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

 平平网 2011-09-04

学习

一、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与条件作用有关的学习和研究及其进展;

()          区分经典条件作用学习、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和认知学习的原理和应用;

()          了解学习迁移理论及其种类。

二、教学安排:9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认知学习与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的联系;

()迁移的种类。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讨论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章 学习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一)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二)学习是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学习是基于经验的过程

二、学习的两种研究取向

(一)学习是怎样产生的

(二)学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

一、巴甫洛夫的实验范式

(一)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

(二)无条件反应与条件反应

二、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一)强化

(二)习得与消退

(三)泛化与分化

(四)次级条件作用

(五)第一与第二信号系统

三、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

(一)情绪学习

(二)药物成瘾研究

(三)经典条件作用与免疫功能

         第三节  操作条件作用

一、斯金纳的实验范式

(一)斯金纳箱

(二)操作条件作用

二、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一)结果的作用

(二)强化程式

(三)惩罚

三、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

(一)行为塑造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生物反馈

第四节  认知学习

一、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认知因素

(一)预期

(二)阻滞

(三)想象

二、操作条件作用中的认知因素

(一)习得无助与知觉控制

(二)奖赏水平与比较效应

三、潜伏学习

四、观察学习

(一)模仿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三)观察学习的神经基础

五、自我调节学习

(一)不同理论家关注自我调节学习的不同方面

(二)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

(三)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

第五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及其种类

(一)正迁移和负迁移

(二)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三)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二、迁移理论

(一)行为论的解释

(二)认知论的解释

 

第十章  记忆

一、教学基本要求:

()  了解记忆的概念、系统和种类;

()  了解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  了解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与证据;

()  分析遗忘现象及规律。

二、教学安排:10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  记忆的系统分析;

()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与证据;

()  遗忘及其规律。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实验讨论3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章  记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二、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

(二)短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三、记忆的种类

(一)程序记忆与陈述记忆

(二)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

(三)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四)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脑损伤的研究

(二)脑成像研究

(三)记忆的神经过程研究

第二节  感觉记忆

一、图像记忆

二、音响记忆

三、感觉记忆的特征

第三节  短时记忆

一、双重记忆理论的证据

(一)双重记忆理论

(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二、短时记忆的特征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二)短时记忆的容量

(三)短时记忆的加工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课堂讨论:工作记忆的性质

第四节  长时记忆

一、记忆的构建

(一)记忆的构建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二、记忆的组织

(一)记忆线索

(二)网络模型

三、记忆的测量

(一)回忆法

(二)再认法

(三)节省法

(四)重建法

四、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一)保持曲线

(二)记忆恢复现象

五、记忆的策略

(一)记忆教材的策略

(二)记忆术

课堂讨论:动机作用与记忆效率

第五节  遗忘

一、编码缺失

二、衰退

三、干扰

(一)倒摄抑制

(二)前摄抑制

四、提取失败

(一)舌尖现象

(二)遗忘取决于信息的易得性

五、动机性遗忘

(一)压抑

(二)动机性遗忘存在的证据

课堂讨论:记忆的性质

第十一章  思维

一、教学基本要求:

()描述思维的概念与种类;

()理解概念的特征表说和原型说;

()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阐述推理一般概念、种类与影响因素;

()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说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二、教学安排:9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推理的种类与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的含义、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讨论实验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思维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一)命题思维、心象思维和动作思维

(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课堂讨论:形象思维和想象的重要性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节  概念形成

一、概念及其结构

(一)特征表说

(二)原型说

二、概念形成的过程

(一)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的过程

(二)对概念样例的记忆过程

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一)过去经验的影响

(二)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

(三)下定义

(四)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五)概念系统

第三节  推理

一、推理及其种类

(一)演绎推理

(二)归纳推理

二、影响推理的因素

(一)推理材料的性质

(二)前提气氛效应

(三)赌徒谬误

(四)题外知识的介入

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问题解决策略

  (一)算法式

  (二)启发式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

(二)思维定势

(三)功能固着

(四)酝酿效应

(五)知识经验

(六)动机和人格

课堂讨论:思维的性质

第五节  创造思维

一、创造思维的过程

(一)准备期

(二)酝酿期

(三)豁朗期

(四)验证期

二、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一)思维的流畅性

(二)思维的变通性

(三)思维的独特性

(四)思维的敏感性

三、创造思维的测量

(一)投射测验和非投射测验

(二)其他测量创造力的方法

(三)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课堂讨论:直觉与创造性

 

第十三章  情绪

一、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解情绪、情绪的功能和生理机制;

(二)掌握对情绪体验的分析;

(三)了解几种常见情绪状态;

(四)了解表情先天遗传性和社会制约性;

(五)掌握情绪基本理论。

二、教学安排:9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一)情绪体验和情绪状态;

(二)表情先天遗传性与社会制约性;

