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省与慎独

 一个肥仔 2011-09-04

我总觉得,古代的一些美好风尚,应该保留。

中国古代崇尚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与情感、经验密切结合的认识方法,以把握整体为目标,往往以箴言的形式直取事物的本质,点明运用的关键,而不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的形式构造。这种思维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表现在道德教育领域,特别注重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内省”的方法首见于孔子。孔子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并在其私学中推广。孔子的学生曾参接受并实行了自省修养方法。他自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并不是闭门思过,而是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内省依靠的是自觉,不自觉也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内省的结果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省之后如果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增强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孔子认为内省并没有复杂的条件,随时都可进行。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有好品德,就向他看齐,虚心学习他的善行;见到人有不良的品德表现,就要对照检查自已,引以为戒,防止存在类似的错误缺点。内省的范围很广,各方面的行为都有必要依靠内省的方法来帮助修养提高。

孔子所提出的“内省”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孟子首先继承了这一方法。他认为当自已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教育学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凡自已的行为没有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应该自我反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敏。”荀子也提倡“日三省乎已”,主张培养“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蔚然必以自恶也。

《礼记》在概括和总结儒家“内省”方法基础上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把自孔子以来提出的自省主张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慎独”语出《中庸》。《中庸》把“诚”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再隐蔽的东西没有不被察觉的,最微茫的东西,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要“慎其独”。

《大学》则更明确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大学》一再向“君子”提出“慎独”的要求。首先,告诫君子要 “诚其意”,必须在独身自处时,所想所为“毋自欺”,不要自已欺骗自己,这就是“必慎其独”;其次,还告诫君子在独身自处之时,也不可欺骗别人,不要像小人那样,“闻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了君子,便装出另一副面孔,“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这也是“必须慎其独”。《大学》还引曾子的话,说明自欺、欺人都是不行的,因为在独身自处之时,所想作为,是好是坏,就像有十只眼睛在注视着自已,十只手在指着自己,这是多么的严峻和可畏!

宋明理学家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更重视自省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也就是说,受教育者要始终保持强烈的道德自我意识,或者说道德反省意识,否则就失却了本性。朱熹把“省察”分为两种:“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对言论行为,固然要经常反省分析;对“念虑之萌”,即那怕是偶一露头的意向、欲望、情绪、念头也都要严格地加以省察,不得夹杂一丝一毫有违于道德规范的东西。这样既重视纠失于后,又强调防微杜渐。朱熹十分赞赏孔子学生曾参“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认为这是“得为学之本”,主张“省察”要抓紧,时刻不可间断,应该“实贯初终”,“无时不涵养,无时不省察”。

可见,先秦儒家关于自我反省的道德教育训条,经过历代儒家的丰富发展,越来越细密和繁琐。在先秦儒家还只是每日三省吾身,到朱熹就扩展到要受教育者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省察”受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即使是站在程朱客观唯心主义对立面的王阳明亦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宋明理学家实际上已把“内省”方法发展为实现“存天理,灭人欲”不可缺少的手段。

孔子曾说:“人苦于不自知。”这大概是因为人的眼睛长在一个平面上的缘故,我们能够看见别人脸上的小雀斑,却看不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曾记得有个笑话:一个丑女某天对镜大哭,为自己的貌丑而难过,旁人安慰她说,你才看到自己一次就哭成这样,我们天天看你又该如何呢?

一个学生问:“我们的眼睛为什么不对着长,使两只眼睛对看,可以马上看到自己的样子,不必担心牙齿上有菠菜屑,也不必担心嘴边有饭屑?”这是很好的问题,很多动物的眼睛都是长在两边,至少它看的范围广,不像人类,脑后无眼,被人暗杀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的确,诚如孔子说“人苦于不自知”。我们的眼睛演化的目的是朝外看,“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看得见别人脸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青春痘。为此,人类发明了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是有了镜子以后,人类就真的有了自知之明了吗?

