书。我们读大作家的作品,不仅学习他们的表达技巧,而且要学习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从生活中能发现文学,才有写作的真实货色;从文学中发现生活,才能反过来会生活、会体验生活,会理解和欣赏生活。观察与阅读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有两点:⑴、一边读,一边回想所经历过、所体验过的相似生活;⑵、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看。

9、观察与调查相结合: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的考察,它与 观察有着自然的联系,调查需要依靠观察;观察不管怎样全面、细致,总要受到观察时的环境、条件、观察者自身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要靠必要的调查来补充和修正。要点:⑴、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起调查;⑵、在调查的过程中利用一切条件有针对性地观察。

10、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由眼前的所见、所闻、所感,引起对往日所见、所闻、所感的回忆,以所回忆的事物来补充、印证眼前的观察,又与眼前的观察作比较,相映衬,从而加深和丰富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要点:(1)、注意观察对象与联想事物之间有着诸多的相似的因素;(2)、联想的目的性要明确,才能进一步深化眼前的观察。

11、观察与想象相结合:想象是利用观察的积累,在头脑中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观察给想象插上翅膀,想象的展开需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索。再造想象与阅读联系密切,对写作有重要作用。创造想象更离不开观察和生活的积累。

三、怎样观察大自然

(一)要注意用连续观察的方法,发现大自然的变化:注意时间的进程;注意变化的层次;注意变化的现象。(二)要用多方面观察的方法,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特点;注意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在不同时令、不同地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注意它们在形、声、色、态、味诸方面的表现;注意观察事物的自然特点和人为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对事物形成的影响。(三)要注意在观察景物时按照景物的不同类别逐类去观察,还要注意观察的方位、角度和顺序。

四、怎样观察平凡的日常生活

平凡的日常生活有时也会放出灿烂的光芒,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会蕴涵着不平凡的真理。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能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不时地获得新鲜感受,从一闪即过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闪光的的东西。

基本方法:要想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新鲜感受,首先,要有热爱生活的感情,关心周围事物的思想。

其次,在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更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思考应该贯穿在观察过程的始终。

第三、在观察平凡的日常生活时,要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细微、隐蔽的差异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而促进观察与思考,便会有所发现,容易获得新鲜感受。

要把观察的注意力放在发现美好事物上。首先自己要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激情,要怀着美好的情绪去观察生活。其次是在研究自己观察印象时,要注意研究那些曾经触动过自己美好情感的事物。

要正视消极落后现象的观察。一种现象是否属于消极落后,第一,需要认真观察和研究,如果自己分辨不请,可以虚心向别人请教,决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感觉,妄加批评指责。

第二、要注意分清主流还是支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切忌随意上纲上线,乱扣帽子。

第三、对消极落后的现象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认识,要注意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一是直接表态法,就是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对消极落后现象进行批评;一是间接表态法,就是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意见,而采用贬斥性的描写,对消极落后现象进行间接批评。

五、怎样观察人

学习观察,就不能不重视对人的观察。

观察人的基本方法:对人的观察,不能局限于只观察本人,而应将眼界放宽到这个人生存的整个环境。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仔细观察这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这个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一切有关的方面都了解清楚了,我们才能较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学习观察人,从观察周围熟悉的人入手。一是接触的机会多,观察起来方便,二是观察到的信息丰富,容易将平时的观察印象联系起来思考。这些人整天在你身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看惯了,也许觉得没有什么,但是一经联系起来思考,就容易有所发现。

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要细致地观察到人物在特定的条件下或特定的场合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言行、神情,不应只为人物某些突出的生理特征所吸引,如跛足、豁齿、秃顶等,而应注意那些能反映人物的身份、遭遇和性格的地方。

事实上,人的外貌、言语、动作、心理活动总是因人而异。同为善良的人或同为丑恶的人,在善良和丑恶的程度上,表现形式上,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必须在观察时对人物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捕捉到人物的特点。那种粗枝大叶地望一望的观察,是培养不出观察力的。

六、怎样观察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灵是不能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供我们观察的,但是,心灵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追求、爱好、行为、谈吐、乃至穿戴打扮,都是可以识别的。只要我们在与人们相处的时候,能够细心地观察他们在“特定条件下”的种种具体表现,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并不难办到。

认识一个人,就要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观察是不是乐意这样做。从外表出发来探寻心理的意义,便是观察人的内心世界的基本方法。

当我们观察到人物的某些言行后,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这些言行中哪些是最能反映其内心世界的言谈举止。

观察自己熟悉的人和比较熟悉的人,可以将自己当时观察所的的印象、感受,与往日接触中所获得的材料联系起来思考。

对陌生人的观察,应充分利用与之接触的机会,注意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包括被观察者的作品)。特别要注意观察陌生人的神情,还要注意收集其他人对被观察者的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