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2011-06-11 06:41:03| 分类: 琴棋书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932年,与潘天寿、诸闻韵、张书旂,张振择五人组织“白社”画会,继承“扬州八怪”的革新精神,从事诗、书、画的研究,在沪、苏、宁、杭等地举办白社画展,出版白社画集。常与潘天寿出入上海诸收藏家之门,赏鉴历代名画真迹,眼界大开,艺事日进。在教学中,既能作画示范,又能阐明画理与画法,成为上海三十年代很受学生欢迎的名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在沪积极举办古今书画展,为捐募救国基金不遗余力。1939年赴滇任国立艺专教授,1941年8月任福建省立师专中国画教授,解放后,和潘天寿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校(即浙江美术学院前身)民族绘画研究室和彩墨画系工作期间,对民族绘画的研究和为学校鉴别、购进大量明、清书画珍品,作出贡献。 1957年任国画系主任,紧密配合潘天寿对绘画虚无主义的批判,首创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的分科教学。强调中国画教学的独立性,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强调中国画造型是笔线造型,不赞成用明暗块面塑造的观念和方法作为中国画的造型训练内容;强调教书又教人,提倡人格教育。“文化大革命”中,作《篱菊图》、《松色不肯秋》,被诬为“黑画”,被批斗,于1977年7月26日逝世。
吴弗之曾任浙江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常务理事。一生淡于名利,埋头于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擅长意笔花乌;间作山水、人物、走兽,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早年画风受吴昌硕影响甚多,后吸收青藤、自阳、石涛、李鲜诸家,自辟画风,形成丰润郁勃,炯娜多姿的独特风格在画史、画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在创作和教学之余,著书立说,著作甚丰。为中国画的发展和培养美术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现代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是现代浙派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已出版和整理成册的除画辑、画集外,有《马远和夏哇》(与邓白合著)、《画论笔记》、《中国画十讲》、《画微随笔》、《吴溪吟草》、《弗之题画诗存》等。
凌霄天矫闻天鸡1963 纸本设色 100×33.3cm家属藏.
.
霜天烂漫
富贵神仙1924 纸本设色 172.5×93cm吴茀之纪念馆藏
兰竹1963 纸本水墨 115×55cm吴茀之纪念馆藏. .. ..
..
来自: 多福老人43 > 《花鸟》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潘天寿评吴永良作品: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这是真正的中国画!
本书分为“求学点滴”(回忆学习经历和老先生的教学方法)、“笔墨道境”(对笔墨的综合性理解)、“以线立骨”(意笔线描的创作与教学...
逝者如斯 艺术永恒——深切缅怀吴山明教授
逝者如斯 艺术永恒——深切缅怀吴山明教授。我与吴山明老师认识60年了。大前年,我去了甘肃,朋友拿了一张吴老师70年代画的作品请我带到...
茀手拈花——浙派大家吴茀之(多图精品合集)
吴茀之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1939年赴滇任国立艺专教授,1941年8月任福建省立师专中国画教授,解放后,和潘天寿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校(...
浙派人物传承人——张品操教授作品鉴赏
浙派人物传承人——张品操教授作品鉴赏。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本科,并留校任教。著有《水墨人物画...
潘耀昌 | 潘天寿与博巴——兼论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成因
潘耀昌 | 潘天寿与博巴——兼论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成因。潘天寿与博巴。[17]因此,在浙派人物画问题上,在素描问题上,在博巴的“罗...
展讯|造化为师——吴山明教学文献展暨学术论坛
展讯|造化为师——吴山明教学文献展暨学术论坛。1993年——1994年,吴山明先生主持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全国青年教师助教研修班”、1...
名言启示录|潘天寿:大胆改革国画教学
名言启示录|潘天寿:大胆改革国画教学。1959年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出任院长,那一次,他终于可以放手对中...
恒庐 展讯 | 金鉴才书画作品展
恒庐 展讯 | 金鉴才书画作品展。编著有《梅》、《兰》、《竹》、《菊》技法画谱和《金鉴才作品集》、《俨思堂吟稿》、《金鉴才书画篆刻...
90岁朱颖人今日“交作业”潘天寿纪念馆再办好展
2019年1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主办的“记得先生——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潘天寿纪念馆一楼大厅开幕。记得先生...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