在心理学上曾有个很有趣的实验,用镜子来测试动物知不知道什么叫自我。

实验者先把一面镜子放进黑猩猩笼中,十天之后,将黑猩猩麻醉,在它额头上点一个无臭无味的红点。在黑猩猩醒来,镜子还没有放进来前,黑猩猩并不会用手去摸额头,表示这个红点确实是无臭无味的,但是当镜子放进笼子后,黑猩猩一看到镜子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额头,而且用力搓,表示它知道镜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来是没有红点的。

如果省略第一步,没有让黑猩猩先接触到镜子,后来它们虽然看到镜中的自己有红点,但是不会去摸,因为没有以前的自我可做比较,就无从判断。没有比较就没有抱怨,就不会用力去把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放上的装饰品搓掉。

这个实验很让人震惊,当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就只好任人摆布,添多了,减少了,都不会抗争。但是一旦照过了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了,那么一有非自主的改变便会立刻发觉,而且这个觉识出现后,不可逆转,已经知道便无法再假装不知道,它会在镜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没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目前整个社会最缺的便是内省的能力,自知的觉悟,给人一面镜子本来是应该照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使能自我改进。不知怎的 ,现在的镜子却变成照妖镜,把进诤言的人都照成了妖怪,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自己绝对没有错。看到台湾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真让发明镜子的老祖宗坟墓里翻身,徒呼奈何!演化了600万年,还比不上个黑猩猩!

造物主让我们生下来便双眼向前,“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这实在容易让人产生骄横之心。我们细心审视前程,预知凶险,昂首挺胸,踌躇满志,殊不知,明枪易挡,暗剑难防,脑后无眼的后患是:被人暗杀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这岂不是人生一大悲凉?

有一个妇女,透过窗户看到对面院里晾晒的衣服,发现衣物上有些暗黄的污点,暗自嘲笑,后来发现天天如此。难道人家的衣服从来没洗干净过?她狐疑地凑近窗户,才发现自己家的窗户上有积年的暗斑,不禁十分羞惭,赶紧擦洗玻璃,大做清洁。

其实,人人都应像这位妇女一样,学会内省。如果觉得同事跟自己闹别扭,就检查自己什么地方不合辙;如果工作进行不顺利,就想想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到位;如果上司对你不满意,首先审视自己有什么错处;如果觉得全世界都不对劲,那么应该检查自己的心情质量,是不是自己的“镜子”没有擦干净……

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柏拉图更进一步的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过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

内省就是善于反观自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要了解自己做了什么,自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多用内省这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从平凡中找寻快乐,从平淡处发现闪光,让阳光照进心灵之窗。

内省可以产生哲学,内省可以让人重新整合自己,使自己与非我之间更加和谐。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每天都在与外界的事物,与外界的人接触。各种新的东西,新的观念和想法,都会进入人的体系之中,这就需要整理。此外,内心世界的感觉与感受,也同样需要内省来调节。有时候按照计划进行的事情,效果却不像预期的那么好,于是又需要内省。有时候自己不被很多人接受,也需要内省,找出自己与外界的交集。

内省可以帮助人重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决定自己未来的走向。所以,内省除了帮助人成长之外,还帮助人找到成长的方向,让自己不再迷茫。

内省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别人,所谓推己及人,正是如此,通过了解自己,去了解别人,去感受别人,是一种途径,尽管这样的途径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自己这里圆满的,在别人那里未必行得通,因为还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

不管怎样,内省是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必不可少。

怎样通过内省法来化解不良心绪?

内省法是在发生不愉快事件后,冷静、理智地分析客观现实和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过失与责任,通过分析原因,从而使不良情绪得到化解的方法。

  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但也有一些是由于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或产生了误解而引起的;还有一些是由于自身的责任和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对于后两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通常只要冷静、理智地分析事情的发生原因、过程、性质和自己应负的责任及其后果,就能使自己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不良情绪就能较快消解。

  不良情绪的滋长还与不良情绪的排它性引起思路的狭隘有关,即思路狭隘会加速不良情绪的滋长。所谓情绪的排它性就是指当某种不良情绪产生时,它会逐步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它所指引的方向去,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钻牛角尖”,不良情绪越强烈,人的思维状态就越有可能被卷入感情的漩涡中。譬如忧愁者越往忧愁处想,就越会悲观失望;发怒者越想着发怒生气的事情,一味指责对方不是之处,就会更加怒不可遏。另外一些原因却被忽视了。因而不良情绪便会在这种狭隘的思路和对事物的片面认识下迅速滋长和蔓延。

  用内省法消解不良情绪,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步,首先必须承认不良情绪的存在。只有承认存在着不良情绪,才能清除不良情绪。有些人在产生了不良情绪时,却不敢或不肯承认。譬如有的人因为失恋而痛苦,别人劝慰他,希望他振作,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他却往往不承认自己存在不良情绪。相反,他认为自己遇到如此伤心的事情而出现痛苦是完全应该的,因而使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清除;第二步,当事者在承认存在不良情绪后,就应认真分析原因,通过内省分析,消除恼、忧、怒的理由,使不良情绪得到消除;第三步,如果确实存在引起恼、忧、怒的理由,那也应该寻求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来化解矛盾,妥善消除致恼、致忧、致怒的根源。

