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铜槽维护注意事项
一 镀液分析:
镀液的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镀液主盐成分进行分析化验,一般情况下,一下数据可视为正常:
基 材 硫酸铜 g/L 硫酸 g/L 氯离子mg/L
五金件 160-220 50-80 50-100
塑料件 180-200 50-80 50-80
铝合金 180-200 50-80 50-80
若现场无法进行化验时,可用波美计测量,参考数值 T=16—20 Be
打片时整流机的电压U=2-3V I=2A,可判断硫酸在50-80g/L 3V-2V之间
符合上述条件后,还应通过赫尔槽打片,对镀液进行分析化验
1 U=2-3V I=2A,试片的高位无明显烧焦时可认为镀液的主盐在正常范围内。
2 U=2-3V I=2A,试片的高位明显烧焦,用B和Mu剂调试后,无明显改善,而分析又在正常范围内,可视镀液中有较多的铁杂质,可用氯水滴定检验,确定有铁杂质之后,向镀液中补充硫酸铜后再打片检查高电位区的烧焦程度,如改善或消除了烧焦现象,此时,解除故障的首先方法是补充硫酸铜,其次才是采用光亮剂调整。
二 镀件故障分析:
(一)脱皮一般要观察脱皮层是在酸铜与光亮镍层之间或是在碱铜层之间
1 酸铜层与光镍之间的脱皮(结合力差)
a 光亮剂过量,形成憎水膜,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调整新的添加量
b 光亮镍是否正常
c活性炭处理后还有脱皮现象,可用高猛酸钾处理
d 有机膜可用碱水脱膜处理,配方如下:
氢痒化钠20g/L 碳酸钠30g/L 磷酸钠30g/L 温度=50°
2 酸铜层与碱铜层之间脱皮(结合力差)
a 水洗,活化不够
b 碱铜有杂质
(二)麻点:
麻点一般为统称,其分为麻点(镀件上的凸出物)和针孔(镀件有下凹砊)
a麻点 将镀液过滤后打片如麻点消失,用视为镀液有机杂质过多,加强镀液过滤即可;如还有麻点,应视为一价铜影响,用双氧水处理,小电流电解,过滤。
B 针孔 针孔一般在试片的高中电位区可补加Mu,若补加Mu后还有针孔,用考虑是否在处理一价铜时双氧水过量造成。
(三)走位不好 镀层反映出低电位区不亮,挂具处有印痕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a 阳极面积<2倍的阴极面积,此时试片低位正常,可工件低位不亮
b 杂质影响,主要是铁杂质的影响
c 电流影响,整流机功率太小,不能提供充足的电流
d 光亮剂的影响,A剂不足,Mu不足,B剂过量
e 温度的影响,T>25°或高于35°以上
f 主盐浓度的影响,硫酸铜太高,高于230g/L,硫酸太低,低于35g/L,氯离子太高,高于150mg/L。
(四)填平不好,镀件上反映盖不住
A 光亮剂不足,补加A,B剂,调整A,B的比例
b氯离子太低,<35mg/L,补充氯离子每0.1cc/L的盐酸可补充氯离子40mg/L。
c碱铜层太薄
(五)雾状:
a 光亮剂B剂过量,停加B剂
b 槽液温度太高T>35°,降温处理
c 有机杂质污染,活性炭吸附
(六)光亮度不足
a A剂B剂不足,添加A剂B剂
b 氯离子过高或过低,分析后调整
c 阳极面积不够,增加阳极
d 电流密度不够,检查设备
(七)镀层起皱,不平滑
a 缺少Mu,添加Mu剂
b 氯离子不足,分析后补充氯离子
(八)阳极钝化
a主盐浓度过高,
b 阳极面积不够,清洗阳极,增加阳极
(九)镀液中硫酸铜减少或硫酸铜增加主要是阳极面积不够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