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LM0318 2011-09-15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廣西龍脊梯田 開山造田的最早範本

 

在中國所有的梯田中,最先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廣西龍勝的龍脊梯田。龍脊梯田景區位於廣西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華的梯田景區20平方公里,梯田區域內最高海拔880米,最低海拔380米,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一條條田垅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薄壯觀,氣勢恢弘。

“山是龍的脊,田是雲中梯”,龍勝當地人常常這麼說。其實龍脊梯田不僅僅是龍脊梯田,龍脊因山脈如龍的背脊而得名。山脈左邊是桑江,右面是壯族和瑤族先人開鑿的梯田。梯田屬於兩個古老的寨子——平安寨和大寨,平安寨旁的叫龍脊梯田,屬於壯族;大寨的叫金坑梯田,屬於紅瑤。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貴州五大梯田 絕世而獨立

貴州的梯田雖然沒有像廣西龍勝、雲南元陽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遜與前者,甚至更勝一籌。貴州的加榜、擺榜、野鐘、堂安、高要,都是秒殺攝影師的梯田勝地。這些梯田更和貴州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古寨淡雅,美不可言。

加榜梯田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加榜鄉東北面,距縣城80公里。加榜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薄,而且線條優美。特別是那居於梯田間的山村、小寨與梯田朝相輝映,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無不體現出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擺榜梯田位於貴州省惠水縣一個苗族鄉村,距貴陽100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從擺榜草原上遠望萬畝梯田有一種指點江山的氣魄。擺榜苗族村寨裏,竹林婆娑,古樹參天,一條條幽曲小徑通往一棟又一棟的茅草屋和抹角木屋。苗族村寨外,一片又一片的稻田連綿不斷。在擺榜有件比較神奇的事,就是梯田的周邊還有草原,仿佛把中國南北的力與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梯田中被溫柔觸動一回,再到草原騎騎馬撒撒野,或者沿著當地的山地越野自駕線路狂飆一下,也是別有滋味。還有更令人垂涎的事,就是擺榜的風味辣子雞、高原鯉魚和高原鰱魚那叫一個美味,尤其是六七八3個月份還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擺榜野生菌,這些可都是依傍著梯田出現的產物,能讓人在領略梯田之美的同時,還能嘗到它獨特的味道。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湖南洞庭湖 即將讓位的魚米之鄉

 

八百里洞庭,向來為文人墨客津津樂道,湖邊有葦,湖上有舟,湖邊是美麗的稻田。從科學的角度講,位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區是長江天然的調蓄湖泊和全球重要的濕地之一,千百年來這裡一直被稱為“魚米之鄉”。不過,在這裡稻田與濕地之間的割據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為洞庭湖在歷史上曾幾度出現大規模的“圍湖造田”現象,濕地生態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所以,接下來的事就是“退田還湖”。如今,往日的一垅垅稻田棉地大多成了一洼洼水泊澤國,當地百姓早出晚歸仍在這裡捕魚放鴨、網箱養殖。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新疆坎兒井 塞上造江南

 

說起新疆的坎兒井,也許有人會問這跟稻田有什麼關係呢?坎兒井的代表地吐魯番盛產葡萄和其他經濟作物,基本上沒有稻田的影子。不過,在新疆鄯善的沙漠邊緣,卻由於坎兒井的神奇在沙山之下造就了一片片的良田。同時可以看到塞北大漠蒼涼與江南水田煙雨,就是坎兒井這種農業工程遺產的魅力所在。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新疆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並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現在,儘管新疆很多地方已經新修了大渠和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江西萬年 中國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與中國科學院地理所遺產研究中心的閔慶文研究員一番懇談,才了解到除了人們熟知的那些梯田,在中華大地上還有非常多的農業“活態遺產”保存完整,比如江西萬年的貢米文化。他一提起在萬年舉辦的“中國稻米節”就非常興奮,說即使是經常研究水稻的人見了那種潔白如玉、散發著稻花香味的萬年貢米,也不禁要嘖嘖讚嘆。

萬年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樂安河下游,鄱陽湖東南岸,這裡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因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星羅棋佈,所以理所當然成為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20世紀9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聯合對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該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E層(約12000年前),發現存有栽培稻植硅石,將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

地球上最美的曲線 中國最美六大梯田

雲南元陽梯田 人類稻作史上的經典奇觀

 

給存在了數萬年的稻田冠以一個科學的名字,就是農業景觀類遺產。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包羅萬象,有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遺址類遺產;都江堰、靈渠、坎兒井一樣的農業工程類遺產;《齊民要術》、《農桑輯要》、《農政全書》等等農業文獻類遺產;桑基魚塘、精耕細作、生態紡織等農業技術類遺產……不一而足。而其中最具有觀賞性和旅遊價值的就是農業景觀類遺產,農業景觀類遺產主要指一些具有觀賞價值、但規模較小的農業設施或者農業要素。最具代表性的是梯田和具有文化特色的村莊。中國梯田中最經典的奇觀就是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梯田。

雲南元陽稻作梯田主要分佈于雲南紅河下游與瀾滄江之間的哀牢山和無量山間的廣闊山區,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薄,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元陽縣境內幾乎全是崇山峻嶺,所有的梯田都修築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間。以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是罕見的。元陽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區:壩達景區包括箐口、全福莊、麻栗寨、主魯等連片14000多畝的梯田,老虎嘴景區包括動品、硐浦、阿動控、保山寨等近6000畝梯田,多依樹景區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上萬畝梯田。如此眾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這些景區就是目前準備申報世界遺產的核心保護區。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書,直觀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與社會雙重壓力下、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歷史。在多少哈尼族傳說中都顯示:哈尼人認為自開天闢地以來便有了稻子。這說明哈尼人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千百年來,哈尼族將哀牢山區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馴化為陸稻,又將陸稻改良為水稻,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中,使三江流域成為人類早期馴化栽培稻穀的地區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