所谓慎独,字面上是[独处时亦要谨慎行事]的意思。引申开来,则是劝人自律之意。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然而,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行》经传和90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五行》都提到一种慎独,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文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第8章)

对于这个慎独,传文的解释是:“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然后得之。”这里所说的“五”,是指“仁义礼智圣”,按照《五行》的规定,它是五种“形于内”的“德之行”。在《五行》的作者看来,仁义礼智圣虽然是“形于内”、形成于内心的,但还有“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故需要舍弃仁义礼智圣形式上的外在差别,将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使其真正统一于内心,故说“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因此,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的状态。

《五行》又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同上)传文的解释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世间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人们过分关注外在的形式,内心的真情反而无法自然表达,所以真正懂得丧礼的人能够超越丧服(衰绖)的外在形式,而关注内心的真情,“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在传文作者看来,这即是“独”:“独也者,舍体也。”所谓“舍体”,即是舍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知觉、感受,而返回于内在的心理状态。所以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内心的意志、意念。“独”的这种含义也见于先秦典籍之中,如《庄子·大宗师》说: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所描绘的“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世界的自然态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心理状态。这里的“独”与《五行》一样,都是在“舍体”的意义上使用的。所以庄子的“见独”与儒家的慎独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内心的精神状态而言,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建立在他们对“独”的共同理解之上。独也可以做动词,作“内”讲。《五行》传文解释“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第9章)一句时说:“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这里的独即作“内”讲,“独其心”即内其心。“内心”的说法也见于先秦典籍,并与慎独联系在一起,如《礼记·礼器》说: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对于“内心”,郑玄的注释是“用心于内,尚其德在内”。《礼器》以“内心”来理解慎独,与《五行》显然是一致的,这应该即是慎独的本来含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慎独呢?《尔雅》云:“慎,诚也。”而据《五行》传文,独是指“舍体”,也即内心的意志、意念,故慎独即是诚其意。只不过慎独在当时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其内涵已广为人知,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如《五行》的“能为一”、《礼器》的“内心”等等。但不论是“能为一”还是“内心”,其实都是指诚其意,只是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

有的学者提出疑问,将慎独释为诚其意,是《五行》等篇的特殊理解,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难道《大学》、《中庸》的慎独也是指诚其意吗?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独都是指诚其意,《大学》、《中庸》也不例外。先看《大学》的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里出现两个“必慎其独也”:前一个“慎其独”是指“诚其意”,意思非常清楚;后一个“慎其独”前,由于有“小人闲居为不善”一段,需要做一些辨析。朱熹对此的解释是:“闲居,独处也……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掩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恶而卒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大学章句》)按照朱熹的理解,这段话是说,小人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干出不好的事情来。然而,从他见到君子后试图掩盖自己恶行来看,他并非不知道应该为善去恶,只是一到一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便故态萌发,无力做到这一点。既然伪装并不能真正掩盖自己,那么就应当引以为戒,“慎其独”,过好独居这一关。可是我们稍一留意就可发现,朱熹的这个注解并不正确。在《大学》原文中,“小人闲居为不善”并不是“慎其独”的直接原因,而是要说明“诚于中,形于外”,“诚于中,形于外”才是慎独的主要含义。这一段话是说,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君子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所以“慎独”必须落实在“诚于中”上,可见后面的“慎其独”同前面“慎其独”一样,实际也是指诚其意。《大学》的慎独是指诚其意,《中庸》的慎独也是如此。

《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均是对此的进一步说明,因此,这里的“道”具体指什么,便成为理解慎独的关键。由于本段以下,文章接着讨论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等论述,往往使人们容易认为这里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与中庸有关,而慎独就是指在独居时谨慎其所为。但是我们知道,今本《中庸》实际包括两个部分,从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为准,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为一个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则立”以下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谈论中庸,后一部分主要谈论诚明,它们被编纂一起乃是后来的事情。(参见拙文:《郭店竹简与〈中庸〉公案》,《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道”,不应是第二章以下,而应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谈论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诚而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它与《大学》的“诚其意”实际是一个意思。如果说上面的分析多少还带有推论的话,我们不妨再来看更为直接的文献材料:

刘向《说苑·敬慎》云: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

这里明确提到《中庸》,说明它谈论的正是《中庸》的慎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然略去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句,但它先是提出“圣人重诚,敬慎所忽”,又在下面接着引时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又说“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说明《中庸》的慎独主要是对诚而言,乃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同时也说明我们对《中庸》文本的分析,确实是能够成立的。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综观其文,“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 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 的现实价值。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平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平稳,莫显平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赐,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李幼廉不为美色金钱所动。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

