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学会求新写作指导:学会求新
写作指导:学会求新 求新原则:除掉你的第一第二思维,保留你的第三第四思维。这样的才能新颖性。 创新角度: 以事出新,以物出新。以知出新。以情出新。以悟出新。 创新作文一妙招 【小引】 很寻常的材料能写出令人叫绝的考场作文吗?能!到底有怎样的制胜妙招呢?有一种方法很简单——“人”与“物”的转换。别急,还是先来看看这篇文章— 【范文】 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以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的需要。在这所学校里,教授一组由跑、跳、爬、游泳、飞行等科目组成的活动课程。为了便于管理,所有的动物学习所有的科目。 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 鸭子在游泳这门课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飞行课只能勉强及格,而对于跑则感到非常吃力。由于跑得慢,他不得不每天放学后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以腾出时间练习跑步。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脚掌都磨破了,终于获得了勉强及格的成绩。而他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期得不到练习,期末时只获得了中等成绩。学校对中等成绩是能够接受的。所以除了鸭子本人外没有人在乎这一点。 兔子在刚一开学时是班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中太多的作业要做,结果精神都快崩溃了。 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里最出色的,但他对飞行感到非常沮丧,因为他的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而不允许他从树顶上起飞。由于他非常喜欢跳跃,并花了很多时间致力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时爬行只得了一个C,跑只得了一个D。 鹰由于活泼爱动受到老师们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试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了树的顶端,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方式,不是老师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公布成绩,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由于游泳还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也能飞一点,因此他的成绩是班里最高的。毕业典礼那天,他作为全体学员的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生活在草原上的许多鼠类动物没有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因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拒绝在课程里增加挖掘这一科目。为了子女将来着想,他们把孩子送到一个商贩那里学习,之后又联合其他鼠类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据说这所学校办得相当相当成功。 [点评] 很显然,文章反映的是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管理机械呆板,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导致一些学生专长泯灭,成绩平平。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把这种社会现象转换为动物世界。这正是作者写作机智的表现。 【妙招透视】 读了这篇考场作文和点评,你也许恍然大悟:哦,原来“‘人’‘物’转换”就是这么一回事!对,就是这样巧借物语传人情。之所以要说它是考场作文制胜的妙招,是因为它可以化直白为委婉,化无趣为有趣,化平淡为神奇,化常态为非常态,能够充分显示作者的创新思维和写作机智。试想想,如果不采用这种构思方法而直接去写现实生活,那么这两篇文章会是什么样子呢? 《动物学校》只能泛泛地写应试教育怎样适应不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的人才,这样,文章也就显得平平淡淡毫无生趣了,作者在写作方面的独特的思维和机智也就无法展示出来。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构思方法确实很简单,不就是变换一下叙述角度,用物的故事来写人的故事,用物的口吻来讲述人的经历和遭遇吗?其实,不能这样简单化地理解。 巧借物语传人情是思维的转换,是一种写作心智和灵性的闪烁,而不是一种机械的替换。 首先,它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认真把握和深刻思考的基础之上,对当前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比较全面透彻的把握和思考。没有这样的前提,“转换”就是一句空话。其次,必须找准“人”与“物”之间的转换关系。文章中写的“鸭子”、“兔子”、“松鼠”、“鹰”和“泥鳅”等五种小动物,实际上就代表了各具专长的学生,它们的训练和测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校学习和考试的过程,“物”与“人”有着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请你动笔 半命题作文集训: 1.(2009·广东省)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我和 一起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和父母一起看星星”、“我和小树一起成长”、“我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等等;(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2.(2009·北京市)作文。 题目:_________并没有结束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3.(2009·贵州遵义市)按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我读懂了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4.(2009·山西省)作文。 文题:请以“____________,太棒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避开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④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⑤不少于600字。 评论这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