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天寿评吴永良作品: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这是真正的中国画!

 城北十五里666 2023-10-15 发布于北京

Image

吴永良(1937—2020),生于浙江鄞县( 现宁波市鄞州区),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中国意笔人物画大家。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得潘天寿、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名师真传。20世纪80年代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功,对中国人物画教学和当代美术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永良的笔墨硬朗强健,画风清纯率真,格调高雅崇正,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晚年走出国门,在坚守民族笔墨之根本的前提下,变法拓新,最终完成对艺术新风格的锻造,迈向超越之境。在《风清骨峻》中,吴永良自述成长经历、艺术探索、教学经验与创作心得,对中国画学习者、研究者颇具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图书简介

Image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风清骨峻——中国画笔墨的承继与拓展》是“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吴永良先生通过一生的艺术探索,对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艺术特质、人文内涵、传承发展等问题所作的深入思考与总结。

本书分为“求学点滴”(回忆学习经历和老先生的教学方法)、“笔墨道境”(对笔墨的综合性理解)、“以线立骨”(意笔线描的创作与教学)、“笔墨拓展”(对人物画的创新探索)四个篇章,以回溯吴永良先生的求学经历为起点,全面展现吴永良在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笔墨探索和创新风貌。

Image
Image

主书名“风清骨峻”既是对吴永良艺术追求的高度提炼,同时意在强调中国画传习中人品与艺品密不可分的特点,展现了中国画笔墨的传承发展之道、开拓创新之道。

1 记得先生

在学生年代,吴永良心摹手追各位先师成就,博采众长,尔后自成一家。《风清骨峻》一书中,他从侧面梳理了“学院派”中国画教学的体系脉络,展现出时代转型后中国画笔墨精髓的传承路径。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左右滑动查看内页

吴永良对于老先生的崇敬,反过来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吴永良本人的性格、品质和道德观,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人,反过来就说明了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2 形象呈现“浙派人物画”源流

《风清骨峻》一书中,吴永良为我们呈现了“浙派人物画”的源起与流变,并收录了自己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详尽记录与教学示范。读者可从中管窥他对“浙派人物画”的笔墨拓展,以及他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转型的独特贡献,从而思考新时代中国人物画如何承继与发展。

Image

黄羲 启发和推动了“浙派人物画”风格的成熟

Image

▲李震坚 第一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

Image

▲周昌谷 第一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

Image

▲方增先 第一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

Image

▲吴永良 第二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

作为一位纯粹、执着的画家,吴永良一辈子心无旁骛,将毕生心志投入中国人物画造型与语言的探索之中,创作出许多精品力作,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在20世纪人物画史上别开生面。作为一位教师,他投身教学一线数十载,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为一代代青年学子传道解惑 ;他兢兢业业,实实在在,为“浙派人物画”的道统传承倾尽心力。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现任院长

3 他的艺术特色

吴永良的作品有着扎实精确的西画造型功底与深厚精湛的中国画笔墨技巧,其用笔入木三分,同时注入人格骨气,可谓当代真正的中国画。

早在毕业那年,他已展露出皎皎的艺术才华。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对吴永良的毕业作品《白描鲁迅》赞不绝口:“用白描形式来表现鲁迅先生,最契合他的精神气质,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这是一幅真正的中国画!” 

Image

▲吴永良 白描鲁迅 138cm×63cm 1962年

另一件毕业作品《水乡集市》也受到潘天寿先生称赞:“吴永良很聪明,这幅《水乡集市》吸收了《清明上河图》的章法,人物造型与衣纹线条巧妙吸取宋人马远、夏圭的'橛头描’画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劳动人民浑厚拙朴的气质,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Image吴永良 水乡集市 43cm×81cm 1962年

Image

▲吴永良意笔线描

吴永良艺术作品中的笔墨是非常有骨气的,很有力,就像刻印一样。

——潘公凯

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点击小程序购买

4 他的艺术广度

吴永良多专多能,艺术生命广博丰盈,留下了众多“浙派人物画”的时代力作。

《风清骨峻》一书细致展现了一代大家全面的艺术功底、广泛的创作题材,为中国画后学者提供了大量借鉴和参照范本。

Image

▲吴永良 栖霞暮霭——黄宾虹像

152cmx152cm 2006年

Image

▲吴永良 大颐寿者(指墨) 

68cm×68cm 2007年

Image

▲吴永良  南洋阿婆  

31cam×23cm  2004年

Image

▲吴永良 天问(指墨) 

69cm×40cm  1989年
Image

吴永良 真的猛士

67cm×42cm  1982年 

吴永良先生的一系列鲁迅造像、大型意笔人物画,笔墨生动,意境隽远,不愧是'浙派人物画’的时代力作。以个人风格而论,他既有纵笔如锋、挥线如练的白描之风,又有湿漉漉、水灵灵的濡墨之韵;既有高山仰止、立心立命的浩然之气,又有凝指积墨、陶然放怀的指墨之趣。吴永良先生不愧是'浙派人物画’家众生态中用神用思、集一代之大成的典范。……吴先生是真正的多面手,是潘天寿先生笔意的真正传人。

——许江

当代著名油画家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5 入得传统,出之现代

吴永良转益多师后,终化为自己笔下的众多“神来之笔”。

吴永良不是独学哪一位老师,他多专多能,工笔、意笔、肖像画都很传神;书法、素描、文章、理论都研究,艺术生命力很强。

——杨成寅

著名雕塑家、美术理论家

Image

▲吴永良 传统人物十八描图例

Image

▲吴永良 伴羊图 

45cm×34cm 20世纪80年代

Image
▲吴永良 舞 248cm×124cm 2006年

Image

▲吴永良 西双版纳小姑娘  

69cm×30cm  1976年

Image

▲吴永良 新疆人物速写

首次出版,连缀现当代中国人物画传承脉络

除上述部分成熟作品外,《风清骨峻》一书中首次公开出版了大量吴永良手稿和早期作品,质朴生动,极为珍贵。中国画后学者及爱好者亦能从中捡拾不少经验,诸如:如何做学画笔记,如何有效逛展,如何苦学“偷师”……

Image

▲吴永良 1961年潘天寿先生讲课笔录

Image

▲吴永良 1978年10月北京看展笔记

Image

▲吴永良临任伯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