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观察力?

 谈信仰弹人生 2012-03-01
  • 观察力是慢慢因人而异培养的。你对外界不感兴趣不代表你没有看到它的存在,你不模仿它不代表对它没有看法,你表面认为行动力不强不代表你不想行动。综上所述,你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以动制静才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看到事实后内心形成自己的看法,再经过深思熟虑,一定会在行动力上有突破表现。
  • 观察力的培养

    研究发现,观察力强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高于观察力弱的儿童。观察力是儿童心理发育的一部分,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观察力的早期培养。如何来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观察大自然
    孩子观察力是在丰富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为儿童提供了最丰富的材料。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山、水、土地、气候、四季,风、星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自然景象及其变化。这些观察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如:冬季河水是结冰的,大海里的水却不结冰;冬季的山是光秃秃的,夏季的山却草木繁茂,花红树绿;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清爽,冬季严寒;北方冷,南方热;花草树木有不同的颜色、形态,有发芽、成熟、衰败的过程;花有花开、花谢,树有叶茂、叶落;虫有千姿百态,小蝌蚪长大会变成青蛙等。

    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六大指针
    小孩子都很喜欢透过各种方式,去摸索、了解在他四周的人、事、时、地、物。这是年幼孩子的共同特征,经由好奇、寻找,可以使孩子更加了解已知与未知的世界。
    孩子一出生就对于周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盯着孩子无邪的脸庞,看着他的眼睛咕噜咕噜的转;看着他观察周遭环境;看着他用小手触碰着他好奇又陌生的事物,等他渐渐成长,开始尝试许多新鲜的活动,在追逐、游戏中,不小心的碰撞,让他嚎啕大哭,但也学习了什么是疼痛。
    没错,所有的感官能接收的讯息都是一种观察力,包括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以及痛觉等六大感官。
    而观察力对于孩子究竟有什么帮助呢?一个孩子对于世界产生好奇,于是主动的去看、去听、去触摸,而在这些观察的人事物中,一定有某些是孩子感兴趣的,于是形成一种循环的过程。
    由观察产生兴趣,从兴趣中又开始思索,再从思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知识,由知识中了解这个事物,就此周而复始,一次次的循环,一次次的了解、学习。观察力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细微,但是却掌控着孩子成长学习的成败。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便成了父母责无旁贷的使命喽!
    专家表示,家长们可以利用平常家里既有的人事物来训练孩子,培养孩子观察力家长应该怎么做?
    ˙鼓励孩子亲身体验
    ˙陪孩子克服困难
    ˙提供孩子适度的环境
    ˙帮助孩子一起观察

    观察(observation)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活动。观察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前,要明确目的或任务,要进行知识准备、拟定观察计划;观察时,观察者要有正确的观点作指导;仔细观察对象,并做适当记录;观察后,进行整理和总结。可见,观察不是消极地注视,而是伴有积极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知觉”。由观察所获得的知觉映像比一般知觉的映像更鲜明、更细致、更完整。观察在人类实践活动各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一切调查研究所必需的,也是直接认识事物和获得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所必需的。

    (二)观察力

    观察力(observational ability)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当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人的观察力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类型、能动性、深刻性、反应性等方面的差异,如有人属主动观察型,有人属被动观察型等,这些差异与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活动及培养都有密切关系。

    (三)观察力与感知觉的关系

    如前所述,观察力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是一种高级的视知觉活动能力。因此,观察力的发展培养和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培养是密切相关的,感知觉过程本身有缺陷的人就不可能进行完整细致的观察,例如盲人无法对花草的颜色、形状进行观察,而时空知觉有缺陷的人也无法准确地记录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观察力的培养是以感知觉发展为前提,感知觉水平越高,则观察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高。当然,感知觉的发展和观察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观察力的意义和目标

    (一)观察力对人的意义

    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从长期的科学研究中总结出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充分肯定了观察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

    首先,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门户,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季节变化的规律,发现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发现了许多现实存在但尚未发掘的客观规律。正因为有了观察,物理学家牛顿才受到了苹果落地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良好的观察能使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因此,观察是人们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有效途径。

    其次,观察是人们区分事物的一般特征,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提出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化学家海华德正是由于观察到天然橡胶中加入硫磺经过加热后具有了弹性才发明了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硫化橡胶。

    再次,良好的观察力是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观察力能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全面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细小反应中觉察其心理奥秘,促使教育教学技巧的提高;能使研究人员看准研究领域的突破口,选准课题,较快地取得成果;能使企业家透过大量的商品信息,准确地预测市场,制定出最佳的生产计划和推销方案,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能使政治家明察秋毫,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不利中看到有利,分清主流与支流,站得高看得远,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此外,医生、工人、警察、演员、音乐家、美术家等都需要良好的观察力。即使当一名运动员,良好的观察力仍然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世界球王贝利在总结自己的足球生涯时说:“我踢球的最大特点是善于观察。”

    (二)观察力的培养目标

    培养观察力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发展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力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出具有较强观察能力的观察者,其具体目标是:

    (1)有强烈的求知探索精神,总是以不寻常的态度和方法去审视常人所不注意的事物。

    (2)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善于捕捉一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

    (4)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以弥补感官的不足。

    (5)熟悉并运用各种数学统计方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

    (6)能客观地将所观察的结果与其它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印证比较,消除各种人为误差,对结果进行恰当的科学评价。以上目标需要观察者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和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才可达到。

     

    案例分析

    一天,伽利略坐在教室里,看到一盏灯悬挂在长绳子上。他正在注意这盏灯时,一个孩子走了过来,把灯点亮了。等孩子走后,灯还在来回摆动。这原是一件平常的事,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是经常要摆动的。但伽利略却感到好奇:“真奇怪!怎么每次摆动的时间都一样?”他走上去故意推一下灯,再仔细观察。开始灯摆动的幅度很大,后来逐渐变小,但摆动的幅度不论大小,所需要的时间都相同。为了肯定自己的观察,伽利略一面数着自己的脉搏,一面观察灯的摆动。真的,每次摆动所需的时间完全相同!回家后,伽利略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每根绳子坠上一块相同重量的铅块,然后分别将两条绳头系在房子的横梁上,构成两个铅摆。再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倒垂直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同时松手。他和他的教父分别数了两根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结果发现,两根绳索的起点大不相同,但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就这样,伽利略终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等时性原理”。今天这个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时钟计时,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这个例子表明,好奇促进了伽利略对“灯摆”的观察,加之他强烈求知的探索精神,总以不寻常的态度和方法去审视常人所不注意的事物等。可见,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受好奇所发动,观察效率受好奇心所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善于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我们也会有所发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