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半园 古城文化重辉的经典(图)

 苏迷 2011-09-10
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园,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今俗称“北半园”)。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为特色。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仅见。北半园住宅已无,现存园林面积1130平方米,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花木。

环境优美的苏州北半园景致。

北半园中的红酒雪茄吧。 记者 杭兴微 摄

    首席记者 徐蕴海

    老宅档案

    北半园即陆氏半园,位于白塔东路,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园,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今俗称“北半园”)。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为特色。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仅见。北半园住宅已无,现存园林面积1130平方米,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花木。

    至1949年尚有陆氏后裔居此,其后托人代管。 1954年起,先后在此办平江木器盆桶社、东吴丝织厂五工场车间。1956年房屋公营为织带厂所用。1966年为纺织修配二站,即苏州第三纺织机械厂使用。西路住宅原有九进四厅、三房一楼拆毁,改建车间。1980年规划修复,1992年三纺机厂出资25万元左右,对半园进行全面整修,全部景点和格局恢复清代面貌,向社会开放。后由“北半园商务休闲俱乐部”承包,2003年工厂转制,茶室停办,园林逐渐荒芜。 2007年,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原厂迁出,至2008年6月,全部搬迁完毕。
2009年8月起由创元集团公司斥资、太湖古建公司翻修,竣工后围绕北半园建成书香世家·平江府酒店。

    “走一走平江路,住一住平江府”,这是书香世家·平江府打出的广告语。今年8月下旬才正式运营的这家精品酒店,虽然规模不大,在此前10个月的试运营期间已声名渐起,房价与五星级酒店比肩。“古城区最有苏州味道”的酒店,是其经营者津津乐道的卖点,而这难以复制的“苏州味道”,源自酒店内一处别具特色的园林:半园。因与仓米巷史氏半园相区别,苏州人俗称北半园。

    杂草长蛇中觅得“宝地” 破败多年老园子迎来转机

    北半园占地面积不大,不过一亩半地,但布局紧凑,建筑小巧,花木繁盛,环境雅致。在造园艺术上则别具一格,半亭、半廊、半桥、半舫、半阁,处处流露出中国古代士大夫追求“事不求全,心常知足”的精神境界,其独特的“半哲学”,在苏州园林意境中也是十分特别。

    看着眼前的精致玲珑,回想当年的破败,书香门第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朱巍不由感慨万千。“2008年5月,我第一次走进半园,眼前一片乱糟糟”,朱巍说,由于年久失修,北半园基本处于半废墟的状态。房屋变形、开裂,柱子腐烂、倾斜,屋瓦破了,窗户上的玻璃也破了,池塘驳岸倒塌了。铺地上全都是青苔,杂草丛生,高的长到人肩膀处。与北半园相连的旧厂房和简易工棚,墙上更是爬满了藤蔓。清理垃圾时,草丛里发现一米多长的蛇皮,将施工人员吓得跑了出来。

    破虽破,但朱巍当即认定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受书香酒店所属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之命,朱巍此行的目的,是为这处闲置的地块寻找出路。“北半园本身是市文保单位,园子构架基本都在,所在地理位置绝佳,属于平江历史街区范围,世界遗产拙政园、狮子林、耦园,还有苏州博物馆群都近在咫尺。北半园连上周边厂房占地面积有23亩,在古城区,能有这样一块空间,实在难得。 ”

    作为一名资深酒店管理者,朱巍迅速嗅到了此处的商机,他说,当时紧邻的平江路上人气渐旺,而在周边,有历史、有文化内涵,但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酒店还是个空白。

    随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使朱巍进一步有了信心。一年多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苏州酒店业原有星级酒店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逐步形成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和主题特色酒店鼎立的酒店业态。星级酒店也将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需求,向多元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商务型、会议型、观光型、度假型酒店。地处闹中取静的古城深处,北半园一带如果能建成延续历史脉络、展现苏州文化特质的精品酒店,将形成独特的吸引力。

    “吊”起房屋来维修 一木一石留住历史痕迹

    明确定位之后,酒店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都致力于原汁原味地保存苏州传统建筑风貌。

    最关键的,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是对“北半园”的保护修复。工程于2009年6月动工,2010年5月完工,虽然仅仅一亩半地,工程却持续了将近一年。

