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地白:月光满地。秋思:秋天的寂寞情思。王建此诗为中秋之月所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语摄人心魄,秋思落谁家?你家、我家、他家、千家万户是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明月几时有,那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婵娟:美女之称,这里代指月亮。作此词时,苏轼与其弟苏辙已有7年没有晤面。中秋之夜,想念远方的同胞兄弟,于是对月抒怀,遥寄问候和祝福。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廓,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词作《西江月》。此词作于绍圣四年(1097)中秋。该年6月,苏轼与弟弟苏辙在广东诀别,于7月初渡海达到贬所海南儋州。中秋之夜,身处流放之地,怨艾郁闷,凄凉消沉,见月生悲。故写此词一抒世事如梦、人生若浮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