(三)情绪理论。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讨论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三章  情绪

第一节 概述

一、概述

(一)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二、情绪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组织功能

(四)信号功能

三、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下丘脑与情绪

(二)边缘系统与情绪

(三)大脑皮质与情绪

(四)自主神经系统对情绪的影响

第二节 情绪体验

一、情绪体验的维度

(一)西方主要情绪维度观

(二)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

二、基本情绪的分类

(一)基本情绪

(二)复合情绪

第三节 情绪状态

一、情调

二、心境

三、激情

四、应激

五、情操

(一)道德感

(二)理智感

(三)美感

第四节 表情

一、文化与表情

(一)表情的先天遗传性

(二)表情的社会制约性

课堂讨论:表情的先天性和社会制约性

二、情绪识别

(一)情绪识别的途径

(二)情绪识别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情绪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

二、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三、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四、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课堂讨论:情绪的性质与理论

第十四章 意志

一、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解意志的基本内涵及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二)掌握意志的心理结构;

(三)了解意志控制和失控的关系;

(四)了解意志的基本品质及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安排: 9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一)目标在意志行为中的作用;

(二)意志控制和失控的关系;

(三)意志品质与时间管理。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讨论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四章 意志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一)意志是有目标的

(二)意志需要克服困难

二、意志与自由

三、意志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二)执行决定阶段

四、意志的生理机制

(一)中央前回运动区的作用

(二)前额叶的作用

(三)网状结构的作用

五、知、情、意的关系

(一)认知和意志互相作用

(二)情绪和意志互相作用

第二节  意志的心理结构

一、目标

(一)目标的多样性

(二)目标的组织性

(三)目标的动力性

二、抱负水平

(一)自信心影响抱负水平

(二)个人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

(三)团体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

三、冲突与矛盾心理

(一)双趋冲突

(二)双避冲突

(三)趋避矛盾

(四)多重趋避矛盾

四、自信心

五、决策

(一)决策的步骤

(二)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决策

第三节  意志控制与失控

一、意志控制

(一)向内与向外的意志控制

(二)激励与克制

(三)消除内部与外部障碍

二、失控后的行为反应

(一)寻求信息

(二)对困境反应加剧

(三)抗争或消沉

课堂讨论:意志的性质

第四节  意志品质

一、意志品质及其种类

(一)目的性

(二)独立性

(三)坚定性

(四)果断性

(五)自制力

二、意志品质与时间管理

(一)不良时间管理表现

(二)时间管理的原则

                            课堂讨论:意志品质与时间管理的关系

第十五章 智力

一、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解智力的基本内涵及相关概念;

(二)了解智力测验的性质及几种常见的智力量表;

(三)掌握智力结构的几种学说;

(四)了解智力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五)了解超常智力和智力低下的特点及其成因。

二、教学安排: 9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一)智力测验的性质及其可能风险;

(二)智力理论的比较。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讨论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五章 智力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智力

二、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能力

(二)知识

(三)技能

三、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一)信度

(二)效度

(三)常模

第二节 智力测验的发展

一、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与心理年龄

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与智商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

课堂讨论:智力测验的文化公平问题

第三节 智力结构

一、 智力的因素说

(一)二因素说

(二)群因素说

(三)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说

二、 智力的结构说

(一)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二)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三)林崇德的三棱智力结构模型

三、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一)成分智力

(二)经验智力

(三)情境智力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五、 情绪智力

第四节 智力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影响智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与个性品质的作用

第五节 智力特殊者

一、超常儿童

二、智力不足者

           课堂讨论:智力的性质与结构

第十六章 人格

一、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解心理学中人格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初步掌握几种主要的人格理论;

(三)初步掌握人格评鉴的几种主要方法。

二、教学安排: 9学时

三、教学重难点:

(一)比较四种主要的人格理论之优缺点;

(二)人格评鉴的性质及其优缺点。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7学时,实验讨论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十六章 人格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一)日常生活看人格

(二)人格的界定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的整体性

(二)人格的稳定性

(三)人格的独特性

(四)人格的社会性

三、人格与相关概念

(一)气质与人格

(二)性格与人格

(三)认知风格与人格

四、人格理论

第二节 人格精神分析论与人本论

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论

(二)荣格的人格结构论

(三)弗洛姆的人格类型理论

二、人格的人本论

(一)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二)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课堂讨论:对自我的系统分析

第三节 人格的特质论与学习论

一、人格的特质论

(一)什么是特质

(二)特质的分类

课堂讨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问题

二、人格的学习论

(一)人格是行为模式的集合

(二)人格结构

(三)人格发展

课堂讨论:各种人格理论的比较

第四节人格评鉴

一、自陈量表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

(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二、投射测验

(一)罗夏墨迹测验

(二)主题统觉测验

三、其它方法

(一)观察

(二)晤谈

(三)评鉴情境中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