    一方面是周边居民住宅多,只有一条路进出,土建必须一气呵成。另一方面,按传统工艺修复园子,远比新建一处建筑要费事得多。用书香世家·平江府酒店总经理李文明的话来说,房屋都是“吊”起来施工的。先把建筑的墙体、屋瓦和顶部都卸下,所有构件一一编号,用“神仙葫芦”把建筑的整个木结构提起80厘米,下面重做基础,再将屋架放下来,按编号将构件逐一复位,整修恢复门窗屋瓦和墙体,细致到花窗的样式都由文保部门具体规定。而且,在修复过程中,能补的就不换,例如柱子,如果只是局部腐烂,就切除腐烂的部分,再补好。

    在北半园的修复过程中,以前修缮中没到位的也进行了复原。其中,知足轩一度被改成三面厅,经过此次修复再现了四面厅的原貌。水池畔黄石和太湖石两种石头混杂的现象也得到纠正,露出水面的石头都调整为统一的太湖石,恢复了旧貌。

    北半园内的5棵古树更是得到精心呵护,李文明说,其中年龄最大的一株540岁的紫藤,当时已出现大面积虫蛀,手一抓一把木屑。为此,他们特意请来绿化专家进行除虫、养护,使古树重焕生机。

    不仅是半园,连近代的厂房,也尽量加以利用,通过保存原先建筑的框架,留存历史的痕迹。酒店的大堂和客房就是由厂房改建的,在酒店大堂内,一束束水滴状的灯光从顶部射下来,配合地面圆形的图案,如漾开的水波,蕴含江南水乡的意境,而大堂的吊顶则是用老厂房拆下来的钢筋改造的,既环保,又特别,还留下了过往的丝丝印迹。

    古典园林中藏酒吧 “苏式”品位奠定文化品牌

    修复为了保护,也为了利用。如何让北半园在酒店中充分发挥作用,颇费了一番思量。

    朱巍说,最初的设想是把北半园打开,使园子整个融入酒店。但在实际操作时才发现,北半园作为文物,什么都不能动。当然,现在已明白,恰恰因为只能维持白墙洞门的原状,为酒店平添了含蓄雅致、先抑后扬的“苏州味”,此是后话。当时,为了凸显“北半园是酒店的灵魂”,主要的思路是围着园子做文章。苏州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耗时一年多,修改了四五次才定稿。
如今,客人坐在自助餐厅内,便可见到园中景色。北半园正中间的“知足轩”,开出了“独一桌”。园子东北面的藏书楼内,现在藏着的是酒吧和茶楼,为了要“让老外也能喜欢这个地方”,在二楼还特意辟出了一间“红酒雪茄吧”。因为原先的楼梯又陡又窄,一不小心客人容易摔跤,因此在实际建设中,在原楼梯的外面,多加了一层,“折了一折”,使楼梯坡度变缓,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园子西南面的“至乐斋”内,则摆上了简单的木桌,配上两排坐椅,就成为一间私密而古雅的小型会议室。为了让来店客人进一步领略园林美景,酒店在北半园中还陆续推出了下午茶、夜花园活动,包括古琴、评弹、昆曲等富有苏州文化特色的表演。

    独特的文化优势,巧妙的布局构思,苏州人精致讲究的生活品位和时尚消费的结合,让书香世家·平江府一开张便吸引了众多高端客人。尤其是餐饮最为火爆,苏州园林本身一般不能接待游客用餐,而书香世家·平江府则为宾客带来了在古典园林品尝美酒佳肴的独特体验,去年10月试营业以来,每天餐饮这一块的营收就达到5万元左右。其中,“独一桌”价格高达一万元,每逢周末想要品尝都得提前预订。

    这只是看得见的效益,书香世家·平江府的运营,对书香连锁酒店的发展来说,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苏州本土文化主题酒店,书香连锁酒店目前已走出苏州,开出14家连锁酒店。而书香世家·平江府,则以旗舰店的身份亮相,成为书香品牌最好的形象展示店。朱巍说,来自九江、成都和大丰的游客来到酒店后,都对这里浓郁地道的“苏州味道”产生了浓厚兴趣,邀请书香酒店公司前往投资、管理,无疑扩张了酒店品牌的影响力。

    “进一步融入平江路”,是酒店发展的进一步设想。朱巍说,对酒店的感受要从平江路开始,“来住店的客人我们都会建议去平江路走一走”,他们已经与狮子林、耦园尝试合作,向住店客人赠送园林门票。他们还策划了传统婚礼“苏州婚典”,新人可以乘船、坐花轿、在古典的楼阁内拜天地,已经有新人尝试,而婚礼本身也成为客人眼中的一道风景。下一步,酒店还计划在平江河畔开出专属码头,购置游船,供住店客人免费乘坐,深入体验古城风情。一系列的举措,都是要将“活的苏州”呈现在客人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