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地區共有56個少數民族,雲南省占了27個,哈尼族是其中之一,人口130餘萬人,占雲南省少數民族總數的一成左右。 哈尼族原是居住於青海西藏一帶的羌族,在歷史長河中,其文化經歷三次變革: 西元3世紀前,是文化萌芽時期;3世紀到唐代是轉型期,由青藏移居雲貴高原,此時游牧與農耕並重;唐宋以後,沿著元江進入哀牢山、無量山區一帶,是定型期,墾闢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梯田,以種植水稻; 在政治上,唐、宋時,隸屬南紹、大理等國,爾後被元、明、清所統治,被授予世襲土司等職;其本身並無獨立文字,1957年才編製出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是多神崇拜,宗教活動由世襲的巫師主持。巫師有兩種:貝瑪負責驅鬼鎮邪、念經招魂等活動,祇能由男性擔任;尼瑪,男女都有,負責占卦、治病等;近年來,基督教和佛教相繼傳入,但信仰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