  “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但,这些慎独的故事不老。

  古往今来,慎独境界者不乏其人。诗人陆游,一生都专诚、专注于爱国的情操,恪守抵抗侵略、重振王朝的信念,写出了大量具有爱国主义豪情的诗篇。早年“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的壮歌,中年“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晚年“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解为国平燕赵”。这,就是一位爱国者的慎独心志。此心志,一生恪守,至死方休,可歌可泣!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独的工夫。三省其身,即面对自己,澄清自己的内部生命,纯粹是为己之学。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慎独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这里讲的随心所欲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指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后所达到的一种道德境界。只要我们从“慎独”开始,持之以恒,就能实现从道德修养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慎独者,为儒家所倡,释家、道家亦崇之甚高,唯其遵奉敬畏之事不同。儒家尊孔圣之教,行礼仪教化;佛家奉释迦牟尼,尊佛菩萨及诸鬼神;道家行老庄之言,所奉者道,即自然之妙常。我们所作所为、所行所止、起念动心,佛家云:“有佛菩萨乃至诸鬼神,无不尽知尽见,”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无论信教与否,然于修身正己,诚可信也。儒道亦然。

  慎独虽然是古人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因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是因为它是悬挂在你心头的警钟,是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是提升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慎独者,大学中庸之法也。谓之有一等养气功夫,必有一等慎独功夫。故慎独者:

居不妄想,此一也。所谓志合于道,君子不欺于暗室,不思邪见,坦然荡然,无畏其然。

行不妄做,此二也。此亦是养神功夫。行事无所挂,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无有悔气之叹,渐筑己之独行,超拔人格与气魄,莫为大甚。

心不妄动。此三也。何时何地,均养大心量,不作无辩之辩,无义之议,以发自性之信念系之,当可。

思不妄发。此四也。今之人好言炎炎,终日言不及义,以小我之心,恶君子之大道。此彼其小也,我何因其小而与其共小之?故必得可语道者,而语之;其不明义者,罢之不言,可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其严乎。明君子不可不戒耳。

录慎独语醒之: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不睹之睹,见莫大焉;不闻之闻,闻莫甚焉。其心一动,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其复之也远矣,故君子慎其独也。”

——《复性书·中》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己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

——《四书集注·中庸注》

“众见之过,犹易惩艾;独处之过,最足障道。何者?过在隐伏,潜而未彰。人于此时,最所易忽,且多容养爱护之意,以为鬼神不我觉也。岂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舜、跖、人、禽于是乎判,故慎独要焉。”

——明末著名思想家李二曲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自昔孔孟相传心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唯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

——《人谱类记》

汉昌邑县令王密,为报答太守杨震栽培之恩,“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在儒家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的修养活动中,修己是根本,在修己中儒家十分重视反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靠自己实践道德仁义,小人则求诸别人。在反求诸己中最有特色的 方法是内省、慎独。“忠恕之道”、“大学之道”都含有内省、慎独的思想。

     内省包含了自省、自讼。孔子说:“见贤思齐焉,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看 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和自省法意义相近,孔子还提出了自讼法。他 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意思是说我没有看到能够发现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责备自 己的。自省主要是看到别人的过失作自我检查,看看有无这方面的问题。自讼是针对自己已形成的过失作自我 批评。自省、自讼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心理功能。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它的目的在于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人格。在今天的思想教育中仍可借用这种方法 进行自我教育。陈毅同志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和他严求诸己,谦恭抑己,“中夜尝自省,悔 愧难自文”,“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的自我反省精神分不开的。

     在内省修养中,还要做到“慎独”。《大学》在“诚意”中提出了慎独。慎独是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 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亦不因无人监督而做恶。

     思想品质修养是一件自做主宰的事情,他人不能越殂代庖,慎独的自觉性在修养中有重要意义。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讲到:“对于一个有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患。即使 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说明在今天思想教育中很有必要吸取儒家的慎独法。

    《中庸》中讲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慎独的基本要求。慎独要从“隐”和“微”两方面着手。所谓 “莫见乎隐”就是说不要在他人看不见、听不着时就放纵自己。一个人能不能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依然坚 持严格的自我约束,既是衡量自我修养自觉性和坚决性的依据,又是决定自我修养能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修养 就要做到不论在明处或暗处,在众人之中或独处之时,都能使道德行为始终如一地贯穿在自己的活动之中。所 谓“莫显乎微”,即在微小的事情上也不能放松自己。修养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小毛病改起,小中见大,防 微杜渐。

