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像一
明太祖坐像 絹本設色 270X163.6公分 明代帝后御容中,唯开国皇帝朱元璋,存在面貌截然不同的两种肖像,一为端庄之像,一为怪异之像。这是历代帝王像中的罕例,因为无论加以美化还是如实描绘,同一人不可能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相貌。据考端庄之像属真容,存世有两幅,一为坐像立轴,绘盛年相貌,紫色脸膛,黑色短须,面庞丰圆,神态英武;一为半身册页,作老年之相,容貌同于立轴,唯两鬓皆白,长髯飘然。文献记载“明太祖日章天质,凤目龙姿,声如洪钟,奇骨贯顶。”又称其“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描述虽有些抽象笼统,但仪表堂堂殆无可疑,与端庄之像相对照,大致吻合。另外,明代张翰任南司空之职时,曾入武英殿瞻仰太祖、成祖的御容图像,谓“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张翰描述的形象与盛年立轴所绘十分接近,此太祖端庄之像与成祖像一起郑重挂于武英殿,作为先帝像供奉,亦证明是真容。而怪异之像十分丑陋,额头、下巴、两颊都突拱而出,隆鼻如蒜,尖嘴似猪,呈所谓“五岳朝天”之奇象;脸上还布满斑斑黑点,对称均匀,即所谓“七十二黑痣”之贵兆。这种俗称“猪相”的怪异之太祖像,在南薰殿图像中计有十幅之多。据考这类怪异之像的衣冠服饰多不符合明代冠服制度,故相貌疑为臆造。至于为什么要画如此丑怪之像,或云是为了神化自己,以图谋天下;或云太祖生性多疑好杀,为防不测,特绘异像以混淆视听。 ![]() ![]() ![]() ![]() ![]() ![]() ![]() ![]() ![]() 明太祖高皇帝
![]() 孝慈高皇后像
明代诸后像也比较注重写实,如明太祖朱元璋之马皇后有两幅像:一为半身像册页,著凤冠霞帔,作皇后装束,面相丰腴;一为半身像立轴, 免冠簪凤钗,穿团凤朝袍,容貌趋清瘦,当是老年时形象。两图冠服不一,胖瘦有别,然一望而知是同一人。其它诸后在容貌的方圆、胖瘦、老少、
长幼方面也各有不同,冠服亦有所变化,颇具写实性。诚然,多数皇后五官均画成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口,表情亦多文静内向,带有一定美化和
程式化因素,个性稍逊皇帝像。
![]() 明孝慈高皇后
![]() 明成祖坐像
絹本設色 220X150公分 《明成祖坐像》轴,体格魁伟,长须飘然,颧颊隆起,双目炯炯,与史藉记载“貌奇伟,美髭髯”、“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 中透露的伟躯、美髯、重瞳、高鼻等体貌特征,颇为一致;而且强调了威严之姿和武略之勇,也真实再现了这位久征惯战,以“靖难之役”
赶走建文帝,夺取帝位的君王之内在气质
![]() ![]() 明成祖文皇帝
![]() 明仁孝文皇后
絹本設色 65.7X52.1公分 明仁宗坐像一
明仁宗朱高炽的《明仁宗坐像》御容轴,体貌与宣宗十分相似。然通过温和的眼神和微笑的嘴唇,又突出了仁宗恒和、宽仁的性格。 其它如英宗的自得、孝宗的柔顺,在御容像中也各具个性。另外,宣宗以后的诸帝朝服像,还更加精细地描绘了宝座、屏风、氍毺等背
景器物,以及“龙衮”上的纹饰,凸显其写实性,使后人了解明代有关制度可获得重要的形象资料。
![]() ![]() 明仁宗昭皇帝 明诚孝昭皇后 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 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葬献陵。 明宣宗坐像 面相丰润,圆中见方,虬髯胡须,双目有神,与其它朝服像和行乐图、射猎图中的形象毫无二致,与史藉记载其四岁时已 “仪容俨恪,屹如巨人”、成年后有“天日之表,且英气溢面”的描述亦相吻合。 明宣宗立像轴 明宣宗行樂圖 明宣宗章皇帝 孝恭章皇后 明英宗坐像轴 明英宗睿皇帝 明孝庄睿皇后 明孝肃皇后 明宪宗純皇帝 明孝貞純皇后明孝惠皇后明世宗坐像轴明孝宗敬皇帝明孝康敬皇后明武宗毅皇帝明武宗坐像轴 明世宗肃皇帝 明孝洁肃皇后 明孝格皇后 明穆宗庄皇帝 明孝懿庄皇后 明孝定皇后 明孝安皇后 明神宗坐像轴 明神宗显皇帝 明孝端显皇后 明孝靖皇后 明光宗坐像轴一 明孝元贞皇后 明孝和皇后 明孝純皇后 明熹宗坐像轴一 绢本设色,纵111.2厘米、横75.7厘米 明熹宗哲皇帝 兴献王坐像轴一 明思宗坐像 |
|
来自: 榆城古风 > 《历代帝王后妃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