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周一就是中国传统的佳节——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比较重要的,仅次于春节。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全国各地的中秋习俗都不一样,有的地方中秋需要专门跑到别人地里偷菜,有的地方需要把稻草扎起来往石头上抽。

金陵名菜桂花鸭是南京人中秋必吃佳肴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也有其特有的风俗。江南人很会享受,明清时期江南人辞官回家或者在外头做生意赚了钱后,啥也不干,就回家造围墙,然后在高高的围墙里面造一个亭台楼阁的小世界,然后养一群唱昆曲的家班从此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

比如南京人中秋节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那个时候没有三聚氰胺、防腐剂什么的,人家吃的“桂浆”就是用纯桂花、糖及酸梅腌制成。纯天然,无污染。而且“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把诗中意象变成菜肴,实在是有创意。另外南京人必须一定及肯定要吃桂花鸭。其实成为“桂花鸭”的鸭子有点冤,因为它这辈子总也摆脱不了“桂花”的“阴影”,但其实它和桂花一点关系也没有。之所以叫桂花鸭,是因为它总是在桂花飘香的季节上市。
除了吃,当然就是玩。那时候南京人喜欢结伴同登望月楼、玩月桥,企图看到玉兔。“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所以每天都有不少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对着马湘兰唱小夜曲。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聚宝门(今中华门)外窑湾街一带有座涧子桥(在今上码头53号处)。祈盼生子的人家会在这天站在桥头往下扔瓦罐,相传此举将来可以得子,该桥后来也被讹传为“见子桥”。估计“见子桥”要是能接受采访,应该会表示“承担了南京市民生子重任,鸭梨很大”。另外这天晚上还有“摸秋”习俗,有的妇女前去触摸一下门东(今中华门东)信府河旁玄帝庙门前的铁老鹳杆或钟山书院门前的铁锚,可以早生贵子。估计铁老鹳杆、或钟山书院门前的铁锚要是能接受采访,也会表示“鸭梨很大”(意压力很大)。
中秋赏月习俗起源于何时?南京有哪些独特的中秋习俗?古时候南京有哪些赏月胜地呢?月饼哪个年代得名?记者在采访南京民俗专家时意外得知,原来中秋节和月饼的起源都和南京有关联,孙中山最爱吃的月饼居然是南京独有的“金陵套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