    当然,吸取内省、慎独的方法不是照抄照搬,而应批判地改造,赋予它们新的内涵。我们今天的内省、慎 独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原则、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修养不是闭门思 过,独善其身,而是通过改造世界又改造人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造就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文化历史 背景下,发掘和发扬儒家德育方法论方面的宝贵传统和遗产,是当前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儒家德育思 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几种方法作一具体分析。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 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也要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别人事事行得 通。“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干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去。从心理换位角 度看,“忠恕之道”有以下几点合理因素:

     首先,它的基本方法是将心比心,以已度人。“恕”是如心的会意词,意为将心比习,以心换心,所以贾 谊在《道术篇》中说:“以己量人谓之恕”。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善于体验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避免做出有损他人之举。“忠”的基本方法与“恕”相同,“已欲立 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这里的“能近取譬”,也就是以已度人。 同时“忠”还有内省思想,即以人度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孟子 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说:“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 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这就是说君子一定要反躬自问:对人是否忠诚。对他人的爱、治和 有礼如果引不起对方的积极反应,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应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仁、智、敬的道德原则。这种 以人度己的“内省”法是以他人为媒介,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反应中检查自己的过失,调整自己的行为。“恕 ”与“忠”将以己度人与以人度己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达到深刻、全面的心理换位。

     其次,“恕”与“忠”是相互补充的。“恕”的要义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它是消极地爱人,是有所不为。“忠”是积极,主动地爱人。孔子的“忠”有忠君思想,但“忠”不是 专指处理君臣关系的伦理规范,它有更广泛的内容。诸如对人“忠诲” “忠告” “与 人忠”、 “言忠信,行笃敬”等等,这里的“忠”都包含真心诚意、积极为人的意 思。从心理换位上看,人们通过以已度人所产生的道德行为不外有两种:一种是感受到对方的心理体验,同情 对方,不去做有损对方的事;另一种是同情对方,并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对方,给他人以快乐和支持。这两种情 况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恕”与“忠”反映了这两种情况,它们是消极地有所不为和积极地有所作为的统 一。

     再次,“忠恕之道”包含了互惠互利精神。人在社会联系中产生了交往的需要,在交往中谁都不愿意别人 损害自己的利益。“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将对他人的要求转化为自我约束的心理过程。“忠 ”的“立人”、“达人”是通过情感上的爱、物质上的扶助、道德上的励导来影响和感化他人,它包含着在“ 立人”、“达人”中实现“己立”、“己达”的互惠思想。“忠恕”的互惠互利精神有助于人们在交往中避免 坏的行为和趋向好的行为,形成一种共同善进的人际关系。

    “忠恕之道”在封建社会的运用带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当它注入实际的道德内容时,有大量封建性糟粕。 它所遵循的心理换位原则是正己→推己--尽己。正己是先正己心,即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 等级制的道德规范来塑造自己。推己是体验相亲相爱的孝悌之情,并向外扩展,通过交心、比心体验封建社会 不同伦分的人伦之情。尽己为立人、达人,主要是尽伦尽职,用封建伦理原则待人、治人,以形成父慈子孝、 君惠臣忠的封建等级制的亲疏尊卑秩序。

我们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糟粕,从心理换位方法的角度批判地继承其合理因素。

首先,吸取“忠恕之道”的心理换位方法有助于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和理解,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忠恕”的以己度人为认识他人提供了一把钥匙。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若能以己度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将自己置于与己迥异的教育对象的心理位置上去观察、体验和思考问题,就可以洞察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最 佳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忠恕”方法要求人们克服以自我心理位置为中心的倾向。孔子杜绝 了四种毛病--“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他不凭空妄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 己见,不自以为是。这些就是反对以自己的好恶为取舍标准。这四种毛病是人际交流中容易犯的,教育者也应 引以为戒。如果教育者总以自我心理位置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好恶为取舍标准,不管对方的心理要求,必然 会障碍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思想教育就很难奏效。“忠恕”方法将以己度人和以人度己结合起来,对思想 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育者在以己度人的同时还要善于以人度己,经常反躬自问:对教育对象是否真心诚 意,尽心尽责,注意教育对象对自己言行的心理反馈,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以寻求教育手 段与教育对象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其次,“忠恕”方法有助于培养教育对象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忠恕”之道的以己度人在形成道德自律 方面有重要作用。皮亚杰的认识不平衡理论认为:“自律只与互惠有关,当相互尊重的情感强到足以使个人从 内心感到要象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时,才会出现自律”。而“象自己希望 受到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就是以己度人。“忠恕”方法可以使主体产生一种移情力,即设身处地理 解他人的情感、欲望、行为的能力。个体正是在这种移情力的作用下,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建立自律道德, 使个体由原先单纯被教育、被塑造阶段进入到同时也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道德修养阶段。

