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 (付玉涛)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治安处查获的向外偷纱、偷服装材料等现象:10月31日,查获织布两名挡车工携带回丝、梭毛纱出厂;11月1号,查获织布两名挡车工偷拿正常纱线、染整两名修补工私拿布边纱头线、纺纱挡车工私拿线、外贸挡车工偷拿人造丝 线团;11月2日查获外贸挡车工携带口袋布出厂。这只是治安处近几天突击检查发现的少数问题,据检举,偷拿布头、圈圈纱者还有人在。从表面看,这都是一些小事不足追究,但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反映了个别员工心态不正、私欲膨胀的不健康行为。 自粗纺产品投产以来,消耗一直居高不下,综合用毛率一直控制不下来,虽然粗纺产品利润较高,却因此而冲减了利润;公司一段时间以来,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降低消耗,要求能够利用的毛纱一律接好后重新利用,不得打入回毛回丝,并由职能部门及各分厂制订了奖罚措施,例如织布规定:16支以下粗纺产品,一米以上断头必须重新接好再利用、50CM以上圈圈纱必须接好再用,否则,按每根罚款两角;这都是为提高制成率、降低生产消耗而采取的措施,但是,个别职工不但不能做到将能利用的回丝再利用,却想方设法扔藏回丝,甚至将回丝偷带出厂,严重违犯公司宪章。 自去年改制以来,我们从未间断转变观念的教育,告诉大家:我们已经是民营企业,全体干职员工是为公司发展而干,是为我们自己而干;我们都是公司的一部分,要靠第一山生存,没有公司的高效益,就不可能有个人的高收入,企业每一员,都应为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戮力同心、在精质、高产、低耗、降本、增效上真诚奉献,在公司举行的“爱我第一山、兴我公司”的群众性大讨论中,大家出谋划策纷纷表达了决心,愿在工作岗位上,转变观念、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为公司资产保值、增值做出贡献。从目前情况看,多数职工的观念已经转变,并能说做一致,但仍有部分人还没有彻底转换,这次查处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被查处的职工都写了检讨书,谈了自己违反纪律的前因后果,一是认为拿一点纱线无所谓,二是心存侥幸,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偷盗行为,做出了第一山员工不应该做的事情。 事实上这并非一件小事、也并非无所谓;我们是一个拥有一千四百余名职工的大厂,如果你一点、我一点大家都拿一点,多大的资产也会被吃空,以这次查获的纱线球看,平均每个近二两,每人拿一个,将是140 公斤,按“巴黎风”产品计算,能够生产170余米,公司将损失22100余元。从法制角度讲,偷一点与偷一堆是同样的性质,都是犯罪,我们大家也许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大过”是由小错铸成,从拿一点开始,逐步会走上拿一堆的道路,甚至会走进监狱的门,因此,我们提醒大家“勿以恶小而为之”。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进入旺季,市场启动、销售看好、产品获奖、领导视察、外部形势好转,但产品市场瞬息万变。因此苗总告诫大家:不能盲目乐观。本来十月份以后应为投资回收期,但市场却迫使我们不得不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并投产新的产品,“巴黎风”等粗纺产品进入十月份以来的大量投料即是例子;由于不断的投料,致使我们的资金仍处在投料占押状况,造成工资发放的不及时,公司领导正在绞尽脑汁去解决市场问题、投料问题、资金问题、员工的工资发放问题以及所投产品的效益问题,我们各岗位干职员工,应该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为领导分忧,在本质岗位上,严格把握质量、时间、生产进度各环节,不断提高实物质量、风格质量,充分利用每一根纱线,提高制成率、降低综合用毛率,快产出、多产出,决不应该将精力用在损害公司利益上。 对这次所发现的问题,应该引起全公司的重视,它不仅反映了我们职工素质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起来,这些违规员工应该承担责任,应该受到处罚;但与我们的管理者及管理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生产岗位,有些员工为赶产量而不顾消耗,对一些能够利用的短纱不去接好再用,而是进一步破坏造成无法再用的假象,还有些员工为了避免查出受罚,而将可以利用的回丝偷偷带走或扔入垃圾,这与偷盗行为是同样的性质,一经查出,将严惩不贷;作为带班长、各级值班人员,应该勤巡回检查,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各单位负责人则应在考虑处罚措施的同时,加强节约意识教育,实事求是地通报制成率现状、产品成本现状,讲明节约纱线与提高效益及个人收入的关系及重要性,要让全体员工明白:市场竞争奥妙无穷,在产品适销对路、产品质量稳定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是午休止的价格大战,谁能降低生产成本,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而目前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搞好内部挖潜、节能降本,在杜绝人为浪费的同时,杜绝原材料流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偷盗行为,又不仅涉及自身利益,还涉及到市场竞争实力、公司发展前程,并非小题大做;这正是我们管理中“意识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借此时机,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节约意识大讨论,再次掀起节约一丝一线、降低消耗、维护公司利益的高潮,配合公司认真抓好春节前的各项工作,创造最佳效益,确保全年红。 企业管理处 |
|
来自: fuyutao付琪儿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