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三十六计 >> 第十计 捧场计之三

 词叟 2011-09-14

沙漠景观系列日志背景边框1 - 心灵之约 - .

第十计 捧场计之三

 

3.察颜才能观色    

商鞅在政治上投秦王所好,所以很快便飞黄腾达。这种人在春秋战国时特别多,后    
代也没有绝迹。在官场上有这么一种人,能适应各种差异甚大的主子、上司和完全不同    
的政治环境和气候,他们如同变色龙一样,根据上司的口味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政治主张、    
倾向,因而总能春风得意,人们称这种人为“代代红”。“代代香”。他们便颇有点商    
鞅的流风余韵,但像商鞅那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只是一些小角色。    

汉元帝刘爽上台后,将著名的学者贡禹请到朝廷,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这时    
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对此,贡禹不置一词,    
他可不愿得罪那些权势人物,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即请皇帝注意节俭,将官中众多宫女    
放掉一批,再少养一点马。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    
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施了,其中就包括裁减宫中多余人员及减少御马,贡禹只不    
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于是,汉元帝便博得了纳    
谏的美名,而贡禹也达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贡禹的这种作法很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忠臣服事    
君上,应该要求他去解决国家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其他较容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了;应该补救他的缺点,他的优点不用说也会得到发挥。当汉元帝即位之初,向贡禹征    
求意见时,他应当先国家之所急,其他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就当时的形势而有,皇帝优    
柔寡断,谗佞之徒专权,是国家急待解决的大问题,对此贡禹一字不提。恭谨节俭,是    
汉元帝的一贯心愿,贡禹都说个没完没了,这算什么?如果贡禹不了解国家的问题,他    
算不上什么贤者,如果知而不言,罪过就更大了。”    

司马光不明白,古代的帝王在即位之初或某些较为严重的政治关头,时常要下诏求    
谏,让臣下对朝政或他本人提意见,表现出一副弃旧图新、虚心纳谏的样子,其实这大    
多是一些故作姿态的表面文章。有一些实心眼的大臣却十分认真,不知轻重地提了一大    
堆意见,这时常招来忌恨,埋下祸根,早晚会招来帝王的打击报复。但贡高却十分精明,    
专拣君上能够解决、愿意解决、甚至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去提,而回避重大的、急需的、    
棘手的问题,这样避重就轻,避难从易,避大取小,既迎合了上意,又不得罪人,表明    
他做官的技巧已经十分圆熟老道了。    

会长眼色,察言观色是捧场至关重要的基本功。要投其所好,及时变色,不知道上    
头的心理和意图,说不定会拍错了马尼,“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我国旧社会官场之    
上,都是一个比一个长眼色,善变色。    

唐高宗李治将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诸遂良等一大批元老重臣的反    
对。一天,李治又要召见他们商量此事,诸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    
立之事,皇帝决心既然已经定下,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顾托,辅佐陛    
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勤同长孙无忌、诸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看出,此次入宫,凶多吉少,    
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诸遂良由于面折廷争,当场便遭到武则天的切齿斥骂。    

过了两天,李勤单独谒见皇帝。李治问他:“我要立武则天为皇后,诸遂良坚持认    
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勤明白,反对皇帝自然是不行的,而公开表示赞成,又怕别的大臣议论,便说了    
一句滑头的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这句回答真是巧妙,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因此而下    
定了决心,武则天终于当上皇后。反对派长孙无忌、诸遂良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勤官    
运一直亨通。

 

 


  

                           


词叟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幸福一生!一生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