儒家人格修养的现代意蕴。其一,修身。儒家经典《大学》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从天子起,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本”。其二,自省。传统修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的目的是要使外在的“道”转化为凡心的“仁”,也就是“君子学道则爱人”。“思”就是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学习上,还要学会“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更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其三,慎独。传统道德修养还强调“良心”在择善去恶中的作用,认为“慎独”是提高道德品质的关键。慎独是主体对道德的高度自觉,时时处处按照道德准则办事,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踰矩”。传统道德修养的修身、自省和慎独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主张“为仁由己” ,强调向内扩充人性固有的“善端”,发挥修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人们明白要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只需内心的觉悟,就可修养成堂堂正正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曾主张将“德育只限于这样一条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只实行完全平等和兄 弟友爱。”我们应在社会主义平等和友爱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忠恕之道”。在思想教育中提倡 “己立立人,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人们既视自我为目的,又视他人为目的,每个人都 如同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以期在互惠互利的交往中充实双方,达到各自的完满。它不仅符合思想教育的 一般规律,也符合人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同发展、共同完善的根本要求。

1、我们为什么要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革命领袖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无数革命前辈,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的光辉典范。

    慎独修养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的内讼自省,离不开严格的自我批评和积极的思想斗争,离不开经常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扬弃。《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注意清理思想深处隐而不显的不健康因素,反省在微小的事情上暴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许多劳教人员就是因为缺乏慎独意识,在某些“无人之境”中,利令智昏,心存侥幸,做了不该做的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直到进了监狱才懊悔不已。

    朋友们,慎独是悬挂在你心头的一记警钟,慎独是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慎独是提升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而拒绝慎独,就像放任“病毒”在自己的肌体内蔓延滋长,最终结果就是彻底毁灭自己。因此,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以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共同把我们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一个人应该怎样进行“慎独”?实践告诉我们,讲“慎独”,首先要在“隐蔽”处下功夫,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场所。中国战国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屈原在《橘颂》中说:“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利特也说过:“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言:隔墙有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要做到“慎独”,还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微小”事情做起。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所谓“慎独”,指的就是当你独自一个人时也应当谨慎、认真。它其实可以说是人的一种修养。一个能做到“慎独”的人,绝对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

2、慎独的必要性

“慎独”是必要的,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我们不可以去迁就自己,要找回自信更需要自制。没有人可以对我们的人生负责,除了我们自己。这样,我们应该很坚定的告诉自己------“我,一生最大的事业,不过是放心而已”!当没有人监督指导我们的时候,我们需要“慎独”,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放心!

   “慎独”是必要的,对于一个人获得内心的坦然来说。有的人也许会说,“这件事我做了又怎么样?反正没人看见”。但请你记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也许你在为的了些蝇头小利却没被发现而得意,请你想想,那些个贪官们,在他们的权利膨胀,以为能一手遮天的情况下,做了些情理不容的事,可最后呢。。。。。。就算你运气好,做得真的没有一点蛛丝马迹,但骗得了别人,你又如何去气派内自己的心呢?你能笑得坦荡,走得从容吗?

   “慎独”是必要的,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好分内之事,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那可以想象,这个社会上所谓的法律就真的是“一纸空文”了,因为没那个必要了!那么整个社会必然会井然有序,一片详和安宁!

    正因为“慎独”如此重要,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正因为这样的一句俗语――“人前的淑女不算淑女,只有在人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那才是真正的淑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我们怎样做到慎独?

 要做到“慎独”,首先我们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可太过容忍自己哪怕偶尔的错误,时刻将自己放进整个社会中去衡量,力求做到“尽衫尽美”。再者,我们更应该去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注重自身修养,当我们成为高素质的人之后,就更容易做到“慎独”了!最后,为了我们的成功,为了我们内心的宁静,为了整个社会的祥和安宁,我们亦要时刻省视自己,做到“日三省乎己”!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来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

4、现实社会中的慎独

慎独,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遥远了,它似乎只是古代君子修身的信条。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见到这样的情形: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很多人都形成了这样的心理:规矩是给别人定的,而我可以想办法突破它。实际上,在契约社会中,只有人人都以自觉约束的方式享受自由,才能获得持续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秩序中的重要特点,也是诚信的基础。 

