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觉冬意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松雨烟霞 2011-09-17

已觉冬意秋不尽。重温《秋窗风雨夕》,翻开网易博客强大的音乐搜索功能,却怎么也找不到这首歌的原版。红梅妆成,秋水逸冰。爱情,咫尺天涯,在冬天来临之后凋落。遗憾的目光已渐行渐远。我只能让思念如蚕,心似桑叶,在这个行将走远的季节里被吞噬尽。有些累了,不想再回忆。何时我才能远离这冰冻三尺的季节,将目光投向绿意葱茏的远方?

脂砚斋说,《红楼梦》是让天下人共来哭这个“情”字。木石前盟终是一场空,宝黛却死死追着不放。在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在有缘与无缘间漂泊。到头来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悲剧在酝酿,但又何止是两个人爱情的悲剧。或许,文学的真正归宿就在于不欢而散,终生遗憾。

人的本性总是在世俗中遮掩着,但在意识中却真切地流动着。从庄子的任起兴之情到徐渭的“人生坠地,便为情种”,自我与真实才开始在心灵中苏醒。林黛玉的真性情与泪水更是开辟了真正人的天地。她活在自己向往的世界之中,一生只为圆那木石前盟的幻影。她的爱是用心的,不只是用单纯和真心可形容的。她的全部生命犹如花朵,与诗等同。但她,终还是在“金玉良缘”的冷笑声中香消玉陨。

曹雪芹的悲剧演得最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那红楼中的痴梦难醒,而我,总向往着能一去不复醒。“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我惭愧,并深知自身修为还远不足以打开红楼的一个缝隙,但能在外听听楼内的诗魂歌魄,便已觉三生有幸。痴与梦,用辛酸泪展现,使人感到了一阵阵隐隐的痛,痛彻心扉。这种感动,持久地,或是永恒地留在你的心中——我的心中——更高的境界,这样产生。

听这曲子,想像着,荒村野外,暮霭沉沉,红楼中的痴男怨女,终没有言语,只留哀怨,千载荡悠悠。一支悠远的笛,从青埂峰下袅袅流出,缠绵了幽梦真心,胜却了千言万语。用心与感情去感悟,随心所欲,顺其自然,何必要刻意约束?

“心”这东西总是很难了解。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感觉缠绕我好久。活着的时间因为精神与心理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的灵魂永驻才能延续生命。人活着,不能太重视现实中的琐碎,情与心并不是虚无的。真正可以无愧于生的东西,正是这看似飘渺与幻化的“心”的东西。静静地参省一段时间罢,我们何时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秋霖脉脉,黄昏渐渐。想着那“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更兼雨滴竹沥,泪烛摇摇,心有所感,情有所伤,遂作无心之辞,以试遣愚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