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疼痛典型病例 (长圆针解结法)

 又一本 2011-09-10

膝关节疼痛典型病例(长圆针解结法)

中国经筋网 http://www.  
 
郭某,女,58岁。2009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双膝疼痛十余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以长距离行走及下楼梯时明显,3年前关节逐渐变形(“O”型腿),活动明显受限,关节僵硬感,蹲起困难,曾于外院诊断为“双膝关节滑膜炎”,未行系统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近1月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现走路跛行,左膝重于右膝,半蹲时疼痛剧烈,须有人扶持才能站起。今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来诊。病来无发热及咳嗽,饮食及二便正常,夜眠尚可。

检查:双膝僵硬屈曲(平躺时膝关节最高点距床面两拳高),不能伸直,下蹲30度以后疼痛剧烈。左膝两膝眼处饱满。查双膝多经筋有结筋病灶点

诊断:膝周经筋病合并膝疼

一诊:2009年7月10日。据经筋循行规律找到结筋病灶点,

用紫碘做好标记,然后常规做局部较大范围消毒,0.5%利多卡因结筋病灶点处局麻,用一次性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球在手术部位按压1分钟,以防针孔出血,并用创可贴敷盖保护针孔。治疗后向膝关节内下方向做髌骨复位。治疗过程顺利,术中患者无不适主诉。

二诊:一周后复诊,自述针后第二天右膝疼痛基本消失,左膝疼痛明显减轻,膝眼处饱满消失。双膝僵硬屈曲程度减小(膝关节最高点距床面距离一拳高),行走路程增加,下蹲60度后仍有疼痛。

据经筋循行规律找到结筋病灶点,

如上次治疗方法,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

三诊:一周后复诊,自述针后右膝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左膝疼痛基本消失,双膝僵硬屈曲程度仍存在(膝关节最高点距床面距离半拳高),完全下蹲度后仍有微痛。据经筋循行规律找到结筋病灶点,

如上次方法治疗,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

2009年8月1日电话随访:自述右膝经三次、左膝二次,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至今未患。

体会

膝关节是全身最复杂、负重最大、受剪力最重的关节,所以膝关节不仅有复杂的结构以保持其稳定性,而且有强大的经筋组织予以加强,所以经筋在膝部的损伤十分多见。

胫骨与股骨轴线形成-5~-10度角,该角的形成极大的分散了上身重力对膝关节关节面、胫骨的直接作用力。而髌骨位于股四头肌腱中,集中股四头肌各方向的拉力,股四头肌牵拉力线(从髂前上棘至髌骨中点连线与从髌骨中点)与髌韧带的牵拉力线也随之形成-5~-10度角,这样相对于膝外侧,膝内侧所承受的拉力更大,所以膝内侧的损伤更多见

膝关节的痹痛是由于经筋长期反复的劳损和修复,形成 “横络”(《灵枢·刺节真邪》)阻碍经脉气血运行,使其出现不可逆的津液“涩渗”(《灵枢百病始生》)、“聚沫”(《灵枢周痹》)而造成的。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指出的:“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也就是说解除此“横络”卡压是解决膝关节痹痛的关键。

膝内侧有足三阴经筋经过,所取结筋病灶点,其解剖层次中重要的组织分别为股内侧肌及其移行成的髌内侧支持带,缝匠肌腱、股薄肌、半腱肌腱浅面与胫侧副韧带之间的鹅足囊;膝前侧和外侧有足阳明经筋经过,所取结筋病灶点,其解剖层次中重要的组织分别为股外侧肌及其移行成的髌外侧支持带,髌下脂肪垫。

所以我们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以长圆针用解结法于上述各结筋病灶点施术,解除了“横络”卡压,疏通了相关经络,所以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卿女士---膝帼痹证

1899/12/30

卿某  女 63岁 初诊时间 2007.7.25

主诉:双膝疼痛近20年,不能屈伸,上下楼痛重,近一年尤重,夜间疼痛致不能入眠,左侧尤甚,痛苦难言。虽经多种治疗,均不能改善,故来我室。

检查:膝周疼痛,不能蹲起,被动屈膝可达60度。沿足阳明、少阳、太阴经筋触诊,可触及多个结筋病灶点。

诊断:足阳明、少阳、太阴经筋型膝帼痹证。取结筋病灶点,以长园针恢刺解结。

一周后复诊,称:针后疼痛明显减轻,现能从公共汽车上走下,不再跳跃(因不能屈膝)。

再检查:足太阴经筋,取结筋病灶点,以长圆针恢刺解结。

一月后复诊,称二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现觉左腿股外侧尚有微痛。

检查:足少阳经筋,检取结筋病灶点上风市次、伏兔次、成腓间,以长圆针恢刺解结。二个月后复诊,称左膝疼痛明显减轻,可以下蹲。今再治右膝。沿足太阴、少阴、厥阴经筋触诊,可触及多个结筋病灶点。

诊断:右足三阴经筋痹证。取结筋病灶点,以长圆针恢刺解结。三个月后随访,称双膝疼痛明显减轻,现能自由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