    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首次与中学生探讨有关慎独的话题。青少年时期,人的可塑性最强。从小培养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有助于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缘起:人格心理学有“核心特质”一说,指的是那些在构成人格方面起着主要作用的人格特点。如“慎独”,作为一种核心特质,它可以派生出诸如:自律、自我约束以及严格要求自己等人格特点。 古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指人独处时谨慎不苟。”(:“独”是“众”的反义词,慎独指的是:在众人面前不该做的事,在一人独处时也不做。 

    为什么有些事在众人面前不该做?因为做了会妨碍甚至伤害别人,而最终这种妨碍和伤害又会如飞去来器一样,回落到我们自己身上。例如,我们在众人前不可以随便拿用别人的东西,拿了,要么会受到别人的指责,要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小事也一样,如随地吐痰,即使没人当面说你,但别人也会因为你这个坏习惯而疏远你。 以上谈的是“慎众”,是他律,而慎独是自律。那么,人为什么要慎独? 

    人要慎独,是因为人在独处时,仍有可能做出违反他人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所以,就有了慎独的必要。 比如说,抄作业、作弊能够获得好成绩,这就是对认真学习的同学的不公平。而结果,由于自己平时没做努力,这种坏习惯最终又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成绩。 再比如,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拿别人的东西,这事实上就给别人造成了损害,而一次得逞有可能使人产生侥幸心理,结果便有可能在某一天约束不了自己,以至于被绳之以法。也许有人只这样拿过一次,永不再拿,那么,证明他还有良知。可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而言,他从此有可能永远也逃不开自己的良心责备,这个飞去来器最终还是落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从操作上看,慎独就是不论有人无人在,都自觉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可能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利益的事。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其表现形式是:自律、自我约束和不欺暗室。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慎独就是要在自己独知、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或者是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小心,自觉遵守,不做有违道德的事,不因别人的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干坏事。尤其是只在一闪念的情况下,自觉不做非分之想,违规之行。”

但对最后一句话,我有不同观点。衡量一个人是否慎独,不在于他是否有“非分之想”,而在于他独处时,行为是否仍然谨慎不苟。人有非分之想是正常的,只要不做非分之事就行。因为人不可能做到“自觉不做非分之想”,但人完全有能力做到:自觉不做“违规之行”。 好人不是没有恶念,坏人不是没有善念,他们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好人有恶念但少恶行,坏人有善念但少善行。所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慎独,不在于他是否有“非分之想”,而在于他是否独处时,在道德问题上仍谨慎不苟。 

     人类组成了社会。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人都只按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因为很多时候别人也在渴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假如人人都为了自己的愿望为所欲为,这个世界就会乱套,其最终结果就是人人都会受伤。因此,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以一定的自我约束去与社会交换做一个公民的权利,这是一种社会契约。如果一个人不肯自律,那么就有可能被社会剥夺其做公民的权利。所以说,慎独使我们持续拥有做公民的权利。 

     慎独还能带给我们真正的自由。  任何思想或念头,只要不变成行为,就不会给他人或社会造成影响,不会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行为不然,它会造成实际的影响,如果它造成的是违背社会规则的影响,就有可能受社会约束。 此外,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也并非真正的自由,而是让心灵成了本能的奴隶,被本能所左右,这种情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被社会约束。所以,自由的核心是慎独,慎独使我们拥有真正的自由,成为自己的主人。 

     不以自律的方式养成慎独的习惯,只靠在人前的自我约束是靠不住的,小事也许做得好,大事时难免不受坏习惯干扰。 

     所谓习惯,是指人在长期的情境刺激或重复练习后形成的自动化的连锁动作。例如,养成随手关灯习惯的同学,在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会不假思索地关灯,而自己却一点都没有意识到。 再如,养成不抄作业习惯的同学,如果他抄别人的作业,他就会感觉很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会迫使他很自然地终止抄作业的行为。 

     习惯一旦形成,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就会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因此,习惯又被称作人的第二天性。人不仅以天赋形式拥有许多潜能,而且,还拥有了一种在后天可以通过学习而具备某些能力的机制——习惯。 

     如果我们感觉哪方面需要完善,我们便可以启动造化赋予我们的第二天性———习惯,让它为我们服务。人都怕累,但当一个行为成为习惯,当你面临一个相应的情境刺激时,你的意识还没有反应,那个已成为习惯的行为已经完成,因此,何累之有? 

     但是,习惯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 习惯可以在无意中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基础上形成,如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一个学生的书写习惯等,也可以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如学习的习惯,自律的习惯等。显然,我们所谈的慎独的习惯,是需要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的。 

     在习惯形成的开始阶段,人肯定会感觉很累,这是个人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好在形成一个习惯所需的时间并不多,连续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习惯。三个月时间养成一个好习惯,从此几个三十年受益,这有多好!所以,现在我们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就会滋养我们,而现在不养成好习惯,坏习惯就会侵害我们。 

5、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慎独?

假如你独处时决定做某事,在不被别人知道的情况下,你仍然给自己找了许多借口,通常这件事就是有违社会规则的。 为了便于学生分辨自己的行为,以便实践,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鉴别自己行为的标准:假如你独处时决定做某事,在这事不会被别人知道的情况下,你仍然给自己找了许多借口,通常这件事就是有违社会规则的。你就有必要考虑慎独了。 

     做到慎独最基本的是要:遵守社会公德;拾金不昧;注意环保;爱护公物;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偷看别人的日记、信件;无人监考时也不作弊;不看暴力、色情片;不在背后议论别人。 

     现在是网络时代更要注意网络文明。有人说:“网络上都说真话,那还怎么自我保护?”也有人说:“姓名、地址可以是假的,其他的都可以是真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你能注意网络文明,但你不知道别人是否注意网络文明,所以我特别提醒大家:除了注意安全之外,也要有节制。                        

 除此之外,我还提醒大家在以下方面注意慎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尝试吸烟、喝酒、吸毒等行为。 我知道,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会做这些事的。但是,有时候,在有些特殊的场合中,也许仅仅是为了好奇或是为了虚荣,也许仅仅是一念之差就做了。但是,有些事是容不得一念之差的,比如吸毒。因此,人如果有这个意识会比没有这个意识更容易防患于未然。 

    “我们做事必须有自己的原则,一是不违反法律法规,二是要问心无愧。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也许你由于一念之差犯的错误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但如果因为你的疏忽,给别人带来伤害,你会心有不安,受到良心的谴责。” 

6、我们大学生如何做到慎独?

儒家人格修养论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使自我融于家、国、天下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自由,但在客观上却把自我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种“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必然需要与之相契合的人格支撑。

其一,儒家认为要对自己负责,就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好学”,学习与体验高明的修养之理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途。

其二,崇尚孝悌,强调家庭责任。孔子认为欲爱一切人,就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孝悌是孔子所谓“仁”的根本存在:“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其三,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对他人的责任。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尽已为人,指的是爱人就要对人竭心尽力,诚实负责。恕是忍耐和互让,即“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每个社会角色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都对他人负有一定的责任。

其四,强调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孔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更是一种对天下负责的人格。

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责任道德教育资源,要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培养、塑造当代大学生对自我、家庭、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由于社会转型的冲击、多元文化的影响、家庭教养的误导、“成人”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性压抑、人格扭曲、人品功利和人心浮躁的倾向,贪图享受、盲目攀比、追求时尚、注重眼前、心理压抑成为一些学生共有的价值取向特点。诸如此类的人格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因此,在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现代法制、社会规范等刚性内容教育的同时,必须利用传统文化、经典著述等柔性内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与人品教育。作为中国古代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儒家经典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社会伦理价值、文化体系、道德观念正处于变革的过程中。因此,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需要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传统人格修养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修身是大学生一辈子的目标,修养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过程,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健全人格的种子,如何使它破土而出,成就自己特有的魅力,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修身才能达到。

其次,大学生要经常自省,要对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大学生要有内在的道德教育需求,修养成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道德主体。 

再次,强调慎独,寓修身于大学生的言行之中,倡导通过主体内心感悟而自觉实现应有的行为规范,造就人的自觉性,即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改造,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弃恶扬善,进而增加大学生做人的底蕴和力量。

最后,强调主体的自我修养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使大学生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外部的影响、适当的引导对于人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关键的是要把外在的要求经过主观能动性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文化的积淀。既要做到自励,又要做到自控,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树立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信念,主动抛弃不良人格,培养自身优良人格。

大学生要有自我责任感。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要提高自我的能力和水平,对自我负责。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自我有所发展,才可能为家庭和社会尽力。对家庭尽责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孝敬父母,从爱父母、爱亲人开始,对家庭负起责任,才能由此对社会、国家负责。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因为社会责任是人生责任的核心和灵魂。对家庭、他人及社会负起责任,也是人生意义的体现,只有对社会及人类有意义,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儒家人格修养的目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须从自我做起,担负起对国家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人生修养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